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清明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過年: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下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下春雨:好雨知時節(jié), 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思念: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jié),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可也是氣候容易發(fā)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jié),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凹娂姟?,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靶腥恕?,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皵嗷辍?,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xiàn)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擴展資料
清明節(jié)的名稱來由得名于節(jié)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生氣始盛,大地呈現(xiàn)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jié)萬物“吐故納新”,潔齊而清明。
《淮南子·天文訓》中講:“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稓q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薄稓v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jié)氣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清明祭祖節(jié)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jié)期內。清明節(jié)與端午節(jié)、春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jié)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僅供參考~~~~風: 1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2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羌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5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7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8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9豪氣生天地,扶搖上九霄. 10飄飄形莫定,坦坦乾坤搖. 霜: 1秋風蕭瑟夭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雞生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4月一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6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7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8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9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0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雨: 1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黑云翻墨未遮天,白雨亂珠跳入船. 6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8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9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臺一笛風. 10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雪: 1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2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4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5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6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7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8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9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1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雨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雪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云。(元?。?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歐陽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睹虾迫弧洞簳浴罚?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初三語文)-4-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雨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約客》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過伶仃洋》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 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樂》雪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云。
(元稹)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歐陽修)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作)。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