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
憶江南
其一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
望江南 【唐·李煜】 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憶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草,如種復(fù)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風(fēng)欲轉(zhuǎn),柔態(tài)不勝嬌。遠(yuǎn)翠天涯經(jīng)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江南水,江路轉(zhuǎn)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fēng)晴細(xì)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 名利客,飄泊未還家。西塞山前漁唱遠(yuǎn),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輕揚(yáng)繡簾風(fēng)。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頡頏恣西東。 王謝宅,曾入綺堂中。煙徑掠花飛遠(yuǎn)遠(yuǎn),曉窗驚夢語匆匆。偏占杏園紅。 江南月,清夜?jié)M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沈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fēng)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yīng)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臥春風(fēng)深巷里,曉尋香旆小橋東。竹葉滿金鍾。 檀板醉,人面粉生紅。青杏黃梅朱閣上,鰣魚苦筍玉盤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輕素剪云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冷影褫清歡。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lián)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江南雨,風(fēng)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 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yuǎn)相連。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后庭偏映小桃開。風(fēng)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diǎn)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朝南暮北風(fēng)】《后漢書.鄭弘傳》李賢注引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射的山南有白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漢太尉鄭弘嘗采薪,得一遺箭,頃有人覓,弘還之,問何所欲,弘識其神人也,日:‘?;既粜跋d薪為難,愿旦南風(fēng),暮北風(fēng)?!蠊弧!眔指順風(fēng)。宋陸游《溯溪》:“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fēng)?!绷韰⒁娋帕鞑?神仙“樵風(fēng)”。
【舜風(fēng)】參見人物部.帝王“舜詠”。唐張錫《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菊彩揚(yáng)堯日,萸香繞舜風(fēng)?!?/p>
【天漏】參見九流部.神仙“女媧”。O喻天下雨。唐杜甫《九日守岑參》:“安得誅云師;疇能補(bǔ)天漏?!?/p>
【石燕】參見地理部.土石“石燕”。北周痰信《喜晴》:“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薄臼唷俊端?jīng)注.湘水》:“湘水東南流徑石燕山東,其山有石一,紺而狀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風(fēng)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O(jiān)詠雨。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駕禱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韻》之二:“旱魃敢同石燕舞,雨師早馭土龍迎?!绷韰⒁娞煳牟?氣象“石燕拂云”、動物部.飛禽“湘燕”。
【雨墊巾】參見器用部.衣冠“折角巾”。宋楊億《公子》:“'細(xì)雨墊巾過柳市,輕風(fēng)側(cè)帽上銅堤。”
【洗兵雨】參見武備部.軍旅“洗兵”。南朝梁《隴西行》之二:“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云。'”
【隨車一雨】參見政事部.治理“甘雨”。宋范成大《次韻袁起巖甘雨即日應(yīng)祈》;“天造賢侯惠此州,隨車一雨緩千憂?!?/p>
【聯(lián)床雨】參見倫類部.親眷。對床夜雨。清趙翼《與邵松阿別幾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廿年別緒聯(lián)床雨,四海虛名滿鬢霜。”
