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勿與,乍失勿取,乍怒勿責(zé),乍喜勿諾。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dāng)∑渚?。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p>
◎勿揚(yáng)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蚴坑腥欢罚何闩c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斗巧。
◎獨(dú)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義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慮也。
◎吾常見夸己者,以要譽(yù)而受嗤也;吾常見媚人者,以求悅而招鄙也。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yù),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甘苦自得。
◎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
◎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煨氖聛?,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素食則氣不濁;獨(dú)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甜酸苦竦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zāi)星。
◎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
◎多躁者必?zé)o沉毅之識,多畏者必?zé)o踔越之見,多欲者必?zé)o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zé)o質(zhì)實(shí)之心,多勇者必?zé)o文學(xué)之雅。
◎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
◎綺語背道,雜學(xué)亂性。
◎知足則樂,務(wù)貪必憂。
◎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天道忌巧”。天道是厭惡投機(jī)取巧行為的。“以天下之至拙,應(yīng)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誠,應(yīng)天下之至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獲。“天道忌巧”,投機(jī)取巧的路是不會長的。魯迅先生說過 “搗鬼有術(shù)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徑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遠(yuǎn)的,人生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凡是成就事業(yè)都是這樣,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長期勞心、勞力的結(jié)果。天上不會掉餡餅,人間沒有免費(fèi)的午餐。不要相信什么策劃,有一個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沒有那樣的捷徑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什么叫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就叫路,要踏踏實(shí)實(shí)地走自己的路。孟子講“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jìn),放乎四海”,泉水滾滾涌出,日夜不停,注滿洼坑后繼續(xù)前進(jìn),最后流入大海。古人講的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們要當(dāng)老實(shí)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萬不要思巧,巧害人??追蜃釉凇墩撜Z》中講“巧言令色,鮮矣仁”,投機(jī)取巧、當(dāng)面阿諛奉承的人很少有“仁”,一般都是小人。圣賢千言萬語就是叫人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小中見大。要腳踏實(shí)地、兢兢業(yè)業(yè),把腳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樣是會掉下來的,那不是我們踩的地方?!暗貏堇?,厚德載物”,立足大地上才能干出一番事業(yè)。
“天道忌盈”。月盈則虧,十五月亮最圓,十六就開始虧?!叭罩袆t昃”,這是自然的現(xiàn)象,太陽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偏移。乾卦的上九說“亢龍有悔”“貴而無位,高而無民”,太高了就物極必反。《管子》說“斗滿人概之,人滿天概之”,斗滿了人要把它刮平,人滿了老天就不高興?!疤斓捞澯嬷t”,天的本性是要使盈者虧損而補(bǔ)償不滿者,盈就是滿,就像月盈則虧;“地道變盈而流謙”,地之本性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低凹的地方。《易經(jīng)》里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一個謙卦,謙卦是這樣畫的,上面是坤,下面是艮,坤為地,艮為山。山都比地高,但是要謙虛到把山放到地的下面,把自己放到最底處,這就是謙卦。人們都喜歡謙虛的人,“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天道忌貳”。貳就是有二心,用心不專,不忠誠,無恒心。古人常講,人無二志,心無二用。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學(xué)貴有恒,謀事貴專。成就一番事業(yè),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才能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志向,才能有至死不做“二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jié)。“人生唯有常為第一美德”??追蜃犹岢熬硬欢^”。
人生是老實(shí)的學(xué)問,“忌巧、忌盈、忌貳”,這是人生的正道。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dāng)∑渚拧?/p>
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 勿揚(yáng)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斗: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斗巧。
◎ 獨(dú)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義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慮也。
◎ 吾常見夸己者,以要譽(yù)而受嗤也;吾常見媚人者,以求悅而招鄙也。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yù),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 甘苦自得。 ◎ 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
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 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 ◎ 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
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
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 素食則氣不濁;獨(dú)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 甜酸苦竦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zāi)星。 ◎ 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 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
◎ 多躁者必?zé)o沉毅之識,多畏者必?zé)o踔越之見,多欲者必?zé)o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zé)o質(zhì)實(shí)之心,多勇者必?zé)o文學(xué)之雅。 ◎ 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 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
◎ 綺語背道,雜學(xué)亂性。 ◎ 知足則樂,務(wù)貪必憂。
