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只有一個荊門,荊門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境內(nèi)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明顯陵,以及楚漢古墓群、屈家?guī)X文化遺址等文化古跡,誕生了朱厚熜、老萊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歷史典故。
、廈門
一聯(lián)想到帶“門”的城市,相信大部分人在腦海中浮現(xiàn)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廈門”。作為我國知名的旅游城市,廈門可謂是名聲在外。
廈門坐落在福建省,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廈門的開發(fā)性和包容性都比較強,在這里能體驗閩南風俗、僑鄉(xiāng)文化等多種文化。
?
作為旅游城市,廈門的鼓浪嶼聞名全國,適合去騎行看海;還有同安影視城、曾厝垵等知名景點,觀光打卡是不錯的選擇;而南普陀寺是祈福求愿的地點,香火旺盛。這些都是作為游客經(jīng)常會去的地方。
其實,廈門還是一座生活節(jié)奏慢的城市,在這里的生活寧靜而悠閑。來到廈門,除了去旅游景點游玩,還有很多網(wǎng)紅文藝店鋪可以去打卡,找個咖啡廳或者書店就能打發(fā)一下午,感受歲月靜好的時光。
?
二、天門
天門位于湖北省,是一個縣級市。天門的歷史文化底蘊濃厚,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天門是“茶圣”陸羽的故鄉(xiāng),也是知名的僑鄉(xiāng)。這里有茶文化、僑鄉(xiāng)文化、狀元文化、曲藝文化等多種文化,這些文化兼容并包,源遠流長。
?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天門也是中國第一個“蒸菜之鄉(xiāng)”,美食眾多。代表性美食有黃潭米粉、桶爐鍋奎、張港火燒粑、天門九蒸等,在天門可以盡情品嘗各種傳統(tǒng)美食和小吃。
三、澳門
澳門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qū),與廣東省隔海相望。相比天門,澳門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座城市,適合旅游休閑,當?shù)氐慕?jīng)濟也很發(fā)達,特別是酒店業(yè)和旅游業(yè)。
?
澳門的文化中西交融,主要為中華文化和葡萄牙文化,開發(fā)包容性強。澳門受廣東文化影響較大,體現(xiàn)在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建筑等多方面,如日常吃粵菜,講粵語。
當?shù)氐奶厣朗秤旭R介休、水蟹粥、澳門燒肉、葡式蛋撻、馬介休、水蟹粥、椰汁糕等,可以說是中西美食的薈萃。澳門分布著許多特色建筑,如媽閣廟、大三巴牌坊、三街會館、圣母雪地殿圣堂等,由此也能看出文化的碰撞和文化的多元化。
?
四、江門
江門位于廣東省,是一個地級市,被譽為“中國第一僑鄉(xiāng)”。江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府文化源遠流長。這里是梁啟超、陳白沙、馮如等名人的故鄉(xiāng)。
?
江門也是一座旅游城市,人文和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江門恩平還是中國首個“中國溫泉之鄉(xiāng)”。江門擁有開平碉樓、北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金山溫泉、泉林黃金小鎮(zhèn)、梁啟超故居等多個旅游景點。
此外,去到江門,不要忘記品嘗當?shù)氐奶厣讼怠逡夭耍€有地方美食外?;ㄉ?、恩平瀨粉、鎮(zhèn)濠泥雞、古井燒鵝等,美景美食,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
五、荊門
荊門位于湖北省,是湖北歷史文化名城。荊門當?shù)氐那規(guī)X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我國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夏氏丹藥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除此之外,還有14項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四十幾項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文化遺產(chǎn)豐富。
?
荊門知名旅游景點包括明顯陵、綠林山風景區(qū)、玉瓏溫泉、茶花源風景區(qū)等。荊門的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流傳著花鼓戲、推故事、漢江硪歌、坐花轎、馬河民歌等民俗文化,文化內(nèi)涵豐富多元。當?shù)氐奶禺a(chǎn)有蟠龍菜、葛粉、長湖魚糕、米茶等,地方特色濃厚,值得一品。
?
