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寒露》(左河水)
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yǎng)脾腸。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后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池 上》(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韋凱)
寒寒樹棲鴉,露露水中花。
淺井泛皎月,靜秋知天涯。
《玉蝴蝶》(柳 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fēng)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fēng)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敗荷鹡鸰圖》(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木芙蓉》(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fēng)。
1.戴察的《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全詩如下: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2.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鲎詣⒂礤a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寒露初寒寒草邊,夜夜孤眠月前?!鲎脏嵶婀獾摹峨s劇·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
4.清宵寒露滴,白晝野云隈?!鲎孕弈赖摹度?;
5.清香晨風(fēng)遠,溽彩寒露濃。——出自柳宗元的《巽公院五詠》;
6.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出自韓愈的《木芙蓉》;
7.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鲎酝醪g的《送十五舅》;
8.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鲎詮埦琵g的《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9.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fēng)。——出自李賀的《感諷六首》;
10.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鲎曰矢θ降摹舵兼ピ埂罚?/p>
11.曉傍蒼崖,滴寒露、研朱點易?!鲎苑皆赖摹稘M江紅(壬子生日)》;
12.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鲎岳钲摹对绨l(fā)》;
13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出自韓翃的《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14.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fēng)生。——出自李群玉的《桑落洲》;
15.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鲎詣娴摹肚锶胀麝枴罚?/p>
16.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出自李頻的《黃雀行》;
17.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鲎元毠录暗摹逗I霞氖捔ⅰ罚?/p>
18.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出自錢起的《晚次宿預(yù)館》;
19.何似屏星南極里,清如寒露在冰壺。——出自劉辰翁 《法駕導(dǎo)引(壽劉倅仲簡)》;
20.寒露潤金井,高風(fēng)飄玉箏?!鲎栽S渾 《寓崇圣寺懷李校書》;
21.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鲎岳顛摹栋草嫀X表事平罷歸》;
22.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的《幸白鹿觀應(yīng)制》;
23.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鲎酝醪g的《齋心》;
24.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出自杜甫的《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25.此輩豈無秋,亦蒙寒露委。——出自杜甫的《種萵苣》;
26.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鲎远鸥Φ摹毒旁乱蝗者^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27.還期應(yīng)不遠,寒露濕蕪城?!鲎皂f應(yīng)物的《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28.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鲎皂f應(yīng)物的《授衣還田里》;
29.舊苑經(jīng)寒露,殘池問劫灰。——出自鄭愔的《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
30.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鲎岳顛摹锻砭皭澣缓喍印?;
31.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鲎蕴K颋的《山鷓鴣詞二首》;
32.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鲎员R照鄰的《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33.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鲎詮埦琵g的《使還都湘東作》
您好。
有關(guān)寒露的五言詩:
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焙稌r,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jié)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有些地方已出現(xiàn)霜凍,許多地方則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
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
力稀經(jīng)樹歇,老困撥書眠。
秋覺追隨盡,來因孝友偏。
清談見滋味,爾輩可忘年。
齋心
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fēng)。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晚次宿預(yù)館
錢起
鄉(xiāng)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飄泊方千里,離悲復(fù)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初到陸渾山莊
宋之問
授衣感窮節(jié),策馬凌伊關(guān)。
歸齊逸人趣,日覺秋琴閑。
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
浩歌步榛樾,棲鳥隨我還。
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盧照鄰
寂寂南軒夜。悠然懷所知。
長河落雁苑,明月下鯨池。
鳳臺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間玉齒,妙響入云涯。
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
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
木芙蓉
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fēng)。
