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fù)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zhàn)(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dāng)益壯(馬援)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P(guān)羽) 單刀赴會(關(guān)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xù)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fā)(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二、寓言故事成語: 坐井觀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劍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葉公好龍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南轅北轍 畫蛇添足 濫竽充數(shù)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買櫝還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驢技窮 杞人憂天 隨便選。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越多越好,一般用于對事物的需求量大,而且質(zhì)量不受限制。
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韓信用兵,多多益辦。此是化工造物之妙。
雞鳴狗盜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自于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guān)時昭王又令追捕。
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
《晉書·祖逖傳》記述:傳說東晉時期將領(lǐng)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fù),每次和好友劉琨談?wù)摃r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 毛遂是趙國平原君的門客。
毛遂自薦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dān)任某項工作。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中國的成語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來自經(jīng)典或著作,一個是來自歷史故事。
來自歷史故事的這一部分,自然就會有歷史人物。而在諸多歷史名人中,跟誰有關(guān)聯(lián)的成語最多呢? 答案是韓信。
一飯千金。意思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韓信還在落魄之時,一個洗衣服的老婆婆經(jīng)常施舍給他飯吃,當(dāng)韓信成為楚王之后,為了報恩,給了這位老婆婆一千兩黃金。 胯下之辱。
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不用說了。 國士無雙。
指國家獨一無二的人才,這是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時對韓信的評價。 婦人之仁。
這是韓信跟劉邦的對話中,韓信對項羽的評價。大家沒想到吧。
這里主要是指項羽的小家子氣,不肯對功臣進行封賞。
1. 三過其門而不入 大禹 舜2. 千金買笑 周幽王 西周3.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呂尚 西周4. 天作之合 周文王 西周5. 一鼓作氣 曹劌 春秋6. 不恥下問 孔子 春秋7. 韋編三絕 孔丘 春秋8. 百步穿楊 養(yǎng)由基 春秋9. 多行不義必自斃 共叔段 春秋10. 老馬識途 管仲 春秋11. 臥薪嘗膽 勾踐 春秋12. 按圖索驥 孫陽 春秋13. 退避三舍 重耳 春秋14. 病入膏肓 晉景公 春秋15. 高山流水 俞伯牙 春秋16. 數(shù)典忘祖 籍談 春秋17. 一鳴驚人 齊威王 戰(zhàn)國18. 一去不復(fù)返 荊柯 戰(zhàn)國19. 一言九鼎 毛遂 戰(zhàn)國20. 毛遂自薦 毛遂 戰(zhàn)國21. 出奇制勝 男單 戰(zhàn)國22. 對牛彈琴 公明儀 戰(zhàn)國23. 負(fù)荊請罪 廉頗 戰(zhàn)國24. 諱疾忌醫(yī) 蔡桓公 戰(zhàn)國25. 因勢利導(dǎo) 孫臏 戰(zhàn)國26. 雞鳴狗盜 孟嘗君 戰(zhàn)國27. 完璧歸趙 藺相如 戰(zhàn)國2 28 9.. 圍 紙魏 上救 談趙 兵 孫 趙臏 括 戰(zhàn) 戰(zhàn)國 國30. 圖窮匕見 荊柯 戰(zhàn)國31. 怒發(fā)沖冠 藺相如 戰(zhàn)國32. 起死回生 扁鵲 戰(zhàn)國33. 懸梁刺股 刺股蘇秦 戰(zhàn)國34. 指鹿為馬 趙高 秦代35. 焚書坑儒 贏政 秦代36. 一字千金 呂不韋 秦代37. 四面楚國 項羽 秦末38. 拔山找鼎 項羽 秦末39. 破釜沉舟 項羽 秦末40. 半途而廢 樂羊子 漢代41. 胯下之辱 韓信 漢代42. 得隴望蜀 劉秀 漢代43. 懸梁刺股 懸梁孫敬 漢代44. 孺子可教 張良 漢代45. 老當(dāng)益壯 馬援 漢代46.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 漢代47. 多多益善 韓信 漢代48.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韓信 漢代49. 力不從心 班超 漢代50. 一飯千金 韓信 漢代51. 一諾千金 季布 漢代52. 運籌帷幄 張良 漢代53. 投筆從戎 班超 漢代54. 金屋藏嬌 劉徹 漢代55.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韓信 漢代5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 漢代57. 背水一戰(zhàn) 韓信 漢代58.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 漢代59. 前度劉郎 劉晨 漢代60. 鑿壁偷光 匡衡 漢代61. 梁上君子 陳寔 漢代62. 一馬當(dāng)先 黃忠 三國63. 七步之才 曹植 三國64. 七擒七縱 諸葛亮 三國65. 才高八斗 曹植 三國66. 大器晚成 崔林 三國67. 三顧茅廬 劉備 三國68. 開誠布公 諸葛亮 三國69. 犬馬之誠 曹植 三國70. 手不釋卷 呂蒙 三國71. 對癥下藥 華佗 三國72. 樂不思蜀 劉禪 三國73. 用兵如神 諸葛亮 三國74. 赤膊上陳 許楮 三國75. 初出茅廬 諸葛亮 三國76. 弄假成真 孫權(quán) 三國77. 單刀赴會 關(guān)羽 三國78. 刮目相看 呂蒙 三國79. 草船借箭 諸葛亮 三國80. 赴湯蹈火 嵆康 三國81. 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 三國82. 望梅止渴 曹操 三國83. 人中之龍 宋纖 晉代84.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晉代85. 口若懸河 郭象 晉代86.