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又叫曾參,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導,不但學問高,而且為人非常誠實,從不欺騙別人,甚至是對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說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著叫著要和母親一塊兒去。于是母親騙他說:“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趕集回來給你殺豬吃?!焙⒆有乓詾檎妫贿厷g天喜地地跑回家,一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媽媽回來,村子里的小伙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靠在墻根下一邊曬太陽一邊想像著豬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傍晚,孩子遠遠地看見了媽媽回來了,他一邊三步作兩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邊喊著:“娘,娘快殺豬,快殺豬油,我都快要饞死了?!?
曾子的妻子說:“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呢,怎么能隨隨便便于工作殺豬呢?”
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
曾子聞聲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話沒說。轉(zhuǎn)身就回到屋子里。過一會兒,他舉著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嚇壞了,因為曾子一向?qū)⒆臃浅绤?,以為他要教訓孩子,連忙把孩子摟在懷里。哪知曾子卻徑直奔向豬圈。
妻子不解地問:“你舉著菜刀跑到豬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殺豬”。
妻子聽了撲哧一聲笑了:“不過年不過節(jié)殺什么豬呢?”
曾子嚴肅地說:“你不是答應(yīng)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吃的,既然答應(yīng)了就應(yīng)該做到?!?
妻子說:“我只不過是騙騙孩子,和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呢?”
曾子說:“對孩子就更應(yīng)該說到做到了,不然,這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都說話不算話,以后有什么資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聽后慚愧地低下了頭,夫妻倆真的殺了豬給孩子吃,并且宴請了鄉(xiāng)親們,告訴鄉(xiāng)親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雖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守信的孩子。曾子殺豬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他的人品一直為后代人所尊敬。
《曾子殺豬》是一篇古文,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
同時這個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⑴,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⑵,顧反為女殺彘⑶?!?/p>
妻適市來⑷,曾子欲捕彘殺之⑸,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⑹。"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⑺耳。
嬰兒非有知也,待⑻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⑼,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⑽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⑾也。" 遂烹彘也⑿。
選自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1954年版 【注釋】⑴之市:到集市去;之,到。 ⑵女還:你回去吧。
女,同“汝”,人稱代詞,你。 ⑶顧反為女殺彘:等我回來為你殺豬。
顧反:我從街上回來。 反:通“返”,返回。
彘:讀"zhì”,意為豬。 ⑷適市來:去集市上回來。
適:往,到,去。 ⑸(曾子欲捕彘殺)之:代詞,指豬。
⑹特與嬰兒戲耳:只不過與小孩子開個玩笑罷了。特……耳:不過……罷了。
特:只不過,只是。戲:開個玩笑。
耳:同“爾”,罷了。 ⑺非與戲:不可同他開玩笑。
⑻待:依賴。 ⑼子欺之:你欺騙他。
子:你,對對方的稱呼。之,代詞,指兒子。
注:文章多處出現(xiàn)“子”,“曾子”的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今子欺之”的子是您的意思,“其子隨之而泣”的子是兒子的意思 ⑽而:則;就。 ⑾成教:教育有效果。
⑿逐烹彘也:于是就殺豬煮肉吃。 (13)知:同“智”,此指判斷能力。
(14)所以:用來。 【翻譯】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
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馬上要去殺豬。
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痹诱f:“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
現(xiàn)在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p>
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在教育子女時,不僅嚴格要求孩子,對自己也是以身作則。
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外出辦事。在一旁玩耍的兒子,趕忙跑上前去,扯著母親的衣襟,又哭又鬧,吵著也要去。曾參的妻子怕年幼的兒子走不動路,不愿意帶他。可是又被兒子纏得沒有辦法,只好哄孩子說:“好孩子,你還小,留在家里好好聽話。等我回來,我把咱家那頭肥豬殺了給你吃?!?/p>
兒子一聽止住了哭聲,眨了眨眼睛,認真地問:“是真的嗎?”母親只得又點了點頭。兒子的臉上露出了微笑,蹦跳著跑到一邊玩去了。這一切,都被站在旁邊的曾參看在眼里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到家里,只見曾參正拿著繩子捆家里的肥豬,身旁還放著一把殺豬的刀子。妻子一見慌了,急忙上前拉住曾參,著急地說:“你這是瘋了,我剛才是被兒子纏得沒有辦法了,才故意哄哄他,只不過是說著玩的,你怎么當起真來了?”曾參嚴肅地說:“你做母親的,不能欺騙孩子。小孩子啥也不懂,只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聽從父母的訓教。今天,你說不算,答應(yīng)孩子的事不去做,哄騙了孩子,就是教孩子也去講假話,去欺騙人。做母親的欺騙兒子,兒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信,以后即使再對他進行教育,他也難以相信母親的話了。這樣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妻子聽了,覺得丈夫的話句句有理。她佩服丈夫這種真誠對待孩子,說一句,算一句,精心培養(yǎng)孩子誠實品德的高尚行為,高興地跟丈夫一起給兒子殺豬去了。
做個說話算數(shù)的家長,的確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曾參殺豬教子的感人故事,對于今天的家長,也同樣是個有益的啟示。
殺豬教子即為曾子殺豬,是一篇古文,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要守信用。故事如下:
曾參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兒子跟在后面哭著要去。母親就哄她說;“你回去吧,等我回來以后,給你宰一頭豬吃?!?/p>
妻子從市集上回來了,曾子要捉一頭豬來殺了。他妻子馬上阻止說:“我不過跟兒子開個玩笑罷了!”
