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注釋:夜黑了,漁船上孤零零的燈光好像微弱的螢火蟲的光芒,微風(fēng)吹起了細(xì)細(xì)的波浪,由于水波動蕩,映在水面上的燈光好像化成了許多閃耀的星星
2、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許渾《早秋》)注釋:白露凝珠的野草棲留幾只殘螢;秋之晨雁群掠過銀河向南飛騰。
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注釋: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4、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fù)息.(齊·謝朓《玉階怨》)注釋: 夜殿窗外的簾兒已垂下,她隔簾久立,見那簾外的流螢閃閃;它們飛著飛著,直至夜深而息。
5、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fā)到天明.(張元干《浣溪沙》)注釋:天上的流云遮住了月亮,柳樹如同籠罩在霧中一樣發(fā)暗。帶著露珠的荷葉翻動時,水光閃爍,如同飛流的螢火一樣
6、秋風(fēng)放螢苑,春草斗雞臺.(杜牧《揚州二》) 注釋:螢苑,:隋煬帝曾在城西北丘陵地帶的大儀鄉(xiāng)建螢苑,凡夏秋夜出游山
7、流螢不見飛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岡.(洪?《廣陵懷古》)注釋:沒有看到螢火蟲飛到上林苑,只是聽到杜鵑鳥依然在蜀岡中啼叫
8、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李商隱《隋宮》)注釋:時值深秋,樹葉凋零,花兒敗謝,不免會讓人有找那個淡淡的傷感! 生長多年的老垂柳,也已經(jīng)好像在昭示著生命即將結(jié)束,黃昏時候烏鴉在枝頭叫著,更加讓人心生感傷
9、館娃歸、吳臺游鹿,銅仙去、漢苑飛螢.(張翥《多麗·西湖》)
10、四丁弱翅九毫身, 飲露餐風(fēng)夜陌巡。不吝腹中一點熱,化成神火照歸人夜照。(《螢火蟲》七絕)
11、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翁森《四時讀書樂》)注釋:白天變長了,讀完書以后,聽聽蟬兒在樹上的鳴叫;夜晚讀書時,燈花一節(jié)節(jié)落下,還有螢火蟲飛入帷帳
12、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微雨灑不滅,輕風(fēng)吹欲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周繇 唐《詠螢 》)注釋:螢火蟲成群飛翔的情形,螢火蟲的這是描寫螢火蟲成群飛翔的情形?也描述螢火蟲的
13、相逢秋月滿, 更值夜螢飛. (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在今晚月圓的秋夜,恰與老友王處士相遇,更有穿梭飛舞的螢火蟲從旁助興
14、本將秋草并,今與夕風(fēng)輕.《詠螢蕭繹(南朝)》注釋:螢火蟲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風(fēng)中輕盈飄飛。
15、雨打燈難滅,風(fēng)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詠螢火 》李白 唐)注釋:如此不怕風(fēng)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
1.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2.殘螢棲玉露, 早雁拂金河 (許渾《早秋》) 3.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4. 夕殿下珠簾, 流螢飛復(fù)息。
(齊·謝朓《玉階怨》) 5. 霧柳暗時云度月, 露荷翻處水流螢, 蕭蕭散發(fā)到天明。 (張元干《浣溪沙》) 6. 秋風(fēng)放螢苑, 春草斗雞臺。
(杜牧《揚州二》)7. 流螢不見飛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岡。 (洪?《廣陵懷古》) 8. 于今腐草無螢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
(李商隱《隋宮》) 9. 館娃歸、吳臺游鹿, 銅仙去、漢苑飛螢。 (張翥《多麗·西湖》) 10. 相逢秋月滿, 更值夜螢飛。
(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11. 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翁森《四時讀書樂》)。
1.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2.殘螢棲玉露,
早雁拂金河
(許渾《早秋》)
3.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4. 夕殿下珠簾,
流螢飛復(fù)息。
(齊·謝朓《玉階怨》)
5. 霧柳暗時云度月,
露荷翻處水流螢,
蕭蕭散發(fā)到天明。
(張元干《浣溪沙》)
6. 秋風(fēng)放螢苑,
春草斗雞臺。
(杜牧《揚州二》)
7. 流螢不見飛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岡。
(洪?《廣陵懷古》)
8. 于今腐草無螢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
(李商隱《隋宮》)
9. 館娃歸、吳臺游鹿,
銅仙去、漢苑飛螢。
(張翥《多麗·西湖》)
10. 相逢秋月滿,
更值夜螢飛。
(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11. 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翁森《四時讀書樂》)
12.螢火蟲
提著一盞小燈
在黑夜里奔忙
是在尋找
白天失落的太陽
還是為別人
把夜行的路照亮
(卜聰《螢火蟲》)
關(guān)于螢火蟲的詩詞◎詠螢——蕭繹(南朝) “本將秋草并,今與夕風(fēng)輕。
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詩的前兩句說螢火蟲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風(fēng)中輕盈飄飛。
后六句贊頌螢火蟲的光彩。通過“類星隕”、“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個生動的比喻,把螢火蟲的異常光彩鮮明地凸現(xiàn)出來。
