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廣川人也。
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yè),或莫見其面。
蓋三年董仲舒不觀于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今上即位,為江都相。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中廢為中大夫,居舍,著《災異之記》。
是時遼東高廟災,主父偃疾之,取其書奏之天子。天子召諸生示其書,有刺譏。
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其師書,以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當死,詔救之。
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復言災異。 董仲舒為人廉直。
是時方外攘四夷,公孫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為從諛。
弘疾之,乃言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膠西王。”膠西王為人忍暴,素聞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
董仲舒恐久獲罪,疾免居家。至卒,終不治產(chǎn)業(yè),以修學著書為事。
故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其傳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為谷梁《春秋》。
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蘭陵褚大,廣川殷忠,溫呂步舒。
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長史,持節(jié)使決淮南獄,于諸侯擅專斷,不報,以《春秋》之義正之,天子皆以為是。
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為郎、謁者、掌故者以百數(shù)。 而董仲舒子及孫皆以學至大官。
翻譯:譯文: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
他居家教書,(上門求學的人很多,不能一一親授)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后輾轉(zhuǎn)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
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生們都師法、敬重他。當今皇上即位后,他出任江都國相。
他依據(jù)《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xiàn)象的變化來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止雨時則方法與之相反。這種做法在江都國實行,無不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效果。
后來他被貶為中大夫,居家寫作了《災異之記》。這時遼東高帝廟發(fā)生火災,主父偃嫉妒他,就竊取了他的書上奏天子。
天子召集眾儒生把書拿給他們看,儒生們認為其中含有指責譏諷朝政之意。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這是自己老師的著作,認為它愚蠢至極,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論罪,判處死刑,但是皇上降詔赦免了他。
于是董仲舒始終不敢再講論災異之說。 董仲舒為人廉潔正直。
這一時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邊境內(nèi)外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公孫弘研究《春秋》成就不及董仲舒,但是他行事善于迎合世俗,因此能身居高位做了公卿大臣。董仲舒認為公孫弘為人阿諛逢迎。
公孫弘憎恨他,就對皇上說:“只有董仲舒可以擔當膠西王的國相。 ”膠西王為人狠毒暴戾,但是一向聽說董仲舒有美德,也很好地禮遇他。
董仲舒害怕居官日久會惹禍上身,就稱病辭官回家。直至逝世,他始終不曾營治私產(chǎn),而一心以研究學問寫作論著為本職。
所以自漢朝開國以來歷經(jīng)五朝,期間只有董仲舒對《春秋》最為精通,名望甚高,他師承傳授的是《春秋》公羊?qū)W。 瑕丘人江生研究《春秋》谷粱學。
自從公孫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較了谷粱學和公羊?qū)W的經(jīng)義,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傳授的公羊氏的學說。 董仲舒的弟子中有成就的人是:蘭陵人褚大,廣川人殷忠,溫人呂步舒。
褚大官至粱王國相。呂步舒官至長史,手持符節(jié)出使去決斷淮南王劉安謀反的罪案,對諸侯王敢于自行裁決,而不加請示。
他根據(jù)《春秋》經(jīng)義公正斷案,天子都認為很對。弟子中官運通達的,做到了大夫之職;謁者、掌故的則有百余人。
而董仲舒的兒子和孫子也都因精通儒學做了高官。
描寫山很高的詩句--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描寫朋友之間離別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描寫人物孤獨.寂寞心情--(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咋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2)良辰美景斜眼看,孤獨寂寞深深埋。 日夜花草為依伴,青春虛度苦不堪。
(3)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描寫景物變化快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
山。
詩中有黑和白2種顏色的詩句---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p>
【典故】:《楚辭·九章·懷沙》:“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p>
詩中有紅和綠2種顏色的詩句----(1)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
---(2)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詩中有黃和白的詩句---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