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
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fù)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
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jīng)玉溪運(yùn)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
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dá)到一個高潮。
漢陽:今武漢漢陽,與江南岸的黃鶴樓隔江相望。 漢陽樹,泛指在黃鶴樓上所見大江對岸的各種樹木。
鸚鵡洲:本為漢陽西南長江中的一個沙洲,今已與漢陽陸地相連。東漢末年,禰衡在江夏(今武昌)作《鸚鵡賦》,后為黃祖所殺,葬于此洲,故得名。
【作者】:李商隱 【題目】:暮秋獨(dú)游曲江 【內(nèi)容】: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譯文】: 荷葉生時春恨也生了, 荷葉乾枯時秋恨已成, 雖然深深知道只要身在,情也在, 卻只能眺望江邊流水,嗚咽成聲。 【典故】: 李商隱與荷花女 唐詩人李商隱是涇川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女婿。
人稱他是個多情郎,有多首荷詩贈予以上人。世上爭艷,萬紫千紅,為何李商隱如此鐘情于荷花呢?原來,這其中還有一段美麗感傷的愛情故事。
相傳李商隱與王小姐相戀結(jié)合以前,曾有一戀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麗質(zhì),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樸。
李商隱年青有為,相貌出眾,才華橫溢。兩人情投意合非常恩愛。
在“荷花”的陪讀下,李商隱的才學(xué)進(jìn)步很快,兩人一起渡過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時光。就在李商隱快要進(jìn)京趕考的前一個月。
“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隱回天無術(shù),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隨著病情的加重,一朵嬌艷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
“荷花”的早逝,給詩人帶來了無比沉重的打擊。后來詩人每見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陣陣憂傷。
他自始至終也不能忘記那清秀美麗的“荷花”姑娘。《暮秋獨(dú)游曲江》中:“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意思是說荷葉初生時相遇戀人,不久分離,春恨已生。荷葉枯時戀人辭世,秋恨又成。
只要身在人世,對伊的情意,地久天長永存。多少惆悵,只有那 流不盡的江水聲。
所以,“翠減紅衰愁煞人”是面對荷花,寫緬懷“荷花”的內(nèi)心悲戚。不論這個傳說真實(shí)與否,多情文士李商隱的愛情詩,多與荷花結(jié)緣則是勿庸置疑的事實(shí)。
(1)乞漿見女 唐代詩人崔護(hù)到京城參加進(jìn)士考試,結(jié)果沒有考中。
于是,他在城中借了間房子,刻苦攻讀,準(zhǔn)備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時分,人們紛紛去郊外踏青。
崔護(hù)也暫時忘了考試落榜的不快,興致勃勃地往城南游覽。崔護(hù)一邊走,一邊欣賞沿途的美景。
他游玩了大半天,覺得口干舌燥,看到附近花木叢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門,想討杯水喝??墒堑攘撕芫?,卻沒有人開門。
崔護(hù)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離開,只見一個年輕的姑娘打開了門,瞧了崔護(hù)一眼,問:“你是誰呀!干嗎敲我家的門?” 崔護(hù)拱手說:“我是來長安應(yīng)試的舉子,名叫崔護(hù)。今天偶出踏青,口渴了,想討杯水喝?!?/p>
姑娘見崔護(hù)長得一表人材,舉止彬彬有禮,便利索地搬了張椅子,請崔護(hù)坐下休息,然后端來一杯清茶遞給崔護(hù)。 這戶人家的庭院中種著不少桃樹,桃花盛開,那姑娘倚在一棵桃樹下,羞怯地注視著崔護(hù)。
在桃花的映襯下,姑娘美麗的俏臉更顯得撫媚動人。崔護(hù)見了,頓生愛慕之心,與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達(dá)了自己的愛慕之心。
姑娘沒正面回答他,但從她那含情脈脈的眼神中,崔護(hù)知道姑娘也很喜歡自己。不知不覺,太陽快下山了,崔護(hù)見時光不早,便告別姑娘,動身回城。
這以后,崔護(hù)忙于讀書應(yīng)考,沒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節(jié),他又去尋訪自己心愛的姑娘。
他來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鐵鎖把門,不見人影。他非常失望,就在門上題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辈⒃谧詈笫鹕洗拮o(hù)之名,戀戀不舍地離去。
那么,這一天姑娘哪兒去了呢?原來,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父親到親戚家去了。幾天后,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護(hù)的題詩,才知道崔護(hù)來訪不遇。
她感到再也見不到崔護(hù)了,不由失聲痛哭。一連幾天,她臥床不起,茶飯不思,精神恍惚,最后竟昏死過去。
過了幾天,崔護(hù)又到南郊尋訪。他剛來到姑娘家的門外,就聽到門內(nèi)有老人的哭聲,不由非常驚異,忙上前敲門。
一個老翁出來開門,問清他就是崔護(hù),便把自己女兒因為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說了。 崔護(hù)悲慟欲絕,請求再見姑娘一面。
老翁同意了,崔護(hù)便來到姑娘房中,哭著說:“姑娘,崔護(hù)來遲了!來遲了!” 他抱起姑娘的頭,枕在自己的臂上,眼淚落到姑娘的臉上。突然,姑娘慢慢醒了過來。
原來,她只是暫時昏迷,并未真正死去。崔護(hù)和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崔護(hù)。
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后來,“乞漿見女”這一典故,用來指艷遇或遇艷之人,又表示未遇的惆悵和感嘆;而用“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麗。
(2)春蚓秋蛇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蕭)子云近世擅名匯表,然僅得成法,無丈夫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梁朝的蕭子云,自幼喜歡書法。
他的書法雖出于近世,卻獨(dú)具一格,因而是聞名于長江一帶。但當(dāng)時有人卻有不同看法,認(rèn)為蕭子云的書法“僅得成法,無丈夫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p>
(意思是:只能說他會寫字,他的字沒有骨氣,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個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后人用“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
言其字象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跡一樣,彎彎曲曲的。 (3)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鸞《續(xù)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cè)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歸?!蔽覈糯S多著名的大詩人都喜歡喝酒,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不例外。
