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老古詩:
《九日齊山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唐 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唐 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xiāng)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唐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
金風(fēng)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yīng)在即,居高豈忘危。
尊老愛老古詩句:
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4.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献樱?/p>
6. 子曰:孝,天之經(jīng),地之義,民之行也。
7.人,更相為命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yǎng)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以上供參考。
尊老愛老古詩:《九日齊山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毒旁戮湃招渖铰锰鳌诽?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妒裰芯湃铡诽?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毒湃兆鳌诽?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毒湃铡诽?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xiāng)意,強插茱萸隨眾人?!斗詈途湃招遗R渭亭登高得枝字》唐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
金風(fēng)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yīng)在即,居高豈忘危。尊老愛老古詩句: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3.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4.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献樱?. 子曰:孝,天之經(jīng),地之義,民之行也。7.人,更相為命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yǎng)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9、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以上供參考。
1、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fēng)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fēng)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p>
對雙親的奉養(yǎng)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母別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關(guān)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zhàn)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于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
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
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
一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一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
你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
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
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園的桃樹,曾經(jīng)遮蔽著花房的花瓣已經(jīng)隨風(fēng)落去,幼小的果實還將掛在梢頭經(jīng)歷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聽我說,洛陽有無數(shù)的紅樓美女。
但愿將軍將來又立了什么功勛,再娶一個比你更嬌艷的新婦吧。
3、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fēng)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yǎng)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思母
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墻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fēng)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
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zhuǎn)的心已經(jīng)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5、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清明佳節(jié)時分,桃紅李白,竟相綻放,猶如笑臉。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zāi)沽钊烁械狡鄾觥?/p>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及時的春雨滋潤著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齊人出入墳?zāi)归g乞討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絕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他們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至今又有誰知道呢?現(xiàn)在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1.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____黃景仁《別老母》
4.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
5.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7.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9.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圖·其一》
10.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1.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遼水》
12.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3.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1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6.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____與恭《思母》
17.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____白居易《母別子》
18. 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xué)。____歐陽修《畫地學(xué)書》
19. 明朝甑復(fù)空,母子相持哭。____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20.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1.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____李白《豫章行》
我自豪地告訴大家,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 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是沙漠中的一泓泉; 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
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 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 需要關(guān)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 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 才能遠離孤獨, 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 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zé)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 獻出我們?nèi)康膼坌呐c孝心, 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 弘揚尊老敬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前輩,你好!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毙㈨樃改?,尊敬老輩,天經(jīng)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濕了多少觀眾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靈,說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話。一首歌為什么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為這首歌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回應(yīng)著人民群眾對傳統(tǒng)美德的呼喚。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外,我不禁思緒萬千……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皆知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尊老”一詞怎么解釋?約定俗成的一些內(nèi)涵,如供養(yǎng)尊敬父母。從大的范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边@句話的意思是說,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dǎo)“老有所終”,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傳統(tǒng)。誰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誰就會被世人唾罵為“缺德”,情節(jié)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僅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也是每個公民應(yīng)盡的社會責(zé)任和法律義務(wù)。戰(zhàn)國時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呂不韋曾寫了一篇修身處世的文章——《孝是萬事的綱紀》。文中提到:“人君孝順,那名聲光彩榮耀,可以讓臣下信服而聽從,天下都稱譽。人君孝順,臣就會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對危難而死節(jié)。士人民眾孝順,就會勤勉耕種,保國功戰(zhàn)都堅定,不會敗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萬事的綱紀?!本跎星夷芤陨碜鰟t,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縱觀古今,我國有許多孝子孝孫的故事流芳后世。如在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仗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何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這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
線棰輕重甚關(guān)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頓起心酸淚濕襟。
是啊!人間情,最深數(shù)親情。親情是母親油燈下熬白的雙鬢,親情是父親肩頭扛著的行李。暮色中那一雙祈盼的眼睛,盛滿的全是思念的淚水;千里外那幾聲輕輕的叮嚀,串起的都是牽掛的音符。親情啊,她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她是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鏡頭中的“我的父親母親”。萬物會隨時間而模糊,可深刻在親人皺紋里的親情卻不會模糊;萬事會隨空間而淡忘,可烙印在親人老繭中的親情卻不會淡忘。
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前輩的行列吧!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xí)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 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yǎng);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愿天下所有的前輩笑顏常駐!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fēng)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xiāng)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金風(fēng)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yīng)在即,居高豈忘危。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