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扎蘭屯冬天最冷時候,中午最高溫度在零下20多度,這個地方的冬天特別冷,一般人受不了。
不對,扎蘭屯市并不是齊齊哈爾市的管轄范圍。行政管理歸屬為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下的縣級市,原名應該叫磨茹氣。因為毗鄰齊齊哈爾,所以很多人誤認為屬于齊市,扎蘭屯自然風景具有典型的亞寒帶草原地貌及氣候,夏季涼爽著、冬季銀裝素裹,人文景色十分迷人,是中國原生態(tài),無污染的旅游勝地。
屬于大興安嶺,位于大興安嶺中南段,一年四季分明,冬寒夏涼,氣候宜人。扎蘭屯隸屬于呼侖貝爾市,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教育發(fā)展也好,舉辦的林業(yè)、農(nóng)牧業(yè)、師范、財經(jīng)等各類中等專業(yè)學校很有名氣,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同時,這里也是旅游圣地,其中的月亮泡子非常有名。
扎蘭屯市隸屬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毗鄰齊齊哈爾市,與齊齊哈爾市無任何隸屬關(guān)系。扎蘭屯市是呼倫貝爾市下轄縣級市,是內(nèi)蒙古嶺東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醫(yī)療、交通中心,呼倫貝爾副中心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與齊齊哈爾市甘南、龍江兩個縣相接,公路交通特別便利。
博克圖位于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qū),擁有非常非常悠久的歷史,這里在近代也是非常著名的軍事要塞,不少游客都對此地感到陌生,但是這里依舊保留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原貌,非常適合旅游參觀。
牙克石火車站水塔,建于1902年,水槽部分為木質(zhì)。
博克圖和貫穿大興安嶺的一系列城鎮(zhèn)一樣,都是因為俄羅斯人主導建設(shè)的中東鐵路才有了規(guī)?;陌l(fā)展,例如比博克圖更大的牙克石和扎蘭屯,比博克圖略小或曾經(jīng)略小的烏奴耳和免渡河。
而中東鐵路在離開大興安嶺的束縛之后,更哺育出了哈爾濱這樣的遠東明珠。
中東鐵路是T字型,交匯點就是哈爾濱,一橫的兩端是滿洲里與綏芬河,一豎在經(jīng)過長春和沈陽后抵達大連,綏芬河向東連通的是海參崴,滿洲里向西則可抵達莫斯科以及歐洲各國。
這條亞歐大通道古已有之,史稱草原之路,既是游牧民族的故土,也是他們馳騁出擊的通途。昔日蒙古人就是依托于此,征戰(zhàn)世界的。
博克圖火車站,建成之初為二等站,現(xiàn)為三等站。
曾經(jīng)是帝國邊疆一個小驛站的博克圖,在1903年中東鐵路修通之后,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站點。
一是翻越大興安嶺需要加掛車頭,博克圖是提供支持的基地。為此,這里還專門修建了20臺位的扇形機車庫,存留至今,和水塔一起成為超越百年的工業(yè)遺產(chǎn)。
二是從博克圖有中東鐵路支線博林線深入大興安嶺,把森林深處的木材和礦產(chǎn)運送出來。這樣博克圖就成為一個中轉(zhuǎn)站,在中東鐵路沿線的眾多車站中脫穎而出。
大興安嶺深處的戰(zhàn)略支點
如果說中東鐵路是一橫的話,大興安嶺就是一豎,這一橫一豎十字坐標的原點就是博克圖
扎蘭屯景色的最大特點是純天然的自然景觀,大自然的渾然天成,沒有絲毫的人工雕塑雕飾。
扎蘭屯山上松樺茂密,山巔或有奇峰異石;山谷中溪泉眾多,水量充沛,在密林深谷中有不少飛瀑涌泉;溪水匯集流入雅魯河和綽爾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許多叢林綠洲,自然形成若干處可供旅游觀光的風景點,組成一處范圍很大的馳名風景區(qū)。
擴展資料
扎蘭屯其中最有名的景點為秀水和吊橋公園。秀水位于市區(qū)北面,雅魯河流經(jīng)這一帶時,便進入平川地帶,形成扇形沖積地帶,河中有數(shù)不清的小島,島上水柳叢生,大小形狀不一,河水深而清澈,流而不急,游艇可穿梭其間,夏日樹蔭蔽日,水旁山花盛開,為內(nèi)蒙古夏季避暑旅游的第一勝地,素有“內(nèi)蒙古小杭州”之稱。
1961年我國一批文化名人來此游覽后,共同商定將這段河流取名為“秀水”,老舍先生詠詩一首云: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扎蘭天一方。深淺翠屏山四面,回環(huán)碧水柳千行。牛羊點點悠然去,鳳蝶雙飛自在忙。處處泉林看不厭,綠城徐入綠村莊。
扎蘭屯景色的最大特點是純天然的自然景觀,大自然的渾然天成,沒有絲毫的人工雕塑雕飾。
扎蘭屯山上松樺茂密,山巔或有奇峰異石;山谷中溪泉眾多,水量充沛,在密林深谷中有不少飛瀑涌泉;溪水匯集流入雅魯河和綽爾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許多叢林綠洲,自然形成若干處可供旅游觀光的風景點,組成一處范圍很大的馳名風景區(qū)。
擴展資料
扎蘭屯其中最有名的景點為秀水和吊橋公園。秀水位于市區(qū)北面,雅魯河流經(jīng)這一帶時,便進入平川地帶,形成扇形沖積地帶,河中有數(shù)不清的小島,島上水柳叢生,大小形狀不一,河水深而清澈,流而不急,游艇可穿梭其間,夏日樹蔭蔽日,水旁山花盛開,為內(nèi)蒙古夏季避暑旅游的第一勝地,素有“內(nèi)蒙古小杭州”之稱。
1961年我國一批文化名人來此游覽后,共同商定將這段河流取名為“秀水”,老舍先生詠詩一首云: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扎蘭天一方。深淺翠屏山四面,回環(huán)碧水柳千行。牛羊點點悠然去,鳳蝶雙飛自在忙。處處泉林看不厭,綠城徐入綠村莊。
呼倫貝爾扎蘭屯冬天最冷時候,中午最高溫度在零下20多度,這個地方的冬天特別冷,一般人受不了。
三亞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它擁有全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
這里有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一灣”亞龍灣和大東海、三亞灣等優(yōu)質(zhì)海濱,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海藍沙白、浪平風輕。
三亞大氣環(huán)境質(zhì)量全國排名第一。
浙江烏鎮(zhèn)
烏鎮(zhèn)位于桐鄉(xiāng)市北部,距市區(qū)17公里。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東南與濮院、龍翔街道等毗連.
