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霧失樓臺》 北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語文書上有的我就不說了,說點別的見解 少游的詩詞本來風格凄涼,但"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這就接近"凄厲"了,果不其然,數(shù)月后,秦觀離世。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此句為東坡所最喜歡。 后人對這句的具體意思猜測甚多。
“郴江”指作者,“郴山”指東坡,因少游與東坡本是極密好友,同時貶官,少游因追隨東坡而落此下場,官場夢想破滅,心情矛盾,感慨良多,寫下此詞。 整首詞意境就兩個字……“凄厲”。
踏莎行
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此詞大約作于紹圣四年(1097)春三月,其時,由于新舊黨爭,秦觀先貶杭州通判,再貶監(jiān)處州酒稅,最后又被人羅織罪名,貶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傣祿.接二連三的貶官司,秦觀內(nèi)心的悲苦絕望可想而知.他來到郴州后,寫下了這首詞,以委婉曲折的筆法,抒寫了謫居之恨,成為蜚聲詞壇的千古絕唱.
桃源者,世外仙境之謂,乃是秦觀心目中的安所之所,那里可以遠離一切痛苦與紛爭.但是是夜月光凄淡,大霧迷漫,隱卻樓臺,迷失津渡,在此環(huán)境之下,就更找不到那原本就難以尋覓的桃源所在了.身處孤館之中,四周只有乍暖還寒的春冷,以及在斜陽西下之下,三兩聲杜鵑啼血般的鳴喚.
驛寄梅花與魚傳尺素,用了兩則與書信有關(guān)的典故,表明作者只能通過書信的方式與遠方的朋友取得聯(lián)系.但是聯(lián)系得越多,心中的苦悶非但沒有得到排解,只會越積越深,這才有了所謂的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之語.至于于郴江兩句,郴江與郴山緊偎相依,形影不離,又好比是原先作者與自己的故土一般.但究竟是為誰,使得郴江流下了瀟湘去,自己也仿佛那郴江一般背井離鄉(xiāng),開始不幸的流傳的命運呢.
狐首丘:《禮記·檀弓上》:“太公封于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 '”后指不忘本或?qū)释恋乃寄?宋陸游《百歲》:“壯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懷狐首丘.”
雙鯉.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莼羹鱸膾.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xiāng)的美味“莼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 鄉(xiāng).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
莊舄思歸:《史記·張儀列傳》:“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陳軫對曰:‘王聞夫越人莊舄乎?'王曰:‘不聞.'曰:‘越人莊舄仕楚執(zhí)珪,有頃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細人也,今仕楚執(zhí)珪,貴富矣,亦思越不?”中謝對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則越聲,不思越則楚聲.”使人往聽之,猶尚越聲也.今臣雖棄逐之楚,豈能無秦聲哉?”'喻思鄉(xiāng)之情.
呵呵 最被人傳誦的就是“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了:)
出自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詩上片寫謫居中寂寞凄冷的環(huán)境,下片由敘實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而這兩則有關(guān)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分見于《荊州記》和古詩《飲馬長城窟行》: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中的“驛寄梅花”用的是南宋時陸凱寄梅花和詩給友人范曄的典故,詩里面有“折梅逢驛使”、“聊寄一枝春”的句子:
后者詞語名稱: 尺素
詞語解釋: 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②書信:時傳尺素,以寄相思。
所以古詩詞中“尺素”指書信——古人的書信,常用白絹來寫,長約一尺左右,素就是白的意思嘛!所以稱為“尺素”,所以書信又稱“尺素書”。
最早出自東漢蔡邕(讀音為càiyōng哦)的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蛷倪h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所以又有“雙鯉尺素”的說法
順便給樓主找了兩個不錯的網(wǎng)站,可以借鑒呵:)
詩歌鑒賞常用典故及常見意象60例
高考古典詩歌常用典故集錄
唐詩宋詞網(wǎng)站
/cgi-bin/topic.cgi?forum=11&topic=238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