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寒蟬:悲涼
鷓鴣鳥:旅途艱險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杜鵑鳥:凄涼、哀傷
梧桐:凄涼、凄苦、悲傷
蓮:由于“蓮”與“憐”音,借以表達愛情
松樹:高潔的品質(zhì)
梅花:冰清玉潔不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
菊花:清高,堅貞,高潔的品格
浮云:漂泊的游子
鴛鴦:恩愛夫妻.
丁香:愁思
柳樹:惜別.
蟬:品行高潔
芭蕉:孤獨憂愁
菟絲子是一種生理構造特別的寄生植物,其組成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爬藤狀構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從接觸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達韌皮部,吸取養(yǎng)分以維生,更進一步還會儲存成淀粉粒于組織中。中藥菟絲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菟絲子、南方菟絲子、金燈藤等的種子,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中文名稱: 菟絲子
外文名稱: China Dodder
別稱: 豆寄生、無根草、黃絲
界: 植物界
科: 旋花科
屬: 菟絲子屬
分布區(qū)域: 連云港、邱縣、銅山、寶應、南京、吳江
菟絲子 拼 音:TUSIZI 英文名:South Dodder Seed Chinese Dodder Seed 拉丁名:藥材Semen Cuscutae 原植物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或大菟絲子C。 Japonica Choisy 別 名:菟絲實(《吳普本草》)、吐絲子(《本草求原》)、無娘藤米米(《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黃藤子、龍須子(《東北藥植志》)、蘿絲子(《江蘇植藥志》)、纏龍子(《中藥材手冊》)、黃灣子、黃網(wǎng)子、黃蘿子、豆須子(《山東中草藥手冊》)、菟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菟縷、菟蘽、赤綱(《名醫(yī)別錄》)、玉女、唐蒙(《爾雅》)、火炎草、野狐絲(《本草綱目》) 處方名:菟絲子、免絲子、炒菟絲子、鹽菟絲子 處方中寫菟絲子、免絲子指生菟絲子。
為原藥材去雜質(zhì),曬干入藥者。 炒菟絲子為凈菟絲子用文火炒黃入藥者。
補腎、益精、安胎功效增強。 鹽菟絲子又名鹽水炒菟絲子。
為凈菟絲子用鹽水拌勻,再用文火炒干入藥者。引藥走下,增強補腎養(yǎng)肝功效。
商品名:菟絲子:又名小粒菟絲子、小菟絲子。為寄生性蔓草菟絲子的成熟干燥種子。
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河南、江蘇、黑龍江、內(nèi)蒙古等地。 大菟絲子:又名大粒菟絲子、金燈藤子、無根藤子、無根草子、日子菟絲子、女蘿子。
為寄生性蔓草大菟絲子的成熟干燥種子。主產(chǎn)于云南、貴州、陜西、四川等地。
典故: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養(yǎng)兔成癖的財主,專雇一個長工給他養(yǎng)兔,并規(guī)定:死掉一只兔,要扣掉1/4的工錢。 一天,養(yǎng)兔的長工不慎將一只兔子的腰部打成重傷,因怕財主看到,便偷偷地將這只受傷的兔子藏到了黃豆地里,奇怪的是,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只傷兔并沒有死。
他把這件怪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吩咐他定要將此事探個究竟。長工便按照父親的吩咐,又將一只受傷的兔子放進了黃豆地里。
他跟隨傷兔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受傷的兔子很喜歡吃一種纏在豆秸上的野生黃絲藤。不久,傷兔的傷竟?jié)u漸痊愈了。
