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遣馮唐?”是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自喻的一句話。
關(guān)于這句詞,還牽扯到一個典故: 馮唐是西漢文帝時人。 漢文帝劉恒是西漢“文景之治”的建設(shè)者之一,是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他從諫如流,在諍諫面前,他肯承認自己的過失并及時糾正。有一次,劉恒走進郎署,與署長馮唐閑談,知道馮唐祖上是趙國人,父親時住在代郡,而他自己曾為代王,就對馮唐說:“在當代王時,廚師上飯時說戰(zhàn)國時有個將軍叫李齊,很能打仗,后來每吃飯時就想到這個李齊。
他問馮唐知否李齊其人;馮唐說:趙國的將軍最著名的是廉頗和李牧,接著又講了廉頗和李牧的許多事跡。劉恒越聽越高興,拍著大腿說:“哎呀!我要是有廉頗和李牧那樣的將軍,就不用擔心匈奴了!”馮唐卻說:“陛下就是得到廉頗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p>
劉恒很生氣,過了好大一會,又問馮唐:“你怎么知道我不能用廉頗和李牧呢?”馮唐說:“廉頗和李牧所以能打勝仗,是因為趙國君主充分信任他們,給他們自主權(quán)力,不干涉他們的具體事務(wù),只要求他們打勝仗。而現(xiàn)在魏尚做云中郡太守,優(yōu)待士卒,打了很多勝仗,匈奴不敢接近云中,但卻因上報戰(zhàn)功時交的敵人的首級比他報的數(shù)字差六個人頭,陛下就把他罷官、削爵、判刑。
立了大功時不受賞,出了小錯受重罰。所以說就是得到廉頗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
劉恒聽了很高興,當天就派馮唐持節(jié)赦免魏尚,恢復(fù)他的云中太守的職務(wù),并任命馮唐為車騎都尉。 漢文帝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才取得了“文景之治”的優(yōu)秀政績。
不過,在他統(tǒng)治時期,對漢室宗族以安撫為主,使得漢初遺留下來的同姓王權(quán)力過大問題開始激化,到景帝時期才得以解決。這也許是他一生中的瑕疵吧。
馮唐易老的典故:早在漢文帝時,就做上郎官的位置了。但是因為其性格太耿直,說話直來直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有次漢文帝到郎官署“慰問”。因為郎官的年齡都相比較小,只有馮唐“滿臉褶子”。
漢文帝到了馮唐跟前“慰問”一番,當?shù)弥T唐老家是代郡人,漢文帝顯得溫和許多。因為漢文帝沒有做皇帝之前,他老爹劉邦給他的封地就是代郡,算是“半個老鄉(xiāng)”。
漢文帝就問馮唐:以前在代郡時,身邊人一直給我說你們老家的李奇很厲害,打仗從來沒輸過,你聽說過他嗎?馮唐隨口來了句:他厲害?他可比李牧,廉頗差遠了。我們馮家和李家有幾代人的交情,所以我非常清楚。
雖然不高興,但是漢文帝還是說了句:如果讓我擁有李牧,廉頗這樣的帥才多好啊,哪里還怕他匈奴人騷擾?馮唐耿直的性格出來了,說到:臣擔心陛下就算擁有這些人才,也不一定會用他們。聽完這句話漢文帝拂袖而去。本來看你有才華,又是“半個老鄉(xiāng)”想提拔你,誰知你個“刺頭”當眾“懟”我?
幸虧漢文帝是個仁慈皇帝。這件事過后沒多久,漢文帝又召見馮唐問他為什么說寡人不能善用“帥才”?馮唐回答:古時候帝王讓將軍領(lǐng)軍征戰(zhàn),出征前都會“拜將”。
甚至臨行前會扶著大將軍的車輦囑咐:此去,對外的作戰(zhàn)全部由將軍一人決斷,得專征權(quán)。代表皇帝行使權(quán)利。所以君臣齊心,無往不利。而我聽說云中郡守魏尚把云中治理的很好,能靈活運用軍民,抵御匈奴入侵,使匈奴人不敢正面襲擊云中,卻因為小錯誤被革除職務(wù),接受審判。所以我才說陛下不會用人,請恕罪。
漢文帝一聽有道理,隨后讓馮唐持節(jié)恢復(fù)了魏尚的職位,并因此加封馮唐為車騎都尉。但是,到了漢景帝時,馮唐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罷免官職,估計還是因為“脾氣太臭”。
又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代,他非常欣賞馮唐的才華,于是就派人召馮唐進宮準備授予官職。可是當時的馮唐已經(jīng)九十歲的高齡了,再也沒有精力為國效力……這就是馮唐易老的典故。
李廣難封的典故:漢文帝時,面對匈奴的進攻,李廣就展現(xiàn)了其勇猛的一面,獲封郎官。漢文帝稱贊他說:你呀,就是錯生了時代。如果在高祖時代,你一定能封個萬戶侯。
后來到漢景帝時代,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立有大功。卻因為不識時務(wù),私自接受梁王劉武授予的“大將軍印”。引起漢景帝的不滿,所以沒有封賜李廣。
漢武帝時,李廣雖多次攻擊匈奴有功,但是在漢武帝眼里他一直都是“功過相抵”。作戰(zhàn)時,身先士卒,勇猛異常。每次大戰(zhàn)下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用漢武帝的說法就是“打仗不用腦子”。何況,在對匈奴作戰(zhàn)中,有次全軍覆沒,自己也被生擒。憑借自身優(yōu)點,才得以脫身。
這對于將軍來說是個大罪,最后花錢贖罪削去官職,賦閑在家。所幸知人善任的漢武帝知道李廣的“苦勞”與迫切立功的心理,給他個機會。讓李廣擔任前將軍,隨衛(wèi)青,霍去病討伐匈奴大單于。衛(wèi)青命李廣部于東路攔截??上]有向?qū)У睦顝V迷失了方向,錯失了大破匈奴大單于的最佳時機,最后感慨自己一生。
以前跟隨自己的部下許多都被封侯,甚至自己最小的兒子李敢也被封為關(guān)內(nèi)侯。而自己奔勞一生,卻無封侯之日。隨后羞愧自殺……這就是李廣難封的典故。
擴展資料
【成語名字】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成語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lǐ guǎng nán fēng 。
【成語釋義】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兩個典故。馮唐易老,形容老來難以得志。李廣難封,是指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成語出處】《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一句詩詞,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币痪洹?/p>
“初唐四杰”的王勃因《檄英王雞》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親路經(jīng)洪州,恰逢重陽節(jié)。洪州都督閻伯嶼大宴賓客,吟詩作樂。王勃在席上即興作《滕王閣序》感慨自己:“時運不齊,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p>
漢文帝時,馮唐是一位大臣,他當初以孝悌而聞名,拜為中郎署。
由于他為人正直無私,敢于進諫,不徇私情,所以時時處處遭到排擠,直到頭發(fā)花白,年事已高,也沒有得到升遷,還只是個郎官。 后來,北方的匈奴族又來入侵漢朝,漢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平匈奴的將軍。
這一天,漢文帝經(jīng)過郎署時,遇上了馮唐,于是兩人就將帥之事交談起來,沒想到,漢文帝非常賞識馮唐的才能。馮唐趁此機會向漢文帝申斥了云中太守魏尚被削職的冤案,并懇求漢文帝把魏尚官復(fù)原職,而且讓魏尚率兵攻打匈奴。
魏尚不負眾望,擊退了匈奴,馮唐也因為薦賢而升為車都尉。漢景帝即位后,由于馮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罷官。
漢景帝去世后,漢武帝即位,匈奴又來侵犯邊,漢武帝又廣征賢良,有人推舉馮唐,可是馮唐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來任職。 后來,人們就用馮唐易老來形容老來難以得志。
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里就有這個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何日遣馮唐典故:魏尚被貶官之后,漢文帝派遣馮唐”持節(jié)“赦免他的罪過,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蘇軾在此引用這個典故,表達了他希望重回朝廷,報效國家的感情。
出處:《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
