一、自身安全
1、對目的地的地形、地貌、環(huán)境及天氣狀況有詳細的了解;
2、是在穿著上,應(yīng)注意穿上寬松耐磨的服裝,這樣才能動作敏捷,特別要注意穿上防滑鞋,帶上安全繩、安全帶和頭盔;
3、是遇事保持冷靜最重要,通過冷靜地分析自身所處的周圍情況,開展自救,先確保自身暫時安全,后通過呼救或報告有關(guān)救護中心支援;
4、是參加野外活動的人,最好具備一定的自救能力,比如游泳、止血等。
二、環(huán)境安全
1、祭掃應(yīng)到指定地點燒紙、焚香、放鞭炮。焚燒完畢,要等余火燃盡方可離去。應(yīng)避免在樹林、草地和草垛附近焚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最好攜帶鐵鍬、水桶等滅火物品,以防疏忽造成突發(fā)著火;
2、不要在建筑物旁、草坪上、燃氣管道旁、高壓線下、汽車旁、化糞池邊、蘆葦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燒香紙;
3、如不慎引發(fā)火災(zāi),不要慌張,更不可盲目逃離現(xiàn)場,可充分利用身邊可滅火的物品進行安全撲打,火勢無法控制時,立即報告當?shù)厣址阑鹬笓]部或國有林場防火辦請求支援,同時及時撥打110、119等電話報警。
4、私家車在掃墓踏青活動中嚴禁占用和堵塞消防通道,要保持消防安全通道暢通無阻。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隨著清明節(jié)的臨近,為了盡孝道,回鄉(xiāng)祭祖,祭奠逝去先人的人群又多了起來,人們祭奠的方式方法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表達對逝去先人的一種留戀與哀思。像這樣采用敬獻鮮花和絹花等方式代替焚香、點燭和燒紙錢等傳統(tǒng)形式,既節(jié)儉、環(huán)保、文明、綠色,減少了焚燒時的不安全因素和污染,又不影響對先人的祭奠與寄托哀思的做法應(yīng)當值得提倡。
提倡文明祭奠,更要不忘安全,祭奠時的平安也是先人的所愿,切莫因祭奠而節(jié)外生枝。不要忘記,每年清明時節(jié)正是“風(fēng)干物燥”季節(jié),因祭奠焚燒引發(fā)山火的事件也屢見報端,受到處罰付出沉痛代價的有之,因此,我們應(yīng)該汲取那些慘痛的教訓(xùn),莫因祭奠時的一時不慎而“引火燒身”,祭奠不但要講究文明,同時也要講究安全。
清明節(jié)三天的假期比較短,異地祭奠的人們會選擇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出行,有不少的人群喜歡傳統(tǒng)的祭奠方式,習(xí)慣性的攜帶一些鞭炮、火種、蠟燭、紙錢及散裝白酒等祭祀物品。殊不知,這些隨身攜帶的物品有些是屬于易燃易爆物品,隱藏著潛在的危害性,尤其是坐火車出行,這些違禁品是決不能帶到火車上的。
據(jù)火車站派出所民警介紹,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清明節(jié)前,旅客外出祭祀增多,有部分旅客由于不了解情況,或存僥幸心理,有攜帶鞭炮或煙花等祭祀物品的習(xí)慣。
火車上是絕對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的,切不可存有僥幸心理與安檢“藏貓貓”,攜帶違禁品蒙混過關(guān),要知道,違禁品一旦帶到車上,發(fā)生后果不堪想象,不但自身難保受到處罰,也把車上的旅客置身于危險之中。所以,為了你自身的安全,也為了他人的安全,決不能無視鐵路規(guī)定,“任性”攜帶違禁品上車。實際上,為了確保旅客乘車的絕對安全,鐵路部門特別重視安檢這一關(guān),嚴格檢查禁止攜帶的違禁品,在安檢處不會放過任何可疑物品,想蒙混過關(guān)那是不可能的。
祭奠要文明,更要講安全。作為一個公民,要講究公德、文明,自覺的遵守就是他人的典范。讓祭奠留戀思念之情更真,讓出行輕松無憂旅途更暢。
一、出行安全清明節(jié)假期全國統(tǒng)一放假,假期車流量大,街道、道路擁擠。
因此在清明節(jié)假期,家長帶孩子出行一定要特別注意交通安全。1、清明期間,交通擁擠,請大家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自覺服從交警的指揮。
2、駕車出行時,要保持適當?shù)能囁俸桶踩g距,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3、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4、乘車注意乘車安全,不要乘坐三無車輛,以防發(fā)生交通事故或發(fā)生敲詐等案件。5、乘車時,車輛行駛的過程中都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
6、駕車出行時,在前排乘坐時應(yīng)系好安全帶。7、在沒有交警指揮的路段,要學(xué)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8、假期中各類人員流動頻繁,乘車外出途中,注意保管好自身財務(wù),以及照看好孩子。9、切忌酒后駕車、疲勞駕駛,如遇道路較窄情況請減速慢行。
10、在登高祭祖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心,注意山體滑坡。二、消防安全掃墓祭祖、焚香燒紙活動頻繁,加之春季大風(fēng)天較多,極易引發(fā)火災(zāi)事故。
在此期間,為大家提供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提醒大家在祭祀掃墓時謹記消防安全。1、掃墓時首先要清除墳?zāi)怪車煽莸碾s草和樹葉,以免烤燃引發(fā)火災(zāi)。
2、掃墓時,不要點燃紙錢等物,不要燃放煙花爆竹。3、祭掃時不要隨意亂扔煙頭,祭掃完畢后應(yīng)確認余火已完全熄滅后方可離開。
