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班級讀書會如火如荼地展開,繪本成了低段班級讀書會主要的閱讀內容。閱美慧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學生閱讀經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閱讀進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繪本閱讀,期望激發(fā)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這學期,教師跟孩子們共讀了一本本生動有趣的繪本。仔細回味,略有收獲。在閱美慧繪本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
一、主題引導式
每本繪本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遍布在圖畫中。如果以這個主題來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的話,繪本的人文性將會“隨風潛入夜”般的深入人心。以主題為線索引導閱讀,可以將圖畫中散落的珍珠串成串,讓主題的光芒四溢!同時學生將會在主題的引導下,體會到“發(fā)現”帶來的無窮樂趣。因為,閱美慧繪本的主題本身就是在形象有趣的畫面中展示出來的。帶領孩子去發(fā)現這樣的畫面,當然就是去帶領孩子發(fā)現幸福的天堂。
圖文并茂的繪本吸引著孩子。閱美慧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通過主題來引導孩子閱讀繪本,讓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
二、表演延伸式
這種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歡的,符合他們好動的年齡特點。繪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讓孩子們淋漓盡致地身同感受著。適合表演的繪本,讓孩子們演演,更能激起情趣。
書是生活的寫照。在閱讀中感受生活,反之亦可在生活中演繹文本,將文本延伸到真實的生活中。讓低段學生在表演中延伸文本,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式。當學生閱讀完前半部分的時候,安排學生和老師一起表演:有了生活表演的推波助瀾和鋪路搭橋,再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用句式說說,孩子們都能情趣盎然地說上來大人與自己之間能做的事,以及兩者之間的差別。課堂上生活已悄然融入到文本閱讀中了。
三、讀寫結合式
這種指導方式的提出,緣于兒童繪本的特質——
在內容上: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
圖畫故事書里的圖畫,應具備的條件:
1.鮮明的視覺像:兒童喜愛鮮明的色彩和形象,對于抽象的、混沌的、因無法理解而不感興趣。
2.融合在畫中的想象力:畫中要有符合兒童心理的想象,想象愈豐富的愈受歡迎。
3.線條的變化和形狀的構成,應有明確的關聯:因為兒童的感覺是敏銳的。
4.象征的、典型的型態(tài):兒童們喜愛以象征的、典型的形式來表現的圖畫。
5.詩的筆觸:優(yōu)美的,如同引導你到詩的,典雅的世界里去的感覺。
6.明朗華麗的色彩:顯得熱鬧而有活力的色彩。
圖畫故事書里的文字,應具備的條件:
1.必須具有故事性,而且是隨著幼兒的年齡所能理解的故事。
2.圖畫故事書的文字,必須有自然的、美妙的韻律。
3.這些敘述故事的文字,可考慮先由成人念給孩子聽,而逐漸引向由孩子自己閱讀。
4.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幫助幼兒擴展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
閱美慧繪本的特質,為學生的寫話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依托繪本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寫話能力,仍以學生為本位,以不犧牲學生興趣、不增加他們的負擔為先決條件,鼓勵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創(chuàng)作,要求不限。我在指導寫話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抓住文字特色仿創(chuàng)。
閱美慧繪本的文字簡練又富有特色,常安排重復循環(huán)有規(guī)律的句子。
2、借助圖文描述故事。
根據圖畫,結合簡練的語言,把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下來,就像看了一本書,把故事講下來一樣。不管孩子的描述流暢與否,我們都發(fā)揮了閱讀繪本的作用之一——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
3、聚焦主題,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培養(yǎng)低段學生表達能力的常用手段。深受學生喜愛的繪本圖畫,怎能不好好發(fā)揮它的魅力呢?學生對繪本圖畫的喜愛,是愿意表達的情感基礎。如何指導看圖寫話?天馬行空,任意表達也不失為一種策略。但是,如果圍繞主題,讓學生細觀畫面,下筆表達的話,應該就會有“中心鮮明,主題突出”的效果。