【楚雨】參見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隱《梓州罷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濱臥病竟無憀。”
【漂麥雨】參見植物部.草本“飄麥”。清唐孫華《春日感懷次張蒿園韻》:“浥草只愁漂麥雨,鳴條無奈落花風(fēng)?!?/p>
【霖雨】參見人物部,將相“濟(jì)巨川”。唐張嬪《投翰林張侍郎》:“愿與吾君作霖雨,且應(yīng)平地活枯苗?!?/p>
【灌壇雨】晉張華《博物志》卷七:“太公為灌壇令。文王夢婦人當(dāng)?shù)酪箍?,問之,曰:‘吾是東海神女,嫁與西海神童。今灌壇令當(dāng)?shù)?,廢我行。我行必有大風(fēng)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風(fēng)雨過,是毀君德?!耐趺魅照偬杖?,果有疾風(fēng)暴雨從太公邑外過?!薄端焉裼洝肪硭穆酝?。O詠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題都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壇雨,春青彭澤田?!绷韰⒁娬虏?治理“灌壇遺風(fēng)”。
【山陰野雪】參見倫類部.朋友“訪戴”。唐杜甫《多病執(zhí)熱奉懷李尚書》:“不是尚書期不顧,山陰野雪興難乘?!?/p>
【玉田】參見器用部.珍寶“種玉”。O喻雪景。唐李紳《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p>
【披氅】參見植物部.木本“王恭柳”。①喻雪。宋蘇軾《雪詩八首》之二:“閑來披氅學(xué)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p>
【袁安雪】參見人事部.貧賤“袁安困雪”。清顧炎武《吳興行贈歸高士柞明》:“窮冬積陰天地閉,知君惟有袁安雪”
【雪似鹽】參見人物部.婦女“謝女”_O喻雪。唐李賀《馬詩》之二:“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吳?!繀⒁娞煳牟?時令“吳牛喘月”。唐元倒酬許五康住》:“嘶風(fēng)悲代馬,喘月伴吳牛。”
棲霞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南京市東北郊,距市區(qū)22公里,以棲霞山為中心,棲霞山馳名江南,不僅因?yàn)橛幸蛔鶙妓?,有南朝石刻千佛巖和隋朝的舍利塔,還因?yàn)樗缴盍置?,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yù)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層林盡染,如霞棲山,南京人尤喜舉家游覽,民間有“春牛首、秋棲霞”之俗。(牛首山:位于南京南郊,當(dāng)年岳飛岳家軍牛首山大捷處)。
棲霞山為金陵第一風(fēng)景佳處,推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棲霞山又名傘山、攝山,棲霞山之名源于棲霞寺,棲霞寺之名又源于南朝劉宋時期著名隱士明僧紹之號棲霞?,F(xiàn)寺門外尚存明征君碑,全名為《攝山棲霞寺明征君碑》建于唐高宗時期,即為紀(jì)念棲霞寺的始建者明僧紹。此碑是江南現(xiàn)存唐碑中的珍品。
棲霞寺是中國佛教三論宗的祖庭之一。唐代鑒真和尚足跡曾到此處,寺內(nèi)藏經(jīng)樓院內(nèi)設(shè)“鑒真和尚紀(jì)念堂”,供奉著一九六三年曰本代表團(tuán)訪問南京時贈送的一尊鑒真和尚脫胎塑像,還陳列著鑒真和尚有關(guān)史跡資料多種。
五律·棲霞山
棲霞枕秀色,楓葉勢方遒。
霜過漫山醉,秋深眾壑幽。
檀香盈古寺,梵唱伴人流。
回顧春牛首,萬般難匹儔?
應(yīng)該是這句 窮山惡水出刁民 傳說出處:乾隆最后一次下江南途中 地點(diǎn)三說:徐州、鎮(zhèn)江、蕭縣 典故演義:話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山山水水都玩膩了,山珍海味也吃厭了。
最后一次下江南途中,忽然心血來潮:“這里的名山大川我都見識了,只有民間的小巷兒還不曾逛過,不如我出去溜達(dá)溜達(dá)?!?轉(zhuǎn)眼間,乾隆老爺子換了一身便裝,瞞過隨行大臣,獨(dú)自一人從后門溜出,不知不覺走到一條小街上,正在東張西望,忽聽得吱嘎一聲響,街旁一家人家開了門兒,走出一位家常打扮,模樣兒卻十分標(biāo)致的年輕女子,乾隆老爺子一,哇噻!魂被勾去了一大半,就裝作丟了東西,在這家門前東尋西找,不住偷瞧那年輕女子。
年輕女子本想在門口兒等個貨郎來,買點(diǎn)針頭線腦兒什么的,沒承想貨郎沒等到,卻看到一輕浮男子,一雙色迷迷賊眼直勾勾盯著自己,不覺臉上一紅,正要轉(zhuǎn)身回家,乾隆老爺子生怕錯過時機(jī),十步并作一步趕到她身邊:“請問小娘子姓甚名誰?看你家境不寬,與其愁柴愁米,不如跟我上京城享受榮華富貴去吧?!?女子見他說話不著調(diào),又動手動腳的,真是又怕又恨,立馬兒掄圓了給了乾隆老爺子倆脆嘴巴子,同時大聲喊“救命”,眨巴眼兒的功夫,家里人出來了,左鄰右居也趕到了,乾隆老爺子頓時想到好漢不吃眼前虧吧您吶,趕緊腳底下抹油,撒丫子了。
乾隆回到行宮,本想拿民女問罪,可又仔細(xì)一琢磨,不行啊,您想啊,萬一老百姓知道自己是皇帝,那自己這人就丟大發(fā)了,心里真丫掃興搓火,最后只好悻悻御賜了八個字“窮山惡水,潑婦刁民”用以自慰。 參考資料:《半斗書齋》。
【朝南暮北風(fēng)】《后漢書.鄭弘傳》李賢注引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射的山南有白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
漢太尉鄭弘嘗采薪,得一遺箭,頃有人覓,弘還之,問何所欲,弘識其神人也,日:‘常患若邪溪載薪為難,愿旦南風(fēng),暮北風(fēng)。’后果然?!?/p>
o指順風(fēng)。宋陸游《溯溪》:“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fēng)?!?/p>
另參見九流部.神仙“樵風(fēng)”?!舅达L(fēng)】參見人物部.帝王“舜詠”。
