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唐·杜甫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竹石清·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太湖石 白居易 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
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
形質(zhì)冠今古,氣色通晴陰。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清·鄭燮
2.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竹石》清·鄭燮
3.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絕句》元·王庭筠
4.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東湖新竹》宋·陸游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宋.蘇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詠竹(傅龐如)
破土凌云節(jié)節(jié)高,寒驅(qū)三九領(lǐng)風騷。
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詠竹(七律)
茅舍小橋流水邊,安居落戶自怡然。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志更堅。
身負盛名常守節(jié),胸懷虛谷暗浮煙。寒霜暑熱毫無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勛
瓊節(jié)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fù)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shù)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無數(shù)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瑯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jié);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yī)。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薄K東坡。
自古以來竹子一直是詩人、畫家們筆下的題材。古詩中關(guān)于竹的詩句很多: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維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白居易“閣畔竹蕭蕭,閣下水潺潺”等等。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畫了很多竹子畫,并在上面題詩,他在《竹石》畫上題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意思是人要有風骨,無論做什么事,沒有咬定和堅韌的精神,是難于立根的。
學(xué)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資料、學(xué)習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參考,如學(xué)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3秒