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這句的意思是:雙手中捧的是月亮在水中的影子;比喻一種浪漫情懷
春山夜月
(唐)于史良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唐代詩人于良史這首膾炙人口的五言律詩,風格清淡閑雅,描摹物態(tài)歷歷如繪、極富神韻,讀來令人唇齒留香、暢快不已。詩開篇兩句提綱挈領、統(tǒng)率全篇,既寫出了“多勝事”是“賞玩忘歸”之因,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詩情產(chǎn)生的由頭,可謂一箭雙雕。接下來的六句則是對“勝事”與“賞玩忘歸”的具體描述。詩人緊接著寫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梢哉f,此情此景,再沒有比這兩句更為恰到好處的描寫了:首先,從結構上看,“月”字緊承“賞玩夜忘歸”中的“夜”,“花”則緊承首句“春山多勝事”中的“春”,運筆如環(huán),自然圓合。其次,這兩句詩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神完氣足;人物情態(tài),栩栩如生。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未泯與逸興悠長。所寫“勝事”雖只兩件,卻是點到為止、以一當十。再次,“掬水月在手”,寫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弄花香滿衣”寫山花馥郁之氣染上衣襟,將花香一分為二。一合一分,上下對舉,從字句到意境無不使人倍覺詩意盎然、妙趣橫生。最后,精于煉字。“掬”、“弄”二字,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可謂是神來之筆。
詩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于是,唯興所適,不計路程遠近;離開時,面對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懷有依依惜別的深情。這即是詩人在寫出“勝事”的基礎上,接著鋪寫的“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詩意。這兩句詩寫賞玩忘歸,“欲去”二字則為折入末兩句南望樓臺留下伏筆?!澳贤Q鐘處,樓臺深翠微”。正當詩人在欲去未去之際,夜風送來了鐘聲。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臺鑲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處。末兩句從近處轉向遠方,以聲音引出畫面,展現(xiàn)的雖是遠景,但仍將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愛憐的筆觸,輪廓分明地勾勒了出來,并與一、二、三句點題的“春山”“夜”、“月”遙相呼應。
縱觀全詩,“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乃詩之精髓所在,令人嘆為觀止。僅憑這一聯(lián),《春山夜月》就可不朽了,更何況全詩在藝術上既精雕細琢又語出天成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0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