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鸞車,侍軒轅,遨游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出自唐代李白的《飛龍引二首·其一》
黃帝鑄鼎于荊山,煉丹砂。
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宮中彩女顏如花,飄然揮手凌紫霞,從風(fēng)縱體登鸞車。
登鸞車,侍軒轅,遨游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譯文
黃帝采集首山的銅,鑄造寶鼎于荊山之下,煉制仙丹,仙丹煉制成功了,黃帝和群臣后宮乘龍飛仙進(jìn)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變幻如海,找不到升仙的途徑,讓我們世間的凡人空自嘆息。聯(lián)想天宮中披著七彩霓裳羽衣的宮女一定貌美如花。真想乘風(fēng)飛身而上,登上黃帝乘坐的鸞車,陪在黃帝旁邊,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種樂趣一定妙不可言。
2、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水調(diào)歌頭·游覽》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譯文
瑤草多么碧綠,春天來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無數(shù)桃花,花的上面有黃鸝。我想要穿過花叢尋找出路,卻走到了白云的深處,彩虹之巔展現(xiàn)浩氣。只怕花深處,露水濕了衣服。
坐著玉石,靠著玉枕,拿著金徽。被貶謫的仙人在哪里,沒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為了尋找靈芝仙草,不為表面繁華,長嘆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驅(qū)逐我回家。
3、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出自唐代黃蘗禪師的《上堂開示頌》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干一場。
不經(jīng)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5、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出自清代鄭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jīng)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yán)冬的西北風(fēng),它都能經(jīng)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6、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譯文
大鵬一日從風(fēng)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高。
如果在風(fēng)歇時停下來,其力量之大猶能將滄海之水簸干。
時人見我好發(fā)奇談怪論,聽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年輕人??!
1、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譯文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2、
望岳
唐代:杜甫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3、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譯文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4、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譯文
古人做學(xué)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5、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堅勁 一作:韌)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jīng)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yán)冬的西北風(fēng),它都能經(jīng)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約 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①
【作者】
1170-1220,字紫靈秀,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jìn)士,任上元主簿,江東從事,高安推官。晚寓錢塘,卒。所著《清苑齋詩集》一卷,今存。
【注釋】
①燈花:沒燈的燈芯久燃成炭,結(jié)成花形,叫做燈花。
【品評】
我國初夏季節(jié)的江淮流域,每每有一段較長的陰雨天氣,時值梅子初熟,因稱梅雨天。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梅雨又稱霉雨,因為這雨沾在衣服上,易生黑霉。這首詩寫一個梅雨之夜,約客對棋,而客人卻失約時的期待心情。由于久候無聊,便不自覺地拿起了棋子敲著棋盤,這時,燈芯燃得過久,也恰巧落下。這是動作。而屋外綿綿不絕的雨聲、蛙聲和屋內(nèi)斷斷續(xù)續(xù)的敲棋聲又互相應(yīng)和。這是音響。在這動作與音響之中,主人寂寞的心情便準(zhǔn)確地透露了出來。黃梅成熟的時節(jié),不僅雨量偏多,而且又陰晴不定。古代詩人很敏感地察覺到了這一點,就各隨自已的生活實際寫了出來,對景抒情,如曾紆《三衢道中》云:“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贝鲝?fù)古《夏日》云:“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倍嗽妱t寫“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寫晴,寫雨寫半陰半晴,都有其獨特的意趣。
1、《減字木蘭花·琵琶絕藝》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琵琶絕藝,
年紀(jì)都來十一二。
撥弄么弦,
未解將心指下傳。
主人瞋小,
欲向東風(fēng)先醉倒。
已屬君家,
且更從容等待他。
2、《柳梢青·征路迢迢》
年代: 宋 作者: 黃機
征路迢迢,征旗獵獵,征袖徘徊。
撲簌珠淚,怕聞別語,慵舉離杯。
春風(fēng)花柳齊開。
只喚做、愁端恨媒。
一片衷腸,十分好事,等待回來。
3、《虞美人·西風(fēng)明月臨臺榭》
年代: 宋 作者: 趙長卿
西風(fēng)明月臨臺榭,
準(zhǔn)擬中秋夜。
一年等待到而今,
為甚今宵陡頓、卻無情。
姮娥應(yīng)怨孤眠苦,
取次為云雨。
素蟾特地暗中圓,
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4、《臨江仙·舊日采蓮羞半面》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舊日采蓮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夢穿斜日水云紅。
癡心猶獨自,等待鄭公風(fēng)。
海上頹云潮不返,側(cè)身空墮遼東。
人間天上幾時同。
宮衣元不遇,無語醉醒中。
5、《正月三日驟暖多稼亭前梅花盛開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卻緣臘雪勒孤芳,
等待晴光曬麝囊。
小立樹西人不會,
東風(fēng)供我打頭香。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4.1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