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衛(wèi)生常識 一、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同“感冒”、“肺炎”一樣,是一種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種少見的疾病。
據(jù)調查,我國約有1600多萬精神病人。另外,由于現(xiàn)代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生活節(jié)奏變快,人們的心理壓力也不斷的增加,因此,各類精神病的發(fā)生也是呈上升趨勢,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對精神病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精神病是大腦功能紊亂的結果。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大腦功能紊亂,導致精神病發(fā)生的呢?籠統(tǒng)地說,可以認為精神病是由社會、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而造成的,但不同類型的精神病,發(fā)病的原因也并不相同,尚需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具體的分析,片面將其歸結與“遺傳”、“思想問題”、“腦子受了刺激”、“想不開”等,都是不妥當?shù)摹?/p>
精神病有許多種類,如精神分裂癥、偏執(zhí)性精神病、躁狂抑郁癥、腦器質性精神病……不同的精神病有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臨床特征,治療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精神病不僅危害人類的心身健康,也對社會產生嚴重影響。
概括地講,其危害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精神病多在青少年期及壯年期發(fā)病,有些病種如精神分裂癥治愈率偏低,而復發(fā)率、致殘率卻較高,往往影響患者的一生。②有些病人屢屢發(fā)生危害社會治安、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造成社會危害。
③不少病人反復發(fā)病,社會功能和家庭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所有這些均是疾病造成的,并非是病人本身的過錯,因此人們不應歧視他們。
對于精神病人,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照顧,才是符合社會文明和道德規(guī)范的正確行為。 二、精神病的常見表現(xiàn) 人的精神活動是由感知、思維、注意、記憶、情感、行為、智能等多方面組成的。
當一個人患有精神病的時候,就會在精神活動的某些方面(并非全部)表現(xiàn)不正常,如無端猜疑、胡言亂語、哭笑無常等,醫(yī)生則根據(jù)病人精神癥狀的特點、種類、嚴重程度、不同表現(xiàn)等進行分析,判斷其究竟屬哪一類精神病。 1.精神病的表現(xiàn)很多,常見癥狀如下⑴錯覺 如把墻上的影子看成妖魔鬼怪,把地上的稻草繩看成一條蛇,還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這些成語故事都是典型的錯覺。
⑵幻覺 如病人在沒有任何人和他說話時,卻聽到有人在談論他;在沒有任何不良氣味時,卻嗅出一股惡臭味……對于這些客觀上并不存在的虛幻知覺,病人往往信以為真。⑶焦慮 病人顯得煩躁不安、坐臥不寧,甚至似有大禍降臨之感,惶惶不可終日。
⑷淡漠 病人對什么事都不關心,對任何外界事物都沒有相應的反應,往往表情呆板,毫無激情。⑸妄想 病人憑空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甚至是荒誕無稽的信念盡管與事實不符,其本人卻堅信不疑。
例如無端懷疑有人跟蹤、迫害他;認為有某種科學儀器在控制他;毫無根據(jù)地懷疑愛人作風不正;堅信自己才智超群,或認為自己罪大惡極……另外,精神病人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病,這種情況叫作“自知力障礙”。 精神活動的正常與否通常不難識別,但也有個別情況,需要仔細分析其背景條件才能正確判定。
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精神癥狀存在時,盡快找醫(yī)生診治,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探討對精神科探視家屬加強安全意識教育的意義和措施。
方法 分析探視的作用和加強安全教育的意義,研究對探視家屬加強安全意識教育的措施。結果 針對性的提出了積極宣教;選擇適宜探視時機;選擇合適探視人;不攜帶危險物品;注意溝通技巧等有效措施。
結論 加強對探視家屬的安全意識教育,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復,能夠防止意外發(fā)生。精神科患者一般都是封閉式管理,患者家屬到醫(yī)院探視,會對患者的病情治療和康復起著積極的作用。
但是對精神患者獨特的病癥來說,探視時,如果家屬缺乏安全意識,容易導致患者病情康復延緩或致疾病反復,甚至發(fā)生意外事件。本文就如何加強對探視家屬的安全意識教育,使家屬掌握探視時機、注意事項、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等,有效促進患者康復,做了詳細闡述,報告如下。
1、探視的作用臨床資料顯示,病情處于基本穩(wěn)定期的患者,家屬的探視可以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鼓勵和物質上的需要,可以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敵對猜疑情緒和沖動行為,從而安心住院,加快康復速度。對于康復中的精神患者來說,家屬的理解和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再輔以藥物治療能起到更好的臨床效果。