總結(jié):
以上就是中國帶“門”字的五座城市,這五座城市都各具特色,獨具韻味,有著獨特的文化傳承。名稱可以說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標記,提起城市的名字,我們就會聯(lián)想到跟這座城市相關(guān)的方方面面,或者是對這座城市最深刻的印象,這可能也是城市名存在的意義之一。
荊門,位于湖北省中部,是溝通南北,接連東西的重要樞紐,素有“荊楚門戶”之稱?,F(xiàn)轄“兩縣一市三區(qū)”--京山縣,沙洋縣,鐘祥市,東寶區(qū),掇刀區(qū)和屈家?guī)X管理區(qū),國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總?cè)丝?00萬。北部為荊山大洪山余脈,中部為丘陵崗地,南部為漢江平原,處于古三國旅游線和三峽旅游線的交匯處。
主要景點:莫愁湖景區(qū) - 客店風景名勝區(qū) - 京山大洪山鴛鴦溪 - 空山洞 - 漳河風景 - 京山溫泉山莊 - 元佑宮 - 黃仙洞 - 娘娘寨 - 莫愁鄉(xiāng) -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 - 鐘祥明顯陵
1、綠林美人谷2、綠林寨3、京山天河風景區(qū)4、京山茶花源5、太子山王莽洞景區(qū)6、空山洞7、京山緣匯溫泉度假村8、烈士公園9、惠亭水庫10、屈家?guī)X文化遺址
屈家?guī)X文化是分布于中國長江中游地區(qū)的江漢平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最早在湖北京山屈家?guī)X遺址發(fā)堀而得名。該文化影響范圍較廣,東到湖北東部的黃岡、鄂城,西至三峽地區(qū),北到河南南陽,南至洞庭湖濱,西北延伸至陜西南部的丹江流域。距今約5000年。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54年,至今經(jīng)過多次的發(fā)掘和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遺存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征,故定名為“屈家?guī)X文化” ,屈家?guī)X文化的年代為距今約4000余年。屈家?guī)X遺址最早在1955年至1957年被發(fā)堀,其后學者又在湖北各地發(fā)堀了更多屈家?guī)X文化的遺址,并在其中許多遺址如枝江關(guān)廟山遺址中發(fā)現(xiàn)其與前后期文化的關(guān)系,認定其為是更早期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繼承者,而后被更晚期的青龍泉文化(又稱作湖北龍山文化)所繼承。該遺址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國家公布的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頭條萊垍
121000平方千米?! ∏G門市地處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北部。
素有“地接江漢,門鎖荊楚”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shè)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 ∏G門市是楚文化最早的發(fā)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為歷史文化名城(所轄鐘祥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guī)X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墓群和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明顯陵”;1998年發(fā)掘出土的“戰(zhàn)國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稀世國寶”;城區(qū)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國名將關(guān)羽駐兵之地;城區(qū)還建有隋代的東山寶塔、建于清代的龍泉書院和“三臺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龍、順、惠四大名泉等?! ∏G門市是一片雋秀的土地。境內(nèi)山水宜人,風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麗如畫。全國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庫水質(zhì)純清、碧波萬頃;此外,還有雄奇險峻、虎距龍蟠的京山空山洞、鐘祥黃仙洞;有云蒸霞蔚、鐘靈毓秀的大洪山風景區(qū)和大口國家森林公園等。荊門市地處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漢,門鎖荊楚”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shè)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荊門市為省轄市,現(xiàn)轄京山、沙洋兩縣和鐘祥市、東寶區(qū),掇刀區(qū),屈家?guī)X管理區(qū),總?cè)丝诮?00萬,版圖面積1.24萬平方公里?!俺娼?,荊門九派通”。漢江水域貫穿全境,焦枝鐵路縱貫南北,以207國道、荊潛路、漢宜路為主線運輸網(wǎng)四通八達,荊門機場的空中客運直達北京,如今,荊門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黃金道、鐵路大動脈,又有管道運輸線和航空運輸線,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織、交相輝映。