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想說愛你不容易 乘一葉孤舟,重游歷史長河。
最攝我 心魂的,依舊是那……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 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 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 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
吟一首《江南好》 ,優(yōu)美的意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 《龜雖壽》,“老當(dāng)益壯”隨機浮現(xiàn)在眼前 ,我喜歡。
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xiàn), 蠟燭春蠶,我喜歡。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diào),文言文 太過枯燥。
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里喜 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 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 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 要向杜甫學(xué)習(xí),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 發(fā),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 后,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 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閑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 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 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 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xì)賞古詩詞,皎潔 的月光灑下凄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 ,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舍”的原 創(chuàng)。
哦,可愛的古詩詞,領(lǐng)我步入美妙, 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 古詩詞攬入心中。
閱讀后,便刻入了我的 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 就任其消散。
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 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yuǎn)。有了??O 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弦。
風(fēng)又瀾起 ,我的心扉不散?!?從古詩詞中,我學(xué)會了好多。
我知道 人生不可能風(fēng)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 學(xué)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 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 風(fēng)浪太大。
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 會我要堅強?!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 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 北風(fēng)。”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 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fēng)順。
我有古 詩詞,我會穩(wěn)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 “疾風(fēng)知勁草,歲寒見后凋?!?/p>
小草尚此堅 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 此。
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古詩,伴我成長
一顆單純幼稚的心像花朵似的,在詩句的滋潤下,緩緩綻放……
幼年,詩與我
在我剛剛學(xué)會寫螞蟻爬般歪歪扭扭漢字時,媽媽開始教我背古詩。
拿著配有插圖的古詩書本,媽媽陪我一起遨游古詩王國。“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薄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边@些句子,一個字一個字刻在我懵懂的心間。不大懂詩的意思,只知道了原來小草是燒不盡的,是春風(fēng)一吹就又長出來的;明白了所有的媽媽都愛孩子,要讓孩子吃的飽穿的暖。這些句子讀起來,就像唱歌一樣,多好聽啊!于是我嘴里嚼著糖懷里抱著書,對照拼音奶聲奶氣讀著一首又一首古詩。
少年,詩與我
“媽媽,古詩都過去幾百上千年了,為什么我們還要去讀去背它們呢?”我不解地問媽媽。
“因為它代表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呀!多讀多背,領(lǐng)會詩意,就會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就能增厚文學(xué)底蘊,成為內(nèi)心飽滿的人?!眿寢尰卮鹞摇?/p>
于是我捧起書本繼續(xù)背誦古詩。從小學(xué)升到初中,我手中的書,已由古詩選換成了詩詞合集。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薄?/p>
唐詩宋詞,我已能流利背誦許多并理解詩意。再去讀語文書里的課文,很輕松就讀懂讀透了;寫起作文來,遣詞造句也變得得心應(yīng)手起來。
青年,詩與我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逼渲心哿嗽娙岁淌舛嗌傩了犭y言?他的孤獨寂寞有誰能排解安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撫今追昔,淪為階下囚的李煜有著怎樣的痛心追悔?
不斷長大的我,對古詩詞不再滿足于只簡單理解,單純背誦了,我在以日漸成熟的心靈和豐富感性的認(rèn)識,去欣賞領(lǐng)悟它們。
全心投入其間,我能看到詩人們靈魂的獨舞,聽到他們情感的獨白: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薄霸娛ァ倍鸥δ赀~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xiāng)的悲苦,都請寂寥的秋景代言;“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一夜風(fēng)狂雨驟,明朝醒來,葉更綠,花卻凋殘。事物的變化,總在不知不覺中進(jìn)行。正如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里所言:“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以樸素淡雅的詩句,表現(xiàn)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對青春時光的留戀,多么深沉而又熾烈的情感呀!
