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862~888年),即李儼。
唐代皇帝。懿宗子。
公元873~888年在位。處封晉王。
十二歲時受宦官劉行深、韓文約擁立。即位后專務(wù)游戲,稱宦官田令孜為“阿父”。
乾符元年(874年),關(guān)東旱饑,州縣繼續(xù)催征勒索,爆發(fā)王仙芝、黃巢起義。廣明元年(880年),黃巢攻入長安,逃亡成都,黃巢起義失敗后,他于中和五年(885年)還京師。
數(shù)月,即再奔鳳翔,旋又走興元(今陜西漢中東)后又返京,但此時朝廷孤弱,藩鎮(zhèn)之患近在肘腋,已成岌岌不可終日之勢。 唐僖宗時的一天傍晚,年輕的于佑在城墻下漫步。
時值“西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深秋,滿地枯萎的落葉,風(fēng)呼嘯著而去,樹木的枝椏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紋。天色越來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頗懷莫名的傷感。
他在御溝的流水中洗手,御溝中浮著的落葉在清冽的水中緩緩流出,忽然發(fā)現(xiàn)一片較大的紅葉上面有墨印,他隨手將葉子從水里拾起來。使他意外的是紅葉上題著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蹦畚锤桑舟E姍姍清秀。
他看了看身邊高入云端的宮墻,猜想一定是某個宮女所為。于佑把詩帶回家里,但此事讓他久久不能釋懷,每天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眼前全是宮里那個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
幾天后,他也在紅葉上題詩兩句,置于御溝上游的流水中:“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之后他又悵然地在流水邊徘徊許久才離去。于佑將此事講給幾個同伴聽,大家都笑他。
一晃幾年過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漸漸淡忘了。他科舉不成,幾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韓泳家教書。
一天韓泳告訴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宮侍女三千,讓她們回到民間婚配。有位叫韓翠蘋的女子是韓泳的同姓,正住在韓舍,他愿為二人牽線結(jié)緣。
當(dāng)時于佑尚未娶親,聽說韓翠蘋姿色美艷,于是答應(yīng)下來。 于佑婚后與韓翠蘋感情很好,一天,韓翠蘋在于佑的畫笥中看見自己親筆題寫的那片紅葉,問于佑哪里得來的,于佑便如實告之。
韓翠蘋說:“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紅葉,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來一看,墨跡猶存,正是自己當(dāng)年曾經(jīng)寫的。倆人皆默然,淚水盈眶,千言萬語不知如何出口,相對感泣良久。
因為自紅葉題詩到他們結(jié)為夫婦,中間已隔著十年的光陰。 韓翠蘋為此悲歡交集,于是提筆寫下:“一聯(lián)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這也許是最凄苦無奈也最浪漫溫馨的故事了。
“紅葉題詩”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節(jié)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詩》里記當(dāng)事人為顧況,《云溪友議·題紅怨》為盧渥,而宋初孫光憲《北夢瑣言》成了進(jìn)士李茵,人名雖各不同,但內(nèi)容大同小異。 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舍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
后來,唐宣宗李忱裁減宮女,準(zhǔn)許宮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
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幽幽地嘆息道:“當(dāng)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另據(jù)《本事詩》記述,天寶年間,顧況在洛陽時暇日與一二詩友游于苑中。
一位宮女在梧桐葉上寫了一首詩,隨御溝流出,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p>
顧況得詩后寫下:“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dāng)嗄c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從上游流入宮中。
過了十幾天,又在御溝流出的梧桐葉上見詩一首,詩云:“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dú)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故事很凄美,但她沒有韓氏那么走運(yùn)。 而在《北夢瑣言》里,卻演化成了人鬼相戀的悲劇故事:進(jìn)士李茵是襄陽人。