于是,長工把觀察到的情況告訴了父親,父子倆并由此斷定黃絲藤可以治腰傷。 后來,那長工果真使用這種黃絲藤治好了許多腰傷的病人。
他想,黃絲藤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其形狀又如細絲,于是便將它取名為“兔絲子”。 又由于黃絲藤———兔絲子是味草藥,后人便在“兔”字頭上加上草字頭,也就成了“菟絲子”,一直沿用至今。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旋花科植物菟絲子或大菟絲子的種子。 歷史: 菟絲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證類本草》引蘇頌之言:“夏生苗如絲綜蔓延草木之上,或云無根假氣而生,六、七月結實,極細如蠶子,土黃色,九月收采暴干。 ”出自《本草從新》:“菟絲子人煎劑,微炒研破,若人丸,須另研細未。
占人因難于磨細,酒浸一宿。煮令吐絲,搗成餅、烘干再研,則末易細。
然酒浸稍久,往往味變酸臭,全失沖和馨香之味,每多無效。今市中菟絲餅,俱將麥面打入,氣味全乖,斷不可用。”
《別錄》:“菟絲子,生朝鮮川澤田野。 蔓延草本之上,色黃而細為赤網(wǎng),色淺而大為菟累。
月采實,暴干?!碧蘸刖埃骸拜私z子,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藍?麻蒿上。
舊言下有茯苓,上有菟絲,今不必爾。” 李時珍說:“多生荒園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及長沿草物,其根自斷,無葉有花,白色微紅,香亦襲人,結實如秕豆而細,色黃。
” 原植物:菟絲子 別名:豆寄生、無根草、黃絲。 Cuscuta chinensis Lam。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一年生纏繞性寄生草本。莖纖細,絲狀,黃色,直徑不足1mm,多分歧,隨處生寄生根伸入寄主體內(nèi)。
鱗片葉稀少,三角狀卵形。 花兩性,多數(shù),簇生成球形,花梗粗壯,苞片鱗片狀;萼筒杯狀,長約2mm,先端5裂,宿存;花冠白色,鐘狀,5淺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向外反卷,花冠管基部具鱗片5,長圓形,邊緣撕裂狀;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短,花藥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2室,花柱2,直立,柱頭頭狀。
蒴果近球形,稍扁,長約3mm?;ㄆ?~9月,果期8~10月。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7~9月種子成熟時與寄主一同割下,曬干,打下種子,簸去雜質(zhì)。 炮制方法: 菟絲子:過羅去凈雜質(zhì),洗凈,曬干。
菟絲餅:取凈菟絲子置鍋內(nèi)加水煮至爆花,顯褐灰色稠狀粥時,搗爛作餅或加黃酒與面作餅,切塊,曬干。 ①《雷公炮炙論》:“采得,去粗薄殼,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于,人臼中,熱燒,鐵杵三千余成粉。
用音酒并黃精自然汁與菟絲子相對用之?!?②《綱目》:“凡用菟絲子,以溫水淘去沙泥,酒浸一宿,曝干搗之,不盡者,再浸曝搗,須臾悉細。
又法,酒浸四、五日,蒸曝四、五次,研作餅焙于,再研未,或云,曝干時,入紙條數(shù)枚同搗,即刻成粉,且省力也?!?生藥材鑒定: ①菟絲子干燥種子呈扁球形或卵圓形,兩側常凹陷,長徑約1。
5毫米,短徑約1毫米。種皮紅棕色或棕黃色,微粗糙。
在擴大鏡下觀察:表面有細密的深色小點,一端有淡色圓點,其中央有線形種臍。 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
氣無,味微若澀。以顆粒飽滿、無塵土及雜質(zhì)者佳。
主產(chǎn)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等地。 ②大菟絲子性狀與上種相似,但較大,長徑約3。
日本菟絲子 【學名】Cuscuta japonica 菟絲子屬于旋花科,菟絲子屬。
英文名稱dodder,中名別稱豆寄生、無根草。一年生寄生草本,缺乏根與葉的構造。
