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覺最早可追溯至自莊子的《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p>
2.杜甫《泊岳陽城下》也曾提及“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倍鸥Φ摹蚌H鵬圖南”注入了自己的思想
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鯤鵬圖南就是指志向彌堅,毫不氣餒,繼續(xù)拼搏,也有在一處碰壁就該換個地方東山再起的意思
按圖索驥 ( àn tú suǒ jì )
英 文 look for a noble steed with the aidof its picture <look for something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at one's disposal
解 釋 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按照圖像尋找好馬,比喻按照線索尋找,也比喻辦事機械、死板。
典故
春秋時,秦國有個名叫孫陽的人,善于鑒別馬的好壞,他把自己識馬的經(jīng)驗寫成書,名為《相馬經(jīng)》。這本書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各類好馬,所以人們把孫陽叫“伯樂”。孫陽的兒子熟讀了這本書后,以為自己學到了父親的本領,便拿著《相馬經(jīng)》去找好馬。一天,他在路便看見一只癩蛤蟆,前額和《相馬經(jīng)》上好馬的特征相符,就以為找到了一匹千里馬,馬上跑去告訴父親:“和你書上畫的好馬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睂O陽聽后,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說:“這馬太愛跳了,不好駕馭?!斌K:好馬。這個成語比喻機械地照書本上的知識,不求事物的本質(zhì)。
出 處 《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提示]
把癩蛤蟆誤認為千里馬,這是寓言作者的夸張。但是,在學習和工作中,死背教條,生搬硬套,以致鬧出笑話,招致?lián)p失的事例,確實是經(jīng)常見到的。前人傳下來的書本知識,應該努力學習,虛心繼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切實驗證、牢固掌握,并加以發(fā)展,這才是正確的態(tài)度?!卑磮D索驥”這句成語現(xiàn)在既用來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用來比喻按照線索尋找。后一種用法不含貶義。
按圖索驥:照著圖像去尋找良馬。出自《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后用“按圖索驥”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也比喻依據(jù)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元·袁桷《示從子瑛》詩:“隔竹引龜心有想,按圖索驥術難靈?!薄兑佰牌匮浴芬欢呋兀骸百t否利弊可以按圖索驥,至勢惡之機械、獄訟之情偽,變詐百出,豈小兒所能窮?”劉紹棠《二度梅》七:“我爭取到這趟出差,按圖索驥,來到府上已經(jīng)一個星期了?!?
秦瓊賣馬
[釋義]秦瓊:人名。比喻英雄末路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
秦瓊,字叔寶,山東人。他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曾參加河南的瓦崗軍起義,是李密驃騎親將。瓦崗軍覆滅后,秦叔寶又被李世民所羅致,逐步成為高級將領。
秦叔寶這個人,在民間的聲望很大,原因有兩部小說《隋唐演義》和《說唐》都特別強調(diào)秦叔寶。在《隋唐演義》和《說唐》里,都有秦瓊賣馬的故事,說的是秦瓊在潞州落了難,窮得連飯店錢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隨身的兵器金雙锏,后來逼得連自己的坐騎黃驃馬也賣了??墒侨嗽诘姑沟臅r候,樣樣不遂心,連馬也沒人要。幸而遇見了一位賣柴的老者,動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寶說:“這西門15里外,有個二賢莊,莊上主人姓單號雄信,排行第二,人稱為二員外,要買好馬送朋友?!鼻丨偩寐劼褐輪涡坌诺拇竺?,就由這位老者介紹到二賢莊,與單二員外見面。秦瓊羞于說出真名實姓,只稱姓王,拿了馬價而去,后來單雄信從別人口中,獲知賣馬的人,就是山東濟南府的秦瓊,便立刻追趕,捧著秦瓊的臉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想殺了單通也?!?/p>
圖窮匕見 ( tú qióng bǐ xiàn ) (見 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現(xiàn) 【解釋】:圖:地圖;窮:盡;見:現(xiàn)。
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出處】:《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珂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珂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這次談判雙方針鋒相對,已到了圖窮匕見的最后白熱化階段了。
【近義詞】: 真相大白、東窗事發(fā)、原形畢露 【反義詞】:顯而易見 、不明真相、撲朔迷離、深不可測 【英 文】: the real intention is revealed in the end 圖窮匕見在歷史中的典故: 《戰(zhàn)國策·燕策》和《史記·刺客列傳·荊軻》都記載了荊軻刺秦王的精彩故事,生動刺激緊張萬分。成語“圖窮匕見”就來自這個故事。
