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山云霧繚繞的詩終南山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宿石邑山中朝代:唐代作者:韓翃原文: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寫一首形容山青有云霧繚繞的詩浮云在水月在天,極目盡處是青山。
織錦纏腰疊疊翠,子規(guī)今夜愁故園?!锻馈纺甏?唐 作者: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匿處。
山光全暝水光浮,數(shù)里霏霏曉霧收。露彩乍疑藏漢殿,日光不透掩秦樓。
雨余花點滿紅橋,柳絮沾泥夜不消。曉霧忽無還忽有,春山如駭復如遙。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水亭夜坐賦得曉霧》 ——唐·李益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囀木散,山澤一蒼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猶當依遠樹,斷續(xù)欲窮天?!哆h山澄碧霧》 ——唐·李世民殘云收翠嶺,夕霧結長空。
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
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
1,《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南北朝 謝朓 囂塵自茲隔,賞心于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譯文:世間喧囂從此遠隔,慶幸得到這種機會。
雖然沒有玄豹深藏遠害的資質,但也終于能夠隱于南山的霧中。 2,《山霧》 明代 黃衷 廣野晨方合,征帷午尚垂。
千峰愁隱障,萬畝快潛滋。 譯文:廣袤的田野早晨剛閉合,征戰(zhàn)的帷旗還未垂下來。
萬千山峰被霧氣隱蔽起來,萬畝田地快要被霧氣籠罩的不見了。 3,《酬河中杜侍御重寄》 唐代 許渾 五色如絲下碧空,片帆還繞楚王宮。
文章已變南山霧, 羽翼應摶北海風。 譯文:五彩的光線就如絲線從空中落下,片片船帆環(huán)繞在楚王宮周圍,文章內容已經(jīng)變成的南山的霧氣,迎著北海風馳騁翱翔。
4,《秋興》宋代 陸游 滿簪白發(fā)不勝繁,竊祿偷安媿主恩。東館煙波秋漸瘦,北山霧雨晝多昏。
譯文: 滿頭白發(fā)越來越多,簪子簡直插不上,拿著俸祿偷安愧對皇上。東館的煙霧縹緲,快入深秋了,北山白天的霧氣雨水要比晚上多。
5,《畫枕屏》 宋代 蘇轍 繩床竹簟曲屏風,野水遙山霧雨蒙。長有灘頭釣魚叟,伴人閑臥寂寥中。
譯文:吊床竹席和一扇屏風,霧氣籠罩著遠處的山峰河水,陰雨連連。在河灘頭經(jīng)常有的釣魚的老翁,伴隨著我閑臥在這寂寥的日子里。
《水亭夜坐賦得曉霧》 ——唐·李益
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囀木散,山澤一蒼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猶當依遠樹,斷續(xù)欲窮天。
《遠山澄碧霧》 ——唐·李世民
殘云收翠嶺,夕霧結長空。
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
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
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
《早春尋李校書》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款款春風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櫳裙。梅含雞舌兼紅氣,
江弄瓊花散綠紋。帶霧山鶯啼尚小,穿沙蘆筍葉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覓,撩亂芳情最是君。
描寫群山在云霧繚繞中美景的古詩詞有:
一、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釋義: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二、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釋義:山中群鳥一只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飄走。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三、終南山
唐代: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釋義:巍巍的終南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延伸到海邊。回望山下白云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四、詠華山
宋代: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釋義: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云都很低。
五、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釋義: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愿乘那清風而去,飛行于那浮云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么時候才能回還呢?
