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劉詢(前91年—前49年),本名劉病已,字次卿,又字謀,即位后改名劉詢,西漢第七位皇帝(前73年—前49年在位)。
漢武帝曾孫,廢太子劉據(jù)的孫子。 漢孝昭皇帝劉弗陵,漢族,生于公元前94年3月16日,死于公元前74年6月5日,西漢第5代第8任皇帝,劉徹最小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趙婕妤(即鉤弋夫人)。
公元前87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輔國政,繼續(xù)實行劉徹時期政策,曾多次擊敗匈奴、烏桓等,加強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因劉徹時期官營鹽酒鐵及對匈奴長期作戰(zhàn)的政策遭到“賢良、文學”的批評,會后罷除榷酒(酒類專賣)。
元鳳元年(前80年)以謀反罪誅桑弘羊、上官桀等,專任霍光,進一步更改劉徹時制度。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史稱劉弗陵自幼聰明多知,又長得身高體壯,很受劉徹寵愛。原太子劉據(jù)被殺,太子之位一直空缺。
劉徹想立劉弗陵為太子,為免呂氏之亂重演,便于公元前88年將其母趙婕妤賜死。第2年,劉徹臨死之前下詔立劉弗陵為太子,任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政。
公元前87年3月30日,劉徹死后第2天,劉弗陵繼位稱皇帝,第2年改年號為"始元",后又改用"元鳳"、"元平"等年號,前后在位共13年。 劉弗陵即位時,年僅7歲,朝政大權由霍光執(zhí)掌。
但據(jù)史書記載,少年的劉弗陵也頗具非常之才,熟知軍國大事。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結燕王劉旦,誣陷輔政大臣霍光,結果被14歲的劉弗陵識破陰謀。
不久,劉旦等陰謀政變,劉弗陵在霍光輔助下,誅殺了桑弘羊、上官桀,逼劉旦自殺,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政變。史稱"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稱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 在霍光輔佐下,劉弗陵繼承劉徹末年的富民政策,對內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外則與匈奴和親。因此,劉弗陵之世,"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若天假其年,劉弗陵將大有一番作為??上?,公元前74年6月5日(農歷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劉弗陵還沒來得及盡展其雄才大略,便病逝于長安,年僅20歲,葬于平陵(今陜西咸陽市西北13里處),尊謚孝昭皇帝。
昭帝無子,后以劉賀為嗣。 劉弗陵年表 公元前94年,劉弗陵14月而生,被漢武帝成為“鉤弋子”。
公元前87年,劉弗陵即位。 公元前81年,霍光主持“鹽鐵會議”。
公元前80年,上官桀、桑弘羊、燕王劉旦等人發(fā)動宮廷政變,最后以失敗告終。 公元前77年,劉弗陵滿18歲,開始親政。
公元前74年,劉弗陵暴病而亡。
劉弗陵(云中歌里的陵哥哥)是漢武帝的兒子,母親是鉤弋夫人.是漢昭帝,但死的很早,無子,死后由昌邑王劉賀即位(好象就是云中歌里的大公子),他是李夫人的孫子,但當了27天皇帝就被廢了.而后由劉病已(即劉詢)即位,就是后來的漢宣帝.他們在位是出現(xiàn)了"昭宣中興".
劉病已是戾太子的孫子,戾太子是衛(wèi)子夫的兒子,后因巫蠱事件被抄家,劉病已因年紀小免于死罪.
對了劉病已的第一個皇后是許平君,但后來被霍光的女兒害死了,霍光的女兒是劉病已的第二個皇后,叫霍成君.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在大漠謠里出現(xiàn)過),和云歌是叔侄關系.孟鈺應該是九爺?shù)牧x子.
至于上官家就不大清楚了,可能是上官桀的后人吧,上官桀,金日di(嘻嘻,不會打了),霍光,桑弘羊共同輔政.還有一個是上官皇后,是劉弗陵的皇后,霍光的外甥女.
