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 黃景仁《別老母》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 杜甫《石壕吏》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 李商隱《瑤池》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 王安石《十五》
南風(fēng)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圖·其一》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 黃景仁《別老母》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孟浩然《送張參明經(jīng)舉兼向涇州覲省》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 —— 輿恭《思母》
鎮(zhèn)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 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xiāng)去不得。 —— 王建《古從軍》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 李白《豫章行》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 蔣士銓《歲暮到家》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 徐熙《勸孝歌》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王建《短歌行》
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 —— 盧仝《示添丁》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王建《渡遼水》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 徐熙《勸孝歌》
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 —— 貫休《上孫使君》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四歲而孤,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xué)。 —— 歐陽修《畫地學(xué)書》
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 —— 孟郊《堯歌(一作舜歌,賞鄭氏莊。》
父兮母兮,進(jìn)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 王昭君《怨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 ——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無父何?無母何恃? ——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明朝甑復(fù)空,母子相持哭。 ——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杼.《三字經(jīng)》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yán)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yán)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jīng)》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chǎn).字嚴(yán)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lián)》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lián)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lián)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fù)我.《詩經(jīng)》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nèi)無賢父兄,外無嚴(yán)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孟郊 父愛母愛古詩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zhí)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fēng)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云欲學(xué)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圣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愿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jīng),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fù)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xiāng)關(guān)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fù)伶俜去鄉(xiāng)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12、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
13、宋凌云《憶父》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yuǎn),幾度乘風(fēng)問起居。 14、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15、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報 得 三 春 暉。
曾經(jīng)形容草原的清香;
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
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yuǎn)的家鄉(xiāng).
如今終于見到這遼闊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
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赣H的草原,
??!母親的河;
雖然己經(jīng)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啊!父親的草原,
??!母親的河;
雖然己經(jīng)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席慕容
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母愛篇: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gòu)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fā)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jì)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jù)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擁男牧榻ê且黃哪?(英國)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xué)而》 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jīng)·天子》 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xué)瓊林·夫婦》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列傳》 時間的流逝,許多往事已經(jīng)淡化了.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yuǎn)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yuǎn)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高爾基 不要讓親情在熙熙攘攘的現(xiàn)代社會變革中越來越脆弱地面對沖擊,至少我們可以從自我做起,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俗話說“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趁現(xiàn)在為自己的雙親送上一份不算奢侈的溫馨問候!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xué)瓊林·夫婦》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列傳》。
曾經(jīng)形容草原的清香;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yuǎn)的家鄉(xiāng).如今終于見到這遼闊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赣H的草原,啊!母親的河;雖然己經(jīng)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赣H的草原,啊!母親的河;雖然己經(jīng)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我也是高原的孩子?。⌒睦镉幸皇赘?;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席慕容的詩。
1.【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2.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3、韓愈《誰氏子》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4、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5、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 6、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fēng)塵。 7、宋凌云《憶父》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yuǎn),幾度乘風(fēng)問起居。
8、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9、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10、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選 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
【悲憤詩】 漢季失權(quán)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 海內(nèi)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zé)o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qū)西入關(guān),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dāng)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fù)非鄉(xiāng)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dāng)復(fù)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dāng)去,豈復(fù)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dāng)發(fā)復(fù)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zhuǎn)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fù)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fù)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yuǎn)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fù)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謴?fù)捐廢。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3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