音樂,對兒童的思維活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在音樂中成長的孩子,能敏銳地感受和理解音樂優(yōu)美、崇高的情感特征,提高形象思維能力,這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和今后的事業(yè)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是孩子們可以享用一生的財富。
1、古典音樂可以養(yǎng)成兒童高尚的情操和博愛的情懷
古典音樂是美的藝術,是對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贊嘆,是人類心靈深處智慧和人格的流露,它蘊含著人性的柔美和天地的壯闊,喜歡古典音樂就是崇尚智慧的卓越和人格的高尚。
2、古典音樂可以促進兒童心靈的健康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古典音樂中所具有的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情感和緩急有序的節(jié)奏,能與兒童內心的情感產生共鳴,并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舞之、蹈之,因此而身心愉悅、舒展、健康。
3、古典音樂可以開啟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古典音樂不僅是聲音的藝術,而且也是靈性的藝術,豐富的音樂語言是人類理性和情感的最抽象表達??梢詮浹a語言文字教育和科學教育的不足,啟迪和拓展兒童時間和空間的觀念,從而培養(yǎng)兒童非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古典音樂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直覺能力
音樂是直覺的藝術。音樂之所以是直覺的藝術是因為音樂直接理解和抽象表達自然、宇宙、生命內在和諧的規(guī)律,科學所要求的素質正是表現在對這種和諧規(guī)律的敏感和把握,這就是科學的直覺,它與音樂是相通的。古典音樂是開啟兒童直覺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5、古典音樂是生命的藝術,讓生命豐富多彩
音樂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美化和凈化。生活中有音樂就如同夏日的清風,宜人清爽,像冬日的陽光,溫暖明亮。一旦兒童養(yǎng)成聽古典音樂的習慣就如同生活中多了多了一個知己和玩伴,生活中的一切情趣皆能融入其中,又能從中得到無限的靈感和快樂。
6、古典音樂是完美的聽覺藝術
兒童需要古典音樂,尤其是嬰幼兒。人生之初,聽覺神經的發(fā)育和成長,決定了兒童智力的高低。這時候尤其需要大量音聲的刺激,風聲、雨聲等大自然之聲以及人的聲音,再輔之以音量適中音樂之聲,就是最自然、有效的教育方式。嬰幼兒時期又是人類習慣、性情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音樂啟蒙教育將成為其一生的興趣和愛好,讓他終生受益。
7、典音樂是理性的藝術,可以培養(yǎng)兒童縝密的思維能力
表面看來,音樂是跳動的靈感,但樂章和樂章之間,樂句與樂句之間,聲部與聲部之間,樂器的搭配無不體現了縝密的邏輯。在完整的交響樂中,不同樂章的發(fā)展、遞進、互動,樂器之間的相互輝映都表現出了音樂的理性。因此讓兒童聽完整的交響樂無形之中就能把這種理性傳導給他們,有助于他們的思維能力的提高。
8、古典音樂是中庸的藝術,易于養(yǎng)成兒童中庸、謙雅的性情
早期的古典音樂(巴赫、莫扎特、海頓等)的音樂中流淌著這這種迷人的優(yōu)美,雖然其間不乏世俗的情感,但都符合“中庸”之道——所謂“喜怒哀樂”發(fā)而皆中節(jié),這些音樂如同中國的古琴音樂,都合適用來培養(yǎng)兒童兒童淳樸儒雅的性情。
音樂潛能需要科學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要讓孩子們置身于良好的藝術氛圍中,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只有讓孩子們從心底熱愛音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音樂潛能。因此,我們誠摯地推薦這套來自德國的美麗繪本。
隨著班級讀書會如火如荼地展開,繪本成了低段班級讀書會主要的閱讀內容。
閱美慧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學生閱讀經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閱讀進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繪本閱讀,期望激發(fā)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這學期,教師跟孩子們共讀了一本本生動有趣的繪本。
仔細回味,略有收獲。在閱美慧繪本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 一、主題引導式 每本繪本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遍布在圖畫中。
如果以這個主題來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的話,繪本的人文性將會“隨風潛入夜”般的深入人心。以主題為線索引導閱讀,可以將圖畫中散落的珍珠串成串,讓主題的光芒四溢!同時學生將會在主題的引導下,體會到“發(fā)現”帶來的無窮樂趣。
