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大海》-普希金 節(jié)選: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憂郁的怨訴,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 我最后一次在傾聽,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 2、《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節(jié)選: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3、《致大?!?舒婷 節(jié)選: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贊嘆, 大海的夕陽,招惹多少詩人溫柔的懷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還由海風日夜, 日夜地呢喃,多少行在沙灘上留下的足跡, 多少次向天邊揚起的風帆,都被海濤秘密,秘密地埋葬。 4、《你見過大?!?韓東 節(jié)選:你想象過大海,你見過大海,也許你還喜歡大海, 頂多是這樣,你見過大海,你也想象過大海, 你不情愿,讓海水給淹死,就是這樣。
5、《大海睡了》-劉饒民 節(jié)選: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里, 大海睡覺了,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 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她睡熟的鼾聲。 參考資料來源:致大海-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來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來源:韓東-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來源:大海睡了-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來源:《致大海(舒婷)》-百度百科。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注釋: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
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
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灤河入??诘臇|面,今已沉入渤海中。
以:連詞,連接“東臨碣石”和“觀滄?!眱蓚€短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里是遠眺、眺望的意思。
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〇以敘事發(fā)端,起調(diào)平穩(wěn)。
水何澹澹(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水:指海水。
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勺g為“怎么這樣”“。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
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
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灤河入海口的東面,今已沉入渤海中。以:連詞,連接“東臨碣石”和“觀滄?!眱蓚€短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
觀:看,這里是遠眺、眺望的意思。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
〇以敘事發(fā)端,起調(diào)平穩(wěn)。 水何澹澹(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
水:指海水。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
可譯為“怎么這樣”“多么”“那么”等。澹澹:水波動蕩的樣子。
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
〇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樹木:指山島(即作者所登的碣石山)上的樹木。
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里是說林密。
豐:茂密,茂盛?!疬@兩句寫山島,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局部。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蕭瑟:秋風聲。
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
涌: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〇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涌的動態(tài)。
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太陽和月亮。之:結(jié)構助詞,可不譯。
行:運行。若:像,好像。
出其中:從大海中出來。其:代詞,代大海。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星漢:即天河,銀河。
燦爛:光彩耀眼。里:義同“中”,里面。
○這四句是說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運行,顯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是虛擬之景,想象之詞。
沈德潛評論說這四句有“吞吐宇宙氣象”。其實正是詩人氣概和襟懷的寫照。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
幸:慶幸。至:極點。
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歌:動詞,歌唱。
以:連詞,同“而”,連接“歌”和“詠志”兩個動詞。詠:用詩歌來抒發(fā)。
志:心愿,胸懷。〇兩句本來是配樂時用的套語,一般與正文意義無關。
但在這首詩里卻天然渾成,融為一體。滄海:“滄海”一詞,可泛指大海,因為海水蒼色,一望無際,故稱。
如葛洪《抱樸子·窮達》:“井蛙之不知蒼?!薄In海:即滄海,大海。
“滄?!庇肿鳀|海的別稱。本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滄?!敝笘|海。
《初學記》六解釋道:“按東海之別有澥(xiè),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這里說的東海泛指我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辈煌?。
澹澹:“澹?!钡谋玖x是水波動的樣子。本詩“水何澹?!奔从么肆x。
還可以形容心神恬靜的樣子。如劉向《九嘆·愍命》“情澹澹其若淵”。
又可形容廣漠。如杜牧《登樂游原》“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澹澹:形容天空遼闊廣漠。) 蕭瑟:“蕭瑟”,是聯(lián)綿字,用作形容秋風的聲音,出自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本詩“秋風蕭瑟”用本義。又寫作“蕭颯”。
“蕭瑟”又可用來形容寂寞凄涼。如杜甫《詠懷古跡》之一:“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p>
燦爛:“燦爛”是疊韻聯(lián)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辭藻華美。本詩“星漢燦爛”,燦爛,光彩耀眼。
張衡《思玄賦》“文章奐以燦爛兮”,燦爛:辭藻華美。又寫作“粲爛”。
譯文: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fā)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解題】 這首詩選自宋代郭茂倩(qiàn)編的《樂府詩集》卷三十。曹操傳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