后兩句托物寓意,運用擬人手法,以螢火蟲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獻(xiàn)出微薄的力量。 ◎詠螢——虞世(南唐) “的歷流光小,飄搖若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詩的前兩句,形容螢火之小,螢翅之輕;后兩句議論,表明螢火蟲不甘默默無聞,獨自在暗夜發(fā)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詩人雖然沒有揭示寓意,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詠螢火——李白(唐) “雨打燈難滅,風(fēng)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該詩句句寫螢火,卻未見螢字。
一、二兩句以務(wù)實的筆法贊美螢火蟲,突出螢火蟲的整體視覺形象:既是雨打不滅的燈,又是風(fēng)一吹就更加鮮明的光亮。三、四兩句展開想象,以務(wù)虛的筆法為螢火蟲定位:如此不怕風(fēng)吹雨打的螢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玩螢火——韋應(yīng)物(唐) “時節(jié)變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fù)流?!?/p>
秋夜賞玩螢火蟲的情景。詩雖纖巧,卻以清新的筆調(diào)、曉暢的語言寫出了螢火蟲形體微小,發(fā)光細(xì)弱的弱點。
三、四兩句對螢火蟲在月下竹林飛來飛去的情景,刻畫得尤為形象。 ◎秋夕——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
“輕羅小扇撲流螢”,含蓄蘊藉,耐人咀嚼。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xué)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的。
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凄涼也就可想而知了。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與無聊。
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藉此驅(qū)趕包圍著她的陰冷與索寞。 此外,還有一些 ◎詠螢——周繇(唐)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fēng)吹卻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詠螢——羅鄴(唐) 水殿清風(fēng)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fēng)無月長門夜,偏到牖前照綠苔。
◎詠螢——陳格(唐) 翩翩飛蛾撲明燭,見烹膏油罪莫贖; 嘉爾螢火不自欺,草間光照相煜煜。 卻馬已錄仙人方,映書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見陋質(zhì),但畏風(fēng)雨難為光。
◎早秋——許渾(唐) 遙夜泛清瑟,西風(fēng)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yuǎn)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螢火——杜甫(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fēng)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詠螢---彥謙(唐) 日下蕪城蒼莽中,濕螢撩亂起花叢;寒煙陳后長門閉,夜雨隋家舊苑空。 星散欲陵前檻月,影低如試北 風(fēng);羈人此夕方愁緒,心似寒灰首似蓬。
◎螢---劉筠(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勝數(shù),囊輕莫盡收。 月高疑爝息,天遠(yuǎn)認(rèn)星流;紫桂風(fēng)微急,紅蘭露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螢火——趙蕃(宋) 渾忘生朽質(zhì),直擬慕光輝;解燭書幃靜,能添列宿稀。
當(dāng)風(fēng)方自表,帶雨乎成微,變滅多無理,榮枯會一歸。 ◎詠螢——葉大叔(明) 忽向籬邊繞,還從井畔飛;雨昏光不滅,露重影猶微。
伴讀來書舍,窺眠入翠幃;黃花秋老后,未識汝何歸。 ◎詠螢——僧德祥(明) 含爾一身微,秋來處處飛;放光唯獨照,引類欲相輝。
白發(fā)嫌催節(jié),青燈妒入幃;老僧無世相,容得繞禪衣。
感覺到被螢火蟲照亮的黑暗有一種很深的疼痛和憂郁。
我多么希望我是震憾一切的閃電,能在某一瞬間劃破所有的惘然歲月,而不象一只背負(fù)孤單的螢火蟲已習(xí)慣了毫無意義的漂流,用自己生命那微弱慘淡的光芒。 我拒絕相信故鄉(xiāng)冰冷的塵埃構(gòu)建了我生的殿堂,我只不過是在故鄉(xiāng)的泥土中抓住了一??奁姆N子,最后慢慢冷漠地燃放出屬于自己的光亮。
竹涼侵臥內(nèi),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本將秋草并,今與夕風(fēng)輕。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
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1.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2.殘螢棲玉露, 早雁拂金河 (許渾《早秋》) 3.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4. 夕殿下珠簾, 流螢飛復(fù)息。
(齊·謝朓《玉階怨》) 5. 霧柳暗時云度月, 露荷翻處水流螢, 蕭蕭散發(fā)到天明。 (張元干《浣溪沙》) 6. 秋風(fēng)放螢苑, 春草斗雞臺。
(杜牧《揚州二》) 7. 流螢不見飛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岡。 (洪?《廣陵懷古》) 8. 于今腐草無螢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
(李商隱《隋宮》) 9. 館娃歸、吳臺游鹿, 銅仙去、漢苑飛螢。 (張翥《多麗·西湖》) 10. 相逢秋月滿, 更值夜螢飛。
(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11. 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翁森《四時讀書樂》)。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