他曾在自傳體散文《五柳先生傳》里說自己生性最愛好飲酒。但隱居山鄉(xiāng),家境貧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
親朋故舊知道他的嗜好,有時便備辦了酒菜請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
盡興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辭。他性格中的灑脫豪放,也可略見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陽節(jié),菊花盛開,南山清晰可辨,秋風(fēng)吹拂,飛鳥翩然。這么美好的佳節(jié),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這天陶淵明家中一滴酒也沒有。
他只好無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從中,有意無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來消磨時光。正在百無聊賴之時,陶淵明遠(yuǎn)遠(yuǎn)望見一個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來。
走近一看,此人手里還抱了一大壇酒。原來,這個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
他受主人的差遣,給陶淵明送來一壇酒。陶淵明真是喜出望外,他連忙向白衣人表示對朋友王弘的謝意,收下了這壇酒。
白衣使者剛走,陶淵明便迫不及待地打開壇蓋,陣陣酒香向他襲來,他立即開始喝了起來,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滿意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贈酒、飲酒。
或詠重陽風(fēng)物。 (4)坦腹東床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dǎo),導(dǎo)令就東廂遍觀子弟。
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dú)若不聞?!?/p>
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晉王羲之,字逸少,山陰人,他很聰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歲時,已有名氣。
在拜謁周凱以后,他的名氣更大了,因為當(dāng)時周凱的聲譽(yù)很高,士人們只要得到他稱譽(yù)一句,身價就會很高。當(dāng)時太尉郗鑒,有一個女兒,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學(xué),一。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史記》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缎绿茣?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雕蟲小技,壯夫不為。《法言.吾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漢書》 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抖Y記.雜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荀子》爾無我詐,我無爾虞?!蹲髠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秶Z》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读?彼一時,此一時也。
《孟子》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蹲髠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莊子》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警世通言》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晉書》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 掛羊頭,賣狗肉。《晏子春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容齋續(xù)筆》 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晉書》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冻o》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 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史記》 華而不實(shí),脆而不堅?!蹲髠鳌?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孟子》禍兮福氣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西游記》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史記》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墩撜Z》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肚f子》 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
《史記》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睹献印?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陳情表》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墩撜Z》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賣柑者言》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別壽》本是同根生,想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捐躲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死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