莖攀緣性,絲狀且光滑,淡黃色,植株以吸器附著寄主生存。花多數(shù),簇生成球狀,具有極短的柄,花萼5裂,大約與花冠等長,花冠5裂,呈短鐘型,約2公厘長,雄蕊5枚,花柱2枚,蒴果為球形,稍扁,種子形狀變化較大,褐色。
菟絲子對陽光充足的開闊環(huán)境似乎有所偏好,舉凡住家的綠籬、路肩的護坡、到海邊的灌木叢,都是菟絲子理想的寄生環(huán)境。菟絲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級易辨識。
菟絲子的寄主范圍相當?shù)膹V,多數(shù)草本雙子葉(如豆科、黎科)及某些單子葉植物都可能成為菟絲子的寄生對象,因此在作物的栽培上,儼然為一種雜草;但在藥用上菟絲子也有相當?shù)牡匚?,它能治各種瘡毒及腫毒,又能滋養(yǎng)強壯治黃疸,故亦為一種中醫(yī)良藥。 當菟絲子侵害植物時,會長出吸器伸入植物體內(nèi),吸收寄主的養(yǎng)分,繼續(xù)長出其它分枝。
可見一株菟絲子可復蓋住相當大面積的農(nóng)作物或植物。而菟絲子的種子有休眠作用,所以一旦田地被菟絲子侵入后,會造成連續(xù)數(shù)年均遭菟絲子危害問題。
關于菟絲子的防除,最便捷的方法為利用除草劑抑制菟絲子的生長或種子的發(fā)芽。 可以防除菟絲子的化學藥劑有:2,4。
d(二,四地)、dazomet(邁?。?、dcpa(大克草)、dichlorbenil(二氯笨晴)、diphenamid(大芬滅)、diquat(太刈)、dnoc(二硝基磷甲酚、floumeturon(可奪草)、pcp(五氯酚)、sodium arsenite (亞砷酸鈉)、trifluralin(三福林)等。 另外,亦可在耕作前提早翻耕并灌水,以促使菟絲子在發(fā)芽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調(diào)整作物之耕作時期,再配合施用除草劑,可達良好的防除效果。 【分布】上海、杭州。
【危害對象】木槿、杜鵑花、薔薇、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樹、雞爪槭、冬青、女貞等。 【危害癥狀】種子萌發(fā)時幼芽無色,絲狀,附著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絲狀的菟絲,在空中旋轉(zhuǎn),碰到寄主就纏繞其上,在接觸處形成吸根,進入寄主組織后,部分細胞組織分化為導管和篩管,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吸取寄主的養(yǎng)分和水分。
此時初生菟絲死亡,上部莖繼續(xù)伸長,再次形成吸根,莖不斷分枝伸長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斷擴大蔓延,嚴重時將整株寄主布滿菟絲子,使受害植株生長不良,也有寄主因營養(yǎng)不良加上菟絲子纏繞引起全株死亡。 【形態(tài)】 日本菟絲子無根、無葉或葉退化,莖較粗,略呈紅色,纏繞生長,蔓延迅速,斷莖形成吸根后可繼續(xù)生長.花粉紅色,果實為球狀,每棵菟絲子產(chǎn)生5 000~6 000顆種子,種子小,光滑,在十壤中可存活數(shù)年之久。
【發(fā)生規(guī)律】在上海,菟絲子9月開花,10月種子成熟,種子落入土中經(jīng)休眠越冬,或到第二年2~3月至6月落入土壤,陸續(xù)發(fā)芽,遇寄主后纏繞危害,若無寄主,在適宜條件下,可獨立生活達1個半月之久。 寄主廣泛,以木本植物為主,也可危害草本植物,蔓延迅速,危害幼苗,幼樹和灌木,但不能危害老化的樹皮,高大樹木通過根際萌蘗小枝或依靠其他寄主作為橋梁向上蔓延。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受害嚴重的地塊,每年深翻,凡種子埋于3厘米以下便不易出土。 春末夏初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菟絲子連同雜草及毒主受害部位一起消除并銷毀,清除起橋梁作用的萌蘗枝條和野生植物。
(2)藥劑防治:種子萌發(fā)高峰期地面噴1.5%五氯酚鈉和2%撲草凈液,以后每隔25天噴1次藥,共噴3~4次,以殺死菟絲子幼苗。 。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