用樂府舊題寫時事,是曹操的首創(chuàng)。樂府舊題中有《步出夏門行》,屬于《相和歌·瑟調(diào)曲》,源出漢代民謠,一人唱,三人和。
現(xiàn)存的一首古辭是寫求仙得道的。曹操則用它來寫自己的政治抱負。
全詩共分四章(稱四解),第一章《觀滄海》,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fā)自己的博大襟懷;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記征戰(zhàn)途中。
1、《浪淘沙·望?!非宕杭{蘭性德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
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
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譯文:站立在海邊,遠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夢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驚呼了。面對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說的道理,故任那淺薄無知者去嘲笑吧。
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又好像給月亮洗了澡。我要乘著木筏到海上去看個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釣,可曾釣得大鰲嗎?其實那釣竿也只是輕拂珊瑚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只有麻姑知曉,要想知道這巨變,只有問麻姑了。
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見蓬壺?2、《六月二十日夜渡?!匪未禾K軾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譯文:參星橫北斗轉(zhuǎn)已經(jīng)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
雖乘船渡大??諔芽鬃泳仁乐?,仿佛聽到了黃帝咸池優(yōu)美的樂聲。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jīng)歷。
3、《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唐代:白居易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譯文: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地淘著沙子,于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xiàn)。
4、《泛海》明代:王守仁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譯文:一切艱難險阻,在我看起來,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應停滯于心中,而天空的顏色,是潔凈湛藍的。
夜深人靜時,我思考著國家的命運,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盡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濤一般。我將乘天地之正氣,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艱難險阻的挑戰(zhàn)。
5、《觀滄?!穬蓾h: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志向。
1、《懷馮開之》——明代屠隆
點蒼別后無消息,魂夢還游洱海西。
譯文:蒼山一別之后就再也沒有了消息,只能在夢中重游洱海。
2、《寄遠》——清代熊湄
浮云目斷蒼山外,落月魂消洱海邊。
譯文:天上的云被阻攔在蒼山之外,月光的光輝消散在洱海邊。
3、《夜泊洱?!贰宕撛?/p>
數(shù)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風一泛舟。
譯文:多年沒有乘舟在寬廣遼闊的洱海上游玩,現(xiàn)在隨著風坐在一葉小舟上。
4、《海云南記之二十六》——近代郭沫若
風花雪月古城開,洱海蒼山次第排。
譯文:麗江古城風花雪月好不熱鬧,蒼山的洱海美麗寧靜。
5、《詠滇茶》——清代陳維崧
灰冷昆明,塵生洱海,此恨擬和誰說?
譯文:昆明的天氣陰冷,洱海邊吹起風塵,這些恨意又能和誰說?
6、《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明代顧璘
水流直下洱海深,陸地夫容矗相向。
譯文:蒼山十八溪流下很深的洱海,蒼山及大理地勢及山峰高聳對立。
1、《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宋代:米芾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
釋義:
千萬年的漣漪仍蕩漾在這片清凈隔絕的地方,海岱樓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著天,天與水合為一體,像是從月亮上的廣寒宮來看下面的人間一樣。
霧色藹藹中出現(xiàn)一個海市蜃樓,巨鰲托舉著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隨著月亮一同出來。月亮圓的像寶珠一樣的時候有很多異樣的氣息,現(xiàn)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顆夜明珠價值千金。
2、《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釋義:
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日
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地淘著沙子,于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xiàn)。
3、《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唐代:岑參
側(cè)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釋義:
我聽陰山人們說過多回,西方熱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種鳥兒不敢飛翔,水中鯉魚卻是大而肥美!
岸邊青草常年不見哀歇,空中雪花遠遠融化消滅,
沙石熾熱燃燒邊地層云,波浪沸騰煎煮古時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燒,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氣浪彌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廣大邊塞地帶籠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熱海之畔夕陽正要西落。
君居柏臺威嚴好似寒霜,熱海炎氣因而頓覺淡??!
4、《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釋義: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xiāng)。
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宋代:蘇軾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釋義:
參星橫北斗轉(zhuǎn)已經(jīng)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
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
雖乘船渡大??諔芽鬃泳仁乐荆路鹇牭搅它S帝咸池優(yōu)美的樂聲。
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jīng)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