從孩提時牙牙學(xué)語的朗讀到年歲漸增的喜愛鑒賞,美麗的詩歌在我心里撒種、破土、拔節(jié)、開花。漸漸地,我能領(lǐng)會詩中蘊含的更深沉底蘊、更豐富情感。
古詩伴我一起成長。它凈化我的心靈,陶冶我的情操。我決心繼續(xù)揚帆起航,在古詩的陪伴下,駛?cè)ス饷鞯倪h(yuǎn)方!
杜牧的《阿房宮賦》一出世,就引得士林驚嘆,爭相誦讀。
杜牧秉承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tǒng),使用散體筆調(diào),把散文的筆法、句式引進(jìn)賦里,經(jīng)綸世務(wù),針砭時弊,突破了六朝以來賦文日益駢儷化、聲律化、形式化的趨勢,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賦體的新體式——散賦?!栋⒎繉m賦》文句奇偶錯落,駢散互用,長短結(jié)合,融敘述、描寫、議論于一體,全文洋溢著史論的理性風(fēng)采,又煥發(fā)著詩畫靈動的光芒。
縱觀全文,以下三點作者獨具匠心,歷來被人們所景仰,所稱道。 首先,文章對阿房宮的鋪陳描寫奇?zhèn)邀?,氣象開闊綿邈,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
開首第一句“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用韻急峻,先聲奪人,突兀有力,讓人有“泰山壓頂之感”,不僅簡捷地交代了阿房宮的背景,并把全文置于一個國家興亡、朝代更替的視角與高度。接著,作者采用了現(xiàn)今所謂的“攝像”技術(shù),多角度地帶動讀者的視覺去感受阿房宮建構(gòu)的宏大與精致之美。
“覆壓”“驪山”兩句高空俯瞰,極繪阿房宮占地之廣,規(guī)模之大;“廊腰”一句屬仰觀,重樓疊閣,長廊高檐,氣勢非凡;“盤盤焉”一句把鏡頭拉長、拉闊,以宏觀的角度去遠(yuǎn)看一組組的亭臺樓閣;“長橋”“復(fù)道”兩句則讓讀者的視野隨鏡頭而推轉(zhuǎn),把讀者直接帶入繽紛畫圖之中。這里,作者先總后細(xì),由遠(yuǎn)及近,虛實結(jié)合,逐一展示了阿房宮的宏偉豪華,內(nèi)外奇觀與豐姿盛態(tài)。
其次,本文觀照現(xiàn)實,立意高遠(yuǎn),充分表現(xiàn)出了一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杜牧生活在內(nèi)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代,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關(guān)心國事,懷抱著中興唐王朝的理想。
《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見本文是借古諷今,以秦警唐,提醒唐王朝統(tǒng)治者應(yīng)充分認(rèn)識到荒淫無度必然導(dǎo)致民怨沸騰,國亡族滅的道理,表現(xiàn)出了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曠世濟俗的情懷。
本文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著重描寫與鋪陳,分別從宮室建筑、宮中美女和宮中珍寶三個方面詳細(xì)敘寫了秦朝統(tǒng)治者奢靡荒淫的生活。后一部分著重說理與議論,總結(jié)了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xùn)。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更是猶如巨鈸洪鐘,永遠(yuǎn)響徹在歷史的天空,回蕩在人們的耳際,警醒著一代又一代的統(tǒng)治者。 第三,多種修辭手法的縱橫交錯運用,更是本文的突出特點。
作為“散賦”的開山之作,本文突破了駢文的四言句式,全文句式長短不一,駢散結(jié)合,句與句之間有相當(dāng)?shù)奶S性,具有散文的意脈,有時又參用純散文句式,使文章帶上了散文、散文詩靈動多變的特點。特別是在修辭上,本文綜合運用了排比、夸張、對偶、比喻、比較等多種手法,而且常常是把幾種修辭縱橫交錯糅合在一起,從而使文章語言顯得凝練簡潔,新穎奇特,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長橋”“復(fù)道”兩句整體上看用了對偶,單句看又用了比喻中的“詰喻”,對偶使前后句子整齊劃一,詰喻則婉曲而形象地描繪出了橋梁與復(fù)道的奇麗壯觀。