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的汗血寶馬》是一本由向祚鐵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116圖書,本書定價:16.00元,頁數(shù):2010-11,特精心從網(wǎng)絡(luò)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武皇的汗血寶馬》精選點評:
●真重口
●很好的一個作者,詩意在于極端非詩意中。
●里面的那篇《饑荒》很喜歡
●感覺:最末篇很棒,其他不過爾爾??赡苁歉袅颂嗄炅?。
●下不了打一星的狠手……就想說這本簡直毫無美感,作者的幽默吾輩也不能認同,雖然讀到中間還是有幾篇閃了閃光的。寫苦難不當如此。
●!!
●“在那個腦袋上寫好我的編號:921957”看到這句笑了半天,哈哈。寫的真不錯,比我預(yù)想的好看很多。最喜歡養(yǎng)鯨魚的故事的前半段,收尾一般
●我給了三顆星,是不是顯得我特不懂???其實這本書有給五星的可能,不過我確實愚鈍,不太明白此中真意。我確實能感受到這是本奇書——奇怪的書。但是到底奇在哪里了呢??
●哼
●中國當代小說中的西毒。冷,深,絕。
《武皇的汗血寶馬》讀后感(一):movingdust
尾巴問題其實就是鄉(xiāng)愁問題。我們的尾椎骨,也在提示著我們對尾巴的懷念,盡管我們不覺察。拿兩個電影導演引入話題吧。這小說如果沒有明亮的尾巴,就是布萊松的電影,結(jié)尾干凈利落,但是烏云罩頂,不得釋然。有了明亮的尾巴,就是庫斯圖里卡,在《地下》的結(jié)尾,死者復(fù)活,仇者重又成為兄弟,歡聚一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尾?因為有鄉(xiāng)愁。為什么有鄉(xiāng)愁?因為南斯拉夫不存在了。故鄉(xiāng)不在了,而鄉(xiāng)愁還在,過于嚴重了,因此要釋放閃電撕破烏云,短暫喘息一下。而對于布萊松,作為終生的基督徒,鄉(xiāng)愁的問題可以說不存在。 想想卡夫卡,他的作品結(jié)尾總是布萊松式的,用強力斬斷了,拔除了鄉(xiāng)愁。海子有兩首名作,黑夜的獻詩和四姐妹,尤其是黑夜的獻詩,每次閱讀,結(jié)尾一節(jié)總是不能讓我釋然,為什么嗓門突然提高了?“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和“走在路上/放聲歌唱”,太像是出自兩首不同的詩??傆X得還是鄉(xiāng)愁的原因,要用閃電撕破烏云的沖動。去掉明亮的尾巴,對于作品而言,可能更完美。對于創(chuàng)作者而言, 卻可能過于殘酷,尤其當你還有鄉(xiāng)愁時。
https://ee85.yi.org/bbs/topic.asp?topic_id=1318&forum_id=9&cat_id=1
《武皇的汗血寶馬》讀后感(二):lansun
哥、阿三和小豆,可以看作一個人物的三種可能或“三個代表”,濤哥具有職場精英的所有質(zhì)素,于是在城里站穩(wěn)腳跟,甚至有了未來(至少是規(guī)劃未來的可能);小豆在城里顯然無法長久立足,不適應(yīng)也未表現(xiàn)出改善的跡象,只能做馬仔的馬仔,然而他有深厚的根,可以讓他退有余地;阿三介于二者之間,他的悲喜劇在于“失所”,由經(jīng)歷和性格造成的無所事事、隨人俯仰、耽于幻想和分寸失當,使他難以在實際層面有所建樹,只能高不成低不就,隨遇而安或不安,幾乎有點詩人的味道。(也可參考神話中巴爾德勒、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等介于大地和天空中的人物。)
重慶和野豬溝的對照別有意味,重慶不用說,——盡管只是地下室、雞雜店、郊區(qū)或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迪廳和浴室等有限幾個場所,很難說代表重慶或不代表重慶,但它是開放的、接納的、包容的、喧鬧變動的。野豬溝是少有的還保留著“宗法”形態(tài)的小社會,封閉、排外、安靜、少有變化(微型發(fā)電機、電視就引來了性命之事),因而對闖入者也是神秘的。(難怪顏濤說有湘西的影子。)在這二者之間的,有阿三的家鄉(xiāng)——等待拆遷、等待消失的惶惶不安的暫居之所;有小馬的鄉(xiāng)鎮(zhèn)——無人居住的怪獸似的豪宅擠壓的城郊,非法活動的又一大好舞臺。
這些人物和地點,適于演出“成長的故事”,(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地點是好的,人物卻很差,主要是僵硬,人為的痕跡太重,像CCTV的一次主題采訪。我曾跟顏濤說起,賈樟柯是及時趕到現(xiàn)場的人?,F(xiàn)在看,也僅僅是趕到。)卡夫卡把卡爾送到美國,是不是也基于這種考慮?
