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現代主義的設計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形式與風格。
第二、具象轉向抽象。
第三、表現比再現更重要。
第四、創(chuàng)造高于審美。
現代主義建筑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筑思想。這種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筑師要擺脫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束縛,大膽創(chuàng)造適應于工業(yè)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筑。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筑。
現代主義是一個對于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的革命,幾乎意識形態(tài)的所有范疇,從哲學、心理學、美學、藝術、文學、音樂、舞蹈、詩歌等等都被涉及。
新建筑的六項原則:
(1)強調建筑的功能。以功能為設計的出發(fā)點,講究設計的科學性,注重設計實施時的方便、舒適、效率。
(2)主張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注重材料的特征和建筑結構的特性相適應,并通過設計來發(fā)揮這些特性。
(3)突出建筑設計的經濟原則,以最低的投資達到最高程度的完滿性,使建筑設計成為面向大眾而不是少數權貴的活動。
(4)了有效地控制造價,反對任何裝飾。主張建筑的目的、內容和形式相統(tǒng)一,繁瑣的裝飾會提升造價,應該取消。
5)在具體設計上,空間的考慮是最重要的。設計不能僅在圖板上進行,而應該通過模型來進行空間的考慮,以避免形式主義帶來的各種弊端,從而獲得最佳功能的效果。
(6)建筑設計的基礎是科學性和邏輯性,而不是視覺美的裝飾性。
柯布西耶提出了新建筑設計的原則,
一、用細柱抬高建筑離開地面,讓連續(xù)的綠地在建筑下面通過;
二、由于城市中地面已經被建筑充滿了,將把公園拋向天空作有效的屋頂花園;
三、由大柱距的空間結構體系必然帶來開敞式的平面布局,其中可以安裝隔斷來劃分空間;
四、矩形窗不受柱距開間尺寸的限制,采光面積更為有效;
五、外墻不承重,自由開閉的幕墻和隔斷滿足功能與美觀的需要。
這五個要點構成了柯布新建筑美學的基礎。
現代主義設計是從建筑設計發(fā)展起來的,20 世紀20 年代前后,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筑家形成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筑運動,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設計的民主主義傾向和社會主義傾向;也包括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新的材料——鋼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鋼材的運用;新的形式—— 反對任何裝飾的簡單幾何形狀,推崇功能主義,從而把千年以來的設計為權貴服務的立場和原則打破了,也把幾千年以來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磚瓦的傳統(tǒng)打破了。
現代五大建筑原則:
1)底層架空
2)屋頂花園
3)自由平面
4)水平長窗
5)自由立面
底層架空:
讓實用空間遠離地面的陰冷潮濕,把地面留給花園和交通空間,這是底層架空的意義??虏嫉闹埸c,首先是技術上的可能(鋼筋混凝土結構);其次,是實現目的帶來的人性化的意義(居住擺脫陰暗潮濕,更好的享受陽光);第三,緩解地面層通常空間緊張的矛盾;最后,才是新穎的形式。
底層架空的做法現在不具有普遍性了,因為柯布的時代是工業(yè)化社會的時代,而現在是商業(yè)化的社會,商業(yè)成了城市的血液,商業(yè)需要地面做容身之處。這是柯布沒有看到的,但我們應該注意到他的出發(fā)點,實際上是針對解決問題,非常務實的。
屋頂花園:
這個屋頂花園的意思,也要放在當時去看。當時的通行做法是屋頂為坡面的閣樓層,里面是儲藏間和傭人的住所??虏枷胝f的是,首先在新的排水技術、新的結構形式下,屋頂不再有做坡形的必要性,可以是平的(從這個角度,把“屋頂花園”的說法換成“平屋面”亦未嘗不可)。其次柯布認識到屋頂也是好的空間,有最好的陽光和視野,應該加以利用;此外,屋頂的綠植、覆土可以縮短鋼筋混凝土的溫度反差,在技術上不容易產生裂縫。所以這個屋頂花園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花園,也融合了多層次的思考。正如柯布所說,技術的原因,經濟的原因,舒適的原因,情感的原因,要求我們采用平頂式屋面。
底層架空和屋頂花園列于建筑五點之前兩項,定義了現代建筑的形象特征。從簡單的建筑邏輯看:這樣處理帶來的輕巧的形式感、入口的空間感,還有打破沉悶的天際線,彌補了減去裝飾之后的枯燥感,都不失為很好的手法。但如今的情況發(fā)展了,它們不再具有普適性意義,但是自由平面就不同了。
自由平面:
基于框架的混凝土結構體系,墻不參與承重,因此平面與古典建筑大不相同。對此,柯布自己的作品是很好的說明。自由平面的最大特點是:墻、柱脫離,分別成為獨立的構件,其他如樓梯、坡道等構件亦然。結果是,首先,“房間”的概念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空間”概念。拋開了結構的限制,室內空間的形狀、比例、組織形式可以有無窮的變化,這是“自由”的淺層意義;其次,墻體的厚度不再重要,回歸成單純的分隔空間的線條,柱不參與空間的分割,回歸成單純的結構件,構件的屬性回歸了本質,回歸了單純;第三,墻體和其他構件產生了自足性,其本身成為可欣賞的對象,即:構件的材料、質地可以不再為所在的空間服務,而是單純的表達構件本身,單純的裝飾不再是必須的,這是現代建筑審美的重要特征??虏荚谠O計實踐中為了貫徹這些原則不惜矯枉過正:他的平面除非別無選擇,決不讓墻與柱發(fā)生關系,其他構件亦然。為了方便墻的布置,柯布偏愛無梁的平板體系。直至現在,西方建筑仍然盡可能弱化梁的存在以求得空間的自由干凈。(而這在中國是極端非常規(guī)的。這種差異的優(yōu)劣無須討論,它直接代表審美的關注方向,是否認可這樣的審美,是區(qū)分建筑觀現代與否的標志。)
