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亭:揚子云 揚雄 (公元前53~公元18),西漢辭賦家、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姓氏“揚”,或作“楊”。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少時好學,博覽多識,酷好辭賦??诔?,不善言談,而好深思。家貧,不慕富貴。
40歲后,始游京師。大司馬王音召為門下史,推薦為待詔。后經(jīng)蜀人楊莊的引薦,被喜愛辭賦的成帝召入宮廷,侍從祭祀游獵,任給事黃門郎。
他的官職一直很低微,歷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稱帝后,揚雄校書于天祿閣。后受他人牽累,即將被捕,于是墜閣自殺,未死。后召為大夫。
揚雄一生悉心著述,除辭賦外,又仿《論語》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對社會、政治、哲學等方面的思想,在思想史上有一定價值。另有語言學著作《方言》等?!端鍟そ?jīng)籍志》有《揚雄集》5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有《揚侍郎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其住所稱“揚子宅”,據(jù)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jīng)》,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漢成帝時,經(jīng)同鄉(xiāng)楊莊的引薦,應召入宮為給事黃門郎。王莽篡權后,校書天祿閣,官至大夫。揚雄早年極其崇拜司馬相如,“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漢書·揚雄傳》)。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為已處于崩潰前夕的漢王朝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故后世有“揚馬”之稱。揚雄晚年對賦有了新的認識,在《法言·吾子》中謂之“雕蟲篆刻”“壯夫不為”;并認為自己早年的賦和司馬相如的賦一樣,都是似諷而實勸。這種認識對后世關于賦的文學批評有一定的影響。揚雄在散文方面也可稱得上是位模仿大師。如他模擬《易經(jīng)》作《太玄》,模擬《論語》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張文學應當宗經(jīng)、征圣,以儒家著作為典范,這對劉勰的《文心雕龍》頗有影響。揚雄還著有語言學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漢語言的重要資料。 他在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出現(xiàn)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一句中。表現(xiàn)出他的品德高尚。
諸葛亮就不用說了吧,就是他沒出山時住的破茅屋啦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諸葛廬,位于河南南陽市西南的臥龍崗上。4月28日,我隨“網(wǎng)上看河南”采風組到達臥龍崗,與武侯祠親密接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劉禹錫的《陋室銘》早將南陽諸葛廬深植我心。4月28日,我隨“網(wǎng)上看河南”采風組到達臥龍崗,與武侯祠親密接觸,在那千年文化中暢游。 諸葛亮,三國時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他是中國儒道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是中國文人心中的偶像。為紀念他,后人在南陽市西南的臥龍崗上修建了一所祠堂,是為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千百年來,只要有機會
南陽諸葛廬:歷史上的智慧風景線
中國 | 河南 | 南陽 | 2004-05-18 22:53:14.0【文章字體:大 中 小】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諸葛廬,位于河南南陽市西南的臥龍崗上。4月28日,我隨“網(wǎng)上看河南”采風組到達臥龍崗,與武侯祠親密接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劉禹錫的《陋室銘》早將南陽諸葛廬深植我心。4月28日,我隨“網(wǎng)上看河南”采風組到達臥龍崗,與武侯祠親密接觸,在那千年文化中暢游。 諸葛亮,三國時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他是中國儒道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是中國文人心中的偶像。為紀念他,后人在南陽市西南的臥龍崗上修建了一所祠堂,是為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千百年來,只要有機會,炎黃子孫都會來此頂禮膜拜心中的智慧之神,這里于是成為中國文化長河中一道不滅的智慧風景線。 據(jù)史料記載,南陽臥龍崗初建于魏晉,盛于唐宋。李白《南都行》:“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梢娫谔拼?,臥龍崗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該祠元初毀于戰(zhàn)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guī)模重建,于延佑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上?,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禍。至明成化年間,又將“孔明書院”恢復。以后又經(jīng)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崇禎歷代修繕。公元1528年,明嘉慶皇帝特賜給南陽武侯祠“忠武”廟額與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陽郡守羅景又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修和擴建。在這次施工中,發(fā)現(xiàn)前人詠臥龍崗十景石刻一塊,羅景根據(jù)這塊石刻,進行復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武侯祠現(xiàn)存殿堂房舍267間,主要建筑由東向西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分前后兩重,從山門至大拜殿,左右兩廊為前部,是人們祭祀諸葛亮的場所。在這長廊里,遺留有千百年間前來祭祀諸葛亮的后人書文和紀念碑碣石刻400余塊,排列有序,這在全國諸多武侯祠中首屈一指,被譽為“臥龍碑林”。其中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被稱為“三絕”碑。據(jù)講解員介紹,這是各地武侯祠中的岳飛手書最原始真跡。宋紹興八年(1138年),岳飛遇雨夜宿臥龍崗,感慨萬千,揮淚手書《出師表》,以抒胸臆。所謂“三絕”,一為文章絕,出師表為千載名篇;二為書法絕,岳飛的書法可謂蒼勁峭拔,龍飛蛇騰,尤見忠武之氣流于筆端;三為刻工絕,宛如手書。三者結(jié)合,可謂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武侯祠后部的茅廬、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臺、小虹橋、抱膝石、老龍洞、躬耕田,都是根據(jù)諸葛亮“躬耕”時的生活起居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最后是寧遠樓,亦名清風樓。山門之外有“諸葛井”和“澹寧讀書臺”。左側(cè)院有關張殿、三顧堂等。臺下有諸葛書院。整個臥龍崗占地12萬平方米。 參觀完武侯祠,就好像看過一個王朝的興衰歷史。順手重溫歷史,“隆中方略,三分天下”,諸葛亮隱居山中十年,卻能了然天下事,并規(guī)劃出未來天下的藍圖,孔明先生的智慧和韜略令我輩后人實在拜服!只是諸葛亮雖有蓋世之才,可惜三足鼎立之勢剛形成,他便因病而逝,空留一腔遺恨。諸葛亮也成為歷代失意英豪詠嘆的對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粔貪峋葡蚕喾辏沤穸嗌偈?,都付笑談中?!苯裉?,后人除在這里憑吊,傷感諸葛丞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之外,也可借往事梳理一下歷史,為自己的人生多找尋一點智慧。相信臥龍先生更愿看到自己的智慧澤被后人,而非傷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