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古體詩”是唐代人對唐代以前詩歌的稱說,每首句數(shù)、字數(shù)不限,不講究平仄對仗。
包括漢魏樂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詩、雜體詩、古風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近體詩”是唐代出現(xiàn)的格律詩。格律嚴格,篇有定句、定字、講究平仄對仗。
分為律詩和絕句。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所以你說的詠、歌類可以是古體詩、或近體詩,也可以是詠物、懷古、甚至抒情詩。要看從哪個角度。我不知道你提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能給出具體詩句會更好分析些。
1. 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云不遣飛?!ㄌ疲╊櫅r《王郎中妓席五詠 歌 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釋義:動人的歌聲,由青樓傳出,輻散到遙遠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幾處響起清脆的歌聲。歌聲飄入云霄,妙音繚繞,似乎要纏住行云不讓飛去。
2.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ㄌ疲﹦⒂礤a《踏歌詞四首-第二首一作張籍《無題詩》》
釋義:唱完新曲,歡樂的女郎們跑遠了,只有綠樹亭亭玉立在紅霞之中,間或傳來鷓鴣的鳴叫。
3.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北宋)周彥邦《片玉詞》
釋義:高雅動人的歌聲巧似泉水自流,輕柔婉轉,瀏亮圓潤。其間偶爾可以聽到如鳴玉器的水石相擊之聲,清脆悅耳,悠揚遠韻。
4.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轉目顧盼四周靜坐的賓客們,然后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雛鳳一般的清脆的歌聲。
5.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的歌聲清越、高亢,盡管琴弦的關紐也為之迸斷,蘆管也為之裂開,但各種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都無法與輕柔而上、綿延不絕的張好好的歌聲相比,它響遏行云,震驚四方。
6.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ㄌ疲├畎住顿浲魝悺?/p>
釋義: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7.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ㄌ疲┌拙右住杜眯小?/p>
釋義:今晚聽到她的琵琶聲,好像聽到了仙樂,耳朵里只有這個聲音,別的都聽不到 。
8. 碧袖一聲歌,石城怨、西風隨去?!ㄋ未┦愤_祖《湘江靜》
釋義:“碧袖”二句,筆鋒陡轉,深入寫愁。詩句沒有寫成,哀怨的歌聲又突然傳來,聲聲哀怨,融入秋風,把愁境的描寫推進了一層。
9. 含羞斂態(tài)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唐)權德輿《雜興五首》
釋義:悠揚的樂曲嘎然而止,嬌美的女子緩緩起座,掩面低眉欲要離去,周圍的聽眾歡聲叫喊,請她再奏一曲《刮骨鹽》。句中將女子的沉靜與周圍觀眾的歡鬧相比,更顯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謙遜的態(tài)度。
10. 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宋代)晏幾道《浣溪沙·唱得紅梅字字香》
釋義: 句中“紅梅”指《梅花落》曲調。“柳枝”、“桃葉”,一語雙關,它們既是曲調名稱,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藝術上的通感,用嗅覺感受出的“香味”來形容音樂的悅耳動聽。后句進而襯托,強調別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為遜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古體詩”是唐代人對唐代以前詩歌的稱說,每首句數(shù)、字數(shù)不限,不講究平仄對仗。包括漢魏樂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詩、雜體詩、古風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敖w詩”是唐代出現(xiàn)的格律詩。
格律嚴格,篇有定句、定字、講究平仄對仗。分為律詩和絕句。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所以你說的詠、歌類可以是古體詩、或近體詩,也可以是詠物、懷古、甚至抒情詩。
要看從哪個角度。我不知道你提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能給出具體詩句會更好分析些。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贈花卿》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堵爮椙佟穭㈤L卿
曾將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段洳先苏f笛歌》劉禹錫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江上琴興》常建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任飛揚?!堵牱f師彈琴》韓愈
鄭女出參丈人時,落花惹斷游空絲。高樓不掩許聲出,羞殺百舌黃鶯兒?!多嵟畯椆~歌》
隨風飄向何處落,唯見曲盡平湖深。明發(fā)與君離別后,馬上一聲堪白首?!堵牭迅枇魟e鄭協(xié)律》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对乱孤牨R子順彈琴》李白
湘水凌波慚鼓瑟,秦樓明月罷吹簫。《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王仁裕
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堵勄佟穼O氏
畫眉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鷺 李白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 戲鷗 年代:【唐】 作者:【錢起】 乍依菱蔓聚,盡向蘆花滅。更喜好風來,數(shù)片翻晴雪。
------------------------------------------------- 【江鷗】崔道融 白鳥波上棲,見人懶飛起。為有求魚心,不是戀江水。
