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分(40篇)1孔子語錄&《論語》 2魚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曹劌論戰(zhàn)&《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6出師表&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淵明 8三峽&酈道元 9雜說(四)&韓愈 10陋室銘&劉禹錫 11小石潭記&柳宗元 12岳陽樓記&范仲淹 13醉翁亭記&歐陽修 14愛蓮說&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 17關(guān)雎&《詩經(jīng)》 18蒹葭&《詩經(jīng)》 19觀滄海&曹操 20飲酒&陶淵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灣 23使至塞上&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難&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32觀刈麥&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李賀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隱 38無題&李商隱 39相見歡&李煜 40漁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飛來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44水調(diào)歌頭&蘇軾 45游山西村&陸游 46破陣子&辛棄疾 47過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 50己亥雜詩&龔自珍 高中部分(14篇)1.勸學(xué)(節(jié)選)&《荀子》 2.逍遙游(節(jié)選)&莊子 3.師說&韓愈 4阿房宮賦&杜牧 5赤壁賦&蘇軾 6氓&《詩經(jīng)》 7離騷(節(jié)選)&屈原 8蜀道難&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錦瑟&李商隱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嬌搰壁懷古&蘇軾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1.論語十則2.魚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4.曹劌論戰(zhàn)——《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6.出師表——諸葛亮7.桃花源記——陶淵明8.三峽——酈道元9.馬說——韓愈10.陋室銘——劉禹錫11.小石潭記——柳宗元12.岳陽樓記——范仲淹13.醉翁亭記——歐陽修14.愛蓮說——周敦頤15.記承天寺夜游——蘇軾16.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17.關(guān)雎——《詩經(jīng)》18.蒹葭——《詩經(jīng)》19.觀滄海——曹操20.飲酒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陶潛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灣23.使至塞上——王維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32.觀刈麥——白居易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門太守行——李賀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隱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40.漁家傲·秋思——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42.登飛來峰——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44.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45.游山西村——陸游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47.過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49.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50.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龔自珍51.勸學(xué)(節(jié)選)——荀子52.逍遙游(節(jié)選)(北冥有魚……圣人無名)——莊子53.師說——韓愈54.阿房宮賦——杜牧55.赤壁賦——蘇軾56.氓——《詩經(jīng)》57.離騷(節(jié)選)(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58.蜀道難——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易61.錦瑟——李商隱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63.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6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2010年浙江省語文高考背誦篇目一、《論語》(10篇)1、《為政以德》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p>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2、《克己復(fù)禮》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知其不可而為之》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p>
4、《仁者愛人》???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p>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君子之風(fēng)》???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6、《周而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保???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p>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p>
7、《誨人不倦》???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p>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p>
8、《高山仰止》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p>
9、《沂水春風(fēng)》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p>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0、《中庸之道》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p>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p>
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鄉(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曰:“鄉(xiāng)原,德之賊也!” 二、古文(11篇)1.《勸學(xué)》(荀子)???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聞道有先后,__________,如是而已。(韓愈《師說》)(2)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書懷》)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蘇軾《赤壁賦》)(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劉禹錫《陋室銘》)[(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破陣子》)(3)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4)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逍遙游》)(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采薇》)。(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xué)》)(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3)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1)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白居易《琵琶行》)(3)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xué)》)(4)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
(杜牧《阿房宮賦》)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
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nèi),來時甚急,去后何遲?(王實甫《長亭送別》)(2)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報任安書》)(3)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4)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浣溪沙》)。(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3)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罚?)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韓愈《師說》)(5)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6)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7)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2)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清照《聲聲慢》)(4)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5)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閣序》)(6)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7)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蘇洵《六國論》)(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屈原《離騷》)(4)歌臺暖響,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1)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2)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3)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子《勸學(xué)》)(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墩撜Z》)(2)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陋室銘》)(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4)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5)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6)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xué)》)(7)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ò拙右住杜眯小罚?)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軾《赤壁賦》)(3)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滿江紅》)(4)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 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季氏將伐顓臾》)。(1)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2)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王羲之《蘭亭集序》)(3)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4)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論語集注》)(1)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 則告訴不許。
(李密《陳情表》)(2)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王羲之《蘭亭集序》)(3)丞相祠堂何處尋。
重要的詩句有很多,我在下面給你了舉一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與有求于我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fù)哀后人也、古人之觀于天地,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剩下的古詩沒有重要不重要,是必須背下開的。
高中語文14篇必背古詩文
1、登高——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3、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6、氓——詩經(jīng)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2、《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觀滄?!?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5、《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6、《勸學(xué)》 荀子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p>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逍遙游》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p>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8、《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xué)于師。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校瑒t必有我?guī)?。?/p>
是故。
解釋如下
目前考綱并無變化:
高中課標必背14篇
1勸學(xué)
2逍遙游
3師說
4阿房宮賦
5赤壁賦
6氓
7離騷
8蜀道難
9登高
10琵琶行
11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嬌·赤壁懷古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初中課標必背50篇
1《論語》十則
2魚我所欲也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曹劌論戰(zhàn)
5鄒忌諷齊王納諫
6出師表
7桃花源記
8三峽
9馬說
10陋室銘
11小石潭記
12岳陽樓記
13醉翁亭記
14愛蓮說
15記承天寺夜游
16送東陽馬生序
17關(guān)雎
18蒹葭
19觀滄海
20飲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5行路難(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2觀刈麥
33錢塘湖春行
34雁門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無題
39相見歡
40漁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飛來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獵
44水調(diào)歌頭
45游山西村
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7過零丁洋
48天凈沙·秋思
49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50己亥雜詩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高中課標必背14篇1勸學(xué)2逍遙游3師說4阿房宮賦5赤壁賦6氓7離騷8蜀道難9登高10琵琶行11錦瑟12虞美人13念奴嬌·赤壁懷古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初中課標必背50篇1《論語》十則2魚我所欲也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曹劌論戰(zhàn)5鄒忌諷齊王納諫6出師表7桃花源記8三峽9馬說10陋室銘11小石潭記12岳陽樓記13醉翁亭記14愛蓮說15記承天寺夜游16送東陽馬生序17關(guān)雎18蒹葭19觀滄海20飲酒(其五)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次北固山下23使至塞上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25行路難(其一)26望岳27春望28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32觀刈麥33錢塘湖春行34雁門太守行35赤壁36泊秦淮37夜雨寄北38無題39相見歡40漁家傲·秋思41浣溪沙42登飛來峰43江城子·密州出獵44水調(diào)歌頭45游山西村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47過零丁洋48天凈沙·秋思49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50己亥雜詩。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