“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六句整體上看用了排比,單句看用了比喻中的“強喻”,強喻中又暗含比較、夸張修辭;這一段正是因為把排比、比喻、比較、夸張等幾種手法綜合起來交錯運用,才有力地突出了阿房宮內(nèi)供統(tǒng)治者享用的各種物品之多,從而說明了秦統(tǒng)治者的生活是極其奢靡的,封建帝王的奢侈享樂是建筑在人民痛苦的生活之上的。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五句,也是兼用了排比、比喻(暗喻)、夸張等多種修辭,特別是使用暗喻手法,把喻體放在本體前邊,突出喻體,先給人鮮明、生動的畫面,然后出現(xiàn)本體,喚起讀者的豐富想像,加深了讀者的印象,渲染了阿房宮美女之多,間接地揭露了秦統(tǒng)治者的荒淫無道。 杜牧的《阿房宮賦》在藝術(shù)風(fēng)格上擺脫了纖細(xì)、綺靡的文風(fēng),一掃六朝舊習(xí),有著極大的獨創(chuàng)性;在意趣和識度上,一反千古謾?quán)禈s辱的悲嘆,站得高,看得遠(yuǎn),借古諷今,寄意遙深,《四庫全書總目》評價他“縱橫奧衍,多切經(jīng)世之務(wù)”,是恰如其分的。
詩詞,想說愛你不容易 乘一葉孤舟,重游歷史長河。
最攝我 心魂的,依舊是那……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 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 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 到“我言秋日勝春朝”。古詩詞,我喜歡。
吟一首《江南好》 ,優(yōu)美的意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 《龜雖壽》,“老當(dāng)益壯”隨機浮現(xiàn)在眼前 ,我喜歡。
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xiàn), 蠟燭春蠶,我喜歡。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diào),文言文 太過枯燥。
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里喜 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 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 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 要向杜甫學(xué)習(xí),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 發(fā),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 后,一覽成功的喜悅!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 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閑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 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 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 悵,我看到了。夜深人靜之時,我細(xì)賞古詩詞,皎潔 的月光灑下凄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 ,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舍”的原 創(chuàng)。
哦,可愛的古詩詞,領(lǐng)我步入美妙, 怡人的意境。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 古詩詞攬入心中。
閱讀后,便刻入了我的 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 就任其消散。
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 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yuǎn)。有了??O 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弦。