------------------------------------------------- 祝鵲 年代:【唐】 作者:【王建】 體裁:【七古】 神鵲神鵲好言語,行人早回多利賂。 我今庭中栽好樹,與汝作巢當報汝 唐 - 李義府 - 詠鳥 【年代】:唐 【作者】:李義府 【題目】:詠鳥 【內容】: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 唐 - 李義府 - 詠鸚鵡 【年代】:唐 【作者】:李義府 【題目】:詠鸚鵡 【內容】: 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
戢翼雕籠際,延思彩霞端。 慕侶朝聲切,離群夜影寒。
能言殊可貴,相助憶長安。 黃鳥 詩經 黃鳥黃鳥,無集于□,無啄我粟。
此邦之人,不我肯轂。 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 此邦之人,莫可與明。
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
此邦之人,不可于處。 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鳥鳴澗 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啼鳥 北宋 歐陽修 我遭讒口身落此,每聞巧言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盞常恨無娉婷。
花開鳥語輒自醉,醉與花鳥為交朋。 花能嫣然顧我笑,鳥勸我飲非無情。
身閑酒美惜光景,惟恐鳥散花飄零。 可笑靈均楚澤畔,離騷憔悴愁獨醒。
登白樓見白鳥席上命鷓鴣辭 唐 李益 一鳥如霜雪,飛向白樓前。問君何以至,天子太平年。
浴浪鳥 唐 盧照鄰 獨舞依磐石,群飛動輕浪。 奮迅碧沙前,長懷白云上。
詠鳥 唐 李義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聽百舌鳥 唐 王維 上蘭門外草萋萋,未央宮中花里棲。亦有相隨過御苑, 不知若個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萬戶千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汝墳秋同仙州王長史翰聞百舌鳥 唐 祖詠 秋天聞好鳥,驚起出簾帷。卻念殊方月,能鳴巳后時。
遷喬誠可早,出谷此何遲。顧影慚無對,懷群空所思。
凄涼歲欲晚,蕭索燕將辭。留聽未終曲,彌令心獨悲。
高飛憑力致,巧囀任天姿。返覆知而靜,間關斷若遺。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且長凌風翮,乘春自有期。
小鳥篇 唐 劉長卿 藩籬小鳥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飛。只緣六翮不自致, 長似孤云無所依。
西城黯黯斜暉落,眾鳥紛紛皆有托。 獨立雖輕燕雀群,孤飛還懼鷹鹯搏。
自憐天上青云路, 吊影徘徊獨愁暮。銜花縱有報恩時,擇木誰容托身處。
歲月蹉跎飛不進,羽毛憔悴何人問。繞樹空隨烏鵲驚, 巢林只有鷦鷯分。
主人庭中蔭喬木,愛此清陰欲棲宿。 少年挾彈遙相猜,遂使驚飛往復回。
不辭奮翼向君去, 唯怕金丸隨后來。 聞百舌鳥 唐 梁锽 百舌聞他郡,間關媚物華。
斂形藏一葉,分響出千花。 坐愛時褰幌,行藏或駐車。
不須應獨感,三載已辭家。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銜魚翠鳥 唐 錢起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棲煙鳥 唐 李岑 從來養(yǎng)毛羽,昔日曾飛遷。
變轉對朝陽,差池棲夕煙。 遇此枝葉覆,夙舉冀沖天。
雙鳥詩 唐 韓愈 雙鳥海外來,飛飛到中州。一鳥落城市,一鳥集巖幽。
不得相伴鳴,爾來三千秋。兩鳥各閉口,萬象銜口頭。
春風卷地起,百鳥皆飄浮。兩鳥忽相逢,百日鳴不休。
有耳聒皆聾,有口反自羞。百舌舊饒聲,從此恒低頭。
得病不呻喚,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須膏油。
自從兩鳥鳴,聒亂雷聲收。鬼神怕嘲詠,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蟲鼠誠微物,不堪苦誅求。
不停兩鳥鳴,百物皆生愁。不停兩鳥鳴,自此無春秋。
不停兩鳥鳴,日月難旋輈。不停兩鳥鳴,大法失九疇。
周公不為公,孔丘不為丘。天公怪兩鳥,各捉一處囚。
百蟲與百鳥,然后鳴啾啾。兩鳥既別處,閉聲省愆尤。
朝食千頭龍,暮食千頭牛。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
還當三千秋,更起鳴相酬。 五歌·水鳥 唐 陸龜蒙 水鳥山禽雖異名,天工各與雙翅翎。
雛巢吞啄即一例, 游處高卑殊不停。則有觜鈹爪戟勁立直視者, 擊搏挽裂圖膻腥。
如此等色恣豪橫,聳身往往凌青冥。 為人羅絆取材力,韋鞲彩綬懸金鈴。
三驅不以鳥捕鳥, 矢下先得聞諸經。超然可繼義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鷗閑鶴散兩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寧。今朝棹倚寒江汀, 舂鉏翡翠參。
孤翹側睨瞥滅沒,未是即肯馴檐楹。 婦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籠日提挈。
精神卓犖背人飛, 冷抱蒹葭宿煙月。我與時情大乖剌,只是江禽有毛發(fā)。
殷勤謝汝莫相猜,歸來長短同群活。 山鳥 唐 鄭谷 驚飛失勢粉墻高,好個聲音好羽毛。
小婢不須催柘彈,且從枝上吃櫻桃。 越鳥 唐 鄭谷 背霜南雁不到處,倚棹北人初聽時。
梅雨滿江春草歇,一聲聲在荔枝枝。 翠碧鳥(以上并在醴陵作) 唐 韓偓 天長水遠網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挾彈小兒多害物,勸君莫近市朝飛。 水鳥 唐 吳融 。
錢起《湘靈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徒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陳季、王邕、莊若訥、魏璀四人所作《湘靈鼓瑟》
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 楚云來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聲入杳冥。 一彈新月白,數(shù)曲暮山青。 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 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
臨江仙 秦觀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
月亮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遙聞妃瑟泠泠。
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馀慶。永徽之人舞而詠,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慶垂無疆。中宗肅宗復鴻業(yè),