一次他游御苑,見一片紅葉自御溝中流出,上題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p>
李茵將紅葉收貯在書箱里。后來僖宗在藩鎮(zhèn)之亂中到了蜀地,李茵奔竄到南山一個老百姓家。
見到一個流落人間的宮女,她說自己是宮中的侍書,名叫云芳子。她很有才學(xué),李茵和她交往日深后,云芳子發(fā)現(xiàn)了那片紅葉,哀嘆說:“此妾所題也。”
于是同行到蜀地去,一路上云芳子詳細(xì)講述了宮中的事。到了綿州時,一個宦官認(rèn)出了她,宦官問:“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逼令她上馬,強(qiáng)行帶走,李茵十分難過,但又無可奈何。
那天晚上他宿在旅店里,云芳忽然進(jìn)來了,她對李茵說:“妾以重金賄賂了中官,今后我可以跟你走了?!奔讶耸Ф鴱?fù)得,李茵欣喜難以言表。
于是兩人相伴回了襄陽。幾年后,李茵得了病身體消瘦,有個道士說他面有邪氣。
這時云芳子才對他說了實情:“那年綿竹相遇。妾其實已死。
感君之深意,故相從耳。但惜人鬼殊途,不敢再連累君。”
說畢置酒與李茵對飲,酒后飄然而去,遂不知所終。 緣分多是三生注定,當(dāng)事者也會惘然。
然而有運(yùn)氣得以結(jié)緣民間的宮女畢竟極少,或者外人處于同情和想象而加以虛構(gòu),使傳說經(jīng)不起推敲。但許多宮女一生最好的光陰在寂寞的深宮中被埋葬,這種漫長的煎熬卻非外人可以體會。
除清朝以外,歷代宮女多為終生在宮中服役,元稹的《行宮》即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
熏梅染柳幾番雨 由自 辛棄疾 漢宮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無端風(fēng)雨,未肯收盡馀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fēng),從此便熏梅染柳,更傳些閑。
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解釋:春天已經(jīng)到了,看漂亮的年輕婦女的頭發(fā)上,飄起了春天特有的彩帶。
不知道何處來的風(fēng)雨,還帶著少許的輕寒。去年此地生長的燕子,這時候一定已經(jīng)夢見了昔日的西園。
還沒有來得及反應(yīng)過來,已經(jīng)是黃柑下酒,還上了青青的韭菜等菜肴。 笑看東風(fēng),從現(xiàn)在起就要吹醒梅花綠柳,順便吹困閑人。
無聊的時候照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容顏又老。(于是)泛起陣陣愁腸,想問一問,誰可以解開生老病死的連環(huán)節(jié)。
就是害怕看見每年的花開花落,早春南雁北還的情景?。。q月催人老?。。?唯有御溝聲斷知 由自 韓元吉 好事近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 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fā)。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fā)。 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此調(diào)別本題作[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督鹗贰そ黄副怼罚骸笆雷诖蠖ㄊ辏?173年)三月癸巳朔,宋遣禮部尚書韓元吉、利州觀察使鄭裔興等賀萬春節(jié)。
”韓元吉赴宴,作此詞寄寓黍離之悲。上片暗用王維菩提寺所作詩意,隱約寫出故都被金我侵占的傷痛感情,當(dāng)作者在宴會上聽到演奏北宋教坊舊樂,不禁悲從中來,“總不堪華發(fā)”極言聞樂頓時衰老的愁情,并委曲地對歷史興亡及點(diǎn)明宴會時令,花以有時,草木無情,杏花本不知?dú)v史興衰、人間悲歡,作者卻賦與它感情,借以自抒哀愁。
開二句描寫亡宋故宮御溝,因“知人鳴咽”,而不忍發(fā)出幽咽的流水聲來增加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更使人感慨面子端,欷歔泣下。這首小詞凄楚沉咽,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使者對故國深深的眷戀與傷悼。
綜合來說本句的意思是 幾番清雨吹醒了那些梅花綠柳,真實的感覺也只有那些歷史的留存能體會到那種悲傷吧。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1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長恨歌》唐·白居易2飄風(fēng)屯其相離兮,帥云霓而來御《離騷》先秦·屈原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寒食 / 