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玉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size=2]我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古人視玉如寶。據(jù)傳,朝朝代代,帝王嬪妃養(yǎng)生不離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鎮(zhèn)暑如楊貴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國古籍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各流派的氣功大師一致認為,人身有“精、氣、神”三寶,“氣”的使用尤為突出,而玉石是蓄“氣”最充沛的物質(zhì)。
有些人在研究玉石養(yǎng)生的機理后認為,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鉻、錳、鈷等,佩帶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產(chǎn)生特殊的“光電效應”聚焦蓄能,形成相當于電子計算機中諧振器似的電磁場,與人體發(fā)生諧振,從而使各項生理機能更加協(xié)調(diào)地運轉(zhuǎn)。
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認為,當光點對準人體的某個穴位時,能刺激經(jīng)絡、疏通臟腑,有明顯的治療保健作用。位于人手腕背側(cè)有“養(yǎng)老穴”,常佩戴玉鐲,可以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yǎng)精神。
嘴含玉石,借助唾液所含營養(yǎng)成分與溶菌酶的協(xié)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氣,滋心肺,潤聲喉,養(yǎng)毛發(fā),不失為玉石養(yǎng)生的又一途徑。玉在山而草木潤,玉在河則河水清,由此可見玉石養(yǎng)生有益無損。
還有:
食玉可以健康長壽,長生不老,這是我國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種看法。古代所謂“瓊漿玉液”、“神仙玉漿”、“玉膏”、“玉脂”、“玉醴”、“玉髓”、“玉屑”等等,都是指可食用的玉制品,而且其功效都是“服之長年不老”。
玉屑“是以玉為屑”,“搗如米粒,乃以苦酒焙消,令如泥,亦有合為漿者”(李時珍《本草綱目 .玉屑》轉(zhuǎn)引陶弘景語):“作玉漿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銅器中煮米熟,絞汁,玉屑化為水,以藥納入,所謂神仙玉漿也”(李時珍《本草綱目 .玉泉》轉(zhuǎn)引青霞子語);“玉膏即玉髓也”,正如《河圖玉版》云:“少室之山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十洲記》云:“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醴,飲數(shù)升輒醉,令人長生”;《抱樸子》云:“生玉之山,有玉膏流出,鮮明如水精,以無心草和之,須臾成水,服之一升,長生”。以上各種可食用的玉制品,有的是以玉制之,有的可能即指玉石間流出的泉水。泉水有益于健康是無疑的,但能使人長生不老則是靠不住的。
以科學的眼光去看,以上記載當然是神仙家的荒誕之語,誠如李時珍所指出:“漢武帝取金莖露和玉屑服,云可長生,即此物也。但玉亦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爾,養(yǎng)尸招盜,反成暴棄,曷若速巧歸虛之,為見理哉。”(《本草綱目 .玉泉》)服玉可以長生不老是虛妄的,但玉有某種藥用功效,有益于人體健康則是真實的。一般認為玉性“甘平無毒”,可“潤心肺”、“除胃中熱”,對“止煩躁”、“止喘息”、“止渴”有一定作用(以上均參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堕_元天寶遺事》記載:“貴妃素有肉體苦熱,肺渴,每日含一玉魚,藉其涼津沃肺?!薄妒セ莘健分杏杏衲苤巍靶⌒捏@啼”的方子:“白玉二錢半,寒水石半兩,為末,水調(diào)涂心下?!睆倪@些記載看都為外用,這可能更符合事實。近年來,在岫玉產(chǎn)地和一些大城市,正悄然流行一種保健玉枕。 [/size]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