荊門市是楚文化最早的發(fā)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為歷史文化名城(所轄鐘祥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guī)X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墓群和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明顯陵”;1998年發(fā)掘出土的“戰(zhàn)國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國家文物局鑒定為“稀世國寶”;城區(qū)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國名將關(guān)羽駐兵之地;城區(qū)還建有隋代的東山寶塔、建于清代的龍泉書院和“三臺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龍、順、惠四大名泉等。荊門市是一片雋秀的土地。境內(nèi)山水宜人,風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麗如畫。全國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庫水質(zhì)純清、碧波萬頃;此外,還有雄奇險峻、虎距龍蟠的京山空山洞、鐘祥黃仙洞;有云蒸霞蔚、鐘靈毓秀的大洪山風景區(qū)和大口國家森林公園等。市境內(nèi)礦產(chǎn)資源種類眾多,儲量豐富,磷礦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鄉(xiāng)八壑,品位高、易開采,其中磷礦石開采量和累托石儲量均為全國第一,石灰石、石膏儲量居湖北省之首,為發(fā)展建材、化工等行業(y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荊門市屬散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全市有23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為295.62萬人。少數(shù)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壯族、蒙古族、布依族、滿族、侗族、彝族、瑤族、京族、水族、拉祜族、納西族、畬族、白族、朝鮮族、黎族、藏族、羌族、維吾爾族、土族等22個
荊門市屈家?guī)X管理區(qū) 【屈家?guī)X管理區(qū)】屈家?guī)X管理區(qū)原為五三農(nóng)場,是湖北省最大的國有農(nóng)場 ,由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期間親自破土奠基,1952年開始墾建,1953年正式命名,原屬湖北省農(nóng)墾事業(yè)管理局,2001年11月屬地管理,成立荊門市屈家?guī)X管理區(qū)。屈家?guī)X管理區(qū)位于湖北省中心地帶、江漢平原與大洪山余脈的交會區(qū)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全區(qū)土地面積220平方公里,人口6.4萬人,職工3萬人。下轄5個農(nóng)業(yè)辦事處。有水旱耕地14.5萬畝,林地10萬畝,果園3萬畝,水面1.5萬畝。屈家?guī)X管理區(qū)東距武漢市168公里,西至宜昌220公里,至荊州120公里,西去30公里經(jīng)漢江沙洋港可入長江,西北去90公里可抵荊門火車站,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屈家?guī)X管理區(qū)是聞名世界的屈嶺文化遺址所在地。遺址大量出土文物中,以彩紋陶器和含有粳稻谷殼的紅燒土塊最有名,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屈家?guī)X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規(guī)模種植和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優(yōu)勢明顯,利用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開發(fā)旅游前景廣闊。
湖南省,因湖南省大部分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省內(nèi)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因自古廣植木芙蓉而有“芙蓉國”之稱,唐朝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詠之,毛澤東更是用“芙蓉國里盡朝暉”贊美湖南。亦有“惟楚有才,于斯為盛”之譽。要說湖南旅游城市,感覺湖南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且都美的讓人心醉今天如果說最有代表性的,我還是推薦長沙和張家界,畢竟太出名了
1.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毛爺爺筆下長沙的秋天,色彩斑斕,壯麗雄偉,脫盡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描繪了一幅具有特色絢麗多彩的湘江秋景圖,讓人迫不及待想去一覽其風采。沿橘子洲踱步到盡頭,映入眼簾的是坐落在橘子洲頭毛澤東青年時代的雕像,站在橘子洲頭,感受著毛爺爺詩中描繪的美景,體會著他當年的壯志豪情、風華正茂,不由得感嘆,昔人論詩,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提到橘子洲,不禁會想到岳麓山。岳麓山因岳麓書院而廣為人知曉,雖山勢不高,但環(huán)境優(yōu)美,此外,山頂也是觀看橘子洲煙花的絕佳位置,站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橘子洲,將湘江美景盡收眼底,頗有一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韻味。 隨著暮色降臨,暴走一天的我們,雖邁著沉重的步伐,卻絲毫未減搜尋美食的熱情。