風(fēng)又瀾起 ,我的心扉不散?!睆墓旁娫~中,我學(xué)會了好多。
我知道 人生不可能風(fēng)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 學(xué)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 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 風(fēng)浪太大。
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 會我要堅強?!耙Фㄇ嗌讲环潘桑⒏?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 北風(fēng)?!蔽伊⑹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 波瀾!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fēng)順。
我有古 詩詞,我會穩(wěn)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 “疾風(fēng)知勁草,歲寒見后凋?!?/p>
小草尚此堅 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 此。
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陸游的愛情 陸游是南宋的偉大詩人,流傳下來的詩近萬首,從陸游詩的兩大主題可以看出陸游的思想境界:其一寫抗金殺敵,要恢復(fù)國家疆土,風(fēng)格悲憤激昂;其二寫日常生活和景致,意味深長,清新雋永。
所以陸游既是愛國的熱血男兒,又是熱愛生活的藝術(shù)家。陸游詩的風(fēng)格源自江西詩派,他前一方面的詩雄奇奔放、酣暢淋漓,其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突破了之前的每一位詩人,包括江西詩派的鼻祖杜甫。
在詩歌理論方面,陸游提出 “功夫在詩外”,強烈要求詩人投入生活。作為南宋詩壇領(lǐng)軍人物,陸游開辟了一個時代的詩歌氣象。
自古才子多情,陸游也不免于兒女情長。宋詞中有陸游的一首《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fēng)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莫,莫,莫!據(jù)傳這首詞是寫于陸游與前妻唐琬在紹興沈園相會之時。
民間流傳下來的說法是,陸游跟唐琬是表妹,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成年之后陸游迎娶了唐琬,夫妻和睦,但陸母看媳婦不順眼,讓陸游把唐琬休了。陸游和唐琬各自再婚,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在沈園相會,雙方對過去的情感戀戀不忘,但又不能表達(dá),于是陸游在沈園壁上題下這首《釵頭鳳》抒發(fā)心中感傷。
有了這個背景,這首小令無需解釋,個中痛徹肺腑、欲愛不能的情感力量也能讓人深切感受。對于陸游與唐琬的沈園相會,《宋史》只字未提。
《宋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四》記載了陸游生平,洋洋千言,獨不見沈園相會??赡芄俜接X得男女之事不足道,就把沈園相會省略掉了。
可是,陸游與唐琬的感情糾葛,從《釵頭鳳》來看當(dāng)確鑿無疑;而沈園對于陸游的意義竟是終生不能忘懷,在長達(dá)五十多年里,陸游詩中多次提及沈園,陸游對于那一段情感刻骨銘心的感受,臨終不減少年情懷。陸游與唐琬的故事最早見于宋人陳鵠的筆記《耆舊續(xù)聞》:余弱冠客會稽,游許氏園,見壁間有陸放翁題詞,筆勢飄逸,書于沈氏園。
辛未(1151)三月題。放翁先室內(nèi)琴瑟甚和,然不當(dāng)母夫人意,因出之。
夫婦之情,實不忍離。后適南班士名某,家有園館之勝。
務(wù)觀一日至園中,去婦聞之,遣遺黃封酒果饌,通殷勤。公感其情,為賦此詞。
其婦見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惡”之句,惜不得其全闋。未幾,怏怏而卒。
聞?wù)邽橹異砣?。此園后更許氏。
淳熙間,其壁猶存,好事者以竹木來護(hù)之。今不復(fù)有矣。
陳鵠是晚于陸游幾十年的人物,《耆舊續(xù)聞》所記應(yīng)當(dāng)可信。只是民間有兩個傳聞得不到證實:一是陸游、唐琬為表兄妹關(guān)系;二是唐琬因為生不了孩子被休。
