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每分鐘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鐘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么,他的心跳次數(shù)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鐘心跳超過了100次,醫(y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于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還有些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這些,都屬于心跳異常的范圍。心跳異常是心臟病覺狀之一。
不過,心臟和身體許多器官一樣,工作能力也是可以變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縮余地。
據(jù)研究,認真做完一套廣播體操,每分鐘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憤怒、恐懼的當兒,學生臨上考場的一刻,心臟也會“怦怦”地加快跳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七八十次。讓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們的心跳每分鐘超過200次。醫(yī)學資料竟有心跳高達270次的記錄。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為了多送血液,滿足身體的勞動、運動和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要是心跳過少,血液供應不足,身體得不到必須的氧氣和營養(yǎng),人就無法正常地生活,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生理學家發(fā)現(xiàn),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進行激烈運動的人,他們的心臟得到了鍛煉,心跳次數(shù)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國當今有位足球運動員,每分鐘心跳才37次;1928年奧運會上,有位運動員,每分鐘才28次。原來,心臟得到更好鍛煉的人,心肌纖維變得粗大,心室壁變得厚實,心臟本身也擴大了。英國一位前世界馬拉松賽冠軍于70歲因癌癥去世后,醫(yī)生發(fā)現(xiàn)他的心臟比正常人約重30%,送血管道——冠狀動脈約粗1倍。這樣的心臟收縮起來自然非常強勁有力,每次跳動輸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雖然跳得少,可由于血多,也能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