沒來長沙之前,就聽說長沙是一座不夜城,顧名思義,就是“無夜宵,不長沙”,可以說夜宵是長沙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餐。閑來無事,邀三五好友,吃夜宵,策生活,你不能錯過賢惠麻利的長沙妹子,和你不能忽略長沙美食的殺傷力。
行走在長沙的大街小巷,夜宵攤可謂琳瑯滿目,臭豆腐、口味蝦、豬油拌粉、糖油粑粑等湘味小吃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熱辣的食物無不是長沙人性格的真實寫照。享譽盛名的臭豆腐,看著黑,聞著臭,但吃起來,咸香四溢,可謂別有一番風味,正所謂來長沙不吃臭豆腐等于白來
2.張家界
張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國內(nèi)重點旅游城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由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索溪峪自然保護區(qū)、楊家界四大景區(qū)組成,風景游覽區(qū)面積264.6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世界首批地質(zhì)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武陵之魂”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道教圣地“南武當”五雷山、“百里畫廊”茅巖河、萬福溫泉等景區(qū)也是景色秀美、風光獨特。賀龍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省委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光禪寺、玉皇洞石窟群、老院子等8處人文古跡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贊美“張家界”風景的詞語: 鬼斧神工、氣勢恢宏、綺麗壯美、如詩如畫、絢麗奪目、風光旖旎、峰巔絕壁、松柏蒼翠、峰峰獨立、險峻高聳、心往神怡
“張家界的山,九寨溝的水?!蹦强墒怯紊酵嫠蠲赖娜ヌ帯埣医缥挥诤衔鞅辈?,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qū)、天子山風景區(qū)三大景區(qū)構(gòu)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
張家界幾乎所有景點都是“野生”的。山是野的。袁家界的山,是刺激驚險的美:乘坐百龍?zhí)焯葜比朐葡?。一眨眼功夫,就到了幾千米高空,下天梯才發(fā)現(xiàn)周圍都是斷壁懸崖。更讓人望而生畏的是:懸崖上還有蟠桃似的石頭,會搖晃。什么前花園、后花園,實際上是袁家界最美也最陡的地方。袁家界的山,是清爽的美:那挺秀的巖峰,毫不添任何累贅。袁家界的山,是野性的美:“十里畫廊”,“金鞭溪”,聽名字就覺得氣勢非凡。那兩位老人相對相依,宛如在談“黃昏戀”。那只老鼠,仰面觀天,故名曰“錦鼠觀天”。水是野的。金鞭溪的水,是愜意的美:那水沒有時候會安穩(wěn),總像個野孩子奔來跑去。它繞著蜿蜒的山奔,它隨著彎曲的山路跑。金鞭溪的水,是奇妙的水。
九天洞和位于
武陵源區(qū)的黃龍洞,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為一體。其洞內(nèi)喀斯特堆積物,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么,像什么,極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shù)脑~匯和語言來贊美她。
金鞭溪春天的鮮花,秋天的紅葉,都是旅游者喜愛的。春天有花開花謝,秋天有葉紅葉落,但金鞭溪的勝景卻超出鮮花紅葉之外。除了人們久視不疲的“神鷹護金鞭之外”,還有“三楠抱石”的奇景。
“三楠抱石”就在小飯店的側(cè)邊,三棵不大的楠木一同盤根在一塊巖石上。在群峰萬木之中,這三棵楠木抱巖生長在金鞭溪畔,得霧氣的滋潤,青枝綠葉,玉立婷婷。大自然的美景與人的美德巧合,這“三楠抱石”不就是小飯店的三個年輕人的巧妙的形象嗎。
張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國內(nèi)重點旅游城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由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索溪峪自然保護區(qū)、楊家界四大景區(qū)組成,風景游覽區(qū)面積264、6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世界首批地質(zhì)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旅游
長江沙浪奇觀景區(qū)
長江沙浪奇觀景區(qū),位于長江北岸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枝江市董市鎮(zhèn)。《荊州府志》記載:“蜀江自此分為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間如喬木之有條枝焉”。長江沙浪奇觀景區(qū)即董市沙洲,是九十九洲之一,其占地2000余畝,西與三峽大壩相接,順江東下直達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南越長江直入百里清江畫廊,北連長坂古雄風當陽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峽國際機場、焦柳鐵路、漢宜城際鐵路、沿江鐵路、宜黃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318國道等比鄰景區(qū)腹地,交通十分便利。
三峽大壩建成,斬斷長江天塹,下游江水平穩(wěn)回落,在風和浪水的作用下,董市沙洲呈現(xiàn)出多種神妙沙浪奇觀。游覽長江沙浪奇觀自然景色的同時,還可以觀賞和參與“長江印林”、“原始淘金場”、“江灘沙雕”、“民俗表演”、“沙海寶藏”、“沙灘軍事探險”、“熱氣球”、“沙灘休閑”、“沙灘垂釣”、“沙灘車”、“帳蓬露營”以及明清古街“老正街”和道教勝地“水府廟”等15個游樂項目。
