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風順“對應的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意為: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風正一帆懸”,“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
原詩: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釋義:
離鄉(xiāng)出游,來到北固山下,乘舟輕駕,順碧水流。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殘夜還未盡,江上紅日,早升起。舊歲還未除,春意已到,暖融融。寫好的家書,我往何處投?北歸的鴻雁,替我捎信,回到洛陽城。
擴展資料:
此詩寫冬末春初,詩人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兩岸春景而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開頭以對偶句發(fā)端,寫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懷。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p>
次聯(lián)寫“潮平”、“風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闊大?!俺逼絻砂堕煟L正一帆懸”(釋義: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描摹長江下游潮平江闊,風浪潛蹤,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
三聯(lián)寫拂曉行船的情景,對仗隱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級向上的藝術魅力。“海日升殘夜,江春入舊年”(釋義:殘夜還未盡,江上紅日,早升起。舊歲還未除,春意已到,暖融融)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的過程中的景象。
尾聯(lián)見雁思親,與首聯(lián)呼應。“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意思是:殘夜將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盡,江南已初入春。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diào),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不失詩苑奇葩,艷麗千秋。時光流逝,天運無情,而詩人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由此而引動末句的相思。全詩春景和鄉(xiāng)思和諧交融,清閑流暢,感情濃郁,是唐人行旅懷鄉(xiāng)詩中的佳作。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次北固山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