原文節(jié)選: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即使頭發(fā)微白,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到云中,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jié)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xiàn)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擴展資料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xiàn)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
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作者倍受鼓舞,氣沖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quán)當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quán)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tài)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盡管“老夫”老矣,鬢發(fā)斑白,又有什么關(guān)系!“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道路。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利用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zhuǎn),自然地表現(xiàn)出了他志在殺敵衛(wèi)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
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diào)動各種藝術(shù)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xiàn)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p>
馮唐的事跡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漢書·馮唐傳》亦載。馮唐身歷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時,有人舉薦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歲,不能再做官了。
后世遂用“馮唐易老、馮唐已老、老馮唐、嘆馮唐”等慨嘆生不逢時,命運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為。史記上對馮唐主要記載了一件事,馮唐和漢文帝在有旁人在場時聊天,談到古代名將,認為廉頗和李牧很有指揮才能。
文帝大發(fā)感慨,說我要有廉頗和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lǐng)就好了。馮先生馬上說你就是有了廉頗和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
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過文帝在皇帝中是一個脾氣特別好的人,換了別人做皇帝,馮唐差不多就要殺頭了。
等了一會文帝又回來,說你就是批評我也應(yīng)該在私下里說,怎么大庭廣眾不給面子呢?馮唐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回避。我認為陛下對士兵太差了,獎賞太輕,懲罰太重。
云中郡守魏尚只多報了六個腦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職,判處一年刑期。由此說來,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恍然大悟,馬上任命馮唐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魏尚。這就是蘇東坡詞《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的典故由來。
景帝上任之后,馮唐做了楚相,后來被景帝免了職。到武帝上臺后,馮已經(jīng)九十多了。
這就是“馮唐易老”的典故由來。
此句運用的典故是: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少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jié)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此句是作者蘇軾想到國事,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于是借出獵的豪興,將深隱心中的夙愿和盤托出,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該句是出自宋代蘇軾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全詞原文如下: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話文釋義:我姑且抒發(fā)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quán)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fā)白,但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擴展資料
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fā)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xiàn)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豪情壯志,并委婉地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這首詞是蘇軾豪放詞中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冬,當時蘇軾任密州知州。作品以出獵開始,卻以將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收尾,自然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志在殺敵衛(wèi)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充滿愛國激情。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xiàn)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nèi)心世界的直抒,總結(jié)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fā)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jié)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diào)動各種藝術(shù)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xiàn)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典故出自《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
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shù)字與實際不合,被削職。經(jīng)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jié)”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云中郡太守。
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抒發(fā)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quán)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fā)白,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fā)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道路。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江城子·密州出獵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