三、飲食安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稍不注意就會傳染疾病,危害健康?!安目谌搿边@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在清明節(jié)假期,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習(xí)慣。1、不要在途中購買來路不明的食品,尤其是熟肉、熟菜等。
2、購買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生產(chǎn)日期,以防食物過期變質(zhì)。3、真空包裝食品打開后千萬別放太久,一經(jīng)打開,要立即食用。
4、飲食要清淡,多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5、清明節(jié)是很多疾病發(fā)生的時節(jié),這個時候就需要忌食易發(fā)的食物。
6、不隨便吃野菜、野果,以防中毒。7、旅途中應(yīng)保證每天喝一定量的水,但飯前不要大量喝水。
8、要按時用餐,不要在餐間多吃零食。9、吃東西時切忌狼吞虎咽,吃東西時不要同時做別的事情。
10、吃東西前,要洗手,避免細菌進入口中。四、防溺水安全春季以后,天氣逐漸變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fā)季。
清明節(jié)假期,希望廣大家長務(wù)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jiān)護意識,切實承擔(dān)起監(jiān)護責(zé)任,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1、不要私自在河邊、湖邊、水庫邊、水溝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
2、不要擅自與他人結(jié)伴在靠近湖邊、河邊等地方玩耍。3、不要在無家長帶領(lǐng)的情況下到靠近有水的地方。
4、不要到無安全設(shè)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玩水。5、不要在沒家長陪同時,自行到河邊釣魚、撈蝦。
6、未成年人參與水上游樂項目,必須有成年人帶領(lǐng)。7、乘坐觀賞船、游船等,務(wù)必要穿好救生衣。
8、上下船時遵守秩序,不要在船上打鬧、戲水,以免落入水中。9、假若不慎溺水,一定要鎮(zhèn)靜,不要慌亂,邊呼喊邊自救。
鄭博士說風(fēng)水:清明祭祀25個問答你需要了解 鄭偉建博士/文 清明節(jié)古時也叫三月節(jié),公歷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清明節(jié)(英文名稱: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jié)假日。
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jié)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jié)日!然而,在清明掃墓的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是你該避免的。
下面,鄭博士說說清明拜山的相關(guān)問題,為您瀝青如何避開煞氣、擋抵厄運! 1、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
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清明節(jié)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里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拜山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xí)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guān)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fēng)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zāi)古嗌闲峦痢⑿拚麎災(zāi)?,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此后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fēng)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guān)活動。
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4、清明拜山越早越好嗎 不是,需要根據(jù)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寅時。古代歷法中,為一。
當然,現(xiàn)在通常不會那么早,但是,鄭博士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5、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jié)去拜山嗎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