結(jié)尾的神話意味,是祚鐵有意為之,無言的恐怖過后,游動的明亮尾巴似有必要,否則,懵懵懂懂中斷的生命,實在讓作者不甘,但有此尾巴,也更顯出阿三的失所,只不過可以嘆一句,他也應(yīng)該有未來。
這是祚鐵更上一層樓的作品,語言好得沒法說,敘事更純熟、從容,視野更開闊,可以往更高處走了。
https://ee85.yi.org/bbs/topic.asp?topic_id=1318&forum_id=9&cat_id=1
《武皇的汗血寶馬》讀后感(三):看連環(huán)畫的向祚鐵--校友爆料(轉(zhuǎn)載)
一位老朋友,也是曾經(jīng)的師傅向祚鐵(2011-01-27 15:47:43)轉(zhuǎn)載標簽: 李健水木《今天》電聲樂器《傳奇》向祚鐵文化
(轉(zhuǎn)載)
給你們加個油!
?? 過年回家的時候兩次很突然地收到些故人的消息。之所以說突然,是因為覺得這二位都似乎沉寂多年,其間也少有細致的傳聞,而今天看到的信息卻是來自公開媒體。
??
?? 第一位呢,就是因為Faye Wong 在今年春晚上演唱之《傳奇》而重新走入大眾關(guān)注焦點的李健。分別google和baidu了一下“李健”的詞條,發(fā)現(xiàn)赫然列在前幾項的,居然全是這一位李健,最近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去年媒體上開始傳出王菲將復(fù)出,并擬在春晚上演唱,然后說選的曲目是李健創(chuàng)作的“傳奇”,當時就嘀咕了一下,到底此李健是否即彼李健。及至之后消息進一步確鑿,便逐漸清晰起來:這個重現(xiàn)江湖的,便是當年校園里那個著名的李健。他也算是我這屆學生中一個從入校便有諸多傳奇?zhèn)髀劦娜宋?。李健畢業(yè)于牛校哈三中,這在諸多搜索結(jié)果里已經(jīng)說了,還有沒說的傳聞,據(jù)說當年清華藝術(shù)特招免試生是不招通俗唱法的歌手,于是李健楞是在一個月內(nèi)改唱民族,并在改唱之后就一舉獲得一個什么什么大賽的一等獎,從而順利過關(guān)獲得清華免試資格(呵呵,偶然發(fā)現(xiàn)百度百科有誤,李健應(yīng)是1993入學)。在我大一時候,更廣泛傳誦的故事,是人稱“小譚詠麟”(那年月譚校長還真是很常青啊)的李健用一曲“愛在深秋”把一禮堂的女生唱得稀里嘩啦流眼淚。我在清華的幾年,正是新一代校園民謠生發(fā)和繁盛的時期。因此,可以說“吉他、干凈聲音、自創(chuàng)、草地夜唱、宿舍樓下高歌”貫穿了我們整個的大學時代,并且成為我們那幾屆學生校園記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盡管到大學后兩年,校園歌手的風格已趨于多樣,自創(chuàng)歌手們亦在吉他之外加入了非洲鼓、電聲樂器等更多樣的音樂形式,但背著吉他的流浪歌手形象仍然固執(zhí)地成為了我腦海中關(guān)于校園民謠的模式化符號。大多數(shù)的校園歌手在畢業(yè)后都各奔東西,追隨科學家、金融家的目標而去。只有少數(shù),比如李健,現(xiàn)在水木的小盧、繆杰以及曾在水木的姚勇,是曾經(jīng)或者仍然在專業(yè)歌手路上躑躅的。我最好奇也最佩服的,倒是這幾位如何在各個“轉(zhuǎn)換期”毅然決定的那些勇氣。誠然,明星之路是如此耀眼誘人回報優(yōu)惠,可畢竟這路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比不得在個著名外企級級提拔的穩(wěn)定預(yù)期。小盧是做建筑設(shè)計的,繆杰在IBM工作了幾年,而后就說了句“還是想搞音樂”,于是就先后辭了職出來折騰。李健跟小盧成立水木的第一年,憑借第一張專輯獲得當年幾乎全部年度最佳新人獎,次年卻因為跟小盧各自想追隨的音樂風格達不成共識就迅速分道揚鑣。姚勇更神奇,我們讀書時候此人一貫留著憤青式的長發(fā),把弄電聲樂器的手法快得如風馳電掣般驚人,系里辦個舞會請他伴奏,他楞可以兀自陶醉在自己最喜的硬搖滾中而滿場的人在那“噪音”中走個精光??删褪沁@個姚勇,據(jù)說在退出水木之后居然剪短了長發(fā),重新回到清華做科研。所有的決定和轉(zhuǎn)換,似乎都互不搭調(diào)、迅猛而來,讓人猝不及防。這些年,他們也是起起落落,乍隱乍現(xiàn)。但看看他們,卻好像依然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我想,是因為他們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隨心選擇,便覺不出來自任何其他誘惑或干擾的阻礙力量。
??
