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內微機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器、自動化系統(tǒng)站控層設備等均應接入GPS同步時鐘裝置。
本規(guī)范要求各類接入GPS同步時鐘裝置的設備采用下述一種或幾種時鐘同步信號,凡新投運的需授時變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間隔層設備,原則上應采用IRIG-B碼(DC)時鐘同步信號。時間同步信號類型:
1) 1PPS秒脈沖(空接點輸入)
2) 1PPM分脈沖(空接點輸入)
3) 1PPH時脈沖(空接點輸入)
4) IRIG-B(DC)時碼(RS-422、RS485)
5) IRIG-B(DC)時碼(TTL 5V或24V)
S.00.00.05/Q106-0003-0808-2449 6 6) IRIG-B(AC)時碼 7) 時間日期報文串口(RS-232、RS-422、RS-485)
變電站內微機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器、自動化系統(tǒng)站控層設備等均應接入GPS同步時鐘裝置。
本規(guī)范要求各類接入GPS同步時鐘裝置的設備采用下述一種或幾種時鐘同步信號,凡新投運的需授時變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間隔層設備,原則上應采用IRIG-B碼(DC)時鐘同步信號。時間同步信號類型: 1) 1PPS秒脈沖(空接點輸入) 2) 1PPM分脈沖(空接點輸入) 3) 1PPH時脈沖(空接點輸入) 4) IRIG-B(DC)時碼(RS-422、RS485) 5) IRIG-B(DC)時碼(TTL 5V或24V) S.00.00.05/Q106-0003-0808-2449 6 6) IRIG-B(AC)時碼 7) 時間日期報文串口(RS-232、RS-422、RS-485)。
系統(tǒng)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系統(tǒng),對系統(tǒng)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的咨詢方法。系統(tǒng)分析是一種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確定問題的本質和起因,明確咨詢目標,找出各種可行方案,并通過一定標準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幫助決策者在復雜的問題和環(huán)境中作出科學抉擇。
系統(tǒng)分析方法來源于系統(tǒng)科學。系統(tǒng)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后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橫跨各個學科的新的科學部門,它從系統(tǒng)的著眼點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它的產生和發(fā)展標志著人類的科學思維由主要以“實物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系統(tǒng)為中心”,是科學思維的一個劃時代突破。
系統(tǒng)分析是咨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一個復雜的咨詢項目看成為系統(tǒng)工程,通過系統(tǒng)目標分析、系統(tǒng)要素分析、系統(tǒng)環(huán)境分析、系統(tǒng)資源分析和系統(tǒng)管理分析,可以準確地診斷問題,深刻地揭示問題起因,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和滿足客戶的需求。
分類
編輯
1)系統(tǒng)特征分析方法;
2)系統(tǒng)邏輯分析方法;
3)系統(tǒng)工程技術。
參考 百科 /link?url=_BqvzuGfUa1mzpK
以小時為單位的時間管理
以天為單位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設立明確的目標
時間管理的目的是讓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更多你想要實現的目標。把年度的4到10個目標寫出來,找出一個核心目標,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標設定詳細的計劃,并依照計劃進行。
二、學會列清單
時間管理把自己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寫下來,列一張總清單,這樣做能讓你隨時都明確自己手頭上的任務。在列好清單的基礎上進行目標切割。
1.將年度目標切割成季度目標,列出清單,每一季度要做哪一些事情;
2.將季度目標切割成月目標,并在每月初重新再列一遍,遇到有突發(fā)事件而更改目標的情形時及時調整過來;
3.每一個星期天,把下周要完成的每件事列出來;
4.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