新建筑不是柯布的發(fā)明,柱板結構在柯布出生前早已出現,在同一時期,格羅皮烏斯、密斯等很多建筑師都在做同樣的工作。而柯布在理論和實踐雙重角度,從美學的層次奠定了新建筑的體系,這是柯布最卓越的貢獻。
水平長窗:
柯布對水平條窗的推崇,還是源于他對陽光、美景的基本的熱愛,在柯布的理想中,城市是充滿陽光,遍植綠樹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水平長窗就是很自然的結果。看到技術上的可能,并把它實現,這之中一定也包含著喜悅。不過說到底,水平長窗只是實踐自由立面的可能性之一。 自由立面:沒有自由平面,就沒有自由立面。只有外墻脫離了最外側的那一排柱,立面才有了自由呈現的可能,這即是自由度。自由立面的基礎,就在于擺脫受力結構對表皮的限制??赡苄圆坏扔诒厝恍裕杂刹淮聿豢酥?。柯布的很多建筑立面實際是非??酥频?,也都遵循柱網的模數,簡單而規(guī)整,但這種規(guī)整是主動追求的,與限制下的規(guī)整有本質的不同。
自由立面:
沒有自由平面,就沒有自由立面。只有外墻脫離了最外側的那一排柱,立面才有了自由呈現的可能,這即是自由度。自由立面的基礎,就在于擺脫受力結構對表皮的限制??赡苄圆坏扔诒厝恍?,自由不代表不克制??虏嫉暮芏嘟ㄖ⒚鎸嶋H是非常克制的,也都遵循柱網的模數,簡單而規(guī)整,但這種規(guī)整是主動追求的,與限制下的規(guī)整有本質的不同。
美國建筑師斯特恩提出后現代主義建筑有三個特征:采用裝飾;具有象征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huán)境融合。
廣義的后現代主義建筑:是指現代主義之后的,或者反對現代主義的一切建筑設計思潮。 狹義的后現代主義建筑:從哲學理論上講,它主要體現在以“二元論”和“雙重性”取代現代主義的“一元性”和“排他性”。
強調傳統(tǒng)和向波普藝術(接近生活的藝術,是對抽象的表現主義的叛逆)學習的重要意義。 人們對后現代主義的看法非常分歧,又往往同對現代主義建筑的看法相關。
部分人認為現代主義只重視功能、技術和經濟的影響,忽視和切斷新建筑和傳統(tǒng)建筑的聯系,因而不能滿足一般群眾對建筑的要求。 他們特別指責與現代主義相聯系的國際式建筑同各民族、各地區(qū)的原有建筑文化不能協調,破壞了原有的建筑環(huán)境。
此外,經過70年代的能源危機,許多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筑并不比傳統(tǒng)建筑經濟實惠,需要改變對傳統(tǒng)建筑的態(tài)度。也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反映產業(yè)革命和工業(yè)化時期的要求,而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越過那個時期,因而現代主義不再適合新的情況了。
持上述觀點的人寄希望于后現代主義。 反對后現代主義的人士則認為現代主義建筑會隨時代發(fā)展,不應否定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
他們認為 :現代主義把建筑設計和建筑藝術創(chuàng)作同社會物質生產條件結合起來是正確的,主張建筑師關心社會問題也是應該的。相反,后現代主義者所關心的主要是裝飾、象征、隱喻傳統(tǒng)、歷史,而忽視許多實際問題。
在形式問題上,后現代主義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義和手法主義,是表面的東西。因此,反對后現代主義的人認為:現代主義是一次全面的建筑思想革命,而后現代主義不過是建筑中的一種流行款式,不可能長久 ,兩者的社會歷史意義不能相提并論。
也有的人認為后現代主義者指出現代主義的缺點是有道理的,但開出的藥方并不可取 。 認為后現代主義者迄今拿出的實際作品,就形式而言,拙劣平庸,不能登大雅之堂。
還有人認為后現代主義者并沒有提出什么嚴肅認真的理論,但他們在建筑形式方面突破了常規(guī),他們的作品有啟發(fā)性。
現代派建筑。產生于19世紀后期,成熟于20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于全世界,是20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筑。代表人物主張建筑師擺脫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束縛,大膽創(chuàng)造適用于工業(yè)化社會的條件和要求的嶄新的建筑,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色彩,又稱現代派建筑。
新的建筑學原則。提倡新的建筑美學原則,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tǒng)一、建筑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凈的體形、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
”現代主義建筑”強調建筑要隨時代而發(fā)展,現代建筑應同工業(yè)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筑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筑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采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筑設計中發(fā)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筑樣式的束縛,放手創(chuàng)造新的建筑風格;主張發(fā)展新的建筑美學,創(chuàng)造建筑新風格.現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學原則.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法的統(tǒng)一;建筑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凈的體型;在建筑藝術中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 對這些建筑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不過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