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后參加清明拜山活動。 6、清明節(jié)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yīng)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xiāng)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
方法是在家里陽臺或客廳,朝家鄉(xiāng)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guān)詞語。然后,再燒紙錢祭祀。
7、清明節(jié)悼念逝者買什么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
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8、清明節(jié)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盡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古玉效應(yīng)更好),以作化解。
9、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10、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紙錢、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
此后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后燃燒冥鏹,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禮畢,可以聚餐飲酒,待香燭點完后可離開。 11、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zāi)辜肮┢?,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gòu)成滋擾。
更不能踐踏別家墳?zāi)够驅(qū)δ寡ㄔO(shè)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12、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并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
鄭博士特別提醒朋友們: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zāi)古倪M鏡頭。
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13、清明節(jié)什么情況 “燒包袱”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一種形式。
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
懷孕的婦女不要去掃墓:在過去懷孕的婦女不被允許去掃墓,主要是因為強調(diào)風(fēng)俗的原因,但是現(xiàn)在這個文明社會,也不太提倡孕婦去參加祭祀活動,因為女人孕期是相當謹慎的,而掃墓一般都是跋涉山路而且路途顛簸,對胎兒可能不利。
所以為了孩子健康,建議孕婦不去參加祭祀。
清明節(jié)悼念逝者最好選白色的花:祭祀通常是選擇、菊花,因為我國古代菊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最好是選擇白色菊花,幾只即可,如果是正束的祭祀鮮花,也可以搭配一些襯托,如綠葉,康乃馨等。但是禁忌用黃色菊花祭祀,因為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這種花適合看望年長的病人。
掃墓時不得嘻嘻哈哈,嘻皮笑臉,更不能憤怒破口大罵:墓地就是逝者安息的地方,清明節(jié)前來祭祀的親人都是懷著思念、感恩的心前往,大家心情多數(shù)比較沉重。所以前去祭祀時要注意自身言行,不可隨意跨過其他人的墳?zāi)梗膊荒軄y碰別人墓碑及供品,更不能在如此安靜的圣地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這樣對先人不敬,會被別人視為褻瀆先人。
禁忌在墓地照相留念:墓地是逝者安息的地方,在墓地最好不要照相,畢竟不是什么旅游勝地,任何人都不希望安縣的圣地受塵世干擾。相片中拍到墓地也想當不吉利的,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zāi)古倪M鏡頭。
禁忌穿大紅色的衣服去祭祀:清明節(jié)祭祀時盡量穿素色的衣服,淡雅低調(diào)些的,禁忌穿些大紅大紫的衣服,也不要穿些奇裝異服,這樣對先人不尊重。
注意提防蜱蟲叮咬:墓地一般被植被環(huán)繞,有些農(nóng)村的墓地甚至雜草叢生,有時祭祀前先要清理墓地周邊滋生的雜草,所以要注意草叢中的昆蟲,尤其是提防蜱蟲叮咬。
注意安全:清明節(jié)是法定假期,所以掃墓期間屬于高峰期人流量大,而陵園墓區(qū)大多道路狹窄且地處偏僻,人群中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發(fā)生不測。更不要擁擠,要順著人流走,而不能逆著人流走,避免發(fā)生意外。如果墓地在山上,登山時要注意安全,多注意腳下,防止踩空。
避開掃墓高峰期、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陵園一般地處偏僻且道路狹窄,而掃墓大多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一同前往,所以大多開私家去去祭祀,這很容易造成墓地地段交通擁堵,停車場位不足,造成行車和停車兩難問題,每年掃墓高峰期都有交通堵塞現(xiàn)象發(fā)生,對此,建議大家前往掃墓時盡量選擇乘坐各類公共交通工具,開車的最好錯開重點時段,不要過于集中,以緩解人多車多給道路交通帶來的壓力。