2、加強安全意識教育的意義大部分患者家屬缺乏對精神病有關知識的了解,不聽從醫(yī)護人員的勸告,缺乏安全意識,不遵守探視制度,容易導致探視后患者情緒出現(xiàn)波動,延緩康復或病情反復。如過早探視,分裂癥、躁狂癥患者會出現(xiàn)坐臥不寧、興奮躁動、易激動,抑郁癥患者會緘默不語,垂頭喪氣甚至拒食、服藥;患者正接受特殊治療或住院不安心時探視,會影響患者治療效果或導致逃走、自殺、自傷等意外發(fā)生;探視的次數(shù)少或頻均能引起患者的焦慮和不安;不同的家屬探視會對患者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
所以對探視家屬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非常必要。3、加強安全意識教育措施3.1 加強宣教。
護士應向探視家屬宣傳精神衛(wèi)生知識、探視制度,介紹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及最近的表現(xiàn),講明探視時應注意的事項,指導探視家屬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建議交談的內容,告知家屬給予患者物質與心理支持。3.2 選擇合適的探視時機。
兩種情況下不宜探視。一是患者正在接受特殊治療,比如人工常溫冬眠治療,療程為兩周。
由于藥物劑量較大,患者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3個小時左右,幾乎整日臥床,很少起來活動,因此不宜探視。兩周之后,可以探視;二是急性精神癥狀發(fā)作期。
此時患者的思維、情感反應及行為處于不穩(wěn)定期,患者不安心住院,不配合治療,因病情不穩(wěn),建議家屬2周內盡量不探視?;颊叩募毙跃癜Y狀得到控制和緩解后,在醫(yī)生的同意下每周可探視1~2次。
3.3選擇合適的探視人選。患者對不同的家屬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家屬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愿意來決定探視人選。
家屬應在本次探視結束時,與患者約定好下次探視的時間和人選,下次探視時時間和人選不宜更改。家屬不要將小孩帶入病房,以免造成傷害。
3.4不攜帶危險物品。家屬探視時攜帶物品一定要符合醫(yī)院的規(guī)定,特別注意安全性,所帶的物品要經過看門護士的嚴格檢查之后,才可帶入病區(qū),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能帶長毛巾,不能帶繩索;不能帶剪指甲刀、水果刀、易拉罐等尖利的金屬品;不能帶玻璃杯、玻璃瓶裝罐頭等玻璃器皿;不要給患者帶外衣;不能帶入打火機、火柴等火種;不要帶有帶子的衣物等,不要給為患者攜帶酒、茶、咖啡等具有興奮作用的飲品,以免影響治療;不要攜帶有帶刺、帶骨、帶核的以及難以下咽的食品,以免噎食??梢詭?、報刊、收錄機等,但內容要具有娛樂性和知識性,不要帶有傷感、恐怖的內容。
探視者不得隨意將患者帶出院外和私自帶走患者,探視結束后應將患者送回病房。3.5 注重溝通技巧。
探視家屬應主動向護士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況及表現(xiàn);牢記注意事項;保持情緒穩(wěn)定,多給予患者安慰,理解和同情;注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避免采用過激言辭;避免刺激患者產生不良情緒。探視時,家屬要理解、安慰患者,耐心傾聽患者傾訴;不與患者發(fā)生沖突或給予言語刺激;不輕易答應患者的出院要求;對不安心住院的患者,關心體貼患者,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不告知悲傷的信息,如果是重大事件必須告知患者的,應先與主管醫(yī)生進行溝通,征詢醫(yī)生意見。
4、討論對精神病病人來說,探視可對精神病人產生正面的影響,如通過家屬探視可緩解病人思家之情,消除顧慮,安心住院,對病人起到一種心理支持,促進病人社會適應能力的恢復[1]。對探視家屬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可以讓探視家屬了解精神病的性質、癥狀表現(xiàn)和康復因素,把握適宜探視時機,注意探視防護和安全,避免給患者帶來負性情緒,防止意外事件發(fā)生,促進患者疾病康復。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重性精神病,只有通過長期的藥物治療和其他方法治療,才能使病情減輕以至緩解。
“呆”、“懶”、“疑”、“亂”癥狀在具體病人身上呈現(xiàn)不同的表現(xiàn),沒有病情輕重之分,醫(yī)學上將具有不同癥狀的病人分成不同的臨床類型。例如以“疑”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人,相對來說病情進展較緩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病人尚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
雖工作能力減退,但尚能按時上班工作,甚至還能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獲得獎勵,對藥物治療也比較敏感。但也有個別類型病人,特別是治療不徹底,反復發(fā)作加劇、病期較長者,癥狀相當頑固,對各種藥物均不敏感。
對這類病人,家屬決不能有厭倦情緒,一定要配合醫(yī)生,想盡一切辦法,將病人癥狀控制。否則,如果放棄治療,必將造成衰退結局,最后不僅不能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都需家人協(xié)助料理。
以“亂”為突出表現(xiàn)的病人,家屬和旁觀者都認為病情很“重”,其實大部分對治療是敏感的。有些在短時間內能控制大部分癥狀,所以很多家屬基于經濟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總是強烈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治愈 ,出院后不再服藥。
其實住院主要是控制急性期的癥狀,這種癥狀的控制只是暫時的、不穩(wěn)定的,如果不經系統(tǒng)治療,必將在短期內導致病情復發(fā),且治療難度一次比一次大。所以在此奉勸這些家屬,還是聽從醫(yī)生的安排,出院后應該,堅持服用較長時間的藥,這樣才能真正將病治好。
另外,治療效果除與不同類型有關外,還與個體對藥物的敏感以及病人服藥的自覺性和其他方面的因素有關。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