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李白《行路難》(其一)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用了向秀《思舊賦》及王質爛柯這兩個典故.意思是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向秀的《思舊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這樣既表達對當時統(tǒng)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貶時間之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拓展】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jīng)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孫郎,孫權,這里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里以孫權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孫權一樣年少有膽識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qū))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shù)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jīng)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jié)”(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這里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敵人(即遼國與西夏),表達了作者愛國,想要為國殺敵,報答國家的胸懷.
-----------------------
備注:由于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有三個用典故地地方,所以都列出來了.
初中古詩詞典故知多少
初中古詩詞典故知多少
典故是古詩詞中特有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作者通過借用典故來表達一些特定的內涵。了解典故的出處及在詩詞中的含義,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詩詞的內容。近幾年的中考,有些省市在考查古詩詞賞析時,也涉及到了詩詞中的典故。如下列對《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相關詞語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順宇永貞元年(805年)九月被貶,到唐敬宗寶歷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棄置”指被貶謫。 B.“聞笛賦”指晉朝的向秀所作的《思舊賦》,詩人用這個曲故,是為了懷念被貶被害的朋友。 C.“爛柯人”指晉朝人王質;詩人用這個曲故是表達人世滄桑之感。 D.“聽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贈劉二十八使君》。下面對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古詩詞中涉及到的典故作了歸納和整理,希望能夠對初三學生的復習有所幫助。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處:晉王愷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駁”
含義: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聲
出處: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義:泛指各種樂器
典故三:馬作的盧飛快
出處:三國時劉備騎的戰(zhàn)馬
含義:指良馬
《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一:親射虎,看孫郎
出處:三國孫權“騎馬射虎”
含義:作者以孫權自喻
典故二: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出處: 云中太守魏尚獲罪被赦
含義: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處:天狼星
含義:借指自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典故一:蓬萊文章
出處:指漢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處:建安七子剛健爽朗的詩風
典故三: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出處:謝脁清新秀麗的詩風
三個典故的共同含義:作者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并、稱許李云和自己
《行路難》(李白)
典故一:閑來垂釣碧溪上
出處: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復乘舟夢日邊
出處:指伊尹受成湯重用一事
兩個典故的含義:表達自己不甘消沉,繼續(xù)追求的信心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一:懷舊空吟聞笛賦
出處:西晉向秀作的《思舊賦》
含義:表達詩人對受害的戰(zhàn)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出處:指晉人王質
含義:抒發(fā)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梅嶺三章》(陳毅)
典故一:此頭須向國門懸
出處:指春秋吳將伍子胥眼懸國門一事
含義:大業(yè)未成,詩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義成仁今日事
出處:《論語》“殺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義”
含義:指為了真理,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勇于犧牲
《漢江臨眺》(王維)
典故:留醉與山翁
出處:指晉人山簡
含義:作者以山簡自喻
《漁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歸無計
出處: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含義:表現(xiàn)邊關將士的報國激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出處:《淮南子》:“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wǎng)”
含義:希望得到對方的引薦
《別云間》(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處:楚人鐘儀被晉國關押始終戴著南冠
含義: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猶唱《后庭花》
出處:南北朝時陳后主作的舞曲
含義:這里指亡國之音
擔心你不滿意特意找了許多,你可以隨便找一句喔!
希望你能得到怎樣中意的句子!
祝你開心每一天!^-^
1: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jīng)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于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為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盃€柯人”指晉人王質。據(jù)《述異記》,王質人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氐酱謇铮胖酪堰^了一百年。
2: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亭花》。
3: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jīng)玉溪運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
4:憑誰問,廉頗⑥老矣, 尚能飯否
5: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頷聯(lián)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xiàn)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lián)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并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lián)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后者則似乎暗示:盡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托,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
6: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8: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9:親射虎,看孫郎
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在夜晚看到草叢中似乎有虎,引弓而射,早晨起來,結果非虎而石,箭已沒簇?!吧涿突ⅰ钡浼闯龃恕3S么吮扔饔杏铝?