史記中關于劉弗陵的記載幾乎是零啊 史記成書于武帝朝
后居鉤弋宮,號曰鉤弋夫人”。列仙傳云“發(fā)手得一玉鉤,故號焉”。漢武故事云“宮在直城門南”。廟記云“宮有千門萬戶,不可記名也”。正義括地志云:“鉤弋宮在長安城中,門名堯母門也。
韂太子廢后,未復立太子。而燕王旦上書,愿歸國入宿韂。武帝怒,立斬其使者于北闕。
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于是左右髃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
注②索隱按漢書,昭帝□位,追尊太后父趙父為順成侯。
注③集解徐廣曰:“武帝崩年正七十,昭帝年八歲耳?!彼麟[按:徐廣依漢書,以武帝年七十崩,崩時昭帝年八歲。此褚先生之記。漢書云“元始三年,昭帝生”,誤也。按:元始當為太始。
《史記外戚世家》
漢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劉弗陵,即位后以難避諱的緣故更名劉弗,“弗”字避諱“不”。
劉弗陵(公元前94年-前74年),漢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繼位。劉弗陵繼位時年僅八歲,遵照武帝遺詔,由霍光輔政,在位13年,病死,終年21歲。
葬于平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13里處)。年號有始元、元鳳和元平。
武帝在彌留之際將劉弗陵立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將劉弗陵的生母趙鉤弋賜死。
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劉弗陵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始元”。 繼位時年僅八歲,遵照武帝遺詔,由霍光輔政,故“政事一決于光”。
因霍光大權獨攬,與很多大臣結怨。左將軍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不和,多次設法陷害霍光。
公元前81年,霍光在長安附近檢閱羽林軍,并將一名校尉調入自己府中,上官桀乘機造了一封燕王劉旦(劉弗陵兄)的信,派人冒充燕王的信使,送將弗陵,說霍光有謀反之心。第二天,霍光進宮朝見劉弗陵,得知這一消息,嚇得伏地不起。
劉弗陵卻說:“你檢閱羽林軍,調用校尉都是最近的事,長安離北方距離那么遠,燕王怎么能這樣快就知道,即使能知道,寫好信送到長安,也不能這樣快,再說,你真的有心謀反,也不用靠調用一個校尉。所以,足證明這信是假的,有人想陷害你大將軍。
你不必害怕,請起吧?!被艄夂捅姶蟪悸犃?,無不佩服劉弗陵年少英明。
不久,上官桀又伙同御史大夫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勾結燕王劉旦密謀殺霍光,廢劉弗陵,由劉旦即位,霍光偵知這一陰謀后奏告劉弗陵,劉弗陵立即命田千秋發(fā)兵以謀反罪誅殺桑弘羊、上官桀等,迫使劉旦自殺,避免了一場政變。而這時的劉弗陵年僅十四歲,能夠成功處理此事,頗讓人稱道。
后人評價說:“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p>
針對武帝末年因對外戰(zhàn)爭、封禪等所造成的國力嚴重損耗,農民負擔沉重,大量破產,使得國內矛盾激化的情況。在霍光等的輔佐下,劉弗陵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對外方面,改變武帝時對匈奴長期作戰(zhàn)的政策,一方面加強北方戍防,多次擊敗進犯的匈奴、烏桓等,另一方面重新與匈奴和親,以改善雙方的關系。從而使得武帝時期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停止下來,有助于國內的經濟恢復與發(fā)展。
在經濟方面,因武帝實行鹽鐵專賣引起天下議論,于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召開“鹽鐵會議”,對武帝時各方面政策進行討論。這次政策大討論的情況,保存在桓寬所編著的《鹽鐵論》一書中。
經過爭論,取消了酒的專賣,而保留鹽鐵專賣。 昭帝時,因內外措施得當。
使得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p>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年僅21歲的劉弗陵因患絕癥病死于長安未央宮,死后的謚號為昭帝。
燕王劉旦自以為是昭帝兄長,常懷著怨意。再說御史大夫桑弘羊建立了酒的官買制度,壟斷了鹽、鐵的生產,為國家增加了財政收入,自以為功高,想為兒子兄弟弄個官做,也怨恨霍光。于是蓋主、上官桀、上官安和桑弘羊都和燕王旦勾結密謀,叫人冒充替燕王上書,說霍光外出聚集郎官和羽林騎練兵,在路上稱“為皇上出行清道”,出發(fā)前安排宮中太官先行?;艄鈱?,想怎樣就怎樣,恐怕有些不正常。