寒食日即事》唐·韓翃4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白頭吟》漢·卓文君5內(nèi)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三臺·清明應(yīng)制》宋·萬俟詠6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送別》唐·王之渙7之子于歸,百兩御之《鵲巢》先秦·佚名8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秋興八首》唐·杜甫9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秋興八首》唐·杜甫10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宋·范成大11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唐·杜甫12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長安古意》唐·盧照鄰13當(dāng)時無德御乾坤,廣筑徒勞萬古存《長城》唐·羅鄴14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宋·辛棄疾15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送魏萬之京》唐·李頎16維此針虎,百夫之御《黃鳥》先秦·佚名17采樵斫盡杏園花,修寨誅殘御溝柳《秦婦吟》唐·韋莊18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春中田園作》唐·王維19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楊柳枝·御柳如絲映九重》唐·溫庭筠20御溝冰泮水挼藍(lán)《風(fēng)入松·寄柯敬仲》宋·虞集21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楊柳枝詞九首》 唐 · 劉禹錫22御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楊柳枝詞九首》 唐 · 劉禹錫23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一剪梅·詠柳》 明 · 夏完淳24統(tǒng)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滿江紅·喜遇重陽》 宋 · 宋江25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長信秋詞五首》 唐 · 王昌齡26飲御諸友,炰鱉膾鯉《六月》 先秦 · 佚名27犬戎直來坐御林,百官跣足隨天王《憶昔二首》 唐 · 杜甫28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寄左省杜拾遺》 唐 · 岑參29楊家二世安九重,不御華芝嫌六龍《春江花月夜詞》 唐 · 溫庭筠30先帝御馬五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唐 · 杜甫31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
1、瑤池本是在人間,堪笑凡夫安學(xué)仙。有路天堂通九寨,此中仙境任盤旋。
2、細(xì)數(shù)珍珠百十潭,流云在水近茅庵。一溝濃烈松林翠,滿眼清幽寶石藍(lán)。幸好山深無佛誦,適逢客眾有詩談。境佳本屬文人輩,留取華章賺點(diǎn)頷。
3、四面山巒回峰映一潭碧水狹口流。
4、蜀山自古稱峨眉,峨眉哪比九寨奇?碧湖相連群瀑疊,水光山色仙境開。
5、金秋訪九寨,紅葉勝花開。碧海泛五彩,風(fēng)雪舞劍巖。四顧皆仙界,一步一徘徊。揮手暫相別,相約又重來。
古人寫的沒有哈,可能那本來就路不好走,以前也沒什么大詩人去過。我這些都不是古詩哈,都是現(xiàn)在人寫的,但是是誰寫的就不知道了。
一、廣告:
1、神奇的九寨溝,以美麗的五彩池聞名于世。
2、九寨溝的自然風(fēng)光美不勝收,是旅游的好去處。
3、去九寨溝固然累些,但值得一游,那里實在太美了。
4、百聞不如一見”,以前老聽人說九寨溝原始自然景觀如何如何,這次身臨其境,果然名不虛傳!
5、色彩斑斕的秋天為九寨溝增添了無窮魅力。
6、九寨溝風(fēng)景秀麗,有星羅棋布的湖泊,真令人流連忘返。
7、旅游勝地九寨溝,真是山明水秀。
8、九寨溝的景色非常優(yōu)美,游人絡(luò)繹不絕。
9、九寨溝真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風(fēng)景秀麗極了。
10、九寨溝神奇的風(fēng)光,處處都散發(fā)著神秘的氣息,令我神往。
11、對于九寨溝不要認(rèn)為是可望不可及,河南焦作的云臺山就是具體而微的九寨溝,大家不妨一游。
二、詩詞
1、《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宋代:蘇軾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云際。煙村瀟灑,人閑一哄,漁樵早市。
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但絲莼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jīng)歲。
因念浮丘舊侶,慣瑤池、羽觴沈醉。青鸞歌舞,銖衣?lián)u曳,壺中天地。
飄墮人間,步虛聲斷,露寒風(fēng)細(xì)。抱素琴,獨(dú)向銀蟾影里,此懷難寄。
2、《柳含煙·御溝柳》
唐代:毛文錫
御溝柳,占春多,半出宮墻婀娜。有時倒影蘸輕羅,麴塵波。 昨日金鑾巡上苑,風(fēng)亞舞腰纖軟。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3、《白頭吟》
兩漢: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