桃花節(jié)
2012年3月,宜昌枝江市安福寺鎮(zhèn)秦家塝村的村民忙著整修入園通道、平整土地、修剪桃枝,迎接即將到來的第11屆“三峽·枝江桃花藝術(shù)節(jié)”。枝江桃花藝術(shù)節(jié)已連續(xù)舉辦10屆,年均接待游客18萬人,是枝江市旅游的經(jīng)典
枝江市桃花園(8張)
品牌之一。秦家塝村位于漢宜高速公路枝江市安福寺出口東端,集世界各地一百多個品種,幾千萬棵桃樹沿公路成線成片綿延50公里,50畝以上的連片桃園100多個,素有“桃花第一園”之美稱。2012年,該鎮(zhèn)投入12萬元對進園道路進行了硬化和維護,對景區(qū)近萬株桃樹進行了更新?lián)Q代,對景區(qū)標識標牌進行了完善,還新增了景觀樹。每個周末將分別舉辦車友會、相親會、攝影賽和書畫賽等活動,還將舉辦桃緣農(nóng)家美食大賽,新建的苗族民族風情園也將正式開園。
關(guān)廟山遺址
關(guān)廟山遺址位于枝江城東北11.5公里處的問安鎮(zhèn)關(guān)廟山村,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村落遺址,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文化堆積1米多厚。經(jīng)碳—14測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內(nèi)涵具有大溪文化的典型特點,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專家們命名為大溪文化的“關(guān)廟山類型”。關(guān)廟山遺址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guān)廟山遺址于1977年興修水利工程時發(fā)現(xiàn),當時就引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隊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極大興趣,立即對該遺址進行了重點發(fā)掘,在發(fā)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達5000多件。
這些文物大致上分兩大類:一類為石質(zhì)生產(chǎn)工具。品種齊全,磨制精細。有石斧、石錛、石鏟、石鑿、石網(wǎng)墜等,不僅適合當時不同的生產(chǎn)用途,而且也可以看出關(guān)廟山先民們的生產(chǎn)方式,已由采集、漁獵向種植養(yǎng)殖轉(zhuǎn)變。尤其是出土了加工糧食的石杵、陶箕以及夾雜在泥土中的稻谷殼,進一步證實了當時的關(guān)廟山人已種植了一定規(guī)模的粳稻;另一類為陶器用品,十分豐富。有釜、缸、甕等儲藏具;有陶箕、網(wǎng)墜、紡輪等工具;還有供兒童玩耍的龜、球、鈴等工藝品和埋葬死嬰所用的甕棺。這些陶器適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生活用品的造型和現(xiàn)代生活用品的造型幾乎一樣。尤其是其中的彩陶和蛋殼陶,堪稱精品,其造型別致,做工精細,色澤自然,紋飾古樸,有的陶胎薄如蛋殼,拿在手中,輕巧自如。這些種類繁多的陶器用品,與當時的先民們主食稻米密切相關(guān),是中華民族祖先們勤勞智慧的結(jié)晶。
遺址中還發(fā)掘出原始部落房基十座,有方形的,也有長方形的;有地面建筑,也有半地穴式建筑;屋項均為草原四面坡式,墻體采用竹木結(jié)構(gòu)、外抹泥土而成。由于枝江這一帶雨水多,地下水位高,關(guān)廟山的先民們已在房屋建筑中考慮到防潮問題,將房基墊層和泥土墻體用火燒烤,還在墻根外圍鋪筑了散水坡??脊艑<覀儗﹃P(guān)廟山原始房屋建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這里的建筑技術(shù)已具備了南方建筑的基本特點。
該遺址文化內(nèi)涵極為豐富,不僅屬大溪文化,還疊壓有屈家?guī)X文化層和石家河文化層,是長江流域著名的原始村落遺址,它又一次有力地證實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同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該遺址的考古成果已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和《新中國考古發(fā)現(xiàn)與收獲》。
董市鎮(zhèn)明清古街
董市原名董灘口,自古名人輩出、商賈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變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時期,集鎮(zhèn)上共有四條街道,從東至西為三條直街,分別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頭還有一條橫街。據(jù)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縣志》記載:“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賈云集?!比缃穸欣险诌€留存著明清時期的傳統(tǒng)居民、商鋪作坊及歷史遺跡。
古鎮(zhèn)董市“半于邑城,商賈云集”,又是軍事要地,宗教圣地,也是經(jīng)濟樞紐。明清鼎盛時期,集鎮(zhèn)有300多家字號,1000頭毛驢上街馱運貨物,年經(jīng)營額值現(xiàn)幣3000萬元以上。物流興盛了商業(yè)水陸交通運輸業(yè),也帶動了手工業(yè)作坊的發(fā)展。主要行業(yè)有糧食加工整米、榨油、豆作酥食、醬園;棉花加工有軋花、彈花、紡線、織布、踹染等;從事金屬制品加工有金、銀、銅、鐵、錫、繽鐵(白鐵)鑄造等。還有生產(chǎn)草編、香爐、方斗紙、棕麻繩等,行業(yè)多達50種,產(chǎn)品幾百種。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