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叔豬肝、白頭豕、三豕渡河、斗酒彘肩、飼豕如人等。
1、仲叔豬肝 《高士傳》中閔仲叔,太原人。朋友見他家里沒有菜吃,送給他生蒜。
他接受了卻不吃。司徒侯霸曾把他征召來,可惜此人不問政事。
仲叔恨恨地辭官。老年生活貧困,想吃肉,向屠夫買一片豬肝。
屠夫不賣,安邑令聽說了這件事,派人給他送肉。 仲叔知道了,感嘆說:“我怎么能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欲,總是麻煩安邑呢?”于是離開去了沛縣,至壽終。
2、白頭豕 漢朝朱浮給彭寵信,責(zé)備他:“伯通,你太過自負了。以前有個人家生了一只白色的豬,覺得很怪異,打算獻上。
到了河?xùn)|,發(fā)現(xiàn)都是白豬,很慚愧地回家了。以你的功績,在朝廷上說,也可以說是遼東的豬了?!?/p>
3、三豕渡河 子夏去晉國,路過衛(wèi)國。有人說“晉師三豕渡河”,到了晉國,原來是“晉師己亥涉河”。
寫錯字之意。 4、斗酒彘肩 鴻門宴,樊噲到了以后,項羽賜酒給他喝,他拜謝后一飲而盡。
項王又賜給他豬肩肉,樊噲把盾放地上,拿刀在上面切著吃。 5、飼豕如人 列子在季咸死后覺得自己學(xué)問欠缺,學(xué)習(xí)玄學(xué),追求無為。
給妻子燒火,忘記了什么榮辱,吃豬和人都一樣,一樣的有干凈的、臟的。
關(guān)于豬的典故以往人們對牛年、馬年等都說了許多好聽的話,如“老黃?!本?、“千里馬”速度等等,對豬能說什么呢?我左思右想,想了許久,竟然想不出一個好聽的詞語來形容豬。
似乎豬給人的印象,就是丑、懶、臟、笨。確實,豬不雅觀,眼小耳朵闊,頭大鼻嘴長,腳短身體胖,臃腫怪模樣。
因此什么“豬朋狗友”、“豬生狗養(yǎng)”、“豬狗不如”、“豬拖狗拔”、“豬嘴里吐不出象牙”、“豬鼻子插蔥——裝象”、“豬頭三”等等詞語,沒有一個說得好聽的。就連那個也有三十六般變化,能駕云使風(fēng)的八戒也沒個好形象。
他本是天篷元帥,因罪被謫,只因誤投豬胎而生,就成了半豬半人的形體。他雖身粗力大,但好吃懶做,貪圖女色,喜進饞言,并好用小手段占小便宜。
其實人們對豬是很不公平的。人們幾乎三天兩頭要吃豬肉,還吃豬肝、豬肚什么的,豬的皮給人制革,豬的鬃給人制刷,豬膽還可以制藥,豬心還可用來修補人的心臟。
豬可謂向人們作了徹頭徹尾徹里徹外的奉獻了,可是人們還說它許多壞話。我們常說做人難,看來它做豬也難?。?唐時有個豬龍的故事,說唐玄宗與安祿山一起飲酒,安祿山醉后睡覺,竟變成一個豬身龍首的怪物。
左右勸玄宗殺了他,玄宗說“此豬龍,無能為”,玄宗認為是豬龍,沒本事的,不會出問題的。后來卻發(fā)生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作亂怎么也加上個豬字呢?大概豬有亂撞亂竄,會發(fā)豬顛風(fēng)的特點吧。人們還說豬貪,《左傳》中就有“實有豕心,貪婪無厭”的話。
豕,是古代豬的別稱。后來,這豕心就用來比喻貪得無厭了。
這是因為豬的肚子大,吃得多給人留下的印象。在政治也有用到過豬字的,曾有人稱袁世凱時的國會為“豬仔國會”,稱那些議員為“豬仔議員”,因為那些議員非常貪婪,他們被袁世凱用金錢收買、利用,成了無恥的豬仔了。
由于豬是下等的,所以古人也有用豬來作謙詞的。古人有稱自己的兒子為“豚兒”的。
豚,指小豬,溫州人叫豬豚。如《聊齋志異·青鳳》中有“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兒也’?!?/p>
也有稱“豚兒犬子”的。 《韓非子》中有一則不錯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兒子哭著要跟去。
其妻說:“不要跟去,我回來殺豬給你吃?!逼拮右换貋?,曾子就捕豬要殺。
其妻說:“不要殺豬,我是哄騙孩子的?!痹訃烂C地說:“不能對孩子說謊,孩子不懂事,會跟大人學(xué)。
你騙他,是教他騙。這樣教育是不行的?!?/p>
曾子就真的把豬殺了,烹給孩子吃?!秴问洗呵铩分杏幸粋€三豕涉河的事故。
“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酉脑唬骸且?,是巳亥也。
’?!痹瓉硎且雅c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在傳抄時寫錯了。
這就成了因字形近似抄寫出現(xiàn)謬誤的典故。這兩則故事提到豬,并未說豬好壞,只是頗有趣味,故不妨一提。
還有因與豬某些方面相似的,也會帶上一個豬字。如入藥的真菌植物,有利水滲濕功效的豬苓,因其皮黑作塊似豬糞。
又,長江中的揚子鱷,因鼻嘴特長,故俗稱豬婆龍。 總之,平日說到豬,好聽的詞語不多,大多都是壞話。
但老輩人都說,豬年是個肥年,是個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之年。
在《爾雅·釋獸》中,對豬是這樣解釋的:“彘,豬也。