10: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用的是《后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論語》六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p>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漂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佩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蓋余之 勤且艱若此。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p>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捕蛇者說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問之,則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毖灾?,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
1.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封唐.用封唐的典故,表達希望得到重新任用.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臺表達曹操的狂妄.3.直掛云帆濟滄海,運用宗愨的典故,表達自己的志向.4閑來垂釣碧溪上,表達想被重用的意思.5.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典故,表達對一些人不管國事如何,只管享受的諷刺.6.馬作的盧飛快.表現(xiàn)馳騁殺場的風采.7.但使龍城飛將在,用李廣的典故,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懷念與渴望.8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陌生與思念.9.弓作霹靂弦驚,表現(xiàn)自己在殺場風采10.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為信使。
1、次北固山下(唐)王 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镜涔省?①歸雁:源自“雁足傳書”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背?jù)此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接了回來。
【賞析】 作者見空中大雁北飛,想起鴻雁傳書的故事,表達對故鄉(xiāng)洛陽的思念。2、赤 壁(唐)杜 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①春深鎖二喬?!镜涔省?①銅雀:即銅雀臺。
是曹操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臺,樓頂立有大銅雀,臺上住姬妾歌妓。相傳曹操消滅袁紹兄弟后,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決意建銅雀臺于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賞析】 后兩句議論,思路奇特。詩人不從正面去評論戰(zhàn)爭勝敗的原因,別出心裁地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 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①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典故】 ①子規(guī):又叫杜鵑,布谷鳥的別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后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啼聲如“不如歸去”。
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凄苦,臆想出來的故事。賞析】此詩首句寫景兼點時令。
于萬千景物獨取隨風飄散的楊花和子規(guī),即含有漂泊之感、離別之恨。4、鷓鴣唐)鄭 谷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①里啼。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镜涔省?①黃陵廟:祭祀娥皇、女英的廟。
黃陵,山名,一名湘山,在今湖南湘陰縣北,洞庭湖畔。相傳娥皇、女英是唐堯的兩個女兒,同嫁虞舜為妃。
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趕至南方,也死于江湘之間。后人遂立祠于水側,是為黃陵廟。
【賞析】 詩的頷聯(lián)有一層濃重傷感的氛圍:瀟瀟暮雨、落紅片片?;慕⒁皬R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氛圍。
反復吟詠,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這二句之妙,在于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②飛快,弓如霹靂③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典故】 ①八百里:據(jù)《世說新語》載,晉王愷有牛名“八百里駁”,十分珍視。
王濟指牛作賭注,與王愷比射,王濟獲勝,殺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②的盧:一種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相傳劉備曾在荊州遭敵將追殺,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
③霹靂:指雷聲,此處比喻射箭時的弓弦聲。語出《北史·長孫晟傳》:“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p>
【賞析】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營造了將士們出征前群情激奮威武雄壯的氣氛。 ②③“馬作的盧飛快”一句,塑造了意想中的自己無畏的戰(zhàn)斗形象:騎的盧駿馬,挾霹靂強弓,沖鋒陷陣,殺敵立功。
6、使至塞上(唐)王 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①。
(摘自七年級下冊)【典故】 ①燕然:燕然山,即現(xiàn)在蒙古國境內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后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p>
【賞析】 末句意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7、泊秦淮(唐)杜 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①。(摘自八年級上冊)【典故】 ①《后庭花》: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簡稱。
歌詞極其綺艷輕蕩。當年隋兵陳師江北,可一江之隔的南唐陳皇帝陳叔寶依舊沉溺聲色,終于被俘亡國。
因此,《玉樹后庭花》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举p析】 詩人表面上指責歌女,其實抨擊的是只顧個人肆情享樂而不顧國家安危的晚唐統(tǒng)治者。
8、雁門太守行(唐)李 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①,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②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摘自八年級上冊)【典故】 ①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戰(zhàn)國時荊軻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眾人送至易水邊,高漸離擊筑,荊軻和樂慷慨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p>
②黃金臺:相傳是戰(zhàn)國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臺上,延請?zhí)煜缕娌拧!举p析】① 表現(xiàn)將士們無所畏懼,慷慨赴敵。
②詩人引用這個典故,既與戰(zhàn)爭的地點相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9、別云間(明)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聞笛賦”典出晉人《思舊賦》,“爛柯人”典出《述異記》。
“聞笛賦”“爛柯人”的含義:晉人向秀經(jīng)過亡友嵇康、呂安舊居,聽見鄰人吹笛,因而寫了《思舊賦》;晉人王質入山打柴,觀人下棋,局終發(fā)現(xiàn)手中斧柄已爛,回到家里才知已經(jīng)過了百年。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指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懷舊空吟聞笛賦”指懷念老朋友。
“爛柯人”是神話傳說。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