烏鎮(zhèn)地處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物產(chǎn)豐富,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之稱。
云南元陽梯田
云南屬于海洋性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那里的人們開墾了規(guī)模龐大、世界聞名的梯田。其中元陽的梯
田比較有代表性,特別是云霧天氣多的季節(jié),山坡上大片的梯田在云霧籠罩下,就像從人間登上天堂的天
梯,非常壯觀美麗。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從西藏高原來到云南南部這個邊陲山區(qū),初來乍到就遇到了一大
難題:周圍的山谷根本不適宜種植。
江蘇太湖
太湖跨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蘇州占3分之2強,太湖72峰,蘇
州攬入58峰,國務院規(guī)劃的沿太湖13個風景區(qū)69個景點,蘇州有6個景區(qū)34個風景點,正所謂太湖風光美,
一半在姑蘇。太湖風景名勝區(qū)素以宏大的層次,豐富秀麗的湖島山水風光而著稱,蘇州沿太湖地區(qū)尤為得天
獨厚,漫長而多變的湖岸線,形成豐富的沿湖景觀,山林豐茂、花果飄香、文物古跡遍布其間。
江南水鄉(xiāng)周莊
周莊鎮(zhèn)位于蘇州城東南38公里,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xiāng)之
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xiāng)。周莊有著近九百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文化蘊涵。
廣西紅水河岸上風光
處處是高聳的峰叢,放眼望去重巒迭嶂,高低錯落變化無窮,裸露著奇特的形體;遍地可見深幽的洼地,
俯首遠眺隱約察覺村寨、田間和水池交織其間,不禁嗟漢這小小的一隅之谷猶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
感。這個奇妙的境地,磊磊多石,山巖嶙剛,崎嶇突兀,間或夾雜堅韌虬典的林木盤根錯節(jié)的榕樹,顯示出
一種昏螟、空靈而粗獷的氣勢,令人駭異。
湖南吉首鳳凰
鳳凰縣位于湖南吉首市與懷化市之間偏西的地方,城區(qū)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樓就如美人
醉酒一樣憨態(tài)可掬。城內(nèi)大街小巷中辣子與熏肉的香味四季飄香,多情湘女婆娑而過。有月光的晚上,苗民
男女的對歌聲可驚醒每一扇臨水的窗戶。出了城,見一山如利劍穿空,拔地而起,為天星山。山頂有一平臺
豁然開朗,中有一方池為“天池”,汩汩溪流,卻久旱不涸,常有麝獐臨水,百鳥低回。山下有奇梁洞,洞
內(nèi)有云霧山、天堂、龍宮、陰陽河等景,集桂林、張家界奇景于一洞。
云南瀘沽湖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海撥2690米,水域面積達5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
余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tài)各異,林木
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
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云南羅平
羅平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nèi)深溝峽谷縱橫,盆嶺相間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以其氣勢雄偉的
瀑布群落、幽深險峻的峽谷、挺撥秀麗的峰叢、獨特的地貌奇觀、蒼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
曲折的河流、玲瓏剔透的灘跌、碧綠如玉的湖泊、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文物古跡等構(gòu)成了自然、人
文景觀薈萃的旅游勝地。
北海潿洲島風光
潿洲島是我國最大的死火山島,位于北海市東南面36海里處,與銀灘隔海相望,面積26平方公里。在它
的附近有一個斜陽島,站在潿洲島上可以觀看到太陽斜照該島的情景,這就是著名的“潿州斜陽”。
四川稻城
稻城縣位于川西高原西南邊緣,全縣只有3萬人口,面積3723平方公里,具典型的藏鄉(xiāng)風情。早上起
來,晨霧里群山起伏,美麗的稻城河從縣城外蜿蜒流過,河灘上一排排白楊被秋風染黃了葉子,在太陽底下
閃著金光;沿河從縣城到桑堆鄉(xiāng)一路的河灘旁,布滿了紅色的沼澤;炊煙飄起的牧場上,牦牛靜靜在吃草。
貴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
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是全國最大的苗族村寨,全寨1200多戶、6000余人,苗族占99。黎平肇興侗寨有
900多戶人家、3800余人,故有“侗鄉(xiāng)第一寨”之稱。全寨有5個家族,每個家族有一座鼓樓,共5座鼓樓、
5座花橋、5座侗戲樓,這些極富侗族建筑特點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