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九 水 -- 嶗 山(注)
“北九水”分為內(nèi)、外九水。澗水順流而下,遇峰、崖、屏、
嶂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出一潭澄水。清人的
游記中說,河流“隨山而下,山橫轉(zhuǎn),水即一折,溯流而上,
至上源凡九折,以命名云”。
碧水自天來 (1)
蜿蜒九轉(zhuǎn)徊
溪旁山徑列
水側(cè)峻峰排
五步一幅畫
十灣百色裁
鳴禽啼鳥唱
沸瀑濺潭白 (2)
天然筑畫廊
畫里有人待
細水纏山瀉
繁花伴草開
觀庵銀杏秀 (3)
看瀑嘯聲湃 (4)
側(cè)耳奇石動
天音撼九臺
(注)嶗山名勝多依海而彰,惟九水卻以險怪的山峰、幽邃的峽谷、
澄明成韻的流水畫廊風光被譽為“九水明漪”。
(1)北九水 為嶗山山泉匯流而成,自千米山峰蜿蜒而下,如從天降。
(2)嶗頂源泉之水高峰順勢而下,匯集眾多溪流,凌空瀉入靛缸灣,
濺起飛沫,有如細雨,如雪般白,。
(3)蔚竹庵東側(cè)的古銀杏樹,樹齡有800余年,庵西南方那株銀杏
樹,樹齡亦有400余年。
(4)潮音瀑凌空而下,一波三折,瀑水飛瀉,聲如海潮洶涌澎湃。
該詩出自《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于明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jù)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
集結(jié)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jīng)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xiàn)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意思是英雄都是在艱難環(huán)境中奮斗出來的,從古以來,在富貴寵溺中長大的人,都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最終會淪落成平凡人或者沒落。大致有“寶劍鋒從磨礪出,乏籂催餃詘祭挫熄旦隴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的意味在其中。
一、全詩為: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jīng)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醉生夢死誰成氣,拓馬長槍定乾坤。
揮軍千里山河在 立名揚威傳后人。
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馮鞏所吟誦,譯文:
沒有經(jīng)歷過貧窮的人,很難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 沒有經(jīng)歷過磨難的人,思想總是很天真單純。 自古以來,有作為的人都要經(jīng)歷很多的磨煉,那些有錢的富人們,都是塵世中的凡夫俗子。
整天昏昏沉沉,混天度日的人,誰又有作為呢?只有挺槍上馬,沙場作戰(zhàn)的人,才是真正的好男兒。指揮軍隊,千里作戰(zhàn),保衛(wèi)山河,才能功成名就,留芳百世,代代相傳。
擴展資料
《增廣賢文》內(nèi)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系,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在《增廣賢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虛偽的,人們?yōu)榱艘患褐阶兓療o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
文中有很多強調(diào)命運和報應的內(nèi)容,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人應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对鰪V賢文》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nèi)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
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文中也不乏勸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p>
《增廣賢文》強調(diào)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xiàn)了正統(tǒng)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增廣賢文
1、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譯文:忽然聽說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圍繞的仙山。一座被白云圍繞的仙山。
2、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 唐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 陸游《游山西村》譯文: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
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 漢 · 曹操《觀滄海 / 碣石篇》譯文: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5、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 宋 · 王安石《泊船瓜洲》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1、《游青島嶗山》
王心鑒
嶗山尋仙人,幽境隱全真。
嶺翠逾白鶴,峰奇生紫云。
明霞澄天地,潮音悅昆侖。
海上有青島,心中無紅塵。
2、《和尹懋登南樓》
年代: 唐 作者: 張均
客來已兩春,更瞻韶光早?;B既環(huán)合,江山復駢抱。
樓形寫北潭,堞勢凌青島。白云謝歸雁,馳懷洛陽道。
3、《送令狐绹相公》
年代: 唐 作者: 賈島
梁園趨戟節(jié),海草幾枯春。風水難遭便,差池未振鱗。
姓名猶語及,門館阻何因??鄶M修文卷,重擎獻匠人。
吟看青島處,朝退赤墀晨。根愛杉栽活,枝憐雪霰新。
綴篇嗟調(diào)逸,不和揣才貧。早晚還霖雨,滂沱洗月輪。
揠苗方滅裂,成器待陶鈞。困坂思回顧,迷邦輒問津。
數(shù)行望外札,絕句握中珍。是日榮游汴,當時怯往陳。
鴻舂乖漢爵,楨病臥漳濱。岳整五千仞,云惟一片身。
故山離未死,秋水宿經(jīng)旬。下第能無恧,高科恐有神。
罷耕田料廢,省釣岸應榛??犊粼?,誰能淚墮巾。
4、堞勢凌青島(唐·張均·《和尹懋登南樓》)
5、城西青島寺(唐·喻鳧·《寄劉錄事》)
6、吟看青島處(唐·賈島·《送令狐绹相公》)
7、縱目懷青島(唐·鄭谷·《駐蹕華下同年司封員外從翁許共游西溪久違前》)
8、密樹懸青島(元·王冕·《山中雜興 十八》)
9、(謂劉潛樓居青島為作狀志及哀辭) (近代·陳三立·《哭胡瘦唐侍御》)
10、縱目懷青島(宋·釋紹嵩·《野眺有感》)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fā)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云車。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睔v朝歷代文人墨客詠嶗山的詩歌多如繁星,這些詩歌中影響力最大的可能是李白的這首《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了。在朝堂受挫的李白,寄情于山水之間,一生游遍名山大川,但是將游山、觀海與尋仙三者結(jié)合為一體者,想必唯有嶗山。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wǎng).百度[引用時間2018-1-16]
楊梅臺上三擊鼓,馬砍高官接狀元。
白虎頭前回龍寺,紅花碗井對桃園。
太白亭上閑游耍,得見仙人把棋玩。
蜈蚣橋上去關看,碧云峰上望人煙。
這些景致無心看,石牙床上眠一眠。
馬寺偏崖下塌水,四方井后有湘山。
大小二龍隔河站,鯉魚背上鳳凰山。
響堂深溪真好地,金罡堂上望圣賢。
銀揮樓上去關看,懷德門內(nèi)炮臺喧。
馬老窩下西水井,踏梯望月大紅灣。
磨刀溪下關馬井,一股洪水對成川。
