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李白 唐《酬崔五郎中》
譯文:大??梢愿煽?,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 終不可改變。
2、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唐 白居易《天可度》
譯文:但是看上去是一副赤血忠心的樣子,誰能想得到其實全都是騙人的假話。
3、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唐 李白《俠客行》
譯文: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于五岳。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鄰 唐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譯文: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誠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誼橋梁。
5、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 柳宗元 《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譯文:文士以德行為修養(yǎng)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6、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樂府詩集》
譯文: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
譯文: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8、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唐 李白《長干行》
譯文: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 我就怎么也不會登上望夫臺。
9、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商鞅》
譯文:后人不要輕易地責(zé)怪、非議商鞅。商鞅能夠讓改革的政令暢行無阻,就是了不起的本領(lǐng)。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
言顧行,行顧言。 ——《禮記》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禮記》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記》
言必行,行必果。 ——《墨子》
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荀子·不茍》
失信不立。 ——《左傳》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左傳》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明·馮夢龍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明·馮夢龍
關(guān)于“誠信”的古詩句具體如下: 樹深不怕風(fēng)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無愧于事,不如無愧于身;無愧于身,不如無愧于心。清·石成金《傳家寶》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
清·史襄哉《中華諺?!?心術(shù)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清·金纓《格言聯(lián)璧·持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漢·王充《論衡·感虛》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說》 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明·王守仁《傳習(xí)錄》人之生也直,心直則身直,可立地參天。明·王文祿《海沂子·真才》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唐·孟郊《游終南山》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唐·李白《古風(fēng)三十二首》。
有關(guān)誠信的古詩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國·曹植《君子行》、唐·盧照鄰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結(jié)《自箴》等。
1、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白話釋義:從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講信用,說到做到。商鞅就很講信用,以一言為重,以百金為輕。你們這些變法的反對派怎能隨便指責(zé)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順利推廣?
2、三國·曹植《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白話釋義:經(jīng)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開容易發(fā)生嫌疑的地方。
3、唐·盧照鄰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白話釋義:有遠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誠和信用作為衣裳。
4、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白話釋義: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5、唐·元結(jié)《自箴》
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
白話釋義:你如果是道德完美,一定是忠誠、耿直的人。
擴展資料
誠信名詞概述
《禮記·祭統(tǒng)》: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侗饼R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zhì)寬厚,治民頗有誠信?!缎绿茣げ苋A傳》:“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zhì)直事 孝宗 。郭沫若 《蘇聯(lián)紀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領(lǐng)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來一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誠信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抖Y記·中庸》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吨芤住ぜ胰恕?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犊鬃蛹艺Z·顏回·孔子語》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10.至誠則金石為開?!段骶╇s記》卷五
看夜宴了嗎?
現(xiàn)代葛優(yōu)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p>
弘一大師說過:“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于天人合一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p>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秱b客行》
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您好!李白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jīng)。
其中“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辟浲魝?
---李白
離思
--元稹
《錦瑟》
--李商隱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朱熹說:“誠者自然,信是用力,誠是理,信是心,誠是天道,信是人道”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5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