因為,閱美慧繪本的主題本身就是在形象有趣的畫面中展示出來的。帶領孩子去發(fā)現這樣的畫面,當然就是去帶領孩子發(fā)現幸福的天堂。
圖文并茂的繪本吸引著孩子。閱美慧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
通過主題來引導孩子閱讀繪本,讓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
二、表演延伸式 這種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歡的,符合他們好動的年齡特點。繪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讓孩子們淋漓盡致地身同感受著。
適合表演的繪本,讓孩子們演演,更能激起情趣。 書是生活的寫照。
在閱讀中感受生活,反之亦可在生活中演繹文本,將文本延伸到真實的生活中。讓低段學生在表演中延伸文本,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式。
當學生閱讀完前半部分的時候,安排學生和老師一起表演:有了生活表演的推波助瀾和鋪路搭橋,再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用句式說說,孩子們都能情趣盎然地說上來大人與自己之間能做的事,以及兩者之間的差別。課堂上生活已悄然融入到文本閱讀中了。
三、讀寫結合式 這種指導方式的提出,緣于兒童繪本的特質—— 在內容上: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 圖畫故事書里的圖畫,應具備的條件: 1.鮮明的視覺像:兒童喜愛鮮明的色彩和形象,對于抽象的、混沌的、因無法理解而不感興趣。
2.融合在畫中的想象力:畫中要有符合兒童心理的想象,想象愈豐富的愈受歡迎。 3.線條的變化和形狀的構成,應有明確的關聯:因為兒童的感覺是敏銳的。
4.象征的、典型的型態(tài):兒童們喜愛以象征的、典型的形式來表現的圖畫。 5.詩的筆觸:優(yōu)美的,如同引導你到詩的,典雅的世界里去的感覺。
6.明朗華麗的色彩:顯得熱鬧而有活力的色彩。 圖畫故事書里的文字,應具備的條件: 1.必須具有故事性,而且是隨著幼兒的年齡所能理解的故事。
2.圖畫故事書的文字,必須有自然的、美妙的韻律。 3.這些敘述故事的文字,可考慮先由成人念給孩子聽,而逐漸引向由孩子自己閱讀。
4.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幫助幼兒擴展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 閱美慧繪本的特質,為學生的寫話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依托繪本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寫話能力,仍以學生為本位,以不犧牲學生興趣、不增加他們的負擔為先決條件,鼓勵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創(chuàng)作,要求不限。我在指導寫話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抓住文字特色仿創(chuàng)。
閱美慧繪本的文字簡練又富有特色,常安排重復循環(huán)有規(guī)律的句子。 2、借助圖文描述故事。
根據圖畫,結合簡練的語言,把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下來,就像看了一本書,把故事講下來一樣。不管孩子的描述流暢與否,我們都發(fā)揮了閱讀繪本的作用之一——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
3、聚焦主題,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培養(yǎng)低段學生表達能力的常用手段。
深受學生喜愛的繪本圖畫,怎能不好好發(fā)揮它的魅力呢?學生對繪本圖畫的喜愛,是愿意表達的情感基礎。如何指導看圖寫話?天馬行空,任意表達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但是,如果圍繞主題,讓學生細觀畫面,下筆表達的話,應該就會有“中心鮮明,主題突出”的效果。
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繪本中的圖畫,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感受。繪本如果僅止于閱讀功能,那就太可惜了。于是,我在繪本運用中與教學互動,能讓幼兒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更饒富趣味。利用繪本進行美術教學,一定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讀繪本,玩創(chuàng)意!繪本能激發(fā)幼兒對繪畫欲望和激情,每次手中捧著繪本時,也被書中的圖畫深深吸引。外出學習時,也聽到將繪本閱讀融入精彩的語言教學之中。于是,我也在思考:如何將繪本閱讀與美術教學相結合,讓孩子們在欣賞美的同時,用手中的畫筆,再創(chuàng)造心中的美麗圖景。
一、用繪本進行情景教學
在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設置恰當的情景,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既然情景教學能夠激發(fā)起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樂于學,那該用怎樣的手法創(chuàng)設情境呢?
