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醪g《出塞》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K軾《水調歌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好水好山看未足,馬蹄催趁明月歸?!里w《登池州翠微亭詩》
明月隨良椽,春潮夜夜深?!醪g《送郭司倉》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獥罹肌兑顾挖w縱》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蹙S《竹里館》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銓期《古意》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蹲右骨锔琛?/p>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笏肌峨s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醪g《送柴侍御》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拙右住堕L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別詩》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譯文: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李白《靜夜思 》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4、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譯文: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6、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譯文: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擴展資料: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xiàn)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于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xiāng)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次句寫“懷遠”;接著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結尾兩句進一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一片深情。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此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fā)了亡國后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yōu)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鐘山,產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問語氣結尾,再一次強調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后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制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濕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xù)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2、《寄人》
唐代: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譯文:別夢中隱約來到了謝家,徘徊在小回廊欄桿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3、《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譯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蒙蒙霧氣沾濕了你的鬢發(fā);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什么時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簾或帷幔旁,讓月光擦干兩人的思念的淚。
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5、《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代: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譯文:回樂峰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
古詩詞中關于“借月思想”的詩句如下: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锻聭堰h》
2.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对孪陋氉谩?/p>
3.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肚锵孪掠袘选?/p>
4.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吨星镌隆?/p>
5.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栋嗽率迦找逛酝ね隆?/p>
6.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抖丈骄铀监l(xiāng)》
7.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端监l(xiāng)作》
8.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xiāng)愁?!对茐艄食乔锿?/p>
9. 年年春日異鄉(xiāng)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督馑监l(xiāng)》
10.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xiāng)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哆h望》
11.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13.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
15.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16.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恫创现蕖?/p>
譯文:
1. 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xiàn)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
2.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3. 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里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樹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涼。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里顯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遙遠。如何去約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悵地望著同樣遙遠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樣傻站著。
4. 中秋月圓,月光灑在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一人羈旅異鄉(xiāng),節(jié)日里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xiàn)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樹。
5.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6. 雪后冬天的傍晚,樹木凋零.山野間少見歸鳥和僧侶.關上朝東的窗戶連同窗外的積雪,點燃火爐化開硯中的冰,忽然懷想起故園西陵的家.
7. 房屋前面小路上的落花好久沒掃了,門外柳條也沒有折,也就是說好久沒有熟人來了,也沒有書信過來,表達一種思鄉(xiāng)思友之情。
8. 我長年在外,每年一到春天的時候,獨自在他鄉(xiāng)不勝悲傷,坐在樹下飲酒,那樹上的黃鶯也應該了解我思鄉(xiāng)的心情吧??吹浇稘u落的殘陽,就仿佛心腸被撕扯成片片柳葉。
9.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10.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11.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12.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13.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解析: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2、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解析:同看明月都該傷心落淚,一夜思鄉(xiāng)心情五地相同。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解析:在思鄉(xiāng)人的眼里,故鄉(xiāng)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寫封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層層遞進。
4、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解析: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5、胡蝶夢中家萬里,子規(guī)枝上月三更。
解析:在睡夢中夢見了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醒來時正值夜里三更時分,杜鵑在樹枝上凄厲地啼叫。
6、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文解釋】
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你,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與你在夢里相見。
【詞語解釋】
遙夜:漫漫長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戶。
露滋:露水打濕。
還寢:回臥室再睡。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的詩。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全詩意境雄渾而又幽清,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溫婉纏綿,回味無窮。
李白《靜夜思》賞析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保ā对娝?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保ā端嚻詳X馀》)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于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xiāng)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xiāng)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吹降?。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墒沁@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xiàn)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huán)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xiāng)的一切,想到家里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里,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1.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解析: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2.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解析:同看明月都該傷心落淚,一夜思鄉(xiāng)心情五地相同。
3.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罚?/p>
解析:在思鄉(xiāng)人的眼里,故鄉(xiāng)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寫封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層層遞進。
4.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解析: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5. 胡蝶夢中家萬里,子規(guī)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解析:在睡夢中夢見了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醒來時正值夜里三更時分,杜鵑在樹枝上凄厲地啼叫。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