第二天早上,霍光聽說這件事,停留在畫室中不進宮。昭帝問:“大將軍在哪里?”左將軍上官桀回答:“因為燕王告發(fā)他的罪狀,所以不敢進來。”昭帝下詔召大將軍?;艄膺M宮,除下將軍冠叩頭自責,昭帝說:“將軍戴上冠。我知道這奏書是假的,將軍無罪。”霍光說:“陛下怎么知道的?”昭帝說:“將軍去廣明亭總領郎官羽林軍操練演習,是近日的事。調校尉到現(xiàn)在不到十天,燕王怎么能知道呢?況且將軍要干壞事,并不需要校尉?!碑敃r昭帝才十四歲,尚書和左右的人都感到驚訝,而上奏書的人果然失蹤了,追捕得很緊。上官桀等人害怕了,對昭帝說:“小事不值得追究?!闭训鄄宦?。
漢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劉弗陵,即位后以難避諱的緣故更名劉弗,“弗”字避諱“不”。劉弗陵(公元前94年-前74年),漢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繼位。劉弗陵繼位時年僅八歲,遵照武帝遺詔,由霍光輔政,在位13年,病死,終年21歲。葬于平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13里處)。年號有始元、元鳳和元平。
武帝在彌留之際將劉弗陵立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將劉弗陵的生母趙鉤弋賜死。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劉弗陵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始元”。
繼位時年僅八歲,遵照武帝遺詔,由霍光輔政,故“政事一決于光”。因霍光大權獨攬,與很多大臣結怨。左將軍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不和,多次設法陷害霍光。公元前81年,霍光在長安附近檢閱羽林軍,并將一名校尉調入自己府中,上官桀乘機造了一封燕王劉旦(劉弗陵兄)的信,派人冒充燕王的信使,送將弗陵,說霍光有謀反之心。第二天,霍光進宮朝見劉弗陵,得知這一消息,嚇得伏地不起。劉弗陵卻說:“你檢閱羽林軍,調用校尉都是最近的事,長安離北方距離那么遠,燕王怎么能這樣快就知道,即使能知道,寫好信送到長安,也不能這樣快,再說,你真的有心謀反,也不用靠調用一個校尉。所以,足證明這信是假的,有人想陷害你大將軍。你不必害怕,請起吧。”霍光和眾大臣聽了,無不佩服劉弗陵年少英明。
不久,上官桀又伙同御史大夫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勾結燕王劉旦密謀殺霍光,廢劉弗陵,由劉旦即位,霍光偵知這一陰謀后奏告劉弗陵,劉弗陵立即命田千秋發(fā)兵以謀反罪誅殺桑弘羊、上官桀等,迫使劉旦自殺,避免了一場政變。而這時的劉弗陵年僅十四歲,能夠成功處理此事,頗讓人稱道。后人評價說:“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針對武帝末年因對外戰(zhàn)爭、封禪等所造成的國力嚴重損耗,農民負擔沉重,大量破產,使得國內矛盾激化的情況。在霍光等的輔佐下,劉弗陵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對外方面,改變武帝時對匈奴長期作戰(zhàn)的政策,一方面加強北方戍防,多次擊敗進犯的匈奴、烏桓等,另一方面重新與匈奴和親,以改善雙方的關系。從而使得武帝時期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停止下來,有助于國內的經濟恢復與發(fā)展。 在經濟方面,因武帝實行鹽鐵專賣引起天下議論,于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召開“鹽鐵會議”,對武帝時各方面政策進行討論。這次政策大討論的情況,保存在桓寬所編著的《鹽鐵論》一書中。經過爭論,取消了酒的專賣,而保留鹽鐵專賣。 昭帝時,因內外措施得當。使得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年僅21歲的劉弗陵因患絕癥病死于長安未央宮,死后的謚號為昭帝。
孝昭皇帝 劉弗陵 -- 漢昭帝劉弗陵(前94—前74)西漢第六位皇帝,漢武帝少子,母趙婕即(即鉤弋夫人)。幼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輔國政,繼續(xù)實行武帝時期政策,曾多次擊敗匈奴、烏桓等,加強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因武帝時期官營鹽酒鐵及對匈奴長期作戰(zhàn)的政策遭到“賢良、文學”的批評,會后罷除榷酒(酒類專賣),不久與匈奴和親。元鳳元年(前80年)以謀反罪誅桑弘羊、上官桀等,專任霍光,進一步更改武帝時制度。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