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 晉代87. 風(fēng)聲鶴唳 符堅 晉代88. 東山再起 謝安 晉代89. 如坐針氈 杜錫 晉代90. 枕戈待旦 劉琨 晉代91. 草木皆兵 苻堅 晉代92. 聞雞起舞 祖逖 晉代93. 洛陽紙貴 左思 晉代94. 破鏡重圓 徐德言 南朝95. 一箭雙雕 長孫晟 北朝96.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元景安 北朝97. 一字之師 鄭谷 唐代98. 人面桃花 崔護 唐代99. 斗酒學(xué)士 王績 唐代100. 出將入相 李靖 唐代101. 老嫗?zāi)芙?白居易 唐代102. 拋磚引玉 常建 唐代103. 南柯一夢 淳于棼 唐代104. 請君入甕 來俊臣 唐代105. 夢筆生花 李白 唐代106. 磨杵成針 李白 唐代107. 大事不糊涂 呂端 宋代108. 東窗事發(fā) 秦檜 宋代109. 甕中捉鱉 李逵 宋代110. 招降納叛 劉世光 宋代111. 胸有成竹 文與可 宋代112. 程門立雪 楊時 宋代113. 精忠報國 岳飛 宋代114. 匹夫有責(zé) 顧炎武 明代115. 兩袖清風(fēng) 于謙 明代。
1、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痹娋洌簩懝韺懷呷艘坏?,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釋義: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2、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p>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墨守成規(guī)(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zhǔn)的也?!?/p>
釋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guī)矩不肯改變。
4、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jì)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dāng)?shù)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p>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jīng)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之師。
5、口蜜腹劍(李林甫)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xué)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p>
釋義:嘴上說的很甜美,心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6、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p>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7、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p>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8、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fù)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zhuǎn)危為安?!?/p>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9、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釋義: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10、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指在紙面上談?wù)摯蛘?。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11、揭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p>
釋義:意思是砍了樹干當(dāng)武器,舉起竹竿當(dāng)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12、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fù)返,曰:‘孺子可教矣?!?/p>
釋義:意思是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后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3、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p>
釋義: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1、一鼓作氣(曹 劌) 2、一字千金(呂不韋)3、一字之師(鄭 谷) 4、一飯千金(韓 信)5、東山再起(謝 安) 6、圖窮匕見(荊 軻)7、紙上談兵(趙 括) 8、負(fù)荊請罪(廉 頗)9、臥薪嘗膽(勾 踐) 10、接竿而起(陳勝/吳廣)11、三顧茅廬(劉 備) 12、孺子可教(張 良)13、四面楚歌(項 羽) 14、老當(dāng)益壯(馬 援)15、投筆從戎(班 超) 16、暴殄天物(商紂王)17、暗渡陳倉(劉 邦) 18、嗟來之食(黔 敖)19、怒發(fā)沖冠(藺相如) 20、手不釋卷(劉秀/呂蒙)。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氐郊依镞€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3.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fēng)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fù)。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么志向,宗愨回答道:“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币馑际牵何乙欢ㄒ黄埔磺姓系K,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yè)。宗愨經(jīng)過勤學(xué)苦練,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
后來,人們就用“乘風(fēng)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1、一鼓作氣(曹 劌)一鼓作氣,讀音:yī gǔ zuò qì,漢語成語;釋義: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
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相關(guān)故事: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莊公召見他。
