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朝廷音樂機關(guān),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 葵:古代的一種蔬菜。
晞:曬干。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jié):秋季。節(jié),時節(jié),節(jié)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shù)條江河。
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
??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fù)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勸導(dǎo)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扒嗲唷庇髌渖L茂盛。
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fēng)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yīng)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
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后,曬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fā)出無比的光彩。
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
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fù)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長歌行》是一首漢族古典詩歌,屬于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
此詩從整體構(gòu)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jié)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fā)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全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葉秋落、流水東去不歸來,發(fā)生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浩嘆,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fā)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
其情感基調(diào)是積極向上的。其主旨體現(xiàn)在結(jié)尾兩句,但詩人的思想又不是簡單的表述出來,而是從現(xiàn)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于審美之中。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園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葉上的露水被朝陽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溫暖布滿大地,萬物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常常擔(dān)心秋天一到,美麗的花葉就會枯黃、衰敗。無數(shù)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夠重新返回西方?青少年時代不努力,到老就只能悲傷嘆息了。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葉上的露水被朝陽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溫暖布滿大地,萬物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常常擔(dān)心秋天一到,美麗的花葉就會枯黃、衰敗。無數(shù)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夠重新返回西方?年少時如果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與悲傷。
賞析: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diào),這種寫法被稱為“托物起興”。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變化規(guī)律:清晨的露珠等太陽出來就會被曬干,春天的美景到了秋天就會衰敗、凋零,千萬條江河?xùn)|流到海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努力奮斗,到年老力衰的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全詩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奮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朝廷音樂機關(guān),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 葵:古代的一種蔬菜。
晞:曬干。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jié):秋季。節(jié),時節(jié),節(jié)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shù)條江河。
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
??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fù)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勸導(dǎo)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扒嗲唷庇髌渖L茂盛。
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fēng)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長歌行 根據(jù)咱們的時間線,前唐的第二首古詩《長歌行》,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
一、初讀知詩意 這首《長歌行》也是收錄在漢樂府的,后來被北宋的郭茂倩編撰在《樂府詩集》里面。 二、細讀解詩句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
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 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布施,給予。
德澤:恩惠。 秋節(jié):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
(同音字)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i” 百川:河流。 徒:白白的。
整詩的解讀:早晨,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生機。
常常擔(dān)心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了。千萬條大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知道圖強,到了老年頭發(fā)花白,一事無成,悲傷也沒用了。
三、精讀想詩境 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碧綠的葵菜,還帶著朝露,春陽升起來了,曬干了朝露,菜園也沐浴著一片的陽光,但是,秋天一到,他們都要失去鮮艷的色彩了,變得枯黃凋落了, 這是我們能從詩中想象到場景,季節(jié)的交替,世間萬物都有不同的變化了。 四、美讀悟詩情 作者在感受了季節(jié)的變化后,想到了人從年少到年老的過程,就像河流從東入海,卻不再復(fù)返,年齡和歲月都是一去不復(fù)返的,希望能夠在年少時就懂得珍惜時光,努力奮進,不要等到年老才來后悔,卻不能改變什么了。
這是首激勵人們奮進的詩歌,后四句經(jīng)常會在以后的考試中用到。 五、吟讀記詩文 我們在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對于每句的停頓、韻腳、節(jié)奏都有一定的體會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下它吧。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漢·劉徹《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詠雪聯(lián)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