您好!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霧》
——唐·李嶠
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
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
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詠霧》
——唐·董思恭
蒼山寂已暮,翠觀黯將沉。
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
天寒氣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訪公超市,將予赴華陰。
《詠霧》
——唐·蘇味道
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
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
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
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游。
《遠山澄碧霧》
——唐·李世民
殘云收翠嶺,夕霧結長空。
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
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
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
《賦得花庭霧》
——唐·李世民
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
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
拂樹濃舒碧,縈花薄蔽紅。
還當雜行雨,仿佛隱遙空。
大霧垂江賦
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歷萬古以揚波。至若龍伯、海若,江妃、水母,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咸集而有。蓋夫鬼神之所憑依,英雄之所戰(zhàn)守也。
時也陰陽既亂,昧爽不分。訝長空之一色,忽大霧之四屯。雖輿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聞。初若溟蒙,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蒼茫,浩乎無際。鯨鯢出水而騰波,蛟龍潛淵而吐氣。
又如梅霖收溽,春陰釀寒;溟溟漠漠,潔浩漫漫。東失柴桑之岸,南無夏口之山。戰(zhàn)船千艘,俱沉淪于巖壑;漁舟一葉,驚出沒于波瀾。
甚則穹吳無光,朝陽失色;返白晝?yōu)榛椟S,變丹山為水碧。雖大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馮夷息浪,屏翳收功;魚鱉遁跡,鳥獸潛蹤。隔斷蓬萊之島,暗圍閶闔之宮?;秀北简v,如驟雨之將至;紛紜雜沓,若寒云之欲同。
乃能中隱毒蛇,因之而為瘴癘;內藏妖魅,憑之而為禍害。降疾厄于人間,起風塵于塞外。小民遇之夭傷,大人觀之感慨。蓋將返元氣于洪荒,混天地為大塊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3、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7、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1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12、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13、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14、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15、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16、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形容云霧的詩句有:
1、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梅雨》唐代:杜甫
翻譯: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云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
2、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杜闩崾咕窃狸枠恰诽拼憾鸥?/p>
翻譯:洞庭湖廣闊無邊還兼有風起云涌,岳陽樓孤獨無依又處于晚霞放晴。
3、井邑傅巖上,客亭云霧間。——《登河北城樓作》唐代:王維
翻譯:傅巖上有一些住戶的院落,那驛亭就坐落在云霧之間。
4、愛君山岳心不移,隨君云霧迷所為?!顿洀牡苣掀教刂b二首》唐代:李白
翻譯:最喜歡您心如山岳終不改變,真想隨您不管去作什么。
5、瀝滴滲淫,薈蔚云霧,涓流泱瀼,莫不來注?!逗Yx》魏晉:木華
翻譯:點點的水滴匯成溪水,涓涓細流從山澗流出,山頂云霧彌漫,山下河水潺潺,無不流向大海。
1、《舟抵南康望廬山》明·楊基春山如春草,春來無不好,況是香爐峰,百疊煙屏圍五老。
嚶嚶歷歷谷鳥哀,朱朱粉粉山花開,芙蓉削山紫霧上,瀑布倒瀉青天來。船頭春山重回首,世上虛名一杯酒,李白雄豪絕妙詩,同與徐凝傳不朽。
明日移舟過洞庭,蘭花斑竹遠沙汀,摩挲老子雙愁眼,細看君山一點青。2、《書去春畫鐘陵霽雪》明·程嘉燧帝城燈罷雪嵯峨,二月風光峭未和。
馳道殘霙猶駭馬,龍池新柳已如鵝。蔣山出霧春羅薄,秦水含星曉鏡多。
日暮歌鐘何處發(fā),五侯門館夜經(jīng)過。3、《謁康陵》明·顧夢圭早霧籠山暝,新松匝殿稠。
三邊余武烈,八駿想神游。花萼皇情遠,衣冠歲事修。
傷心大官酒,猶得獻千秋。4、《早發(fā)建寧至興田驛》明·劉基雞鳴戒晨裝,上馬見初日。
露泫葉尚俯,霧重山未出??屯镜渺V景,緩步非縱佚。
矧茲歲有秋,高下俱穎栗。牛羊散原野,鵝鴨滿阡術。
懷抱既夷曠,神情自清謐。寒花蔓籬落,候蟲響蒙密。
霞標青楓林,雪綻烏桕實。幽覽雖云遽,佳趣領已悉。
我行固無期,況乃塵事畢。5、《訪友人居》明·逯昶攜書訪故人,豈憚往來頻。
潭凈開天鏡,山昏著霧巾。林居常掃葉,石徑不吹塵。
幽僻宜淪隱,時時得句新。
關于云霧繚繞的詩詞包括:
1、唐代韓翃《宿石邑山中》
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譯文:
天上的浮云不能與此山平齊,山巒云霧蒼蒼遠望反更迷離。
拂曉彎月暫時飛隱到高樹里,秋夜的銀河遠隔在數(shù)峰以西。
2、唐代王維《終南山》
原文: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
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白云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3、唐代白居易《陰雨》
原文: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譯文:
今天的山嵐霧靄特別的重,天涯廣闊這里卻是如此的偏僻深遠。聞見灘頭江水帶來的秋意撲面而來,山谷的氣候濕潤,晴天也多像陰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著故鄉(xiāng),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來安慰我這幽深彷徨的思緒?唯賴這北窗下的琴來解我心中孤獨。
4、宋代李清照《臨江仙·梅》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譯文:
庭院一層層的有好多層,云簇閣樓的窗戶,淡淡的霧氣彌漫在四周,春天卻遲遲不來。思念讓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相聚,向陽的梅枝也到了發(fā)芽的時節(jié)。
梅花風姿清瘦,南樓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調。散發(fā)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jié)了。
5、宋代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原文: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天蒙蒙,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地問道:你可有歸宿之處?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卻是空無用。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8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