唐張錫《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菊彩揚(yáng)堯日,萸香繞舜風(fēng)?!薄咎炻繀⒁娋帕鞑?神仙“女媧”。
O喻天下雨。唐杜甫《九日守岑參》:“安得誅云師;疇能補(bǔ)天漏?!?/p>
【石燕】參見地理部.土石“石燕”。北周痰信《喜晴》:“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p>
【石燕】《水經(jīng)注.湘水》:“湘水東南流徑石燕山東,其山有石一,紺而狀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
及其雷風(fēng)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監(jiān)詠雨。
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駕禱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韻》之二:“旱魃敢同石燕舞,雨師早馭土龍迎?!绷韰⒁娞煳牟?氣象“石燕拂云”、動物部.飛禽“湘燕”。
【雨墊巾】參見器用部.衣冠“折角巾”。宋楊億《公子》:“'細(xì)雨墊巾過柳市,輕風(fēng)側(cè)帽上銅堤。”
【洗兵雨】參見武備部.軍旅“洗兵”。南朝梁《隴西行》之二:“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云。
'”【隨車一雨】參見政事部.治理“甘雨”。宋范成大《次韻袁起巖甘雨即日應(yīng)祈》;“天造賢侯惠此州,隨車一雨緩千憂?!?/p>
【聯(lián)床雨】參見倫類部.親眷。對床夜雨。
清趙翼《與邵松阿別幾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廿年別緒聯(lián)床雨,四海虛名滿鬢霜?!薄境辍繀⒁娙耸虏?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隱《梓州罷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濱臥病竟無憀?!?/p>
【漂麥雨】參見植物部.草本“飄麥”。清唐孫華《春日感懷次張蒿園韻》:“浥草只愁漂麥雨,鳴條無奈落花風(fēng)?!?/p>
【霖雨】參見人物部,將相“濟(jì)巨川”。唐張嬪《投翰林張侍郎》:“愿與吾君作霖雨,且應(yīng)平地活枯苗?!?/p>
【灌壇雨】晉張華《博物志》卷七:“太公為灌壇令。文王夢婦人當(dāng)?shù)酪箍?,問之,曰:‘吾是東海神女,嫁與西海神童。
今灌壇令當(dāng)?shù)?,廢我行。我行必有大風(fēng)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風(fēng)雨過,是毀君德。
’文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風(fēng)暴雨從太公邑外過。”《搜神記》卷四略同。
O詠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題都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壇雨,春青彭澤田?!?/p>
另參見政事部.治理“灌壇遺風(fēng)”?!旧疥幰把繀⒁妭愵惒?朋友“訪戴”。
唐杜甫《多病執(zhí)熱奉懷李尚書》:“不是尚書期不顧,山陰野雪興難乘。”【玉田】參見器用部.珍寶“種玉”。
O喻雪景。唐李紳《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p>
【披氅】參見植物部.木本“王恭柳”。①喻雪。
宋蘇軾《雪詩八首》之二:“閑來披氅學(xué)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薄驹惭繀⒁娙耸虏?貧賤“袁安困雪”。
清顧炎武《吳興行贈歸高士柞明》:“窮冬積陰天地閉,知君惟有袁安雪”【雪似鹽】參見人物部.婦女“謝女”_O喻雪。唐李賀《馬詩》之二:“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吳?!繀⒁娞煳牟?時令“吳牛喘月”。唐元倒酬許五康住》:“嘶風(fēng)悲代馬,喘月伴吳牛?!?/p>
江南弄:樂府古題?!稑犯娂肪矶稑犯}解》曰:“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游得時。若梁簡文‘桂楫晚應(yīng)旋’,唯歌游戲也。”按:“梁武帝作《江南弄》以代《西曲》,有《采蓮》、《采菱》,蓋出于此?!?
編輯本段曲子 江南弄樂府《清商曲》名。南朝梁天監(jiān)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龍笛曲》、《采蓮曲》、《鳳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輕艷綺靡。又 南朝梁沈約作《趙瑟曲》、《秦箏曲》、《陽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稱《江南弄》。兩者格調(diào)、字句全同,并同有轉(zhuǎn)韻,說明《江南弄》一調(diào)已成定格。有人認(rèn)為是唐、五代詞的雛形。唐陸龜蒙《樂府雜詠·雙吹管》:“高樓微月夜,吹出《江南弄》。”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江南弄》。
樹都這樣(長這么大了),人就更不用說了。
原文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yuǎn)目,獻(xiàn)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樹猶如此”有一個典故,據(jù)《世說新語。言語》,桓溫北征,經(jīng)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樹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