其子曰豚。
一歲曰豵?!保?,彘、豬、豚、豵就都是豬了。
自古以來,豬在中國人的家庭里是很有地位的。
在以象形著稱的漢字的“家”中,在其寶蓋頭下的“豕”,代表的就是豬的形象。
由此可見,在過去國人的心目中,無豬是不成家的。
舊時討老婆,取媳婦,家中養(yǎng)豬的多少,是愛情的重要砝碼之一。
另外,漢字的“冢”,其意是墳?zāi)?,按照象形文字來按圖索驥,是這樣的:無豬者,是不能安心離開人世,或是難以成冢的。
豬,不僅是農(nóng)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國人還每每以豬自況,十二生肖里的豬,就是例子。
中國人一方面離不得豬,一方面又極其厭惡著豬。
比如罵人,就往往拿豬來作比喻:“你懶得像豬”、“愚蠢如豬”、“昏聵?biāo)曝i”、“骯臟得像豬”等等。
在《爾雅·釋獸》中,對豬是這樣解釋的:“彘,豬也。
其子曰豚。
一歲曰豵?!?,所以,彘、豬、豚、豵就都是豬了。
自古以來,豬在中國人的家庭里是很有地位的。
在以象形著稱的漢字的“家”中,在其寶蓋頭下的“豕”,代表的就是豬的形象。
由此可見,在過去國人的心目中,無豬是不成家的。
舊時討老婆,取媳婦,家中養(yǎng)豬的多少,是愛情的重要砝碼之一。
另外,漢字的“?!?,其意是墳?zāi)?,按照象形文字來按圖索驥,是這樣的:無豬者,是不能安心離開人世,或是難以成冢的。
豬,不僅是農(nóng)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國人還每每以豬自況,十二生肖里的豬,就是例子。
中國人一方面離不得豬,一方面又極其厭惡著豬。
比如罵人,就往往拿豬來作比喻:“你懶得像豬”、“愚蠢如豬”、“昏聵?biāo)曝i”、“骯臟得像豬”等等。
這個故事是當(dāng)代的童話,與宗教無關(guān)。
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人的壽命其實是很長很長的,至少比現(xiàn)在要長的多。
有一天,人因為干活干得太累了,覺得活著沒意思,于是和上帝說:我希望能活得輕松些。
上帝:要活得輕松那你要付出些代價BLABLABLA(以下省略無聊真理)
于是人類放棄了十分一壽命換取不用下田勞作,這部分壽命給了牛,讓牛代替人去耕田;
人類又放棄了十分之一的壽命換取不用磨麥子,這部分給了驢,讓驢來拉磨子;
人類又放棄了十分之一的壽命換取不用看家護院,這給了狗,所以就有了看門狗;
于是人類就剩下了愛玩的童年和混吃等死的壽命,但是上帝看不過去了!
于是把人童年壽命的一半分給了猴子,而混吃等死的任務(wù)分給了最聰明的動物豬。
于是乎人類本來很長的壽命就所剩無幾了。
從前有兩只小豬,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相愛著。每天主人送來吃的時候,公豬總是先讓母豬吃,等她吃飽了再上去吃母豬剩下的東西,每天晚上公豬總是給母豬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們熟睡時把母豬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母豬日漸長胖,而公豬則一天天瘦下去。
有一天,公豬突然聽見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長勢好的母豬殺了給賣掉,公豬傷心至極。于是從那天開始公豬性情大變,每當(dāng)主人送吃的來時公豬總搶上去把東西吃得一干二凈,每天吃好后便躺下大睡,并且告訴母豬現(xiàn)在換作她來放哨,如果他發(fā)現(xiàn)她沒放哨的話就再也不理她。漸漸地。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豬覺得公豬越來越不在乎她,母豬失望了,而公豬還是若無其事地過著安樂的日子。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主人帶著屠夫來到豬圈,他發(fā)現(xiàn)一個月前肥肥壯壯的母豬瘦得沒剩下多少肉,而公豬則長得油光發(fā)亮。這時的公豬拼命地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頭健康的豬。終于屠夫把公豬拖走了,在拖出豬圈的那一刻,公豬朝著母豬笑著說:“以后別吃這麼多!”母豬傷心欲絕,拼命地沖出去,但圈門被主人關(guān)上了,隔著柵欄,母豬看著閃著淚光的公豬。
那晚,母豬望著主人一家開心地吃著豬肉,母豬傷心地躺倒在以前公豬每天睡的地方,突然她發(fā)現(xiàn)墻上有行字:“如果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愿意用生命來證明”!母豬看到這行字肝腸寸斷。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