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務處理 1、股權轉讓的賬務處理。
(1)受讓方股款一次性到位時,一種情況是受讓方通過公司間接支付給出讓方股款。 股權轉讓交割,受讓方匯入公司股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 科目;同時,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方” 科目。
公司匯給出讓方股款時,借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另 一種情況是受讓方不通過公司直接支付股款給出讓方。
根據受讓方的匯出憑證及出讓方的匯 入憑證與收據,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 方”科目。 (2)受讓方股款分期到位時,一種情況是受讓方通過公司間接支付給出讓方股款,當 支付款小于股份轉讓協議價格的50%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 科目;當支付款大于等于股份轉讓協議價格的50%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 付款—出讓方”科目,并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 —受讓方”科目。
另一種情況是受讓方直接支付給出讓方股款,當支付款小于股份轉讓協議 價格的50%時,公司不進行賬務處理;當支付款大于等于股份轉讓協議價格的50%時,借 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方”科目。 2、收購兼并的賬務處理。
鑒于我國上市公司收購兼并的特點,應參照《企業(yè)會計準則 第20 號———企業(yè)合并》進行賬務處理,即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 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確定其入賬價值,確定的企業(yè)合并成本與取得被購買方 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應確認為商譽或計入當期損益。 3、資產剝離的賬務處理。
企業(yè)分立是資產重組中常見的一種形式,當企業(yè)規(guī)模太大、效率不高或出于其他目的時,往往會對原有企業(yè)進行分立(即資產剝離),以提高企業(yè)效益。 根據資產剝離的性質,可將資產剝離分為一般意義上的資產處置和分部處置兩種,本文只討 論一般意義上的資產處置。
現行會計準則未對企業(yè)分立的賬務處理作出明文規(guī)定,這就給審 計帶來較大的風險,因為不同的審計人員對同一會計事項的認識和判斷存在差異,同時缺乏 相應的理論依據,只能通過職業(yè)判斷來比較相關的規(guī)定并進行賬務處理。筆者擬就實務中的 幾種情況加以說明。
(1)常見的資產剝離形式是將本公司不良資產剝離給關聯方,或企業(yè)將其出售給其他 企業(yè)以獲取現金或有價證券。在我國目前的會計規(guī)范體系中,參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出售 的會計方法進行處理,產生的損益計入營業(yè)外收支。
(2)在實務中有一種特殊情況:企業(yè)為重組上市,將其旗下的非同一行業(yè)內的子公司 剝離出原母公司,即剝離公司賬面上的長期股權投資及部分非經營性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 債;同時,減少原企業(yè)的實收資本,設立同一控制下的新公司來繼承從原母公司剝離出的長 期股權投資,對從原母公司剝離出的子公司進行控制與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減少的資 產與負債之間的差額往往會大于其減少的實收資本,且兩者之間的差額一般情況下較大,所 以,如果依然參照資產出售的會計方法進行處理,將此部分差異計入當期損益是不夠合理的。
出于謹慎性和合理性的考慮,注冊會計師在這種情況下會更傾向于將企業(yè)的此種行為認 定為股東的一種減資行為,即股東收回其所投入的資本。根據會計制度及相關準則規(guī)定,這 屬于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的變化,投出資產價格與所對應的股本之間的差額,不計入回購當期的 損益,而應相應調整有關的所有者權益項目。
另外,現行會計準則也未對分立新公司的賬務起點的確認時間進行規(guī)定,實務中何時確 認起點?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公司減少注冊資本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并在作出 減少注冊資本決議10 日內通知債權人,30 日內至少在報紙上公告3 次。債權人無異議且股 東大會同意并報經有關管理部門同意后,方可減資。
因此,實務中注冊會計師通常要求新公 司在原公司履行一系列程序后,再根據與原公司簽訂的合同規(guī)定的時間確認賬務起點。 4、資產置換的賬務處理。
資產置換包括整體資產置換和部分資產置換,因為目前整體 資產置換是比較常見的形式,所以本文只對其加以討論。依據相關會計準則規(guī)定,企業(yè)整體 資產置換實際上是指多種非貨幣性資產的置換,應按公允價值銷售全部資產和按公允價值購 買另一方全部資產進行賬務處理。
會計上對換出的整體資產不確認銷售的實現,只有涉及補 價時,收到補價的一方由于資產交易過程中部分資產價值的增值已經實現,因此要確認已實 現部分的利潤,在確認實現部分的利潤時,按照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中相當于補價占換出資產 公允價值的比例來確定。 三、資產剝離的賬務處理例解 例:A 公司為主要生產照相器材的公司,其投資的子公司也多為與生產照相器材或與其 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有關的公司。
同時,A 公司為實現多元化經營,也擁有與照相器材生 產經營無關的其他生產性子公司。為重組上市,A 公司股東大會決定將與生產經營照相。
轉讓專利的使用權屬于無形資產的出租問題,具體的會計分錄分為以下幾步:
1、取得出租收入:
借:銀行存款 金額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金額
2、結轉應交營業(yè)稅: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金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金額
(應交營業(yè)稅金額=租金*營業(yè)稅稅率)
3、攤銷專利權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金額
制造費用 金額
貸:累計攤銷 金額
(如果是生產產品的專利權,需要先計算出單位產量攤銷額,然后將攤銷額分為出租應承擔的和自用應承擔的。
單位產量攤銷額=該專利權的初始成本÷預計生產產品產量
出租專利權應負擔的攤銷額=出租企業(yè)產量*單位產量攤銷額
自用專利權應負擔的攤銷額=本企業(yè)產量*單位產量攤銷額)
注意:企業(yè)出租無形資產后,無形資產的攤銷根據重要性原則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全部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由取得的收入來補償;
2、一部分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由取得的收入來補償,另一部分計入管理費用或制造費用等。
3、全部計入管理成本或制造費用。
如果是轉讓使用權的話,按租金收入確認其他業(yè)務收入,攤銷確認其他業(yè)務成本,應交營業(yè)稅計入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等科目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貸:累計攤銷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如果是轉讓所有權的話,按無形資產攤余價值轉出,按實際售價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售價乘相關稅率計算應交營業(yè)稅,差額計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
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等科目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營業(yè)外支出(借方差額)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營業(yè)外收入(貸方差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