◎ 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 立身之道,內(nèi)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yán)不可以馭下。 ◎ 口腹不節(jié),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yù)。所以古人臨大節(jié)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 ◎ 智大心勞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種德,降祥于天。惡人種禍,貽殃于后。
◎ 沽虛譽(yù)于小人,不若聽之于天。遺貨財于子孫,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獨(dú),謀可寡而不可眾。獨(dú)利則敗,眾謀則泄。
◎ 一念忽略,便有錯言錯事。 ◎ 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 好勝人者,必?zé)o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 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 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xué)問。 ◎ 惡莫大于毀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 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xué)問。
◎ 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 信算命,信風(fēng)水,皆妄念所致。
讀書明理人以義命自安,便不信也。 ◎ 尖酸語稱快一時,當(dāng)之者終身怨恨。
◎ 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 好飾者,作非之漸。
偏聽者,啟爭之端。 ◎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姑息必成大忍(過),面譽(yù)必至背非。 ◎ 甘讓君子其志卑,不讓小人其量淺。
◎ 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
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 因循二事,誤盡一生。
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 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好談己長只是淺。 ◎ 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
◎ 才覺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 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 法者,天討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 知天地萬物于一體,則能愛矣。 ◎ 人倫明,則禮樂興。
◎ 二十年來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 ◎ 到老始知?dú)赓|(zhì)駁,尋思只是讀書粗。
◎ 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yuǎn)之。 ◎ 人之所學(xué),不可為人所容,為人所容則下矣。
◎ 人要為善,先要明善始得。 ◎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 常沉靜,則含蓄義理而應(yīng)事有力。
◎ 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
◎ 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 ◎ 世間極占地位的,是讀書一著。
然讀書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勢位上。 ◎ 今人計較擺布人,費(fèi)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shù),自損了元?dú)狻?/p>
◎ 決不可存茍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xué)輕狂態(tài),決不可做憊賴人。 ◎ 當(dāng)至忙促時,要越加檢點(diǎn)。
當(dāng)至急迫時,要越加飭守。當(dāng)至快竟時,要越加謹(jǐn)慎。
◎ 盤根錯節(jié),可以驗(yàn)我之才;波流風(fēng)靡,可以驗(yàn)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yàn)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yàn)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yàn)我之操。 ◎ 要與世間撐持事業(yè),須先立定腳跟始得。
◎ 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zhí)不阿,是為中道。
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fēng)靡之中,最為雅操。 ◎ 聽言當(dāng)以理觀。
一聞在輒以為據(jù),往往多失。 ◎ 有惻隱之心者,必有羞惡。
◎ 人于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 ◎ 舉世惟一真字難得。
◎ 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 人之精神不可無所寄。
◎ 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 求靜是初學(xué)收心之法,。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李白《將進(jìn)酒》)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踩龂持T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范曄 *男兒事業(yè)當(dāng)志奇?!踩龂池炐?*君子志于擇天下。
〔宋〕劉炎 *襤褸衣內(nèi)可藏志。書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漢〕張衡 *志猶學(xué)海,業(yè)比登山。
〔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 *立志不堅,終不濟(jì)事。
〔宋〕朱熹 *志比精金,心如堅石?!裁鳌绸T夢龍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明〕胡居仁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睬濉吵淘噬?*志在林泉,胸懷廊廟。
琮瓊 *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移志?!矟h〕桓寬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三國〕曹植 *燕雀戲藩柴,安知鴻鵠游?〔三國〕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謁 *益重青青志,風(fēng)霜恒不渝?!蔡啤忱盥』?*騏驥筋力成,志在萬里外。
〔唐〕李白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秋?!蔡啤忱畎?*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唐〕杜甫 *浩蕩入溟闊,志泰心超然?!蔡啤嘲拙右?*憐君頭早白,其志竟不衰。
〔唐〕白居易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鋒芒。〔唐〕孟郊 *男兒出門志,不獨(dú)為謀身。
〔唐〕杜荀鶴 *有志誠可樂,及時宜自強(qiáng)?!菜巍硽W陽修 *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宋〕文天祥 *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苍橙f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鐵石豪杰心。
《格言對聯(lián)》 *有志肝膽壯;無私義凜然?!陡裱詫β?lián)》 *若無松柏志,超越不為高。
郭沫若 *顯譽(yù)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材铣撤稌?*寧可清貧有志,不可濁富多憂。
〔宋〕釋道遠(yuǎn)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菜巍澈?*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高翔。
〔明〕于謙 *學(xué)藝之道無它,鍛煉意志第一。徐悲鴻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春秋〕墨翟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矐?zhàn)國〕孟軻 *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