見,讀現(xiàn),露出的意思。 秦國是戰(zhàn)國七雄中的強者,它不斷蠶食他國,公元前228年向北進犯,已經(jīng)俘虜了趙王,燕國危在旦夕。
燕國的太子丹派荊軻(粵語和普通話都讀作“柯”)作刺客,決心要殺死當時的秦王趙政(即后來的秦始皇),以解亡國威脅。 荊軻出發(fā)前,做了三項周密準備:由勇士秦舞陽陪同荊軻行刺;帶上秦王一直想殺死的逃將樊於期的人頭;再拿上燕國打算要獻給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區(qū)地圖。
這后兩項準備,當然是為了取信于秦始皇的安排,那卷地圖更有特別功用,里面藏著刺殺秦始皇的鋒利匕首,刀鋒上還淬過了烈性毒藥。 秦王趙政接見荊軻時,見了叛逃將領樊於期的被斬人頭,又聽說燕國欲獻大片土地,興奮不已打開地圖,地圖全部展開時匕首出現(xiàn)了。
荊軻一個箭步跑過去,拿起匕首又拉住秦王,但秦王政推倒掙脫而逃,衣袖都撕斷了,圍柱追逐一番之后,秦王才知抽劍砍傷荊軻,眾大臣侍衛(wèi)隨后用亂刀將荊軻殺死了。“圖窮匕見”現(xiàn)在常常用來比喻真相顯露出來的意思。
鵬程萬里
【拼音】: 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成語故事】:
傳說我國古代有一種鵬鳥,是一種名叫鯤的大魚變成的。它的背長達幾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飛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就被擊起三千里的浪花。它乘著旋風,一下子能飛越九萬里的高空。一些小鳥很不理解地問它:你為什么要飛到九萬里以外的天邊呢? 后來,人們就根據(jù)這個故事,編了一句成語鵬程萬里,用來比喻前程非常遠大。
1、故事經(jīng)過
戰(zhàn)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后,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轉(zhuǎn)局勢。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于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qū)(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愿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里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武陽。臨行時,太子丹和荊軻的好友高漸離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高漸離為他們彈奏了《易水寒》。
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咸陽宮內(nèi)隆重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秦武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后面。
秦武陽在上臺階時,緊張得雙手顫抖,臉色變白。荊軻趕緊作了解釋,并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武陽手里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煺沟奖M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xiàn),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但是,荊軻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劍自衛(wèi),卻又一時拔不出來。于是兩人繞著柱子轉(zhuǎn)。衛(wèi)兵因沒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將醫(yī)袋抽打荊軻,并提醒秦王把劍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頓時醒悟過來,迅速拔出劍來,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后,將匕首投向秦王。結(jié)果未中,被擁上來的衛(wèi)兵殺死。
2、成語:圖窮匕見
【解釋】:圖:地圖;窮:盡;見:現(xiàn)。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p>
【示例】:葉圣陶《一個青年》:不意先生乃蓄別抱,圖窮匕見,爰有斯言。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秦國有個人叫孫陽,他一眼就能認出好馬和壞馬,人們把他叫“伯樂”。伯樂把自己認馬的本領都寫到叫《相馬經(jīng)》的書里,畫上了各種馬的圖。伯樂的兒子很笨,卻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那么厲害。伯樂的兒子把《相馬經(jīng)》背得很熟,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本領。一天,伯樂的兒子在路邊看見了一只癩蛤蟆。他想起書上說額頭隆起、眼睛明亮、有四個大蹄子的就是好馬?!斑@家伙的額頭隆起來,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馬么?”他想。他非常高興,把癩蛤蟆抓回了家,對伯樂說:“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馬!”伯樂哭笑不得,只好說:“你抓的馬太愛跳了,不好騎啊!”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