繪本的本身就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上面的一張張富有魔力的圖畫更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孩子們最喜歡聽老師講故事,一聽到老師說講故事了,他們的精神馬上就來了。用繪本作為美術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無不是成功之舉?,F在的電教設備可以幫助我們創(chuàng)設更佳的情境,將繪本以電子文本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大大渲染了繪本的魔力,會讓孩子們走進繪本,定格在畫面之中。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很快進入教學情景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還要借助語言的魅力,備課時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語的設計,使環(huán)節(jié)之間連接得更緊密,更恰當,教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語言必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二、培養(yǎng)幼兒造型能力
美術活動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只有學以致用,使幼兒的個性得以張揚,達到創(chuàng)新的目的。傳統(tǒng)純技能的教學,雖然為學者造型表現提供了接近,卻可能使學習者的發(fā)散思維窒息,培養(yǎng)出的只能是畫匠,而不是具有真正創(chuàng)新造型表現能力的畫家。繪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擬人化的動物形象個個充滿活力,讓孩子們以全新的視角去認識周圍的世界。
平時的教學時,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會畫。我曾用簡筆畫的形式來教幼兒畫動物,這樣效果也不錯,但是作品單一,缺乏個性和創(chuàng)新。在教孩子繪畫母雞時,我把《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帶到了課堂上。作者把母雞蘿絲的形象表現地淋漓盡致,一根根的羽毛清晰可見,給了孩子們很大的視覺沖擊。作品的色彩明媚,故事詼諧幽默,線條簡單流暢,貼近幼兒的視角。有了繪本的介入,讓課堂的氛圍異常活躍。在繪本欣賞的同時,我和幼兒一起探討母雞的形態(tài)特點,孩子們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我最后,讓孩子們想象:接下來母雞蘿絲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用你的畫筆來告訴大家吧!接下來課堂很安靜,只聽到畫筆發(fā)出的"刷刷"聲……大部分幼兒都能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畫母雞。孩子們的作品也展現了一個個新的故事,有的孩子還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重新創(chuàng)編了《母雞蘿絲去散步》,這些個性的表現讓我對繪本教學有了信心。
在人物畫中,孩子們多以蝌蚪人的形式來表現人物的動態(tài)。美術教學中,人物動態(tài)的把握是一個重點和難點。我也看到許多優(yōu)秀的課例,許多前輩制作活動的木偶人或是紙板人,讓孩子們制作中慢慢體會理解人物的結構造型和動態(tài)變化。這是個好辦法,我想繪本《大腳丫跳芭蕾》一定也會讓孩子們愛上人物畫。埃米·揚用漫畫手法夸張地畫出主人公貝琳達像音符般的黑色發(fā)髻、橡皮般的長手、長腿和一雙大腳,幽默地展現芭蕾舞伸展、跳躍的種種姿態(tài),讓畫面充滿了舞動的線條,突顯芭蕾優(yōu)雅的韻律感。在欣賞的同時,讓幼兒來模仿貝林達優(yōu)美的舞姿。此外,書中人物身體的曲線也巧妙地表達出互動關系,例如表演場景中的舞者、樂團和看得如癡如醉的觀眾,也都活潑地彼此應合。甚至人物和家具之間也相互對應,像貝琳達站在穿衣鏡前看她的大腳那頁,貝琳達彎腰,鏡子則往前傾斜,貝琳達的腳和鏡子腳形狀相似,形成非常有趣的畫面。這些畫面能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同時在欣賞、模仿中也學習了人物的動態(tài)變化,提高了造型能力的表現。
三、繪本能激發(fā)幼兒想象力
在重視個別差異的現代社會,也更強調孩子的多元化智能的發(fā)展。有的孩子很會說話,但是不太會繪畫;而有的孩子沉默寡言,甚至被認為是孤僻的孩子,他們不太會察言觀色,卻善于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繪本能促進幼兒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使幼兒收到藝術的陶冶,培養(yǎng)審美的情趣,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提高和發(fā)展。