----左思《詠史》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詠史》(世胄:世家子弟)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 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陶淵明《雜詩》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劉世慶《世說新語》 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何遜《贈諸游舊》(遲暮:晚年)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xì)w》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陳子昂《春夜別人》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漢江臨眺》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念。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古風(fēng)》(冠纓:官帽,此指官吏)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dú)酌》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書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題》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二韻》 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趙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會當(dāng):終當(dāng),表將來定要這樣) 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杜甫《水檻遣心》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烽火:借指戰(zhàn)爭。抵:值得)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白居易《澗底松》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白居易《買花》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yī)。
----劉禹錫《學(xué)院公體三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杜荀鶴《春宮怨》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
----盧延讓《苦吟》(吟:吟詩,作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nó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王安石《孤桐》 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
----蘇軾《雨過后步至四望亭下》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絕句》 汝果欲學(xué)詩,工夫在詩外。
----陸游《示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西江造口壁》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送別》唐:賈島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彈復(fù)彈,會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張孝祥
玉節(jié)珠幢出翰林。詩書謀帥眷方深。威聲虎嘯復(fù)龍吟。 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典故:
莫逆之交、莫逆于心:《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誼。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读凶印珕枴罚骸安拦那?,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很擅長彈琴,他到楚國馬鞍山遇到鐘子期,兩人談?wù)撉俾珊芡稒C(jī)。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彈奏一曲,鐘子期高興地說泰山江河。兩人結(jié)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會鐘子期,得知鐘子期病故,就在墳前傷心地毀琴。
患難之交: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難之交,今日年兄為我們看他,異日我們也代年兄看他?!碧瞥谠既∵M(jìn)士后經(jīng)王叔文推薦,升為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改革失敗,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司馬。后來轉(zhuǎn)任柳州刺史。他的好友劉禹錫遷擂州刺史,擂州是蠻夷作亂的地方,為了讓劉禹錫照顧家庭,就上書申請與劉禹錫換位。
這種算么???
典故用得適當(dāng)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顯得既典雅風(fēng)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yuǎn)。運(yùn)用典故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dá)自己的某種愿望或情感。
具體有以下作用:
1、用典可以強(qiáng)化論點(diǎn),利用經(jīng)典的例子可以強(qiáng)化我們的論點(diǎn),增加我們的說服力。
2、用典還可以豐富我們的為文章內(nèi)容增加我們的閱讀體驗,不至于那么簡單枯燥。
3、用典還可以更加凸顯出我們的論點(diǎn),明確我們的論證中心。幫助我們圍繞中心論點(diǎn)。
4、用典故還可以借古喻今,把一些不能直說的話可以放在典故的故事當(dāng)中引出來。
5、用典故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抒發(fā)內(nèi)心的心情。表達(dá)自己的志向。相當(dāng)于就是用典故中的人物來作為自己的榜樣和學(xué)習(xí)的對象。用不同典故可以寫出不同的心情,有一些成功的典故,可以描述自己內(nèi)心的愉悅和開心。一些失敗的典故可以抒發(fā)內(nèi)心的壯志未酬和失落的心情。
擴(kuò)展資料:
用典是漢語詞語,意思是用事,是一種寫作手法,多見于詩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梢载S富而含蓄地表達(dá)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和思想。引用典故。
詩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轉(zhuǎn)道出作者之心聲,即所謂“據(jù)事以類義”也。如前“命意”章中蘇東坡之詩,即借藺相如“完璧歸趙”之典故,委婉表達(dá)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難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用典
正例:最出名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桃園三結(jié)義了、還有典出>:吐谷渾的首領(lǐng)阿豺有二十個兒子。一天,阿豺?qū)λ麄冋f:“你們每人給我拿一支箭來。”他把拿來的箭一一折斷,扔在地下.隔了一會兒,阿豺又對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說:“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斷?!蹦窖永敛毁M(fèi)力地折斷了。阿豺又說:“你再取十九支箭來把他們一起折斷?!蹦窖永弑M全力,怎么也折不斷。
阿豺意味深長地說:“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單獨(dú)一支容易折斷,聚集成眾就難以摧毀了。只要你們同心協(xié)力,我們的江山就可以鞏固?!?
后人用“阿豺折箭”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團(tuán)結(jié)就是力量。
反例:岳飛北伐的時候被秦儈污蔑謀反、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的一個孟良崮戰(zhàn)役(74師像友軍請求援兵,可是援兵卻在看熱鬧)、趙高和李斯合謀謀反,最后成功了,趙高找機(jī)會把李斯殺了、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