?????? 這第二位,名字對大眾而言應(yīng)該很生疏。他的名字,來自《南方周末》對2009年度長篇小說(虛構(gòu)類)的年度報告(《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文章是這么描述的:話說,與讀小說的批評家對2009年度作品評價不同,作家往往不讀或者很少讀當下小說。比如宗璞、馬原和韓東。韓東在2009年欣賞的惟一讀物是北島推薦給他的刊登在《今天》的一個中篇小說《流氓阿三及其朋友們》,作者是向祚鐵,對讀者來說完全陌生的名字。
??
?????? 至此,這個名字所聯(lián)系的那個“有怪才不修邊幅甚或有點神神叨叨卻又無疑純真”的人物形象,便一下從我湮沒已久的記憶中躍然而出。在學校時候,他愛寫的小說都是很彪悍的類型,跟鶯鶯燕燕鴛鴦蝴蝶的筆法絕不搭調(diào),而且似乎都很魔幻色彩,他有部吃人肉的歷史小說委實讓我既惡心又興奮,他那種講故事的特殊方式給我?guī)砹四吧志邚姶鬀_擊力的閱讀感受。而他留給我最鮮明的記憶,卻是一起上雙學位的一節(jié)什么課,他來遲到,進門后找了我前面的空座位坐下,因為隨身拎著一個大編織袋,所以進教室、落座的動靜都不小,他一坐下就立馬打開大編織袋,用他慣常的“大表情大動作”熱情邀請我和我的同桌一起分享——你猜,他會從大袋子里拿出什么來?我賭你一定難以置信大跌眼鏡,他掏出來的,居然是滿滿一大袋的二手連環(huán)畫!也就是咱小時候看的小人書。其時我已是大四,他還比我高一屆,而連環(huán)畫早已被演化為傳說中的“文物”。真不知道神奇的他到底是從何方圣地淘到如此之多的“珍貴歷史文物”。這個袋子讓當時的我們先是不可思議地笑,然后便是莫名其妙的興奮,那些臟兮兮積著灰的小書被前后傳遞、交換著,以至于老師在屢次睥睨無果后終于憤怒地點了我們這個小團伙的名,被點名后他就立馬跟小學生一樣紅著臉安靜下來,過一會兒又悄悄回頭給我們一個孩子做壞事被抓現(xiàn)場后的那種解嘲笑臉。到現(xiàn)在看到“向祚鐵”這個名字,我仍然會條件反射地浮現(xiàn)出那個戴著碩大眼鏡的腦袋,隨時都昭然若示的喜怒表情和旁若無人的大嗓門。這些仿佛孩子般的特質(zhì),跟他在講故事時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沉著和深邃,完全判若兩人,這的確是蠻有趣的一個悖論。畢業(yè)后好像就幾乎斷了關(guān)于這個人的消息,這么多年才知道,原來他還是在一直靜靜而又堅持地寫著他想寫的故事啊。
??
?????? 突然收到關(guān)于故人的消息,并且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心下覺得陌生又熟悉,唏噓而感動。惟愿他們在自己愿望的路上繼續(xù)走好。
?????? 給你們加油了????