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南宋劉克莊《后村詩話》、清代沈辰垣《歷代詩余》都沒有提及陸、唐為表兄妹,只是南宋周密的《齊東野語》中說“(唐琬)于其母夫人為姑侄”,周密還引述了陸游的幾首關(guān)于沈園的詩,把陸游寫詩時的情境描述得如同身臨其境,不過,這更像是推測了。對于周密這種天馬行空的紀(jì)錄,須慎重采取其說法。
那么唐琬因何被休呢?《耆舊續(xù)聞》、《歷代詩余》都是說“不當(dāng)母夫人意”,《后村詩話》說“二親恐其惰于學(xué)也,數(shù)譴婦。”。
如果說是一對小夫妻過于甜蜜,老人家怕耽誤了陸游的學(xué)業(yè),訓(xùn)斥一下就罷了,何必休妻?劉克莊的說法得不到支持。那么一定是婆婆不喜歡媳婦。
陸家書香門第,討到唐琬這樣的媳婦定然不會差,唯一的可能就是小夫妻太甜蜜了,婆婆感覺兒子跟自己疏遠(yuǎn)了,不高興。婆媳關(guān)系在中國社會是個千古難題,婆婆吃媳婦的醋,這樣的事也不少,我們只能推斷陸母不是一個開明的婆婆。
至于唐琬沒給陸家生子而被休的說法,一是沒有史籍記載,二是不符合封建社會習(xí)俗。因為唐琬到陸家時間不長,而且即便不孕可以納妾傳宗接代。
李清照就是這樣,她沒有生孩子,但趙明誠家沒有把她休掉,而是納妾生子。所以這種說法得不到支持,最關(guān)鍵的原因,還是在陸母。
撇開歷史的模糊部分,陸唐之間深摯的伉儷之情因不久以后唐琬郁郁而終而成為絕唱,唐琬以死宣告了對封建社會惡性婆媳關(guān)系的控訴。由此我們想到《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劉蘭芝的故事是何其相似,鴛鴦兩散,情各一方,有情人偏得分離。
焦仲卿得知劉蘭芝自盡后,也“自掛東南枝”;跟焦仲卿不同,陸游還有遠(yuǎn)大的報國理想,他還不能選擇絕路。這兩個故事的根源都在于“百善孝為先”支撐的婆婆強勢,導(dǎo)致了畸形的婆媳關(guān)系。
母子連心、伉儷情深,二者不可偏廢,需要兒子兩方斡旋溝通,但是在封建社會下,“孝”這個東西成為破壞兒子中立態(tài)度、摧殘夫妻感情的最好武器,陸游不能幸免。據(jù)說,唐琬死前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fēng)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如果說陸游的詞還只是悵然悔恨的話,這首詞簡直是字字泣血了。
《耆舊續(xù)聞》沒有紀(jì)錄完整的唐琬詞,只說有“世情薄,人情惡”句,同時代的其它筆記中也沒有唐琬的詞,只是到了清代,沈辰垣編的《歷代詩余》中,才紀(jì)錄了唐琬《釵頭鳳》全。
《我與古詩》 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在太原蓋新房子,所以把我送到爺爺奶奶那兒。
爺爺奶奶常常教我古詩。我很喜歡念古詩。
奶奶只把發(fā)音教給我讓我照著書念。于是我總是胡念,念完后又會大笑一會兒。
我念“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好像讓我到了草原上,因為我覺得草原上的東西很美好。
我討厭“一道殘陽鋪水中”這句話,一聽“殘”字,我就想起可憐的殘疾人。但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讓我覺得有“真珠”“月”一定很美好。
所以我念到這首詩時,從第二句開始念,最后一句讀兩遍,奶奶就說:“怎么不讀第一句呀?”我說:“第一句不好聽,我不愛念。”我讀到“半畝方塘一鑒開”,想到有半畝地那么大的糖,我就嘴饞起來。
最后一句“為有源頭活水來”我覺得很合理,那么大的一塊糖吃完肯定口渴要喝水。奶奶和爺爺聽了我的解釋都樂了。
奶奶說:“誰能吃那么多糖!” 一次表弟來我家,我們翻到《泊船瓜洲》,然后一起大叫“京口瓜洲一水間”。我說:“有瓜?!?/p>
弟弟還補充一句:“還是進(jìn)口的呢!”讀到《贈汪倫》的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時,我們真的聞到桃子的香味。我抬頭往桌子上一看,原來有一盤大桃子。
于是我施了一計,把大的讓給了弟弟,我拿了一個最小的,剩下的爺爺奶奶一人拿一個,還剩一個。不一會兒我就吃完了,拿起剩下的一個慢慢吃了起來。
弟弟知道中計了:一個大的和兩個小的比,我當(dāng)然吃得多。表弟不動聲色的吃完了,卻又從水果袋子里拿了一個最大的桃子,洗了洗吃起來。
這時奶奶說:“行了,剩下的放起來。”我反倒吃虧了。
表弟說道:“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蔽荫R上明白,他說大人不會明白我的心思。