繪本故事教學能把孩子們帶進童話世界,在探索思維、發(fā)現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活動中,不拘一格,因勢利導,達到讓全體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chuàng)新的合格人才。
閱美慧教育專家解析:
好的繪本,每張圖像都會說話,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系,兒童得以由直覺進入繪本的世界,自然流暢地聽故事。
由于幼兒識字不多,不能獨立閱讀,所以繪本的文字,便須要大人代為關讀,再說給小讀者聽。
也就是說,繪本的文字并不是寫給小讀者看的,而是讓他們聽的。
幼兒對外在世界的認識,是從整體來掌握感覺,而非由細部思考分析的。
這種特質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觀,而經常以熱情,全情投入地參與。
在與大人共讀繪本時,他們不僅在聽一則他人的故事,他們會與故事中的角色合而為一,親歷其境地體驗這段故事。
這是幼兒喜歡重復聽一個故事的原因之一。
每一次聆聽,對小孩而言都是新的感受經驗。
因此,大人與小孩一起閱讀繪本時,不要先讀文字,要讓他們先看圖畫 。
預留空間,讓孩子的想象馳騁,掌握繪本的整體意境。在誦讀文字的時候,我們應忠于原味,既不偷工減料,也不加油添醋。
這樣,小孩才可以體會到繪本的文學及秩序之美,掌握繪本的整體意境。
繪本為小孩提供豐富的體驗,體驗到的感受經過時間沉淀,便會慢慢化為知識和智能。
在閱讀之后,大人應避免說教,急不及待地說明、詢問、考試。
我們應把看書、聽故事的主權還給孩子,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反芻繪本。
大人可以〔坐看〕繪本的種子,在孩子的生命中發(fā)芽、成長。
1.舞蹈能夠促進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遲緩、粗心大意、協(xié)調能力差、膽小敏感、情緒不穩(wěn),自信不足,以及自閉癥,多動癥等,經過舞蹈訓練都會得到相應的改善。因為舞蹈使人的聽覺、動覺等幾乎所有感覺器官都發(fā)揮作用,生命機能得到了總動員,因此,能夠發(fā)泄情感,驅散郁悶,緩解精神緊張,并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使人感覺心情舒暢,從而穩(wěn)定情緒,改善心境。
(六)舞蹈能夠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人格魅力。 通過集體舞蹈訓練,可以使少年兒童在舞蹈合作、競賽過程中,培養(yǎng)出團隊合作和良性競爭的意識,也能使其具有吃苦耐勞、樂觀積極的精神,時刻給人以大方得體、聰慧懂事的感覺。
2.舞蹈能夠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
通過舞蹈訓練,少年兒童的力量、柔韌性、控制性、協(xié)調性、靈活性和耐性等方面的身體素質都會得到大幅度提高,這使少年兒童能夠靈活自如地把握與運用身體,準確無誤地完成正常或特殊形式的身體運動,做出各種動作,敏捷地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以避免身體受傷害。
3.舞蹈有利于提高少年兒童的生理機能 。
舞蹈訓練使少年兒童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機能發(fā)生適應性的改善,促進視覺、聽覺、本體感覺等各種感覺功能的得高,促進思維與智力的發(fā)展,改善神經系統(tǒng)對軀運動的調節(jié),提高肢體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使大腦靈活、細密,反應更迅速、動作更靈敏。4.舞蹈能夠改善少年兒童的形體,帶來藝術氣質和形體美。
人體的形體與機能在一定期程度上取決于先天因素,但是后天的影響也起著很大的作用。舞蹈訓練可以克服彎腰駝背等一些不良的身體姿態(tài),使身體變得挺拔;有助于少年兒童身體各圍度的均衡發(fā)展;還可以使主要運動肌肉的力量得到提高,減少肌肉上覆蓋的脂肪,使其均稱而有線條,也使肌肉、韌帶等得到拉伸,變得纖長而有彈性,從而增加了美感。舞蹈促進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
舞蹈可使新陳代謝顯著增強,少年兒童正處于骨骼的生長時期,使其身體各部的生長發(fā)育更快;舞蹈可增加骨的血液供給,使骨組織得到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又能給生長骨骼的骨骺以適當刺激,從而促進生長;因此舞蹈訓練能促進少年兒童身高增長,據統(tǒng)計同性別、同年齡的少年兒童,參加舞蹈訓練的比不參加訓練的,身高平均要高 4 -8 厘米 。
5.
3.