《武皇的汗血寶馬》讀后感(四):另一種表現(xiàn)湘西世界的真誠
另一種表現(xiàn)湘西世界的真誠
作者:周艷
《軍功》這部小說集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要屬最后一個系列,看的時候不禁意地就在眼前浮現(xiàn)出一片別有風味的湘西世界。和過去從沈從文小說里讀到的純美的湘西世界相比,老向筆下的湘西生活從一種如詩如畫的夢幻,變成了一種厚重、樸素的現(xiàn)實素描。如果說沈從文用詩一樣的筆觸,旨在表現(xiàn)出對“希臘小廟”似的理想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那么老向則依托他曾經(jīng)生活過的湘西體驗,滲透出現(xiàn)實的蒼涼和對命運的追問。沈從文在表現(xiàn)筆下的湘西世界時,感情收放得清新悠遠,純凈纏綿,湘西是他心中的一個圣地,一個純粹的夢。而老向筆下的湘西世界,應(yīng)該說是一種回忘,是完全跳出這個世界,站在第三者角度的一種理智冷靜的回忘,但那種蒼涼和悲憫之情就從這種樸素的敘述中漫溢出來,這種內(nèi)斂的表達形成了另一種表現(xiàn)湘西世界的真誠。
新時代下生存困境的痛徹追問
《計劃生育之我見》是一篇看似有背于時代主題的小說。就在絕大數(shù)作品在為計劃生育這一國策大唱贊歌的時候,老向這一篇小說卻把視角對準了更深刻的一面,那就是這一政策在貫徹過程中的強制性和疏漏,為農(nóng)民帶來的傷害和痛苦。在歷史的變遷中,農(nóng)民因為背負舊思想束縛最深,所以往往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在那個實施任何一項政策都如同搞革命的年代,農(nóng)民并不能完全理解計劃生育的真正含義,以及解決方法,往往就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他們也知道按照政策來辦事,服從國家領(lǐng)導,可是當這些條款規(guī)定觸到他們固有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在這種時候,生存的危機加上思想的不解放所帶來的壓力,不是把他們推向痛苦的深淵,就是走向另一個極端。
《洞庭湖》是表現(xiàn)這種壓抑和無奈到極至的另一篇小說。小說中的“我”對洞庭湖的感情就像農(nóng)民對賴以生存的土壤一樣難舍難分,深固難徙,但是在新時代下這種愿望再次被忽略,受到殘酷的打壓和扼殺。在農(nóng)民的意識里,離開了土地就無法生存,對于“我”也是一樣,離開了洞庭湖,就是失去了“活路”。政府在清理洞庭湖的過程中,并沒有注意到這些依靠湖水生存的人的活路,只是像干革命似的迅速把湖水清理干凈。同樣是在生存和遵守規(guī)定的沖突下,“我”無奈之中殺掉了來搜查的那個人,并且心安理得地處理了他的尸體。從這一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內(nèi)心的憤恨和抽搐?!兑粋€由林場改造而成的高山農(nóng)場》中的生存空間從頭至尾都是由人為刻意造成的,這種胡亂改造,上綱上線的做法是沒有任何合理性的,不過,這篇小說超出了這一境界,它更多表現(xiàn)的是對土地情有獨衷的農(nóng)民,失去土地的痛苦,以及對于未來和命運的茫然,惶惑。
在《302》這篇小說中,302國道的修建帶來了沿路村莊的興榮,也把“我們”得以營生的活路----- “截車”帶走了,山洪的爆發(fā)使在“我們”村莊修路的計劃也泡湯了。小說結(jié)尾二叔在山洪后終于模糊地意識到“要富先修路”,這是他和前兩篇小說中主人公的壓抑,無助有所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主人公開始模糊地意識到了出路,這和前兩篇小說比起來,多了些許亮色。
關(guān)于苦難命運的蒼涼表達
《哥哥長大了》這篇小說表現(xiàn)的則是沉重的生活壓力下,人性的粗糙。爸爸成天價的做活,只是為了一家的生存。對于哥哥的叛逆,他無暇顧及,或者說根本就無法理解,他全部的精力已經(jīng)在生計的奔波中耗盡了,所以表現(xiàn)得非常平靜和無奈?!赌显馈分械膵饗鸷汀恶R卡》中的馬卡的命運都極其悲慘,嬸嬸是因為得病沒有錢治,只能去南岳山上求神拜佛,最后死在虔誠而古樸的禮儀中。馬卡因為自幼失去母親,跟著舅舅,舅媽一起生活,受盡欺凌,最后自殺。在小說中,關(guān)于這些人物的悲慘命運并沒有太多時代和人為的因素,就是一種特有的湘西生活狀態(tài)。這三篇小說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們對于苦難命運的表達是平靜而蒼涼的。比如在《馬卡》中,不論是他的寂寞,還是饑餓,失學,受盡欺凌,吃硝藥,所有的這些都采用了一種極其樸素的敘述方式,牽動的卻是內(nèi)心最柔軟的神經(jīng)。