他的同鄉(xiāng)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yuǎn)慮。"于是他進宮去見莊公。
曹劌問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占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莊公又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明是不會保佑您的。
"莊公接著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說:"這才是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
作戰(zhàn)時請允許我跟您一起去。"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
莊公剛上戰(zhàn)場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齊軍擂鼓三次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結(jié)果,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
"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然后又登上車,手扶車前橫木觀望齊軍的隊形。仔細(xì)觀察一番后,他說:"現(xiàn)在可以追擊了。
"于是,莊公命令軍隊追擊齊軍。最終,魯國的軍隊?wèi)?zhàn)勝了齊軍,魯莊公向曹劌詢問取勝的原因。
曹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第一次擂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
第二次擂鼓時,士兵們的勇氣就會減弱。等到第三次擂鼓時,士兵們的勇氣已經(jīng)枯竭了。
敵方的勇氣已經(jīng)枯竭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我們打敗了他們。2、一字之師(鄭 谷)一字之師是漢語成語,意思是改正一個字的老師。
有些好詩文,經(jīng)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之師。多成語故事。
相關(guān)故事:鄭谷住在袁州,于是齊己帶著自己的詩作前去拜見他。詩作中有一首《早梅》寫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p>
鄭谷看了笑著說:“‘?dāng)?shù)枝’不能表現(xiàn)出早意來,不如用‘一枝’好?!饼R己驚訝不已,不由得整理三衣,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
從此,眾多讀書人就把鄭谷看做齊己的“一字之師”。3、一字千金(呂不韋)一字千金,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zì qiān jīn,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形容文字價值極高,文辭精彩奇妙。
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相關(guān)故事:戰(zhàn)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
他不惜散盡千金,把在趙國做人質(zhì)的秦國王子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dāng)了秦王之后,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
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進退百官的權(quán)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里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望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
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dāng)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yōu)槭裁床荒軐懖繒?,既能揚名當(dāng)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呂不韋認(rèn)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呂不韋當(dāng)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
書寫成后,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并發(fā)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4、圖窮匕見(荊 軻)圖窮匕見,讀音tú qióng bǐ xiàn,圖:地圖;窮:盡;見:通假字,同“現(xiàn)”。
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相關(guān)故事:戰(zhàn)國末期,秦國很強大,在消滅了趙國后,打到北部的燕國,燕國岌岌可危。
燕國的太子丹請荊軻去刺殺秦王,并派勇士秦舞陽作荊軻的助手,讓荊軻帶著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作禮物,將一把毒藥熬過的匕首藏在地圖里。荊軻和秦舞陽二人到了秦國,買通了秦王左右為他們引見,秦王很高興,就在咸陽宮接見他們。
在登上宮殿的臺階時,秦舞陽緊張得發(fā)抖,荊軻就把他留在外面。秦王看過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后,又要看地圖。
荊軻捧著地圖來到秦王面前,獻上去。秦王慢慢展開地圖來仔細(xì)看,當(dāng)?shù)貓D展到盡頭時,藏在里邊的匕首露了出來。
荊軻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扯斷了衣袖,轉(zhuǎn)身逃走,荊軻就在后邊緊追。
這時,秦王的衛(wèi)士們趕來了,荊軻受了傷,就把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但沒有擊中。最后荊軻被衛(wèi)士們殺死了。
5、紙上談兵(趙 括) 紙上談兵,讀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在紙面上談?wù)摯蛘?。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相關(guān)故事: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
他有一。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fù)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y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zhàn)(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dāng)益壯(馬援)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