琵琶橋上絲旋斷,山關樓齊北門邊。
洗馬灘前石龍現(xiàn),冷水孔前把象拴。
飛龍關上海龍屯,九龍山上金鼎山。
大腳寺下黃泥孔,一對鯉魚望上翻。
湘江順河朝下走,烏江又到郭口前。
雷打雨甕巖下站,木龍溪邊打魚船。
南門關前海豐井,海風 一出萬里傳。
1、《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9、《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11、《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2、《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宋·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14、《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6、《秋風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7、《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贈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懷》 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
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2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2、《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適 邊城多遠別,此去莫徒然。
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門看落日,驅(qū)馬向秋天。
高價人爭重,行當早著鞭。 24、《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25、《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 獸形云不一,弓勢月初三。
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 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2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zhuǎn)蓬。
27、《秋蕓有春綠》 宋·范成大 秋蕓有春綠,疏籬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黃? 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及時且自好,來日殊未量。 28、《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9、《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40、《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31、《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32、《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33、《攤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34、《秋日·其二》 宋·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35、《風》 。
爬山虎古稱地錦
唐寅《落花詩》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
自是節(jié)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
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正當中。
《夜夢與羅子和論藥名詩》 朱翌
鉆破故紙我拙計,該貫眾史子得意。
簽排百部象齒懸,陟厘萬張蠅頭字。
分甘遂如百兩金,作苦躭成五車記。
【地錦】天花出妙機,瓊田水英生爽氣。
詩成欲度甫白前,冠彈請繼王陽起。
天門冬夏鳶尾翔,香蕓臺閣龍骨蛻。
任真朱子老無用,得時羅君政如此。
今宵月白及風清,想君不作呼盧會。
泉石膏育肯過予,飲量定能加五倍。
【地錦】花鋪地錦衣,碧茸上織紫花枝.
垂楊舞罷鶯停唱,不卷華絪待阿誰.
紹圣元年十一月,蘇東坡住在惠州水東的嘉佑寺,當他看到 松風亭下盛開的梅花,禁不住寫下了他的第一首梅花詩:《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 盛開》: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延蟲雨 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
? 海南仙云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 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尊。 第二首,《再用前 韻》:? 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
? 紛紛初疑月掛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鶴棲荒園。
? 天香國艷肯相顧,知我酒熟詩清溫。? 蓬萊宮中花鳥使,綠衣倒掛扶桑暾。
? 抱叢窺我方醉臥,故遣啄木先敲門。? 麻姑過君急掃灑,鳥能歌舞花能言。
? 酒醒人教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 第 三首是《花落復次前韻》: 玉妃謫墮煙雨村,先生作詩與招魂。
? 人間草木非我對,奔月偶桂成幽昏。? 暗香入戶尋短夢,青子綴枝留小園。
? 披衣連夜喚客飲,雪膚滿地聊相溫。? 松明照座愁不睡,井華入腹清而暾。
? 先生年來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門。? 多情好事馀習氣,惜花未忍終無言。
? 留連一物吾過矣,笑領百罰空壘尊。 惠州一絕 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石路縈回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
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游惠山(并敘)】 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俯窺松桂影,仰見鴻鶴翔。
炯然肝肺間,已作冰玉光。虛明中有色,清凈自生香。
還従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濕人。
蕭蕭松徑滑,策策芒鞋新。嘉我二三子,皎然無緇磷。
勝游豈殊昔,清句仍絕塵。吊古泣舊史,疾讒歌小旻。
哀哉扶風子,難與巢許鄰。(謂竇群。)
敲火發(fā)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
吾生眠食耳,一飽萬想滅。頗笑玉川子,饑弄三百月。
豈如山中人,睡起山花發(fā)。一甌誰與共,門外無來轍。
【贈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闌,將心到處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嚴》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幾片,閉門新竹自千竿??蛠聿枇T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焦千之求惠山泉詩】 茲山定空中,乳水滿其腹。遇隙則發(fā)見,臭味實一族。
淺深各有值,方圓隨所蓄?;驗樵茮坝?,或作線斷續(xù)。
或鳴空洞中,雜佩間琴筑?;蛄魃n石縫,宛轉(zhuǎn)龍鸞蹙。
瓶罌走四海,真?zhèn)伟胂酁^。貴人高宴罷,醉眼亂紅綠。
赤泥開方印,紫餅截圓玉。傾甌共嘆賞,竊語笑僮仆。
豈如泉上僧,盥灑自挹掬。故人憐我病,蒻籠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晝睡美方熟。精品厭凡泉,愿子致一斛。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