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出自《紅樓夢》第五回。這首曲子主要描寫紅樓夢的主角賈寶玉對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態(tài)度,寫賈寶玉婚后仍不忘懷死去的林黛玉,寫薛寶釵徒有“金玉良姻”的虛名而實際上則終身寂寞。整首曲以強烈的對比手法,通過寶玉之口表現(xiàn)了作者對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謂美好姻緣的否定和批判。
2、《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出自先秦,佚名?!毒I繆》描寫新婚之夜的纏綿與喜悅。詩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寫了夜的過程,時光的流動,但新婚夫婦的纏綿卻是那樣深厚曲折。借助內(nèi)心的獨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長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動。
3、《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篇,這首《桃夭》寫的是女子出嫁到男方家里,全篇描寫了男女新婚的喜悅,表達了對新婚夫妻的祝福。這首詩很像是一首歌詞,所以一唱三嘆,不斷重復(fù)“桃之夭夭”,用桃花的絢麗盛開來形容新娘子的開心和幸福。
4、《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建。王建的詩歌作品以百首《宮詞》作為出名,名句有:“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錯教人恨五更風(fēng)”等。而這首《新嫁娘》也是王建的代表作,是描寫男女新婚的千古絕唱。詩中的新娘子那種聰慧而要體貼的舉動,這首描寫男女新婚的詩自然被千古傳唱。
5、《贈內(nèi)》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冀缺一農(nóng)夫,妻敬儼如賓。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至此千載后,傳是何如人。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需者衣食,不過飽與溫。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曅踝阌?,何必錦繡文。君家有貽訓(xùn),清白遺子孫。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jié)婚。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這首《贈內(nèi)》是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詩歌開頭就說男女新婚之后,就要同生共死,生而同衾,死亦同穴,可謂感情深厚。
緊接著白居易用歷史上梁鴻孟光、陶淵明、黔婁等等典故,歌頌了那些夫妻和睦的美好感情,表示自己和新婚妻子自己的感情不比他們差。后面的詩句中,白居易更表示了要和妻子安貧樂道,縱然是貧窮也要和妻子白頭偕老的美好愿望。
1、牲酒賽秋社,簫鼓迎新婚。
出處:宋·陸游《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 釋義:飲食比秋季祭祀還要豐盛,熱熱鬧鬧演奏樂器迎接新婚。 2、洛城花燭動,戚里畫新蛾。
出處:唐·楊師道《初宵看婚》 釋義:洛陽城中花燭影動,新娘描畫峨眉上妝,親戚鄰里喜氣洋洋。 3、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出處:唐·朱慶馀《近試上張籍水部》 釋義:洞房里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拜公婆討個好評。 4、樂奏簫韶花燭夜,風(fēng)流玉女才郎。
出處:宋·佚名《臨江仙·樂奏簫韶花燭夜》 釋義:新婚之夜美妙音樂演奏著,好一對風(fēng)度翩翩郎才女貌的新人。 5、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出處:先秦·佚名《國風(fēng)·鄭風(fēng)·女曰雞鳴》 釋義:佳肴做成共飲酒,白頭偕老永相愛。
女彈琴來男鼓瑟,和諧美滿在一塊。
佳偶天成拜玉堂,誰家嬌女配仙郎?尊前合成調(diào)鸚鵡,臺上吹簫引鳳凰。
芙蓉仙子祝賀向胤道先生兒子新婚之喜天成佳耦是知bai音,共苦同甘不變心。佳期正值小陽春,風(fēng)暖華堂du擁玉人,應(yīng)是三生緣夙定,漫教相敬竟如賓。
景星煥彩耀閨房,吉日佳辰合巹觴,寶眷情歡魚得水,月zhi圓花好配天長。新詩此日熊羆林,交拜成雙喜不禁,畫的青山眉樣好,百年有結(jié)是同心。
仁宅鶯遷鸞dao鳳舞,欣逢吉日與良時,隴西得厚承天佑,福祿駢臻獻祝詞。三生緣締海之東,兩筱無猜志亦同,事業(yè)鴻基今奠定,榮華富貴回日如中。
梅花點額艷新妝,珠玉雙輝暖洞房,料得明年如此日,也應(yīng)雞酒約同嘗。?;矍靶薜脣D賢,好將良玉答種藍田,桃源路接天臺路,締得今生美滿緣。
景自三陽湯有光,堂開五福禮牽羊,唱隨共效于飛樂,佩王鳴鸞百世昌。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7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