Smith補償與大林算法的比較 摘要:研究了兩類用于時滯系統(tǒng)控制的方法,即包括自整定PID控制Smith預估控制和Dahlin算法在內的經典控制方法和包括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和模糊神經網絡拉制在內的智能控制方法,經過比較后認為經典控制結構簡單,可靠性及實用性強,而智能控制則具有自適應性和堅固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的優(yōu)勢,因而將這兩種控制方法結合起來是控制時滯系統(tǒng)有效實用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1引言 在工業(yè)生產過程中,具有時滯特性的控制對象是非常普遍的,例如造紙生產過程,精餾塔提餾級溫度控制過程,火箭發(fā)動機燃燒室中的燃燒過程等都是典型的時滯系統(tǒng).為解決純滯后時間對系統(tǒng)控制性能帶來的不利影響,許多學者在理論和實氏 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紹其中兩類研究得比較多的控制方法,即最早在時滯系統(tǒng)控制中應用的幾種經典控制方法和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智能控制方法.2經典控制 所謂經典控制方法是指針對時滯系統(tǒng)控制問題提出并應用得最早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自整定PID控制,Smith預估控制,大林算法這幾種方法.這些方法雖然理論上比較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卻能收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因而在工業(yè)生產實踐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1自整定PID控制 PID控制器由于具有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點,因而在實際控制系統(tǒng)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據統(tǒng)計PID控制是在工業(yè)過程控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控制算法.PID控制的難點在于如何對控制參數進行整定,以求得到最佳控制 效果.較早用來整定PID控制器參數的方法有:Ziegler-Nichols動態(tài)特性法,Cohen-Coon響應曲線法,基于積分平方準則ISE的整定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只能在對象模型精確己知的情況下,Cui,Kunfln Zhang,Yifei實現PID參數的離線整定,當被控對象特性發(fā)生變化時,就必須重新對系統(tǒng)進行模型辨識.為了能在對象特性發(fā)生變化時,自動對控制器參數進行在線調整,以適應新的工況,PID參數的自整定技術就應運而生了.目前用于自整定的方法比較多,如繼電型自整定技術,基于過程特征參數的自整定技術,基于給定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的SPAM法自整定技術,基于遞推參數估計的自整定技術以及智能自整定技術等.總體來看這類自整定PID控制器對于(T為系統(tǒng)的慣性時間常數)的純滯后對象控制是有效的,但對于大純滯后對象,當時,按照上述方法整定的PID控制器則難以穩(wěn)定.2.2 Smith預估控制 Smith于1957年提出的預估控制算法,通過引入一個與被控對象相并聯(lián)的純滯后環(huán)節(jié),使補償后的被控對象的等效傳遞函數不包括純滯后項,這樣就可以用常規(guī)的控制方法(如PID或PI控制)對時滯系統(tǒng)進行控制.Smith預估控制方法雖然從理論 上解決了時滯系統(tǒng)的控制問題,但在實際應用中卻還存在很大缺陷.Palmor提出Smith預估器存在這樣兩點不足:1.它要求有一個精確的過程模型,當模型發(fā)生變化時,控制質量將顯著惡化;2.Smith預估器對實際對象的參數變化十分敏感,當參數變化較大時,閉環(huán)系統(tǒng)也會變得不穩(wěn)定,甚至完全失效.Watanabe進一步指出Smith預估器的兩個主要缺陷:1.系統(tǒng)對擾動的響應很差;2.若控制對象中包含的極點時,即使控制器中含有積分器,系統(tǒng)對擾動的穩(wěn)態(tài)誤差也不為零.另外Smith預估器還存在參數整定上的困難,這些缺陷嚴重制約了Smith預估器在實際系統(tǒng)中的應用.針對Smith預估器存在的不足,一些改進結構的Smith預估器就應運而生了.Hang C C等針對常規(guī)預估控制方案中要求受控對象的模型精確這一局限,在常規(guī)方案基礎上,外加調節(jié)器組成副回路對系統(tǒng)進行動態(tài)修正,該方法的穩(wěn)定性和 魯棒性比原來的Smith預估系統(tǒng)要好,它對對象的模型精度要求明顯地降低了.Watanabe提出的改進結構的Smith預估器采用了一個抑制擾動的動態(tài)補償器M(s),通過配置M(s)的極點,能夠獲得較滿意的擾動響應及對擾動穩(wěn)態(tài)誤差為零.