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手機提問,我先發(fā)一些,太多浪費您流量,等您有空,可到下面兩個網(wǎng)址查看:
/f?kz=650722336
1. 投筆 《后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當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長城 《南史?檀道濟傳》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名將,權(quán)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要殺他,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lǐng)。如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 樓蘭 《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設(shè)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后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如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4. 折腰 《宋書?隱傳》載:陶淵明曾做彭澤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而棄官歸隱,“折腰”意為躬身拜揖,后來喻指屈身事人,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捶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 化碧 《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后,當?shù)厝擞糜裣话阉难仄饋?,三年后血變成了碧玉。后人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忠正的人為正義事業(yè)而蒙冤受屈。如朱敦儒《木蘭花慢》:“化碧海西頭,劍履向誰收?!?/p>
6. 鴻雁 《漢書?蘇武》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謊稱漢天子打獵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同“雁書”、“雁足”、“魚雁”等一樣,用來指代書信、音訊。如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7.尺素 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尺素”就代稱書信。如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8. 青鸞 《山海經(jīng)》載: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讓一只青鸞報信。后人便用“青鸞”、“青鳥”,借指傳遞書信的人。如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9. 雙鯉 典故出處同上“尺素”。故“雙鯉”也作書信的代稱。如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逼渲小搬栽魄貥洹被枚鸥Α洞喝諔浝畎住贰拔急贝禾鞓?,江東日暮云”。后兩句化用司馬相如曾為梁孝王賓客事,寫自己目前的境況??梢娮x詩明典的重要性。
10.五柳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后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p>
古代有名的典故有:
烽火戲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結(jié)果,少數(shù)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jié)束。從此周天子的權(quán)威一落千丈,出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群雄并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問鼎中原
據(jù)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yè)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并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征王權(quán),莊王問鼎,表明奪權(quán)之心。
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nèi)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fā)生戰(zhàn)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zhí)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fā)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圍魏救趙
戰(zhàn)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東山再起:出處是《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的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為謝安久居東山(當然不是海南的東山嶺),所以稱為“東山再起”。
終南捷徑:唐盧藏用舉進士,隱居終南山中,以翼征召,后果以高士名 被召入仕,時人稱之為隨駕隱士。司馬承禎嘗被召,將還山,藏用指終南山曰:“此中大有嘉處?!背械澬煸唬骸耙云鸵曋?,仕官之捷徑耳。”見唐劉肅《大唐新語·隱逸》。后因以“終南捷徑”比喻謀求官職或名利的捷徑。②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馬放南山:見《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笨追f達疏:“此是戰(zhàn)時牛馬,故放牧之,示天下不復乘用?!币蛞浴榜R放南山”比喻不再用兵?!墩f岳全傳》一回:“其時天下太平已久,真?zhèn)€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五谷豐登,萬民樂業(yè)?!?/p>
防微杜漸
解釋: 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fā)展。
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專權(quán)。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quán)。看到這種現(xiàn)象,許多大臣心里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jīng)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專權(quán)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后,天上發(fā)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征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quán)勢對于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xiàn)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個和尚,號國澤,對佛學有高深的造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過一處地方,看見一個婦人在河邊汲水,那位婦人的肚子很大,已經(jīng)懷孕了。圓澤指著婦人對李源善說:“這個婦人懷孕已經(jīng)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兒子,可是我一直避著,現(xiàn)在看見她,沒有辦法再避了。