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只是自然現(xiàn)象,不要過分的害怕。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雷電天安全知識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fā)豎起,說明將發(fā)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fā)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xiàn)場。
知道了雷雨天氣十個注意事項,建議您在雷雨天氣里注意應用,另外雷雨只是自然現(xiàn)象,不要過分的害怕。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外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
1,當雷雨發(fā)生時,關門關窗是起碼的,同時要及時拔掉家中所有電源,最好是別玩手機電腦了,當然,電視是千萬不能看的了,不然電視被打壞的同時,你將會受到其傷害。
2,即便拔掉電源,集中的電線還是帶電的,最好不好離電線太近,盡量便站在燈泡下。因為如果打雷特別嚴重,燈泡可能會被碎掉,站在燈泡下特別危險。
3,不能沖澡,因為熱水電器是攜帶電的,這個時候洗澡,可能會導電,很有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最好把熱水器的源頭拔了,雷雨期間最好別開熱水器用水。
4,別靠近窗戶、墻壁等,最好也別光腳站在地上。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點是,最好不用鐵絲當作掛衣線連接到窗戶,這樣雷電很容易引進來。
5,室外遇上雷雨天,千萬不能躲避在大樹底下,這是起碼的防雷意識。此外,也不能停留在高樓平臺、單獨小屋、崗亭等。不過,如果真的沒有地方躲避,在大樹三米以外的地方,雙腿并攏蹲下即可。
擴展資料:
閃電的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相當于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
放電過程中,由于閃電通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沖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 帶有電荷的雷云與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時,它們之間就發(fā)生激烈的放電。在雷電放電地點會出現(xiàn)強烈的閃光和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人們見到和聽到的閃電雷鳴。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雷電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guī)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fā)豎起,說明將發(fā)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fā)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01 雨天校外安全下雨天,極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學生上、放學途中,一定做到:1、雨天靠人行道內側行走,避免過往的車輛行駛時將雨水濺到自己的身上。
雨天安全教育、雷雨天安全知識大集結2、雨水打漩渦的地方,繞道而行。大街上有井蓋處,盡量遠離井蓋行走,謹防井蓋被沖走,陷落井坑。
雨天安全教育、雷雨天安全知識大集結3、雨傘、雨衣不要遮擋眼睛,保證能看清楚道路。4、經(jīng)過路口時,要注意觀察來往車輛,不要與機動車輛搶道。
5、路上文明通行,不在路上追逐打鬧。6、乘坐車輛,要告誡駕車人遵守交通法規(guī),慢行,不搶時間,不搶道行駛。
7、大雨時,不為躲雨,站在樹下或者電線桿下。8、雨勢過大時,停止行走,找一個地勢比較高的地方避雨,不在低洼區(qū)域或者涵洞躲雨,以免突發(fā)洪水,來不及逃脫。
9、地上有積水時,盡量避免走積水較多的地方,預防積水中有下水道排水口或者阻擋物。10、路上行走,時刻注意腳下的路,避免雨大路滑。
11、切忌冒險涉水,盡量避開有積水的路面,避免水下障礙物或坑陷,水深未知路段應繞行,不可盲目強行通過。12、不到水坑、池塘附近玩耍,以免發(fā)生意外。
13、注意前后的車輛,最好穿鮮色衣服、帶鮮色雨傘等(黃色最好),以引起駕駛員注意。雨傘不等作為攻擊性玩具,以免刺傷人。
雨天安全教育、雷雨天安全知識大集結14、不過早到校,以免被雨淋濕引起身體不適。02 雨天校內安全雨天路滑,操場、樓梯、走廊也會因為雨水而變得濕滑,因此,要做到:1、課間減少室外活動,除上廁所外,最好不在校園內活動、逗留。
2、不在操場、樓梯、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要慢行。3、上下樓梯要靠右行,不擁擠,不沖撞,有秩序。
4、不在樓梯、走廊上玩游戲。5、不到圍墻、屋檐下玩耍。
6、教室里不大喊大叫,不追逐打鬧,不拿雨傘及其他雨具玩耍,以免發(fā)生危險。7、緊急疏散時,老師、學生要冷靜,不驚慌。
老師要組織學生有序疏散,避免踩踏事故發(fā)生。8、室內體育課要做好熱身,加強自我保護,保障運動安全。
9、下雨天到校后,不要在樓梯、走廊上晾雨傘,影響通道暢通。
一、下雨、雷雨天氣室外作業(yè)相應防范措施
1、下雨、雷雨天氣在室外作業(yè)行走時盡可能慢走,要看清路面,注意觀察周圍的情況并正確穿戴雨具,作業(yè)時應穿戴雨衣,不能打傘妨礙作業(yè)。