在看《南岳》時,感到了一種徹底的痛苦,包括肉體和精神雙重的折磨。到南岳山朝拜的場面想必是一副典型的湘西風俗畫面,朝拜人的虔誠,朝拜路途的艱難,人心的焦灼無奈,還有病痛的折磨,這一切讓人感到窒息和蒼涼。在貧窮的生活境遇下,疾病就意味著絕境和折磨,精神上的救贖演變成唯一的出路。在以前看過的很多關(guān)于湘西的記錄中,那是一片古樸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地方。看過這幾篇反映湘西生活的小說,對湘西的理解就不禁從以前那種單純詩意的表達,變成了一種更為深刻的認識和悲憫。我想,那是一片更需要扶持和發(fā)展的地方。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在審視那片他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土地的時候,更容易看到它的苦難和傷痕,和那種把故鄉(xiāng)作為信仰的詩意表達相比,老向這鐘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陳述體現(xiàn)了一種更為樸素、寬厚和摯熱的風格。
《軍功》前兩個系列的小說有一種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色彩,不過,《校園情話》是一個例外。它是一篇和都市生活貼得比較近的一篇小說,所以拿到這本書第一眼看的就是這篇小說??赐曛螅瑥哪信魅斯砩峡吹搅藧矍榈谋磉_,但是沒有看到愛情的感覺。就像在宿舍里看到的那一幕帶有性意味的游戲,他們的校園情話也想一場令人心跳的游戲,為的是新鮮,刺激和欲望,而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和諧與溫暖。結(jié)尾說習慣了就好了,到底習慣什么呢?習慣這種游戲感情的時尚嗎?這樣的感情叫人更加寂寞和懷疑,是孤獨和迷茫的替代品。愛情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在沒有的時候,正像小說結(jié)尾所說,“習慣了就好了”。其實,在大學校園里像這樣的感情游戲很多,所以和畢業(yè)一起結(jié)束的,往往還有那一段青澀的校園情話。史鐵生說:“年輕人應(yīng)該在夏天失戀,否則就不懂得愛情”,《校園情話》雖以女性體驗為主線,但是感情色彩還是透著男性特有的冷靜和調(diào)侃。相信很多男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當年沖動和躁動的身影,而女性讀者則可以體味到當年的寂寞和朦朧期待。
https://blog.sina.com.cn/yunshicloud
《武皇的汗血寶馬》讀后感(五):劉麗朵的愛情工具
轉(zhuǎn)劉麗朵:幫老向澄清一下,同時俺是這件事情始末的見證者之一。胡續(xù)冬回國那年,正是俺跟Q老爺如火如荼的階段,軍功和馬爾克斯和一副卡羅牌成為俺們談亂愛的道具啊。這件事可以看到向祚鐵同學的基本風格:機智,又老實。向同學畢業(yè)于清華物理系,他的智商絕對令他有不老實的資本,但他又是絕對的老實,怎么老實呢?他曾經(jīng)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寫了小說當中的50個字。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6392de50100pf66.html
------------------------------
關(guān)于“馬爾克斯序言”一事的正式說明
在我的短篇小說集《武皇的汗血寶馬》正式出版之際,關(guān)于幾年前的那個“馬爾克斯序言”,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了一些說法。借此機會,我就這一序言作一正式的說明:
這一序言確實為我本人杜撰,但就我個人主觀意愿而言,只希望在朋友圈子里和胡續(xù)冬先生開一玩笑,并無其他功利想法。
幾年前朋友胡續(xù)冬(有時也署名胡旭東、旭東)先生赴拉美講學,在其即將回國時,我杜撰了他大膽拜訪馬爾克斯并機智地為我的自印小說集《軍功》(即本次出版的《武皇的汗血寶馬》之前身)求得一序言。杜撰這一序言的目的,是為了在朋友圈子里和胡續(xù)冬開個玩笑,讓他從拉美回國時產(chǎn)生一種驚愕感、魔幻感。而他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