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釋義:深秋時節(jié)是一個傷感的時節(jié),而昭君卻在這時候遠離故土
2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釋義:搖落”讓人聯(lián)想到風雨飄搖,黃葉落地。
3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釋義: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4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釋義:秋風怒吼而來,卷起層層茅草,
5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釋義:秋風蕭瑟,草木零落,白露為霜,候鳥南飛
6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釋義:只有那一葉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涼悲聲!
7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晉·陶淵明《酬劉柴?!?/p>
譯文:看到落葉不禁發(fā)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
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譯文:初秋白晝慢慢變短,黑夜?jié)u漸變長,晚上遠望月亮也越來越圓了
9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铣R·蕭愨《秋思》
譯文:清香的荷花在寒露的浸泡下凋零了,濃綠的柳樹在秋月的冷輝中稀疏了.
10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铣R·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譯文:寒城登望,觸目都是蒼茫之色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南宋 辛棄疾《破陣子》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七律·到韶山》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啤ざ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獞?zhàn)國楚·宋玉《九辯》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獣x·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南朝梁·范云《別詩》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啤ね蹩儭兑巴窉炝诛L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
紅?。ㄒ敉扒保汉苫ās:開盡。
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么大。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nóng)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wǎng),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天 何其芳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shù)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谷。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
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
塍:田間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
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凈沙·秋》。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出處:《古風二首 / 憫農(nóng)二首》唐代:李紳2、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出處:《望秦川》唐代:李頎3、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出處:《田家》唐代:王維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出處:《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唐代:王翰5、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出處:《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出處:《九歌》先秦:屈原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處:《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8、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出處:《秋興八首》唐代:杜甫9、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出處:《偶題二首》唐代:來鵠10、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出處:《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出處:《古風二首 / 憫農(nóng)二首》唐代:李紳
2、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出處:《望秦川》唐代:李頎
3、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出處:《田家》唐代:王維
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
出處:《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唐代:王翰
5、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出處:《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
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出處:《九歌》先秦:屈原
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處:《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8、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出處:《秋興八首》唐代:杜甫
9、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出處:《偶題二首》唐代:來鵠
10、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出處:《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