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漢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東南。
這里以"樓蘭"指敵人 典故:漢武帝時,遣使通大宛,樓蘭阻擋道路,攻擊漢朝使臣,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斬其王。事見《漢書·傅介子傳》。
《從軍行》賞析 戰(zhàn)士們有思家之緒,這很自然,因為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戰(zhàn)士的根本價值卻在于他們是祖國安全的捍衛(wèi)者。
現(xiàn)在是這樣,古代也是這樣。 王昌齡的邊塞詩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yōu)楸Pl(wèi)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
上面這首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寫邊疆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
一個“暗”字,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次句寫形勢的險惡,他們征戍在邊疆前沿,回望祖國只見玉門關一座孤城。
第三句寫戰(zhàn)斗的緊張激烈,語言概括而形象鮮明如見。末句代戰(zhàn)士們立誓,正面地謳歌他們的忠勇。
有了前三句的鋪墊,戰(zhàn)士們的誓詞分量才顯得更重。 應該指出,這并不是一首寫實之作。
從所涉及的地名看,相距不下千百里。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寧市西,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縣西,而唐朝的西域根本沒有一個樓蘭國,漢代的樓蘭國在今新疆鄯善縣東南。
但是詩人為了表現(xiàn)守邊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和愛國熱忱,卻把它們寫到了一首詩里。這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但允許,而且是常見的,人們感興趣的是詩中表現(xiàn)的思想和情趣,倘若非要膠柱鼓瑟地進行考證,那就未免多事了.。
“從軍行”是樂府古題。此詩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實寫當代之事,由于怕犯忌,所以題目加上一個“古”字。它對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于壯。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zhàn)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刁斗”:古代軍中白天來燒飯,晚上用來敲擊巡更的用具(銅制)。一本作“ 刀斗 ”?!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罚骸凹俺鰮?胡 ,而 廣 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wèi)?!迸狁?集解引 孟康 曰:“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币徽f鈴形。 司馬貞 索隱引 荀悅 云:“刁斗,小鈴,如宮中傳夜鈴也?!?
“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命制琵琶,使其作樂,以解鄉(xiāng)思。
“聞道玉門猶被遮”:據(jù)《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漢軍攻大宛,命李廣利攻大宛,到貳師城奪取好馬。因為路途遙遠,給養(yǎng)不足,士兵饑乏,死傷甚眾,攻戰(zhàn)不利,廣請求罷兵。武帝聞之大怒,派人遮斷玉門關,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边@里暗刺當朝皇帝一意孤行,窮兵黷武。
“蒲桃”即葡萄。漢武帝時為了求天馬(即阿拉伯馬),開通西域,便亂啟戰(zhàn)端。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桃和苜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用此典故,譏諷好大喜功的帝王,犧牲了無數(shù)人的性命,換到的只有區(qū)區(qū)的蒲桃而已。
從軍行 作者:盧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艮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jīng)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云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間。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jié)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代表作,借用古樂府曲調(diào)名為題目,實際為一首五律,反映從軍的辛苦。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zhàn)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詩歌分類 《從軍行》屬樂府《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詩歌影響 在歷代眾多《從軍行》詩作中,盧思道的這首是傳播得較為廣泛的。
據(jù)《古今詩話》載: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樓就吟詠了本詩中的“庭前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句,可見在唐代這首詩就很受欣賞。時代背景 古樂府《從軍行》大多寫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征人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詩歌內(nèi)容 這首詩的前半部是寫征戰(zhàn)將士英勇奮戰(zhàn),長戍不歸的戎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詩篇一開頭,便渲染了強烈的戰(zhàn)爭氣氛:北方的烽火接連不斷地傳來戰(zhàn)爭的消息,軍情緊急,令人擔憂。
甘泉是西漢的皇宮名,“照甘泉”在這里代指向朝廷報警?!帮w將”即西漢著名將領李廣。
接著,詩中便描繪了這位“長安飛將”的英姿。“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據(jù)《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簫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犀渠”是盾的一種。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這兩句中“右地”指右北平,左賢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領?!捌矫鳌焙汀氨∧骸睂懗隽藢⑹總冊谶吶冗^了數(shù)不清的日日夜夜。
“偃月”和“魚麗”是古代的兩種戰(zhàn)陣的名稱。這里詩人用了極簡煉的文字,生動地寫出了將士們緊張的征戰(zhàn)生活。
“屯右地”“逐左賢”都是李廣所為。接下來“谷中石虎經(jīng)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兩個典故。
《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道:“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漢代典故,漢大將霍去病出征西域,獲勝,“收休屠祭天金人”。詩人通過這兩個典故進一步表現(xiàn)出征匈奴的將士的神威,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英勇的將士,才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詩的前半部著重塑造了飛將軍李廣的形象,以李廣來代指當時的征戰(zhàn)將士,采取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寫法,既是贊揚漢代名將李廣的業(yè)績,又是當時征戰(zhàn)將士生活的寫照。把歷史和現(xiàn)實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無窮已”開始,寫將士和他們妻子的兩地相思。詩從兩處落筆,感情轉(zhuǎn)為憂怨。
“無窮已”原指路途遙遠,這里寫出了將士們遙無歸期的征戰(zhàn)生活。“薊門”“馬嶺”“龍城”均為北方的地名,在這里都是虛指。
連年的戰(zhàn)爭使將士家中的親人,對著遙遠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詩人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戰(zhàn)爭的長期和殘酷?!鞍籽┏跸绿焐酵?,浮云直上五原間”,五原在今內(nèi)蒙古包頭西北,這里寫了親人們在極寒冷的塞外,遠隔千里,因此人們只能發(fā)出“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的嘆息。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中有《關山月》曲,《樂府題解》說:“關山月,傷離別也”在寫征夫思婦的詩中,常用到關山和月。人們想著萬里之外的親人,誰能獨自欣賞那美麗動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既寫出了邊地將上的生活苦寒,又寫出了他們悲切的怨情。
“傷馬骨”出自陳琳的“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冬去春來,在遠離故土的異地他鄉(xiāng),將士們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雁歸而人未歸,蕭蕭長風,行行歸雁,蘊含著征夫思婦無限的思鄉(xiāng)離情?!皬能娦?,軍行萬里出龍庭”可說是全詩的總結(jié),龍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龍庭”在詩中指出征之遠。
“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耙馑际钦f匈奴已投降了,將軍再到哪里去建功立業(yè)呢?言外之意是:邊塞的將士總該回來了吧!《詩藪》說“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豫章行》,音響格調(diào)咸自停勻,氣體豐神,尤為煥發(fā)?!?/p>
可以說《從軍行》影響了唐以來的七言歌行。隋朝統(tǒng)一了分裂三百來年的中國,結(jié)束了東晉以來南北對峙的局面。
作為隋代的詩人盧思道,在他的詩中,也融會了南朝和北朝的風格,在《從軍行》中,既寫將士的英勇出征,又寫了思婦閨怨,既有“長安飛將出祁連”“白馬金羈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的清麗、哀怨,南北的風格在盧思道的《從軍行》里得到了較和諧的統(tǒng)一。
1、背景
唐高宗調(diào)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就是描寫其間邊塞戰(zhàn)士的。詩詞是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zhàn)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2、原文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1、背景 唐高宗調(diào)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
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就是描寫其間邊塞戰(zhàn)士的。詩詞是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
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zhàn)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2、原文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
塞外的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