三天之后,這位婦人已經(jīng)生產(chǎn),到那個時候請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嬰孩對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這一笑作為憑證吧!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時我們再相會罷?!彼麄兎謩e后,就在這一天夜裹圓潭果然死了,同時那個孕婦也生了一個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看圓澤的話,到那位婦人家里去探看,嬰兒果然對地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達天竺寺去尋訪,剛到寺門口,就看到一個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舊情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現(xiàn)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別的緣份?;蚺笥验e在一種偶然的機會里或特殊的環(huán)境中相識,成為知己,又能夠幫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來稱譽。
【二桃殺三士】“二桃殺三士”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p>
比喻借刀殺人。這個成語來源于《晏子春秋.諫下二》,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
有一天,晏子從他們身旁經(jīng)過時,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這三個人卻不起來,對晏子非常失禮。對此,晏子極為生氣,便去進見景公,說:“我聽說,賢能的君王蓄養(yǎng)的勇士,對內(nèi)可以禁止暴亂,對外可以威懾敵人,上面贊揚他們的功勞,下面佩服他們的勇氣,所以使他們有尊貴的地位,優(yōu)厚的奉祿。
而現(xiàn)在君王所蓄養(yǎng)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之禮,對下也不講究長幼之倫,對內(nèi)不能禁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人,這些是禍國殃民之人,不如趕快除掉他們。”景公說:“這三個人力氣大,與他們硬拼,恐怕拼不過他們,暗中刺殺,恐怕又刺不中。”
晏子說:“這些人雖然力大好斗,不懼強敵,但不講究長幼之禮?!庇谑潜愠藱C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對他們說道:“你們?nèi)齻€人就按功勞大小去分吃這兩個桃子吧!”公孫接仰天長嘆說:“晏子果真是位聰明人。
他讓景公叫我們按功勞大小分配桃子。我們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卻又人多桃少,這就只有按功勞大小來分吃桃子。
我第一次打敗了野豬,第二次又打敗了母老虎。像我這樣功勞,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共吃一個?!?/p>
于是,他拿起了一個桃子站起來了。田開疆說:“我手拿兵器,接連兩次擊退敵軍。
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自已單吃一個桃子,用不著與別人共吃一個?!庇谑?,他也拿起一個桃子站起來了。
古冶子說:“我曾經(jīng)跟隨國君橫渡黃河,大鱉咬住車左邊的馬,拖到了河的中間,那時,我不能在水面游,只有潛到水里,頂住逆流,潛行百步,又順著水流,潛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鱉,將它殺死了。我左手握著馬的尾巴,右手提著大鱉的頭,像仙鶴一樣躍出水面。
渡口上的人都極為驚訝地說:‘河神出來了?!屑氁豢矗瓉硎趋M的頭。
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自己單獨吃一個桃子。而不能與別人共吃一個!你們兩個人為什么不快把桃子拿出來!”說罷,便抽出寶劍,站了起來。
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勇敢趕不上您,功勞也不及您,拿桃子也不謙讓,這就是貪婪啊;然而還活著不死,那還有什么勇敢可言?”于是,他們二人都交出了桃子,刎頸自殺了。古冶子看到這種情形,說道:“他們兩個都死了,唯獨我自已活著,這是不仁;用話語去羞恥別人,吹捧自己,這是不義;悔恨自己的言行,卻又不敢去死,這是無勇。
雖然如此,他們兩個人若是同吃一個桃子,是恰當?shù)?;而我獨自吃另一個桃子,也是應該的。”他感到很羞慚,放下桃子,刎頸自殺了。
景公的使者回復說:“他們?nèi)齻€人都死了?!本肮扇私o他們穿好衣服,放進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
三士冢,相傳為春秋時齊國的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之墓,位于齊都鎮(zhèn)南關(guān)村東。一墳三墓,東西并列,墓高12米,東西111米,南北55 米。
四周有圍墻保護,南設(shè)圓門、影壁。墓前有“三士?!笔?,影壁刻有諸葛亮的《梁父吟》,詩曰:“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還摹刻漢畫像“二桃殺三士”?!蛾套哟呵铩?nèi)篇諫下》記載了“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齊景公時,有三個勇士,名叫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他們都為齊國立有很大的功勞。
但后來卻勇而無禮,連晏子也不放在眼里。晏子怕他們將來危及國家,便去見齊景公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收養(yǎng)有勇力的武士,對上講究君臣的禮儀,對下講究長幼的人倫道理,對內(nèi)可以防止強暴,對外可以威懾敵國,君主得益于他的功勞,百姓佩服他的英勇,所以使他們地位尊貴,奉祿優(yōu)厚。
現(xiàn)在君主所養(yǎng)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的禮儀,對下不講長幼的人倫道理,對內(nèi)不能夠禁止強暴,對外不能夠威服敵國,這三個人是危害國家的禍害啊,不如除掉他們。”景公說:“這三個人武藝高強,要擒擒不了,要刺刺不中,如何是好?”晏子說:“這三個人都是憑自己的力量攻擊強敵的,不懂長幼的禮儀。”
于是請求景公派人給他們?nèi)怂腿芍惶易?,讓他們論功而食。景公使人饋二桃,因三人分食缺一便說:“三位為什么不計算各自的功勞而吃桃子呢?”公孫捷仰天長嘆道:“晏子,真是個聰明的人!他讓景公用這種辦法來比量我們的功勞大小。
不接受桃子是沒有勇氣,接受吧,人多桃少,我何不說說自己的功勞來吃桃子呢?我曾有一次空手擊殺一只大野豬,一次徒手打死一只母老虎,像我這樣的功勞,完全可以獨吃一只桃子了?!?說完拿過桃子站了起來。
田開疆說:“我手持武器曾兩次打敗敵人三軍,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獨吃一只桃子。”說完也拿過桃子站了起來。
古冶子說:“我曾隨從國君渡黃河,一頭大黿叼走左驂潛入砥柱山下的激流中。我就一頭潛入水底,逆水潛行百步,又順流而行九里,終于捉住大黿,把它殺死了。
我左手握住馬的尾巴,右手提著黿頭,像鶴一樣躍出水面,船夫們都說:這是河神!像這樣的功勞,也可以獨。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頷、頸兩聯(lián)承首聯(lián)中的“思”字追憶往昔,詩人慨嘆懷才見棄,自傷一生遭際。對于李商隱來說,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卻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渦中進退維谷,懷才不遇而竟致終生潦倒無為,摯愛的妻子早逝于華年,如今只留下詩人自己在孤獨凄涼中追憶往事。頷聯(lián)寄情于物,將“曉夢”、“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鵑”之物來表現(xiàn)。頸聯(lián)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里說,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chǎn)美玉,有玉之處煙靄蒙蒙,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無人賞識。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一個成功的父親。