對于Smith預估器的參數整定問題,張衛(wèi)東等人提出了一種解析設計方法,并證明該控制器可以通過常規(guī)的PID控制器來實現,從而能根據給定的性能要求(超調或調節(jié)時間)來設計控制器參數.2.3大林算法 大林算法是由美國IBM公司的Dahlin于1968年針對工業(yè)過程控制中的純滯后特性而提出的一種控制算法.該算法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合適的數字調節(jié)器D(z),使整個系統(tǒng)的閉環(huán)傳遞函數相當于一個帶有純滯后的一階慣性環(huán)節(jié),而且要求閉環(huán)系統(tǒng)的純滯后時間等于被控對象的純滯后時間.大林算法方法比較簡單,只要能設計出合適的且可以物理實現的數字調節(jié)器D(z),就能夠有效地克服純滯后的不利影響,因而在工業(yè)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它的缺點是設計中存在振鈴現象,且與Smith算法一樣,需要一個準確的過程數字模型,當模型誤差較大時,控制質量將大大惡化,甚至系統(tǒng)會變得不穩(wěn)定.實際上已有文獻證明,只要在Smith預估器中按給定公式設計調節(jié)器D伺,則Smith預估器與Dahlin算法是等價的,Dahlin算法可以看作是Smith預估器的一種特殊情況.。
(1)110KV樞紐變電站和220KV及以上變電站要求系統(tǒng)具有GPS對時功能,要求對變電站設備和間隔層IED設備(包括電能智能表等)均實現GPS對時,并具有時鐘同步網絡傳輸校正措施。
110KV終端站、35KV變電站不要求GPS對時功能,但要求具有一定精度的鎮(zhèn)內系統(tǒng)對時功能。GPS時鐘同步信號可以覆蓋全球。
24H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位置、速度及時鐘信息。該系統(tǒng)具有實用性強、準確性高的特點。
利用GPS,電力自動化裝置可以精確的控制廣域測量系統(tǒng),分析故障錄波信息。采用GPS技術,實現站內甚至站間的準確對時,對時的精度達到了微秒級要求,目前已經成為最佳的對時方案。
(2)對時接口方式有以下幾種:1)脈沖同步方式。脈沖同步方式又稱應對時方式,主要由秒脈沖信號每秒個脈沖和分脈沖信號(每分鐘一個脈沖)。
秒脈沖是利用GPS裝置所輸出的每秒一個脈沖方式進行時間同步校準,實踐準確度較高,上升沿的時間誤差不大于1us,這是國內外保護常用的對時方式。分脈沖是利用GPS裝置所輸出的每分鐘一個脈沖方式進行時間同步校準,實踐準確度也較高,上升沿的時間誤差不大于1US。
另外,國內一些制造廠通過差分芯片將每秒一個脈沖轉換成差分電平輸出,以總線的形式與多個裝置同時對時,同時增加了對時距離,由每秒一個脈沖幾十米的距離提高到差分信號1km左右。裝置的同步脈沖常用空節(jié)點方式輸入。
用途:對國產故障錄波器、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雷電定位系統(tǒng),行波測距系統(tǒng)對時。2)串行口對時方式。
串行口對時方式又稱軟對時方式,是因愛綜合自動化網絡提供的通信通道,以監(jiān)控時鐘為主時鐘,將時鐘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向各個時間從裝置發(fā)送,報文包括年、月、年、分、秒、毫秒。也可包括用戶指定的其他特殊內容,如接受GPS衛(wèi)星數,告警信號燈,報文格式可為ASCⅡ碼或者BCD碼或用戶定制格式。
從裝置接收到的報文后通過解幀獲取當年主時鐘信息,來校正自己的時間,一保持與主時鐘的同步。裝置通過串行口賭氣同步時鐘每秒一次的串行輸出的時間系想你對時。
串行口有分為RS-232接口和RS-422接口方式。用途:對電能量計費系統(tǒng)、自動化裝置、控制室時鐘對時。
3)IRIG-B碼對時方式,IRIG-B為IRIG委員會的B標準,是轉為時鐘的傳輸指定的時鐘碼。國外進口裝置長使用該信號輸入方式對時,每秒輸出一幀按秒、分、消失、日期的順序排列的時間信息,IRIG-B信號有直流偏置(TTL)水平,1KHZ正弦調制信號、RS-422電平方式、RS-232電平方式4種形式。
用途:給某些進口保護或故障錄波器對時。
1. 數字信號處理是把信號用數字或符號表示成序列,通過計算機或通用(專用)信號處理設備,用數值計算方法進行各種處理,達到提取有用信息便于應用的目的。例如:濾波、檢測、變換、增強、估計、識別、參數提取、頻譜分析等。
2. 一般地講,數字信號處理涉及三個步驟:
⑴模數轉換(A/D轉換):把模擬信號變成數字信號,是一個對自變量和幅值同時進行離散化的過程,基本的理論保證是采樣定理。
⑵數字信號處理(DSP):包括變換域分析(如頻域變換)、數字濾波、識別、合成等。
⑶數模轉換(D/A轉換):把經過處理的數字信號還原為模擬信號。通常,這一步并不是必須的。 作為DSP的成功例子有很多,如醫(yī)用CT斷層成像掃描儀的發(fā)明。它是利用生物體的各個部位對X射線吸收率不同的現象,并利用各個方向掃描的投影數據再構造出檢測體剖面圖的儀器。這種儀器中fft(快速傅里葉變換)起到了快速計算的作用。以后相繼研制出的還有:采用正電子的CT機和基于核磁共振的CT機等儀器,它們?yōu)獒t(yī)學領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3. 信號處理的目的是:削弱信號中的多余內容;濾出混雜的噪聲和干擾;或者將信號變換成容易處理、傳輸、分析與識別的形式,以便后續(xù)的其它處理。 下面的示意圖說明了信號處理的概念。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