2、下雨、雷雨天氣在室外工作需要上下樓梯時,要雙手扶緊樓梯扶手,并且小心上落。
3、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8級以上可能持續(xù)的,應停止室外高空等危險作業(yè);切斷室外作業(yè)的電源。
3、下雨、雷雨天氣在室外工作使用的用電氣設備或手持電動工具應有防水措施,防止漏電發(fā)生觸電或次生事故。
5、雷雨天氣在室外作業(yè)時,應停止室外高空等危險作業(yè),如果感到頭發(fā)豎起時應立即雙腳合并、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6、在室內躲雨時,不應依著建筑物或構筑物墻壁站立,宜保持一定距離。
7、下雨、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作業(yè),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遠離開闊的地方、孤立建筑物,不在避雷針及其引下線、有外漏金屬物的地方(比如路燈下等)停留,不在屋頂停留,不在大樹和崗亭下避雨。
8、下雨、雷雨天氣閃電時,不得撥打接聽電話、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能引入雷電傷人。
9、下雨、雷雨天氣在室外作業(yè),電氣設備絕緣性能下降,人的電阻也明顯下降,在空氣干燥的環(huán)境下,人的皮膚阻抗尚可抵御50V左右的電壓不至電擊,但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超過12V就可能造成觸電事故或者引發(fā)次生事故,所以接觸電器設備時極易發(fā)生用電安全事故。
二、上下班途中注意事項
1、暴雨天低洼地帶積水較多,經(jīng)過有積水的地方時盡量繞行。上班下班途中盡量結伴而行。
2、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時積水成災。
3、電閃雷鳴的時候,不要接打手機,聽音樂等,在家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
料雨具、雨衣等。
4、回家途中要遠離路燈、高壓線,繞開涵洞、橋下、大坑;遠離圍墻、廣告牌和大樹,以防意外發(fā)生。特別要注意道路前方和道路兩旁是否存在垮塌(泥石流)、樹木倒塌和山洪暴發(fā)等安全隱患存在。
5、有汽車的同志上下班開車請打開雙跳燈,減速慢行,走大路勿走小道,遇見積水道路請繞行。
雷雨天的避險方法: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 、崗亭等。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 三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fā)豎起,說明將發(fā)生雷擊,應趕緊爬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的金屬飾品和發(fā)夾、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得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著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雷擊。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種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與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中,此時應該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擁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
7、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都是非常危險的; 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不宜快速開摩托車、快騎自行車或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遭雷擊受傷。 8、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電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應雙腳并攏,離開現(xiàn)場。
擴展資料 建筑物附近和室內避雷方法: 1、不能停留在樓(屋)頂。因為大多數(shù)雷擊都發(fā)生在建筑物的頂部。
2、要注意關閉門窗。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好球雷的侵入。
大多數(shù)球雷沿著建筑物的煙囪、窗戶、門進入室內,在室內運動數(shù)秒就會逸出,逸出時易引起爆炸。 3、在雷擊時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煤氣管、暖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
4、不宜使用哪個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因為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筑物,但對沿架空電線、電話線侵入的雷電波卻無能為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避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