他的幾個兒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處,而他最喜愛的,首推曹沖。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沖卻表現(xiàn)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
曹沖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jīng)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還有一個典故:孫權(quán)曾送來一只漂亮的雉雞。
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沖想出一個辦法,讓人制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
那雉雞于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有的故事,不但體現(xiàn)了曹沖的智慧,還表現(xiàn)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
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
曹沖知道后,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后裝成一臉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曹沖說:“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
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辈懿仝s緊安慰愛子,說:“此妄言耳,無所苦也?!?/p>
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后,笑著說:“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jù)說,每當曹沖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設(shè)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干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里說情,請求父王寬大。
史書稱曹沖“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眾,故特見寵異”?!@種悲憫寬厚的氣質(zhì)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xiàn)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沖,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
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沖突患大病而亡,據(jù)后人推斷,可能是“絞腸痧”。曹沖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后人一份遺憾的嘆息。
也許上天的深遠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曹沖死后,曹操悲痛萬分,曹丕來寬慰他,曹操說道:“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們的大幸?!?/p>
曹丕即位后,也經(jīng)常對臣下說:“若使倉舒(曹沖之字)在,我亦無天下?!笨梢?,曹沖之死,客觀上為曹丕爭奪王位掃除了最大障礙。
孔融 三字經(jīng)有云: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注意,后來以他為楷模澆鑄出來的成批作品,可沒法跟這個始作俑者相提并論)。有關(guān)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門官為他通傳后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仆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p>
此言出自一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后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
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這里用了一個歇后手法,意思說陳韙現(xiàn)在是“大未必佳”。
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jié)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人贊嘆。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僅僅停留在辯捷的層次上。而這種沒有智慧作后盾的辯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實在沒有更好的用途。
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擔任過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職。在職期間,除了空發(fā)議論,作一些修復城墻重建學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沒干過什么足以證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說會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對于干活的人總是指手畫腳一百個不順眼,孔融也沒跳出這個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護下,得以在盜賊蜂起的軍閥割據(jù)時代作著“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香夢,但是對于曹操的政策卻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
如果說他勸阻曹操伐劉備是“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雖然迂腐但是還帶著點為天下計的味道,那么他為諷刺曹丕納甄氏而編造的“想當然”的故事,就純粹屬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過把癮就死的嬉皮士心態(tài)。三國時代的統(tǒng)治者,對待知識分子通常有著驚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終于還是被逼到了極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滿門抄斬。當時還有一個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時候,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專心地做著某種游戲。
孔融還懷著一種僥幸心理問使者:“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能不能放過我的孩子?”沒想到他兒子秉承了他的硬骨頭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說道:“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兩個小孩子口中造出的。從這寥寥數(shù)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遺傳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還有著超乎他上的非凡見識。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 ,都在爭當曹操繼承人的交鋒中郁郁而終。假使曹沖活著,以他的。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