我馬上說:“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的臉馬上紅了,我怕他難過又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表弟送我情?!?/p>
表弟馬上高興起來。 我讀《出塞》第二句老讀成“萬里長城人未還”。
爺爺奶奶怎么教,我都不聽,我覺得那樣順口。還有“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蒼苔”我總讀成“窗臺”。
爺爺說:“你看看誰家窗臺上有腳印。”我說:“沒有?!?/p>
“那你怎么說別人家的窗臺上有腳印呢?”我馬上跑出去,一會兒跑回來說:“咱家的窗臺上有腳印了?!睜敔斝χf:“你真搗蛋?!?/p>
后來我漸漸地背的詩多了,詩的意思也漸漸懂了。但我讀到“大漠沙如雪”時,總會想起我曾經(jīng)問過奶奶:“大沙漠里會下雪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和古詩詞——相逢《水調(diào)歌頭》 初逢它,是在王菲獨特美麗的嗓音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優(yōu)美的詩,悠美的音樂,幽美的情懷,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雖然我還不知道這是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是一首早已流芳百世,為人津津樂道的名詞,但我已一見鐘情愛上了它。
隨繼,我問同學(xué),查資料,買CD,興致勃勃地把詞抄下來,再慢慢地學(xué)唱,漸漸融入感情地唱,早上醒來時唱,下課時唱,無聊時唱,悲傷時唱…… 無意的相逢,給了我學(xué)習(xí)的幫助。有一次,老師叫我們說幾句關(guān)于“月亮”的詩,最好是課外積累的,我想起了它,在同學(xué)們敬佩的目光中,我朗聲吟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老師夸獎我愛讀書,知識積累豐富,至今我心里還美滋滋的。 或許,我們真的很有緣。
現(xiàn)在正讀初二的我,在語文書中又與它相見了,這讓我有了更深入了解它的機會。原來,這是大文豪蘇東坡在中秋之夜歡飲之后無眠之時,因懷念久別的胞弟子由(蘇轍)而作。
詞的上闋寫詞人把酒賞月。對著一輪皎月,詞人遐想無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大概是在人間遭遇了什么挫折或不幸吧,詩人想超脫現(xiàn)實,到那“瓊樓玉宇”的仙宮去,可最終不忍離開人世,他還是熱愛人間的生活。
詞的下闋是詞人在無眠時對人生哲理的苦苦探索和對親人的美好祝愿?!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直到今天,這句話仍然是對離人的最好祝福。
再次唱起《水調(diào)歌頭》,我仿佛看到詩人飄然仙去,而又重返人間,仿佛看到詩人擺脫了抑郁惆悵重展樂觀的笑顏。 后記:也許是《水調(diào)歌頭》的緣故吧,現(xiàn)在的我很喜歡古詩詞,它們能很好地表達(dá)我的內(nèi)心感情。
悲傷時我會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快樂時我會吟“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卑。≡娫~多么美妙!___________。
這是我喜歡的兩篇:你看好不好?
美酒·清水·詩
斟一杯美酒。
得佳釀美酒,何不邀太白共飲,飲盡辛酸苦辣?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往事如煙,一消而散。卻在與故人揮淚告別時,一起涌上心頭,帶著辛酸,帶著不堪。諸多丑事,為眾人所笑,為眾人所棄,為眾人所不屑一顧。諸多煩事,為功名而追,為功名而爭,為功名而憂。然而仰頸一杯,豪情壯言便揮發(fā)出來,仿如一股迷人的氣息,貫穿歷史,氤氳在太白與我心中。“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此時心中竟生出一輪剔透的明月,我便小心翼翼地捧起酒杯,細(xì)細(xì)地,忍不住地掬了一口,卻發(fā)現(xiàn)清醇可口,還有那流連在唇邊的醉人的苦。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罷了,罷了,世人一切苦難皆為虛幻,理它作甚?便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吧!