注意防火安全:按照過去習(xí)俗,很多市民都會選擇燒紙錢給逝者。由于春季風(fēng)大物燥、再加上野外樹木繁多,掃墓、燒紙時,稍不注意很容易引發(fā)火災(zāi)。當今社會大力提倡文明掃墓,呼吁市民轉(zhuǎn)變舊的掃墓觀念,大力提倡“鮮花祭奠”,用鮮花、絹花代替紙錢、香燭祭掃,這既是對親人的最好的祭奠,又大大降低了消防隱患。
祭祀后不要亂扔食品、垃圾:祭祀大都有擺貢品的風(fēng)俗,祭祀完后要把墓碑前的貢品收拾干凈帶走,吃掉的果皮不要亂扔,不能亂丟煙頭。
1;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jù)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氣。
2;祭祖和掃墓還是要心誠為好,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紋,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之類的,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tài)度為好。
3;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后代富貴昌盛。
4;選擇掃墓的時間是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象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掃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5;去掃墓的人,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發(fā)黑,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為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為好。
1、掃墓焚燒的注意事項:
(1)清明節(jié)將至,文明祭掃,小心火燭。
(2)祭掃遇到大風(fēng)天,請勿燒紙、燃燭、點香、燃放爆竹。
(3)祭掃如需燒紙、燃燭、點香,請清理周圍可燃物,人要進行守護,待火完全熄滅方可離開。
(4)隨手清理祭祖后留下的垃圾,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zé)。
2、掃墓衣著 素色為主。
按照習(xí)俗,清明掃墓的順序首先是將墓區(qū)打掃干凈,然后擺放祭品,在墓上壓些紙錢,上香,敬酒,拜祭,焚化“財帛”,吃供品等等。
3、擺放供品 須有鋪墊。
在擺放祭品時要注意一個細節(jié),就是應(yīng)該先在下面鋪上一塊白布或者白紙,如果沒有白布白紙,起碼也要鋪上報紙。
這也是源自古代禮儀,《易經(jīng)》中大過卦“初六”爻辭是專門講祭祀禮儀的,該爻辭稱:“藉用白茅,無咎?!币馑际羌漓霑r先將潔凈的茅草鋪在地上,然后將祭品放在上面,這樣做就沒什么過錯了。
4、祭拜時候要心懷尊敬
孔子說:“祭如在”。除了輕拿輕放祭品,在下面用白布白紙做鋪墊外,向祖先敬酒跪拜時要全神貫注,腦袋里想著祖先的音容笑貌,好像與祖先面對面交談。
正如孔子所說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的時候,便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神的時候,便好像神真的在那里。)游子難返 家中祭拜。
1、去掃墓之前先弄清楚是要去掃誰的墓,墓主人有什么生活習(xí)慣。
比如有些愛睡懶覺,有些愛晨練。這樣的人就不能去得太早,免得主人不在,應(yīng)在10點以后,最好是下午去。
2、去掃墓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要帶哪些東西。女人一般愛衣服化妝品之類的,男人一般愛抽煙喝酒之類的。
一定要分清楚,不要搞亂了。3、要考慮清楚墓地周圍環(huán)境。
如果墓地周圍有很多別人的墓,可多帶一些祭祀用品,燒給周圍的鄰居,搞好鄰里關(guān)系。有助于安定和諧。
4、墓地一般在郊區(qū)或山里,要想清楚前往的路線。一般墓地集中的地方,清明節(jié)掃墓的人肯定就很多,所以要計算好出門的時間和路線。
切不可錯過吉時,惹得先人生氣。5、去偏僻地方的墓地掃墓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是眾人一同前往。
以防半路有山賊出來打劫。還要注意人身安全,防火等。
6、比較早期的墓無碑文的比較多,一定要看清楚哪一個才是自己家的。切不可拜祭錯了。
要不然,先人會很生氣,后果會很嚴重。7、拜祭時一定要心誠,最好行三拜九叩大禮。
這樣你許的愿先人才會盡力保佑你。旁人也會把你當孝子。
8、先人也是人,不是神,許愿最好實際一些。切不可漫無邊際胡亂要求。
9、回憶一下前一次來拜祭時許了什么愿,希望先人保佑你什么?,F(xiàn)在拜祭時,不管有沒有實現(xiàn),最好都報好的,讓先人放心。
10、拜祭完切不可急著走,要不然先人會認為你是在走過場。最好可以在墓前待一會,順便和先人嘮嘮嗑,聊聊天。
想一想先人整年都一個人在這里,多寂寞的。有一天自己也這樣的,也應(yīng)該是很想有人陪的。
知道了吧!!~~。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4.6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