唐祚中興萬萬葉。法曲法曲合夷歌,夷聲邪亂華聲和。
以亂干和天寶末,明年胡塵犯宮闕。乃知法曲本華風,
茍能審音與政通。一從胡曲相參錯,不辨興衰與哀樂。
愿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聲如樂〗唐.劉軻
玉叩能旋止,人言與樂并。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聲。曲終無異聽,響極有馀情。
特達知難擬,玲瓏豈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楊柳枝詞〗唐.劉禹錫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云不遣飛。
——(唐)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 歌 一作王郎中席歌妓》釋義:動人的歌聲,由青樓傳出,輻散到遙遠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幾處響起清脆的歌聲。歌聲飄入云霄,妙音繚繞,似乎要纏住行云不讓飛去。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唐)劉禹錫《踏歌詞四首-第二首一作張籍《無題詩》》釋義:唱完新曲,歡樂的女郎們跑遠了,只有綠樹亭亭玉立在紅霞之中,間或傳來鷓鴣的鳴叫。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北宋)周彥邦《片玉詞》釋義:高雅動人的歌聲巧似泉水自流,輕柔婉轉,瀏亮圓潤。其間偶爾可以聽到如鳴玉器的水石相擊之聲,清脆悅耳,悠揚遠韻。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ㄌ疲┒拍痢稄埡煤迷姟丰屃x: 張好好轉目顧盼四周靜坐的賓客們,然后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雛鳳一般的清脆的歌聲。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唐)杜牧《張好好詩》釋義: 張好好的歌聲清越、高亢,盡管琴弦的關紐也為之迸斷,蘆管也為之裂開,但各種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都無法與輕柔而上、綿延不絕的張好好的歌聲相比,它響遏行云,震驚四方。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ㄌ疲├畎住顿浲魝悺丰屃x: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ㄌ疲┌拙右住杜眯小丰屃x:今晚聽到她的琵琶聲,好像聽到了仙樂,耳朵里只有這個聲音,別的都聽不到 。
碧袖一聲歌,石城怨、西風隨去?!ㄋ未┦愤_祖《湘江靜》釋義:“碧袖”二句,筆鋒陡轉,深入寫愁。
詩句沒有寫成,哀怨的歌聲又突然傳來,聲聲哀怨,融入秋風,把愁境的描寫推進了一層。含羞斂態(tài)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唐)權德輿《雜興五首》釋義:悠揚的樂曲嘎然而止,嬌美的女子緩緩起座,掩面低眉欲要離去,周圍的聽眾歡聲叫喊,請她再奏一曲《刮骨鹽》。
句中將女子的沉靜與周圍觀眾的歡鬧相比,更顯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謙遜的態(tài)度。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宋代)晏幾道《浣溪沙·唱得紅梅字字香》釋義: 句中“紅梅”指《梅花落》曲調。
“柳枝”、“桃葉”,一語雙關,它們既是曲調名稱,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藝術上的通感,用嗅覺感受出的“香味”來形容音樂的悅耳動聽。
后句進而襯托,強調別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為遜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聽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武昌老人說笛歌」劉禹錫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問書。
自言少小學吹笛, 早事曹王曾賞激。往年鎮(zhèn)戍到蘄州,楚山蕭蕭笛竹秋。
當時買材恣搜索,典卻身上烏貂裘。古苔蒼蒼封老節(jié), 石上孤生飽風雪。
商聲五音隨指發(fā),水中龍應行云絕。 曾將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
如今老去語尤遲, 音韻高低耳不知。氣力已微心尚在,時時一曲夢中吹。
鳳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船夜援琴》·白居易 鳥棲魚不動,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聲即淡,其間無古今。 《江上琴興》·常建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1.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痢端姟?。釋義: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2.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菁А逗晚椡醺琛?。釋義:漢軍已經占領我楚軍陣地,漢軍軍營傳來的楚歌歌聲四面繚繞。
3. 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拙右住逗髮m詞》。釋義:淚水濕透了羅巾無法入睡好夢難成,深夜時分聽到前殿傳來按著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
4.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钌屉[《瑤池》。釋義:西王母在瑤池上把綺窗打開;只聽得黃竹歌聲音動地悲哀。
5. 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獨W陽修《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釋義: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只聽得那歌聲愈去愈遠,余音裊裊于江南岸邊,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6. 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Y捷《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釋義:只將我的平淡的一生,悠閑地吟詠,譜曲成為劃船的歌聲吧。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