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布者:曹東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漸雷震,君子以恐懼修??;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謀始;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步澤履,君子以辨民安志;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睹献?滕文公下》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省時何必久睡死后自會長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三國志)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十年寒窗無人問,來日必過龍門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可用于年老的但不忘拼搏的人)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擒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同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你討
1.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2.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3.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5.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6.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7.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 徐錫麟《出塞》
8.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9.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0.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1.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2.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嵺啤吨袷?/p>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踟懓住栋茁苟炊住て湟弧?/p>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醪g《從軍行七首·其四》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钯R《南園十三首·其五》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畎住缎新冯y·其一》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S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跑鼹Q《小松》
1.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2.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3.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4.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茍子》) 5.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李商隱) 6. 玩物喪志。(書經(jīng)) 7.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 8.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9. 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 10.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1.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 12.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韓愈)。
《揚子江》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登鸛雀樓》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絕句》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詠石灰》
年代: 明 作者: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行路難 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人生結交在始終,莫為升沉中路分。
4、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5、細數(shù)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6、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7、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8、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9、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10、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11、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12、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4、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17、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18、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19、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20、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21、添瓶澗底休招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22、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23、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
24、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2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6、今四十年,朱已死,人無知此詞者。27、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
28、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29、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
30、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31、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32、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33、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34、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35、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36、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37、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38、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39、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0、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41、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42、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43、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
44、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45、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46、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fā),戈戟云橫。47、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4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9、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
5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不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4、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9、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0、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2、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1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三國志)
14、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5、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7、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18、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現(xiàn)代人的心聲?。?/p>
19、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2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21、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2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2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26、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2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8、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3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31、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2、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最愛)
3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35、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37、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38、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39、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41、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4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4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4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jīng))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