〔漢〕王充 *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徇也?!踩龂巢懿?*勸汝立身須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
〔唐〕劉兼 *業(yè)無高卑志當(dāng)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宋〕張來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宋〕張孝祥 *志須預(yù)定自道遠(yuǎn),世事豈得終無成?〔元〕徐謙 *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緊。
〔清〕顏元 *白首壯心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山。林伯渠 *英雄氣魄云為被;志士胸懷海作家。
《格言對聯(lián)》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踩龂巢懿?*居不隱者,思不遠(yuǎn)也;身不危者,志不廣也。
〔北朝〕劉晝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格言聯(lián)壁》 *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勵。孫中山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 《神童詩》 *自小多才學(xué),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和刀。 《神童詩》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明〕李時珍 *天下無難事,有志者成之;天下無易事,有恒者得之。
書摘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 *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春秋〕孔丘 *夫志,氣之帥也?!矐?zhàn)國〕孟軻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戰(zhàn)國〕孟軻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 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矐?zhàn)國〕荀況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戰(zhàn)國〕韓非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漢〕司馬遷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jī),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度龂萘x》 *志堅者,功名之主也。
〔晉〕葛洪 *執(zhí)志不絕群,則不能臻成功銘弘勛?!矔x〕葛洪 *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 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 *身可辱,而志不可奪。〔唐〕王勃 *生、死、窮、達(dá)不易其志。
〔宋〕蘇軾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 不拔之志。 〔宋〕蘇軾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xì)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菜巍持祆?*學(xué)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為先。
〔宋〕真德秀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裁鳌惩跏厝?*故立志者,為學(xué)之心也;為學(xué)者,立志之事也。
〔明〕王守仁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裁鳌硡卫?*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
〔明〕馮夢龍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業(yè)?!裁鳌称堇^光 *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 無志而建功。 〔明〕朱棣 *男兒立志三步曲:齊家、治國、平天下。
〔明〕唐寅 *千古圣賢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 不外乎一個“勤”字。 〔清〕曾國藩 *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清〕曾國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 苦心人無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清〕蒲松齡 *但言虛心,不若先言立志?!睬濉酬惔_ *學(xué)者志不立,一經(jīng)患難,愈見消沮。
〔清〕黃宗羲 *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jìn)兮不有止,言志 已酬便無志。粱啟超 *志之所趨,無遠(yuǎn)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陡裱月?lián)壁》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
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陡裱月?lián)壁》 《明日歌》明 文嘉 明日復(fù)明日。
1、天可補(bǔ),??商?,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fù)追?!鴩?/p>
2、莫倚兒童輕歲月,丈人曾共爾同年?!]鞏
3、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募巍睹魅崭琛?/p>
4、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憴C(jī)
5、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顛?/p>
6、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虾迫?/p>
曾國藩的座右銘:物來順應(yīng),未來不迎,當(dāng)時不雜,既過不戀。
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但是卻道盡了為人處世的智慧哲理。若能悟透這句話背后的道理,對我們一生有益。
曾公告訴我們,人要活在當(dāng)下,坦然面對事物,不為未來所憂慮,也不沉浸在痛苦里,亦不被時下所牽絆,按照當(dāng)下的意志去做事,就足夠了。
物來順應(yīng)
意思是說,不要違抗反對,順應(yīng)事物的變化,對未來不要考慮太多,也不要逃避,要敢于面對,專心致志的去做。
人生最怕什么?就是猶豫。一旦猶豫,就會失去時機(jī),反而影響氣度。
人生來就是苦難的,我們的一生充滿苦難、挫折,我們在面對這些不如意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坦然面對。
保持正能量的心態(tài),這樣才會在磨難中越挫越勇。
未來不迎
未來是不可測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因此,對未來我們要心懷敬畏,既不要?dú)g喜,也不要悲傷。
若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抱有幻想,反而會怠于工作,變得懶惰,滿足于幻想,不自覺的放慢了前行的腳步,這樣反而不好。
若是對未來充滿悲觀,過分去擔(dān)憂未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么這種不切實(shí)際的幻想,會使你不自信,影響自己的心情,工作效率也會變低。
這樣的未來,我們有什么值得歡迎它的地方呢?
當(dāng)時不雜
意思是說,做事不可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分心太多會讓事物混雜,到頭來什么都做不好。
做事要跟吃飯走路一樣,務(wù)必求專一,從雜亂中擺脫出來,專注于做好每一件事。
生活中,有些人覺得,讓自己忙起來有益處,于是他們熱衷于多份職業(yè)或參與活動,表面上他們活的很精彩,察其本質(zhì)卻發(fā)現(xiàn)不順心。
讓心靜下來,當(dāng)下不雜亂,這是一種智慧。
既過不戀
西方有一則諺語:“不要讓昨天占用今天的時間”。
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就不要去過多糾結(jié)了,要懂得及時止損,向前看。
人最寶貴的是時間,時間就是生命,且每個人只有一次,從出生,每個人都在倒計時。
生活中有酸也有甜,遇事不順?biāo)斓臅r候,不要長久的深陷在痛苦里無法自拔,而是要瀟灑的走出來。
不糾結(jié)與過去,更不要拿過去的錯誤,來懲罰我們現(xiàn)在的自己。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就不要去苦苦的留戀它了。生命不息,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
其實(shí)這四句話的背后都在暗示我們一個道理:要“活在當(dāng)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