曾子說:“小孩子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很幼稚,處處向父母學習,聽父母的教育?,F(xiàn)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撒謊。
做父母的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母親,因此,這不是教育孩子誠實的方法啊?!?/p>
于是就把豬殺了,煮給兒子吃。
擴展資料:
表示誠信的成語還有:一言九鼎、言信行果、誠至金開、言而有信、一言為定
一、一言九鼎
白話釋義: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翻譯: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楚國獲得夏禹九鼎,周廟大鐘
二、言信行果
白話釋義: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朝代:1873年
作者:梁啟超
印證:《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fā)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
三、誠至金開
白話釋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朝代:1905年
作者:楊靖宇
印證:《中朝民族聯(lián)合抗日歌》“事在人為,誠至金開?!?/p>
翻譯:事情是靠人去做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四、言而有信
白話釋義:說話算數(shù),守信用。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出處:《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p>
翻譯:和別人交朋友,要守信用
五、一言為定
白話釋義: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shù),決不翻悔。
朝代:元
作者:紀君祥
出處:《趙氏孤兒》第二折:“程嬰,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p>
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參自幼立志將言而有信作為做人的基本品德。
長大后,他當官、處事,時時堅持以信為本。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買東西,兒子追著不放,要跟著去趕集,她為了擺脫兒子的糾纏,便哄他說:“好孩子,你在家等著,你爹回來,讓他殺豬給你煮肉吃。”
不久,曾參回家,見孩子在擺弄菜刀,便一把奪下,并問其原因,兒子說:“娘親口答應(yīng)我,讓你給我殺豬!”曾參想,現(xiàn)在不年不節(jié),豬也不肥,如何能殺豬,便斥責兒子:“小孩子不準撒謊?!眱鹤诱J真地說:“孩子自幼受爹爹教誨,從不敢撒謊。
但娘答應(yīng)我殺豬,要是不殺,算不算不守信用?”曾參聽后高興地說:“既然你娘答應(yīng)了,說殺就殺!”于是,父子倆便殺豬煮肉忙乎開來。妻子回家見狀,詫異地指責曾參胡來,把一句隨意哄孩子的話當真做了起來。
曾參語重心長地說:“對孩子也應(yīng)當說話算數(shù),一口豬算得了什么,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品行,才是關(guān)系他一輩子的大事?。 ?。
《曾子殺豬》是一篇選自《韓非子》里的古文,講述了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母親對兒子說:“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馬上要去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痹訛榱藢崿F(xiàn)這個承諾真的殺了豬。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曾子的這種行為說明,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望采納!
曾子夫人為不讓哭鬧的兒子去集市,說謊回來給孩子殺豬吃。曾子認為父母作為榜樣不能欺騙孩子,親手殺了豬。
這個故事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導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也教育了成年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做事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欺騙,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雖然殺了一頭豬,暫時利益受損,但從教育子女的長遠利益看,大有好處。
擴展資料: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shù)抗辏?,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zhèn)?。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將來的成長起很大的作用,家長在孩子面前就應(yīng)該處處以身作則,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品德。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曾子殺豬
曾子之妻之市⑴,其子隨之而泣。
其母曰:"女還⑵,顧反為女殺彘⑶?!?妻適市來⑷,曾子欲捕彘殺之⑸,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⑹。
"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⑺耳。嬰兒非有知也,待⑻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⑼,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⑽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⑾也。
" 遂烹彘也⑿。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
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馬上要去殺豬。
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痹诱f:“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
現(xiàn)在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