花游曲
李賀
春柳南陌態(tài),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鏡濃掃眉。
煙濕愁車重,紅油覆畫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來遲。
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韋應(yīng)物
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
拜親歸海畔,似舅得詩名。
晚對青山別,遙尋芳草行。
還期應(yīng)不遠,寒露濕蕪城。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采納。
《二十四節(jié)氣之寒露》 作者:龍泉仙人
寒露過后秋風(fēng)涼,
滿山紅遍換新裝,
中原大地忙種麥,
來年夏季金滿倉。
《寒露》作者:飲水的魚
竹籬黃花已向晚,淡月初升風(fēng)初停。
天高云去歸有處,水遠夢回心不同。
露因相思起寒意,鳥為離別落悲聲。
何如把酒邀一曲,一路清歌直向東。
《寒露》作者:元平
寒露時節(jié)雁南遷,霧氣冰冷霜滿天。
南國葉飛秋正濃,北疆雪飄始著棉。
菊盛黃華鳥無蹤,摘棉割豆搶時間。
食甘補氣防感冒,健脾養(yǎng)肺??蛋?。
《寒露》 作者:冰山雪峰
太陽黃經(jīng)195°
寒露招搖
桐葉疏
月白清光滿
彩熒姍姍
風(fēng)搖落葉墜
氣凝秋聲寒
晨蛩驚夢
送目衡水湖
蕭蕭風(fēng)舞
滿荷槁枯
翹首云端外
露霧地連天
微云相續(xù)綿延
望斷流年盡蹉跎
遙問蒼松可耐寒
《池上》,原文: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譯文:涼風(fēng)習(xí)習(xí),晨露清冷,蘭花凋零,荷葉雖殘破依然帶綠,一只鶴獨自棲息在沙灘上,螢火蟲雙雙飛舞在水面上。作者自認為寥落無奈,還是酒醉初醒的意境中所見眼前景象。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
擴展資料
一、“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庇纱丝梢钥闯?,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xiàn)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二、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詩:“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贝嗽娍勺鳛榘拙右滓簧母爬?。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唐代白居易《池上》。
詩中描寫了寒露時節(jié)的景象,涼風(fēng)習(xí)習(xí),晨露清冷,蘭花凋零,荷葉雖殘破依然帶綠。進入寒露,天氣從涼爽過渡到寒冷,冬天的腳步近了。
到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寒露,太陽移至黃經(jīng)195度。到了“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幾乎快要凝結(jié)成霜。
寒露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排列十七,“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zhuǎn)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jié)。
《池上》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古意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采芝天門山,寒露凈毛骨。
帝青九萬里,空洞無一物。
傾河略西南,昌射河鼓沒。
蓬萊眼中見,人世嘆超忽。
當時棄桃核,聞已撐月窟。
且當呼阿環(huán),乘興弄溟渤。
和寒露有關(guān)的詩句挺多的,說明古人對寒露這個節(jié)氣也是很重視的,畢竟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七個節(jié)氣,也是第一個帶有寒字的節(jié)氣。
小編查閱了很多資料,在唐宋詩詞作品中,其中都有不少與之相關(guān)的詩句,其中也不乏像王安石、王昌齡這樣的大家。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編為你選了一篇唐代王昌齡的詩《送十五舅》: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小編會為你逐一釋義。
和寒露有關(guān)的詩句:《送十五舅》釋義 看了小編為你推薦的這一首和寒露有關(guān)的詩句,你從中學(xué)到了什么,又讀到了什么呢?古人最善于借景借物抒情,無論是昆蟲還是夕陽,都能成為他們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的一個出口,而從這首詞的字里行間我們又分明讀出了兩人即將要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心情和愁緒。另外,小編也為大家介紹下這首詩的作者王昌齡。
王昌齡,又名王江寧,具體原因無考,一說是他是江寧人,一說是他曾經(jīng)在江寧做過官,名氣很大,有詩家天子王江寧支撐,他和唐代李白一樣都是寫絕句的高手,也有不少詩作流傳。
1、曉菊泫寒露 唐李賀 《感諷六首》2、娟娟寒露中 唐王昌齡 《齋心》3、凄凄寒露零 唐白居易 《池上》4、赤梨葡萄寒露成 唐杜甫 《解悶十二首》5、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 唐杜甫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6、寒露下深宮 唐皇甫冉 《相和歌辭·婕妤怨》7、氣引迎寒露 唐李嶠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8、圣藻垂寒露 唐沈佺期 《幸白鹿觀應(yīng)制》9、九月寒露白 唐韓翃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10、寒露日夜結(jié) 唐獨孤及 《海上寄蕭立》11、一林寒露紫梨繁 唐盧綸 《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12、曉來寒露 宋沈唐 《望南云慢》13、寒露風(fēng)細 宋蘇軾 《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14、酌寒露 宋 吳泳 《賀新涼/賀新郎》15、憶山中、松寒露冷 宋葛長庚 《賀新郎·月插青螺髻》16、曉來寒露滴疏桐 宋無名氏 《一叢花》17、滴寒露、研朱點易 宋方岳 《滿江紅·曉傍蒼崖》18、玉燭降寒露 唐武元衡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19、亭亭寒露朝 唐韓愈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20、新開寒露叢 唐韓愈 《木芙蓉》21、溽彩寒露濃 唐柳宗元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22、曉菊泫寒露 唐李賀 《感諷六首》23、寒露落空中 唐姚合 《文宗皇帝挽詞三首》24、月軒寒露滋 唐許渾 《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25、九江寒露夕 唐李群玉 《桑落洲》26、淡煙寒露黃昏 元劉秉忠 《踏莎行·碧水東流》27、遐想廣寒露 元白樸 《水調(diào)歌頭 用前韻》28、寒露凈毛骨 宋王安石 《古意》29、開跗寒露側(cè) 南北朝沈約 《芳樹》30、月冷松寒露滿襟 宋白玉蟾 《詩一首》31、離披寒露下宋 蘇轍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荻浦》32、夜來寒露已為霜 宋郭印 《秋日即事八首》33、凄凄寒露下 宋黎廷瑞 《雜感六首》34、正似玉壺寒露冰 宋 李廌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35、寒露綴衰草 宋邵雍 《秋懷三十六首》36、白露寒露節(jié) 宋釋文準 《偈十二首》37、山寒露風(fēng)棱 宋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38、菊色滋寒露 宋吳芾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39、薄薄輕輕寒露雨 宋俞桂 《即事》40、微月兼寒露 宋張繼先 《題度儀堂四首》。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