1 能吸引與打動人的繪本。
如中班美術活動“我的連衣裙”所用的繪本圖案簡單,文字不多,簡潔明了,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快樂的情緒。正如作者西卷茅子自己說的那樣:這是一本真正畫給幼兒們看的圖畫書。作者先畫完,然后再填上文字,她認為:圖畫書的畫要足以帶給孩子快樂,只要孩子覺得畫好玩就行。繪本要能打動孩子、打動老師,運用在教學中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 富于想象的繪本。
運用在美術活動中的繪本應該是富于想象的。又如大班繪本美術活動“小腳丫”,繪本簡單的畫面中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內涵,描繪的故事新鮮有趣,平和親切,表現出獨特的審美視角。以一雙小朋友的小腳丫為原型變成了拱形橋、樹林、房子……繪本圖畫中出色的創(chuàng)意和聯想讓孩子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繪畫出一幅幅有趣的作品。
繪本最早出現在美國,它是繪本大師通過手工進行繪畫來展現美麗的圖片的書籍。
多組生動、形象、美麗的圖片,連貫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生動內容和繪本的完美畫面會給幼兒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激發(fā)幼兒主動進行閱讀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提高。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繪本的幫助,通過有效的指導給幼兒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綜合能力。 一、聽讀結合,點燃幼兒的想象力 前蘇聯文學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讀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p>
通過閱讀幼兒的想象力會被充分地激發(fā),讓幼兒可以張開想象的翅膀,在故事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繪本中有非常漂亮的圖片,幼兒由于年齡還比較小,他們所認識的字并不是很多,繪本通過大量的圖畫來展現故事的情境,文字語言比較少,正好適合幼兒的需要。
教師給幼兒進行朗讀,帶領幼兒一起去學習,會讓幼兒在故事中張開想象力,盡情地去想象故事的發(fā)展,構思接下來的情節(jié)…… 例如在閱讀暖房子繪本系列中的《特別的圣誕節(jié)》時,教師就可讓幼兒認真聽,教師給幼兒朗讀故事。故事一開始就說到了:“平安夜到了,小刺猬在廚房里忙著,就在這時“砰”的一聲響,有什么東西掉在了窗外…….”教師可以停一下,讓幼兒們一邊看繪本一邊去想象一下“砰”的聲音是什么呢?幼兒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教師給幼兒提供一個舞臺,幼兒們會給教師一個驚喜。
二、讀做結合,激發(fā)幼兒審美能力 繪本中有很多唯美的畫面和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教師在教學中要開動自己的腦筋,借助繪本的豐富內容和圖片讓幼兒們快樂地動起來。教師可以根據繪本內容讓幼兒一邊讀,一邊做,既提高了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們通過動手的方式給幼兒的學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們可以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地進行探究和學習。幼兒在動手中也會形成自己的審美意識,按照他們自己認為美的方向去努力。
活潑好動本身就是幼兒的天性,教師要讓給幼兒提供一些讓他們動起來的機會。例如在閱讀《親愛的雪人》的時候,故事講到了春天來了,雪人融化了,小兔子傷心地哭了。
為了安慰小兔寶寶,兔媽媽說:“小雪人去旅游了,還給你寄來了很多的明信片。有來自沙漠的,有來自叢林的,有來自海洋的……”小兔子對小雪人的旅游充滿了好奇,認真地欣賞小雪人寄來的每一種明信片。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來動手制作一張明信片,讓幼兒在做中學。幼兒們會根據繪本上給出的明信片的格式和樣式進行構思和制作,幼兒們會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新,向著他們認為“美”和“好”的方向去制作,從而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同伴互讀,促進幼兒合作學習能力 在對于繪本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讓幼兒兩兩成對地進行相互閱讀。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幼兒可以靈活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于繪本故事內容的理解。
在溝通和交流中幼兒的思想會變得更加開闊,幼兒之間可以實現取長補短。在相互的閱讀中,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為幼兒更快地掌握與人交流的技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相互學習,幼兒也感受到了閱讀的成就感,從而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幼兒們之間的講訴會帶著他們的理解,更好地展現出了故事中的親情和暖意,為幼兒學習營造出了更多的和諧氛圍,讓幼兒可以在一種輕松、愉快、自由、溫暖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探究和能力的提高。
四、自主誦讀,提高幼兒自主探究能力 繪本都是通過手工繪畫出來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品,再融入生動的故事,更是充分地展現出了它的生命力。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誦讀的時候,要充分地相信幼兒,給幼兒一個空間,在教師講解了之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去探究繪本中的故事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教育思想,從而提高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而且在思考中幼兒對于故事中的真善美以及假惡丑形成了深刻的認識,促進了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在閱讀《對不起》時,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小熊和小兔子是一對好朋友。
一天,他們發(fā)現一個怪東西,小熊撿起來,見上面映出了自己的樣子;可小兔子拿過來看時,上面映出的明明是一只兔子。兩個好朋友為此爭執(zhí)起來,誰也不理誰了。
夜幕降臨,兩個人都忍不住思念起了對方。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探究他們應該怎樣做呢?幼兒通過自己的交友之道和學習過的德育教育,他們會想出去道歉,向對方說一聲“對不起”,之后還可以繼續(xù)做好朋友。
幼兒的自主探究會給他們帶來快樂,而且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 總之,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利用繪本教學中要充分地挖掘繪本的內容和形式,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和探究,促進幼兒思維的快速運轉和思考。
通過幼兒的探究和自主思考,幼兒的多種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提高,這種變化是潛移默化的,它就像是春雨“隨風。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