仰頸再盡,“一杯還酹江月?!彼未奶K軾也舉杯來笑應(yīng)。
斟一杯清水。
江南自古柔如水,怎不看清照瘦影?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p>
人生得遇一知己,雖死無憾,可憐趙李兩相愛,才氣相映,世間文人無不為之喝彩羨艷。此時此刻,靜靜地注視手中這杯清水,仿如看見李清照那單薄的身影,憂怨的雙眼似已望穿秋水。而周圍,只剩下孤獨在回旋。
那眼神有著怎樣的色彩?輕輕抿一口清水,清涼溫柔,似已有了答案。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敝挥卸嗲榈娜?,才有多彩的世界。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蹦俏欢嗲榈呐虞p輕抹淚。
仰頸再盡,一杯美酒;俯身輕抿,一口清水。豪放與婉約,詩意早濃濃地浸潤了我的靈魂。
---------------------------------------------------------------
詩意飄揚
人是紅蓮,詩是幾張平滑的葉,擋霉風(fēng),遮濁雨,讓藕花的香里有一份獨立于世的純與凈。
——題記
生活是詩,世界是詩,我常常漫游在這個充滿詩意的空間里,自由地飛舞。美妙的大自然里,那些零零碎碎的音符,拼揍在一起,都是詩一般夢幻的韻律。
(一) 一朵花的詩意
花兒,永遠(yuǎn)是美麗的代名詞,又寄托著多少文人墨客的情緒?!案袝r花濺
淚,恨別鳥驚心”是杜甫面對蕭條的國都,抒發(fā)著花樣的愁悵;“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是龔自珍面對凋零的生命,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與抒懷。
一朵花的生命,燦爛而短暫,我們只能默默地欣賞,默默地慨嘆,默默地品味一朵花散發(fā)的詩意悠揚。
(二) 一座山的詩意
山峰,你那么雄偉,那么驕傲,讓人不禁望而生畏,仰望勇敢堅毅的你?!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何等的大氣凜然!這般壯闊的氣勢,難道不是你與生俱來的驕傲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在那個眾生不敢企盼的頂端,是否也藏著你詩一般的遐想?有夢才有遠(yuǎn)方,這種浩蕩的襟懷正述說著另一種頑強的詩意。
(三)一片海的詩意
大海,你的深邃浩瀚,你的神秘沉著,是詩人放飛想象的天堂。艾青說:“一個海員盼望到達(dá),一個海員盼望出發(fā)?!笔呛T杏巳祟惖目释?,就像你洶涌的潮水,來來回回,隱現(xiàn)著追求,透視著希望。我又想起了冰心的紙船,那只小心翼翼,生怕被遺忘的紙船,當(dāng)它在海上孤獨遠(yuǎn)航時,是否也載著沉沉的母愛和一份真摯的感情?
這是一片海的詩意,讓我迷醉的詩意。
后記:
人是紅蓮,詩是幾張平滑的葉,擋霉風(fēng),遮濁雨,讓藕花的香里有一份獨立于世的純與凈。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請你睜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詩中有無限的自由與歡暢。
讓我們的世界,詩意飄揚!
小時候,幼年時代,爸爸經(jīng)常教我背古詩。
一天、爸爸牽著我的手說:“白日依山盡”,我毫不猶豫地大道“黃河入海流”;“家在夢中何日到”,“這個……這個……”我躊躇了一會兒,爸爸見我神色慌張,便吟道“春生江上幾人還”?!按荷蠋兹诉€?”我用稚嫩的聲音說“對!是春生江上幾人還”;“來,再吟一遍”,“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悠悠天宇曠,切切故人情”,“悠悠天宇曠,切切故人情”。就這樣吟著吟著,我背會了許多詩句。又說了關(guān)于新年的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fēng)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fù)屠蘇夢,挑燈夜未央”。還有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爸爸怎么叫我都不會,但是后兩句我記得特別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似乎是千古名句。
古詩是千百年來古文化的極淀,沒有了古詩,人們的文化生活將不會多姿多彩。
李白、杜甫、納蘭性德、王安石、張籍、文天祥……還有許多詩人。
在我的幼年時代,是爸爸說一句詩,我再跟著讀一遍、再重復(fù)一遍,象復(fù)讀機一樣,直到我會為止。所以又很多古詩我都會。
小時候,我就是這樣,爸爸就是這樣一遍一遍地教我、教會我。我就是這樣讀著讀會了。只要我一聽到我熟悉的詩句,我就會朗朗上口地接下一句。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